本文摘要(由AI生成):
本文主要介绍了复合材料在Radioss中的模拟方法,包括基于Layer和基于Ply的模拟。其中,壳体单元和实体单元都可以用于模拟复合材料,但壳体单元更为常用。在复合材料的单元属性中,有几个方面是需要经常用到的,包括复合材料层数、每层的积分点、复合材料各向异性在层中的定义、复合材料层厚度和每个层的位置定义、复合材料在每个层中的应用等。在壳体单元属性中,层厚度与层定位、参考矢量V和角度Φ、复合材料层叠加的方式等也是需要关注的内容。在实体单元中,层厚度与层定位、参考矢量V和角度Ψ等也是需要关注的内容。
今天我们不多寒暄啦,
直接上干货!
本讲为大家介绍
材料模型之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在Radioss中可以用实体单元和壳体单元模拟,相应的单元属性有:
壳体单元属性:
/PROP/TYPE9,10,11,16,17,19,51和/PROP/PCOMPP
实体单元属性:
/PROP/TYPE6,14,20,21,22
而根据复合材料的的模拟又可以分为基于Layer和基于Ply的:
基于Layer 模拟的单元属性:
/PROP/TYPE10(SH_COMP), /PROP/TYPE11(SH_SANDW)
基于Ply 模拟的单元属性:
/PROP/TYPE17(STACK), /PROP/TYPE51, /PROP/PCOMPP+/STACK, /PROP/TYPE19(PLY) 以及 /PLY
Layer是复合材料铺层中的最小单元,Ply是可以多个复合材料组合铺层。
壳体单元
Radioss
以壳单元为例,通常对于复合材料的单元属性中有以下几个方面是比较经常用到的:
复合材料层数,每层的积分点
复合材料各向异性在层中的定义
复合材料层厚度和每个层的位置定义
复合材料在每个层中的应用
下面是对于上面的几点在Radioss的复合材料单元属性中的汇总:
壳体单元是比较常用的。在壳体单元中我们来讨论一下下面几个概念:
在壳体单元属性中经常会要求用户输入N, Thick, 和 ti。
N 在 /PROP/TYPE9 中是表示壳厚度方向上的积分点数,而在其余用于复合材料的壳单元属性中则表示复合材料的层数。
Thick 是指壳单元的厚度。那么对于以上复合材料单元属性来说每一层的厚度则是等分的(当然除了/PROP/TYPE9)。
在/PROP/TYPE11, /PROP/TYPE16, /PROP/TYPE17, /PROP/TYPE19, /PROP/TYPE51 以及 /PROP/PCOMPP 中也可以定义不同的层厚度。
所以会需要用户定义参数ti. 在这种情况下各层的总厚度建议和Thick定义的值相同,以保持一贯性。
即
如果不同那么Radioss会进行内部调整,如何调整详情可参见Radioss使用手册FAQs。
在复合材料的单元属性中参考矢量V和角度Φ都是用于定义材料方向(加劲纤维的方向)。
参考矢量V可以用卡片中的参数VX, VY, 和 VZ 来定义,也可以在单元属性 /PROP/TYPE11, TYPE16 , TYPE17 , TYPE19 ,TYPE51 和 /PROP/PCOMPP (/STACK) 中用 /SKEW 来定义。
如果有使用skew那么 VX, VY, 和 VZ 输入将被忽略。在skew中X方向就是参考矢量V的方向。
有了参考矢量V和角度Φ,那么复合材料的材料方向1(加劲纤维的方向)如下图定义。
即参考矢量V首先映射到单元平面上,然后再逆时针转过角度Φ就是材料方向1。
这是复合材料的材料模型中定义的1方向上的杨氏模量(E11),
等等都可以正确的应用到
复合材料的实际几何平面上。那么材料方向2通常就是与材料方向1相垂直的方向。当然如果材料方向1,2并非正交那么可以通过参数 αi 来定义(比如/PROP/TYPE16,19)。
例1:
比如Radioss使用手册上 /PROP/TYPE9 的使用坐标输入定义参考矢量V的例子:
这里设置N=3:单元厚度方向有3个积分点;Thick=1.8:壳厚度1.8mm。
参考矢量V(1,0,1): 表示在全局坐标系统(X,Y,Z)上原点O到 (1,0,1)的矢量就是定义的参考矢量。
Phi=45:表示参考矢量V的映射矢量V’再逆时针转过45度就是材料方向1 (m1)
