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Biomechanics and Modeling in Mechanobiology的一篇文章,是介绍心耳血栓形成及风险评估的研究,Runxin Fang, Yang Li. Yanjuan Zhang等人提供了一种定量评价房颤患者LAA血管内血栓形成风险的方法(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07/s10237-021-01454-4)。大多数心房颤动(AF)患者的中风被认为是由左心房心耳血栓(LAA)形成引起。研究LAA内血管和左心房(LA)的血流动力学可能为评估血栓形成的风险提供一些帮助。该研究通过血流动力学仿真模拟的方法,找出了不同的LAA位置与LA对房颤患者LAA内的血栓形成风险的影响。通过血管壁流固耦合分析,模拟了LAA在LA的三个不同位置。采用离散相法进行颗粒停留时间分析,评估血栓形成的风险。结果表明,LAA在LA上的位置,影响LAA的流动速度分布、被动收缩能力和粒子停留时间。左肺静脉(pv)对左室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大于右室。当LAA位于两者之间时,其收缩性最低,且颗粒数量较多,提示风险较高血栓形成。
图8显示了所有模型的速度流线在两个时间点从四个不同PV入口得到的类型(t1 = 1.550 s, MV满时的收缩状态关闭;t2=1.725 s,为MV时的舒张状态完全打开),分别对应于收缩和舒张速度分布图的峰值。当MV在t1时完全关闭,液体在其中循环血流量进入下LAA。LAA是主要由左侧pv的流量填充,而左侧pv的流量从右pv直接从LA通过MV,只有少量流量进入LAA。当MV在t2完全开放,三种模型得到了相近的流动分布形式。
图11a显示了第三个循环中粒子的驻留状态。从图11b可以看出,三种模型的LAA中常驻颗粒的百分比在第三周期舒张期MV打开时急剧下降。在第4个循环中,2型颗粒物居多,3型和1型次之。
论文中采用了血管壁流固耦合FSI、DPM离散相模型、时变入口边界边界条件等CFD仿真模拟方法,搜索下方链接获取详细设置方法:https://www.fangzhenxiu.com/course/8944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