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深度分析|锂电大败局!

10月前浏览8724

  



锂电那些事今日头条2024年01月17日 星期三


 


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很多人对前途失去了信心,更有人怀疑起美国制度的合理性。但时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告诉人们:并非追求利润的自由企业制度已在这一代人中失败,相反,是它尚未经受考验。


这段话或许也适合用来考量中国锂电产业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沉浮兴衰。


如果深度研究中国锂电产业发展史,可以看到,在过去的近20年间里,中国锂电已经数度经历了从神话到噩梦的周期轮回,无数产业明星企业轰然瓦解,“泰坦尼克现象” 此起彼伏。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激 情年代,中国锂电企业界形成了一种非理性的市场运营模式和思维,凭借着涌动在激 情之中的那股不可遏制的投资和扩张冲动,上演了一出令世界瞩目的中国锂电崛起大戏。


时下,我国已在全球动力与储能电池的多个核心供应链占据优势地位。比如2022年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占全球总销量的56.9%;储能电池出货量占全球比例达87%;正/负极材料出货量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90%,电解液出货量全球占比超85%,锂电隔膜占据全球超80%市场份额。


可如今也正是这种疯狂豪赌与博弈的激 情,又把中国锂电产业推向新的无序和盲动,使如今的中国锂电产业呈现出非线性的迷乱态势。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这种泛滥的激 情和冲动正在毁坏者我们并不富足的产业与改革积累。


记得在1997年,北京的经济学家魏杰先生曾经下过一个预言。“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阶段,非常痛苦,我估计再过10年,现在的民营企业200个中间有一个保留下来就不简单,垮台的垮台,成长的成长。”


经营企业就是如此残酷。身处中国锂电行业的企业家们在过去激荡的二十年间曾上演了无数激动人心的辉煌,也有令人揪心的陨落,甚至也多次展现人的赌性与贪婪。这也是中国锂电草莽崛起时代的缩影。他们勃兴,成为行业的奠基者、开创者以及引领者;他们衰落,又映衬出新兴行业的畸形与脆弱的商业生态。


特别是在过去十年间,中国锂电产业至少已经历两轮疯狂的野蛮生长和残酷洗牌,最惨烈时,不到两年间1/3的企业已经被淘汰出局。


不久前,据天赐材料董事长徐金富透露,锂电赛道现在有8.9万家企业,仅2022年到现在一年半的时间,就新注册5.8万家企业。而据24潮产业研究院(TTIR)统计:2025年全球动力与储能电池企业产能规划很可能将超过8000GWh,这是2022年全球销量的12.11倍。


此外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锂电隔膜等很多核心产业链的产能规划都已超越最乐观的机构预测数据,如今基本已经形成新的共识,即中国锂电产业已进入超级产能过剩时代!


甚至有人预言,未来在锂电某些核心领域,将有80%,甚至90%的企业会被淘汰。


回顾过去倒下的那些明星企业,甚至产业巨头演绎的兴衰沉浮,放到现在仍存在一定的参考价值,吴晓波在《大败局》中写道:改革开放40年,中国商业史上潮起潮涌,大量的企业昙花一现,再不见身影;只有一小批企业勇立潮头至今。中国的商业不能简单以成王败寇为定论,成功的企业给我们以启发,失败的企业也可以给后来者以惊醒。也正如欧洲历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所言:“知识不是预见,但预见是知识的一部分。” 所有前人的失误或许不会完全重演,但是所有即将发生的悲剧中都无一例外地有着前人失误的痕迹。


本文24潮团队统计了过去十几年间走向 “衰败” 的15家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锂电企业,他们有的已进入破产清算阶段,有的仍深处泥潭,萎靡不振,有的已破产重组,变更实控人,正在涅槃重生……所有前人的失误或许不会重演,但是所有即将发生的悲剧都无一例外地有着前人失误的痕迹。恰如马克·吐温所说过的:“历史不会重演细节,过程却会重复相似。” 了解产业曾经的至暗时刻,也有其意义及价值。

(注:全文信息全部来自于公 开信息,若有不当之处,欢迎读者朋友予以补充、指正)


 

