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某后驱电动车后悬架冲击残余抖动优化

10月前浏览656

摘要:为改善某电动车后悬架冲击残余抖动问题,通过传感器测定其冲击残余抖动的振型,从降低冲击能量与优化振动模态的角度出发,对后副车架衬套和驱动电机悬置结构与刚度进行重新设计,经过反复探索,成功解决该车型的后悬架冲击残余抖动问题。此外,基于对过程测试数据的归纳总结,结合主观驾驶感受,还建立了主观评价与客观测试数据的对应关系,为同类型布置设计的驱动电机-悬架系统冲击残余抖动问题的设计优化与问题分析提供了工程参照。

随着汽车产业全面向电动化转型,电动车或者P4构型的插电混动车逐渐增多。后驱型电动车因驱动电机布置在后副车架上,常在通过减速带时产生明显的残余抖动,残余抖动问题也成为行业的普遍痛点。电动车对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 and Harshness, NVH)性能要求较高,故而其悬置和衬套的刚度常常设置得偏低。如何设计衬套来优化残余抖动问题成为了一个设计难点。液压衬套或许是一个快捷选择,但其成本和耐久压力往往让主机厂难以承受,这促使我们从设计根因和系统刚度策略上寻找消弭残余抖动的最优解。

1 过坎冲击残余抖动

日常驾驶场景中遇到的过坎冲击包含图1所示的三种类型,三角形减速带、台阶和接缝凹槽。当车辆通过三种减速带时,悬架系统受到XZ向冲击,传递到电机总成,然后悬架-悬置系统在振动衰减过程中,因能量衰减的周期过长,产生可被驾乘人员感知到的连续低频抖动,将此低频抖动定义为冲击后的残余抖动。为了便于统一分析,将车辆通过减速坎的车速规定为30 km/h匀速通过。兼顾加速或者制动工况。

三角形减速带非常常见,如车 库,人流较大的公路等场景,高度在30~70 mm不等,以50 mm最为常见。台阶主要是指路面高度不同产生的台阶,定义高为20 mm。接缝凹槽用于模拟过小坑的冲击,定义深度为20 mm。

2 残余抖动定义和根因分析

2.1 残余抖动的客观测试结果

从图2和图3的测试结果可以发现以电机的Z向振动和衰减为主要特征。

从图4和图5测试结果分析可知,该车后悬架的残余抖动既包含Z向抖动也包含X向抖动。其中X向最为严重。

2.2 残余抖动根因分析
Z向的残余抖动可以参考传统燃油动力总成的理论分析。本次对出现的X向残余抖动原因进行说明。相比不带电机,带电机的后悬架在X向会出现如图6的振动模型,故障车辆的第一个共振峰是17 Hz,非常接近悬架的X向模态和电机的F/A模态。也是X向残余抖动的频率。第一个反 共振峰21 Hz,反 共振峰出现的原因是悬架模态和电机模态在这个地方出现反向模态叠加。因此,我们需要调整悬架衬套和悬置衬套的X向刚度,来调整第一共振峰和第一反 共振峰的频率,使得电机模态和悬架模态避频,同时X向的振动衰减更快。

3 后副车架衬套和悬置优化方案

3.1 衬套刚度方案

通过试验设计出如表1所示的刚度方案,根据刚度曲线设计衬套。

3.2 衬套的设计
根据刚度和行程需求设计出衬套,衬套优化过程是不断迭代的过程,需兼顾NVH的振动和路噪需求,同时提升三种冲击形式下的残余抖动抑制能力,如表2所示。

4 主观评价和客观测试结果

4.1 各方案主观评价结果

如表3所示,各方案横向对比后发现方案4最接近路噪、冲击强度和尖锐度主观评价7分的开发目标,还能较好地解决三种冲击类型的残余抖动问题,选择方案4作为最终方案。

4.2 衬套方案客观测试结果对比
结合图7的测试结果和表3主观评价结果,方案4使X向的振动快速衰减,几乎感受不到明显的残余抖动。

结合图7和图8可以发现0.18 s后无论是座椅导轨还是副车架均出现振动加速度减小的现象,尤其是副车架上表现最明显。如果从第3/4周期处开始计算,则可以说明人体能明显感知的X向残余抖动出现在0.15 s之后,且低于0.1g时则人体不易感知,0.15 s之前主要感受的是冲击强度。
结合副车架和座椅导轨的Z向振动以及主观感受,如图9、图10所示,发现Z向的残余抖动主要表现在座椅导轨处,从3/4处往后0.15 s处开始方案4振动幅值明显较小,小于0.07g,也符合主观感受的结果。

从时域结果看X向的抖动改善最为明显(如图11所示),也印证了之前的分析结果。从X向频率的结果看,明显改善了第一个共振峰15 Hz的振动幅值,将振动移动到第二个共振峰处30 Hz附近。
路噪验证结果看,方案1和方案4相比,方案4在空腔音方面表现略差一些,后续用轮胎进行一些弥补,轰鸣声方面表现相当,在嗡嗡声表现上略好,总体上路噪满足设计需求。

5 结论

针对电机布置在后副车架上的电动车型,本文提出了冲击后残余抖动的解决路径,为行业内后续电动车型的衬套和悬置设计提供了较经济的问题优化参考,并尝试定义了残余抖动的客观指标。通过多个方案的验证,得出如下结论:
(1)双质量系统的冲击残余抖动,重点是减弱第一共振峰和移频反 共振峰。
(2)冲击残余抖动包含X向和Z向,解决时需要识别那个方向是主要问题点。
(3)残余抖动客观指标定义为3/4周期开始0.15 s以后的区域。可以求此区域的均方根的大小来具体表征残余抖动的能量强度。
(4)残余抖动主观可接受的程度,可以以驾驶员座椅导轨3/4周期处开始0.15 s处的加速度峰值来衡量,X向0.1g以下,Z向0.07g以下。
(5)解决残余抖动需要同时关注减速带、台阶、接缝凹槽的冲击。
(6)优化衬套时需要同时关注残余抖动和NVH的变化。

作者:张伦维,任根勇,邓竟成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分享此文仅为传播汽车相关技术知识,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原作者的辛苦付出;若有侵权异议等请跟我们联系协商或删除,谢谢!



来源:汽车NVH云讲堂
振动汽车理论电机NVH试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2-25
最近编辑:10月前
吕老师
硕士 28年汽车行业从业经验,深耕悬置...
获赞 284粉丝 678文章 1377课程 16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