例2:
比如Radioss使用手册上 /PROP/TYPE11 的使用SKEW定义参考矢量V的例子:
这里设置N=3:表示有3层的复合材料,这样在单元属性卡片的最下面会有3行定义每一层材料方向、厚度、层定位和层材料;
Thick=1.6:表示层的总厚度为1.6mm;
Skew_ID=1: 一旦在Skew_ID中定义了skew,那么无论在Vx,Vy,Vz中定义什么都会被忽略。关于如何定义skew可以参见Radioss使用手册。
Skew中的x轴的方向就是参考矢量V的方向,然后再映射到壳单元上得到V’。由每层定义的转角Phi(Φ)分别逆时针转动后得到每层的材料方向1(m1)。在卡片上首先定义的是Layer 1,然后是Layer 2, 最后是Layer 3。在单元上沿着单元局部坐标系的z方向,Layer 1首先布置月单元底部然后沿着z得正方向依次布置Layer 2和Layer 3。
在/PROP/TYPE11, /PROP/TYPE16, /PROP/TYPE17, /PROP/TYPE19,/PROP/TYPE51 以及 /PROP/PCOMPP(/STACK) 中可以定义多个层。层叠加的次序可以在这些复合材料单元属性中:
比如在/PROP/TYPE10中沿着Z正方向用不同的 Φi 角度依次叠加。
比如 /PROP/TYPE11 中沿Z的正方向,可以依次定义层的厚度,使用的材料。
当 Ipos=0 时 Radioss 通过层数和层厚自动计算出每一层的位置;
当 Ipos=1 时则必须用户定义好每一层的位置。而在 /PROP/TYPE11 中还可以在每一层中定义该层非正交的材料方向。比如其中有一层材料的材料方向1和2之间夹角为60度那么就设 αi=60。
比如在/PROP/TYPE17,51 和 /PROP/PCOMPP(/STACK) 中有两种方式叠层。
一种基于ply的模拟,所有ply的信息(如材料,厚度,材料各向异性的角度以及单元的积分点)都是定义在/PROP/TYPE19 (或 /PLY)中的.然后在/PROP/TYPE17 或者 /PROP/TYPE51 (或者/STACK) 中通过参数Pply_IDi 将不同的层组合装配起来形成一个总的复合材料铺层,这样定义的复杂的复合材料的铺层有更方便。
在基于ply的模拟中,既可以用卡片中“by ply”的形式单层的叠加,又可以用卡片中“by substack”的形式将几个不同组合的铺层(称为substack)再次装配在一起。
装配的方式可以是简单的自下而上的叠加,也可以用“INT”来自由定义那两个substack粘结在一起。
实体单元
Radioss
随着复合材料技术的发展,复合材料可以变得更厚,那么此时用壳体单元模拟就不合适了,我们可以用实体单元来模拟这样的复合材料。在实体单元中最为常用的是下面的厚壳单元:
/PROP/TYPE6 (SOL_ORTH)
/PROP/TYPE21 (TSH_ORTH)
/PROP/TYPE22 (TSH_COMP)
层厚就是厚壳的实际单元厚度。/PROP/TYPE21 仅可以定义单层的复合材料。
/PROP/TYPE21 可以定义多层的复合材料,与壳单元中的 /PROP/TYPE11 类似可以定义每层的层厚,材料,层定位,层的材料方向定位。
材料方向也是类似于壳单元属性 (如/PROP/TYPE11) 由参考矢量V和角度Ψ的定义, 首先参考矢量V映射在厚壳或实体单元的中性面上然后再逆时针转过角度Ψ就是材料方向1。
比如下面的三层的复合材料,第一层在V映射到中性面上V’的基础上再逆时针转过45度就是材料方向1(即纤维方向)。
在TYPE6中还可以通过Ip这个参数来控制材料方向,比如有曲面的构件而纤维的方向是沿着曲面弯曲的,那么可以定义Ip=3,这样纤维方向在(r,t)平面中,那么纤维方向(也就是材料方向1)就是单元局部坐标系统中的t方向。这样纤维方向可以很好的沿着曲面一段一段弯曲了。
如果此时再定义 ,那么纤维方向(也就是材料方向1)为单元局部坐标系统中的t方向逆时针转过20度。
使用Ip材料来控制材料方向对于复杂几何体比较方便,但是也需要注意单元的局部坐标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