近日一则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简称捷威动力)的《公司停工停产、员工放假及培训通知》震动业界。该文件显示,由于市场及上下游产业链等客观因素影响,为保证公司业务可持续发展,经管理层研究决定,自2023年12月1日起天津捷威开始停工停产。


有记者从捷威动力相关人士确认了上述通知的真实性。但其表示,并非全部员工放假,只是对于(需要)精简部分的人员,采取了放假处理。“因为最近公司有一些战投可能要年底进来,所以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支出,采取了放假的处理方式。”


“根据每个岗位的情况,签了(放假)协议的人的比例不一样,如新能源这块比较重视的研发团队留了50%,剩下那部分人也并非说公司不再要了,只是采取临时的措施,调整一下资金的状况,等战投进来之后,有些人还需要重新再签。”


记者曾拨打捷威动力官网公开电话了解情况,但因对方欠费停机无法接通。


捷威动力并非无名之辈。官网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本12.18亿元,捷威动力作为首批进入锂离子电池领域的企业之一,已经拥有14年的发展历史。自2013年实现动力产品装机以来,已完成了近10年的市场验证,单车最长运行里程达35万公里。


2022年,其市场占有率排行行业第11,2023年前10个月,仍排在行业第13。


据电动汽车观察家4月份报道:捷威动力已经布局天津、盐城、嘉兴、长兴四大生产基地,另有其他基地也在积极筹备中。到2025年,捷威动力将形成100GWh的生产能力。


截至今年6月底,复星国际(00656.HK)及其管理的基金持有捷威动力49.95%的股权,为其第一大股东。复星国际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捷威动力营业收入达25.89亿元,同比增长127.22%,未披露净利情况。


据接近捷威动力的人士向财新网透露,捷威动力目前还没有盈利,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短时间内亦看不到盈利前景。原有投资人不愿意继续承受亏损,正在筹划更换投资人,新的投资方可能会调整产能规划。在投资方完成交接之前,公司决定部分生产基地暂时停产。


去年,捷威动力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67.59%,达2.43GWh,排名国内第11位,市场份额为0.82%。捷威动力主要以三元电池为主要产品,其三元电池装机量去年排名国内第八。


受行业去库存,下游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等综合因素影响,捷威动力的经营业绩今年滑坡明显。


复星国际披露,今年上半年,捷威动力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4.77%,为4.88亿元,未披露利润情况。同期,捷威动力的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下降19.34%,为0.73GWh,以0.48%的市场份额排名国内第12位。


今年前10个月,捷威动力的市场份额进一步下滑至0.3%,排名降至第13位。


据记者调查,捷威动力的停工停产已经影响到了其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包括原材料供应商、设备制造商、物流运输商等。捷威动力的员工也表示,他们对公司的未来感到担忧,不知道是否能够按时复工,也不知道是否能够拿到工资和补贴,目前只能等待公司的通知。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锂电行业业内人士向记者直言,即便是捷威动力后续引入战投,可能效果也欠佳。“以目前情况,捷威动力年内装车销量或不超过1GWh,而2023年全球动力电池的产量超过1000GWh,捷威动力市场占比份额十分有限。” 该人士对记者说。

(资料来源:财联社、每日经济新闻、第一财经、凤凰网财经)


 

荣盛盟固利新能源公司前身为中信国安盟固利动力科技公司,成立于2002年5月,当时是中信国安全资子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公司是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及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打软包叠片动力电池,技术路线以锰酸锂和三元电池为主,市场集中在商用车领域。是世界上率先实现大容量锰系锂离子电池规模化生产与市场化应用的动力电池企业。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强势崛起的风口下,中信国安盟固利被看做是中信国安的支柱型 “第二曲线”,2016年、2017年其净利润均超过1.5亿元,占中信国安净利润总额的7成。从配套车型的排名上,中信国安盟固利曾仅次于宁德时代。


比如天风证券曾对工信部2017年发布的 “10批推荐应用目录动力电池配套厂商” 做过统计,2017年,按宁德时代配套的车型达到378款,远超出其它同行。而排名第二的,正是中信国安盟固利,配套车型达到139款。


但到了2018年,在市场与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盟固利自身经营也受到严重冲击,甚至陷入亏损泥潭。据公开报道,2019年盟固利营收8.49亿元,却亏损1.19亿元。2020年情况再度恶化,其一季度营收只有0.47亿元,净亏损0.87亿元。


2020年9月底,荣盛盟固利曾公告成,30GWh动力电池项目在南京启动,项目总投资120亿元,建设年限为2020-2025年,建设期间厂房及附属设施主体建设、设备采购等会占用资金。


但时隔不到一年,即2021年7月,荣盛盟固利就被曝欠薪。2022年初,荣盛盟固利向员工发送 “关于荣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资发放问题的谅解沟通函”,并让员工在沟通函上签字。沟通函内容显示,鉴于公司目前存在资金问题,暂缓发放2021年10月、11月和12月绩效奖金和加班费。


2022年2月16日的 “票眼” 小程序数据显示:荣盛在2021年拒付的票据总笔数已高达7607笔,拒付总金额已接近25亿元。2022开年短短两个半月时间,荣盛最新拒付的票据总笔数就高达521笔,总金额超过2.66亿元。


2023年6月9日,荣盛发展(002146.SZ)发布公告称,计划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交易对方合计持有荣盛盟固利76.44%股权,并向不超过35名符合中国证 监会规定条件的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荣盛发展表示,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与销售。近年来,由于经济环境及行业形势的双重影响,公司面临一定的经营压力。因此,公司主动谋求业务转型升级,布局新能源业务。本次交易完成后,荣盛盟固利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新能源业务将成为公司主营业务之一。本次交易将有利于提升公司科技创新发展潜力,增强公司的资产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公司未来业务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据荣盛发展披露:2022年荣盛盟固利实现营业收入9.88亿元,同比增长45.75%,但仍亏损4.94亿元;截止2022年末总负债规模23.12亿元,总资产负债率为61.05%,但资金储备规模仅为4292万元。


结合产业最新发展趋势,以及荣盛盟固利自身展示的综合实力,此次并购成败,或将对其未来发展及潜力产生深远影响。


近五个月后,即11月8日,荣盛发展公告称,自本次交易预案披露以来,公司积极推进本次交易的各项工作。本次交易相关各项尽职调查、审计、评估等工作仍在持续推进中。待相关工作完成后,公司将再次召开董事会审议本次交易的相关事项,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有关的后续程序。


 

猛狮科技是2001年由汕头市沪美蓄电池(成立于1986年)发起设立的股份制企业,至今已有30余年的电池制造经历。2010年前后,猛狮科技就已经成长为我国最大的摩托车起动电池出口供应商和全球第二大高端摩托车电池市场供应商。


其于2012年6月正是登陆A股,上市收入市值11.25亿元,三年后(2015年6月)市值暴增至127.80亿元。也正是这一年,猛狮科技董事长陈乐伍提出 “2351战略”,即抓住 “能源转换” 、“一带一路” 两大战略机遇;从单一的电池业务,向高端电池、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等三大领域拓展;通过成立5个事业部,到2020年发展成为一家千亿级市值的上市企业。

 

2015年,猛狮科技在福建诏安金都工业区投资建设的年产4亿支18650三元动力锂电池电芯工厂开始建设,“未来将支撑公司在电动汽车及储能业务上的发展需求,满足不同的市场需要,成为国内外主要的车用动力锂电池供应商及主要的电池储能系统提供商之一。”  猛狮科技如是说。


此后,猛狮科技通过投资设立、收购等方式,四面出击,开启凶猛扩张之旅。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刚上市时,猛狮科技的仅有3家子公司仅有3家,到了2017年底其子公司已增至73家。从2015年至2018年6月,其发起的并购就多达20起。


2017年,猛狮科技营收规模达历史巅峰的39.05亿元,而同一时期的亿纬锂能营业收入规模仅为29.82亿元。


这一年(2017年)猛狮科技在财报中表示:“建设锂离子电池生产项目,以支撑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及储能业务上的发展需求;打造猛狮科技车用动力电池的核心竞争力,力争成为国内车用动力电池的核心供应商之一;此外自身可以实现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从汽车上退役电池用于储能系统。从而奠定了公司未来成为新能源平台级企业的基础。”


据了解2017年,已有10多款装配了猛狮科技动力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入选《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据电车汇统计,2017年-2019年,猛狮科技先后为东风、北汽、潍柴、陕汽、五菱、开沃、众泰、力帆等十余家车企配套了数十款新能源物流车和乘用车产品。


多线作战的猛狮科技,却未能抵御产业洗牌浪潮的冲击,此后身陷连续亏损泥潭,以及资不抵债困境,最终迎来了退市的命运。


财报显示:2017年-2022年猛狮科技扣非后归母净利润连续6年为负,6年累计亏损67.01亿元。


此外,在2018年、2020年及2022年末,猛狮科技三次陷入资不抵债境地,截止2022年末其总资产及总负债规模分别为40.09亿元和51.61亿元。


2022年6月26日下午猛狮科技公告称,公司股票已被深圳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上市,将于2022年6月27日被摘牌。


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猛狮科技有10个 “终本案件” ,执行标的总额5.72亿元,其中5.23亿元未履行,其已被列入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


一代资本枭雄,就此落幕。


 

沃特玛成立于2002年,是国内最早成功研发磷酸铁锂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汽车启动电源、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并率先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批量应用的动力锂电池企业之一。


其掌舵人(董事长)李瑶生于1973年,在1996-1999年曾任比亚迪品质部高级主管,此后曾跳槽至广州市鹏辉电池有限公司,任副总裁。2002年,其一手主导沃特玛在深圳市坪山新区成立。


历经十数年的发展壮大,沃特玛在2016-2017年迎来了自己的巅峰时刻。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权威统计,2016年12月,沃特玛入围2016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2017年再次入围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榜单。


也正是在2016年,坚瑞沃能(股票代码:300116.SZ,现更名为保利新)以52亿元并购沃特玛。收购沃特玛后,坚瑞沃能的业务重心便转移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上,并对部分消防业务进行了剥离出售,全方位投入到动力与储能电池的研发、生产及销售。2017年,沃特玛电池曾在第一季度为坚瑞沃能带来高达1681倍的净利增长。

 

为了加速扩张,沃特玛还创出了 “沃特玛联盟” 商业模式。该联盟整合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近200家核心企业,并迅速吸引了近千家企业加入该创新联盟,联盟要求,在与地方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后,运营公司新沃运力根据政府订单向整车厂订车,指定车辆必须搭载沃特玛创新联盟企业提供的电池。


而沃特玛借此一飞冲天。据高工产研统计,2017年在国内磷酸铁锂电池市场中,沃特玛所占市场份额高达26.6%,仅次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位居全国第3。这一年(2017年)沃特玛动力电池实现产能15GWh,全年实际生产8.67GWh,销量达到5.02GWh,年度实现销售收入94.25亿元。2017年再次入围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榜单。


同时,其在储能领域也持续发力。2018年4月4日,坚瑞沃能发布公告称,沃特玛近日已与西安中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9.75亿元储能电池的销售合同。据坚瑞沃能年报披露,2018年沃特玛分别为中山市绿博灯饰实业有限公司、西安中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储能电池及系统销售合同,合同金额合计为22.59亿元。


根据坚瑞沃能2019年制定的未来三年的定位及发展战略:其一就是成为储能领域行业龙头,其表示 “针对逐渐兴起的储能市场,公司通过 ‘以大型储能为中心,以通讯储能、灯具微储能和家庭储能为三个基本点’ 的运营战略,加快储能业务的发展。无论成本技术还是规模,公司的磷酸铁锂电池都具有达到性价比全球领先的潜质,公司在磷酸铁锂电池性价比上的优势,是其它同行难以复 制的核心竞争力。”


但巅峰的沃特玛最终还是倒在了产能过剩、新技术变革、补贴政策调整等大变局下。2016年起,为了遏制补贴现象,政府对新能源商用车设出了运营里程需达2万公里才能领取补贴的限制,拉长了坚瑞沃能等产业链公司的补贴账期。


而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数据显示,到了2017年年底,国内动力电池总产能135GWh,有效产能110GWh。动力电池装机总电量约36.4GWh,这也就表示,动力电池的全国产能利用率只有40%。因此,动力电池行业市场的竞争变的更加严峻。


真正转折点出现在2018年。6月12日起,财政部正式实行了2018年补贴新政策,续航里程在150公里以下的电动车不再享受补贴。由于沃特玛此前的核心技术为磷酸铁锂电池,虽然具有安全性高、成本较低的优势,但是其劣势也很明显,就是能量密度比较低。沃特玛电池产品没有达到相应的能量密度,订单就此一落千丈。


到了2018年1月,沃特玛就已经跌出了动力电池装机量的前十名。


事实证明,只一味依靠产业联盟赢得订单并没有给企业带来多少益处,而且沃特玛为提高市场份额还一度疯狂借债,从而导致资本链出现了严重问题。再加上沃特玛没有紧跟时代推出三元锂电池、旗下电池屡屡出现安全事故等等的原因,最终一步一步走向了毁灭。


经深圳市中级人民法 院初步查明:截至2019年11月7日,沃特玛目前尚在经营,现有员工800余人,对外负债约197亿元,其中拖欠559家供应商债权约54亿余元。


由于深圳沃特玛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深圳市中级人民法 院于2022年1月24日作出裁定如下:一、终止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重整程序;二、宣告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破产。


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沃特玛已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涉案总数222个,全部未履行数量221个,未履行比例99.5%。


 

力信(江苏)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力信能源” )成立于2016年6月,注册资本10亿元,其是中信产业基金旗下新能源领域的控股企业,主要从事锂离子动力与储能电池及相关配套产品的研发生产、制造、销售。


时任力信能源总裁侯小贺也具有深厚的产业背景,其1997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电化学系,后作为技术骨干,调入天津力神参与创建工作,在天津力神工作20年中,先后历任天津力神执行副总裁、力神动力总经理等职。


一开始力信能源就展现了非常凶猛的进击势头。创立当天,力信能源总投资30亿元的锂电池项目在江苏镇江新区举行签约仪式。据介绍,项目建成后将达到年产30亿瓦时的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及新能源储能电池系统,形成20万辆新能源汽车配套能力和至少1GWh储能系统的生产配套能力。


其还创造了 “3个月就实现基础改建到产品下线,半年实现销售近亿元,一年拿下10项专利,23项国内外认证” 等记录。

 

最高光时刻,力信能源为森源重工、申龙客车、北汽福田、亚星客车、江铃新能源、中通客车等21家主流整车企业配套了电池,共计配套了97款新能源车型。在2018年,动力电池企业新能源客车装机量排名中,力信能源排名第13位。


此外,力信能源还为宁德时代、中航锂电、天津力神、比亚迪等进行代工生产,订单和生产持续稳定。而储能领域,自力信能源成立以来,整体装机量已达460MWh,2019年位列国内第二,海外储能项目已有落地,为北美最大储能项目提供电池。


除了动力市场之外,储能也是力信能源的重要业务板块。2017年12月,由力信能源科技配套的北美最大的40.8MWh电网服务储能系统在加拿大多伦多开始并网运行;2018年7月,力信能源参与建设的镇江电网侧储能电站示范工程项目成功并网(总投资月1.2亿元);其还承建了北山及五峰山储能电站(总投资约1.8亿元),共计40MW/80MWh。


据统计,在储能领域,2019年力信能源位列国内第二。


彼时的侯小贺意气风发:“力争把力信能源建设成世界一流的电源解决方案企业” 具体战略进击路径为:拟在2018年底电池产能达到8GWh产能,市场占有率超过5%;2021年底达到20GWh产能,市场占有率超过10%;2030年底达到50GWh产能,市场占有率超过20%;2030年前进入全球锂离子动力电池企业前三位。


但随着新能源补贴加速退出、产业竞争加剧、以及疫情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力信能源最终走到了资不抵债,申请破产重组的地步。


2021年7月28日,力信(江苏)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启动预重整,面向社会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根据力信能源预重整管理人发布的招募公告显示,截至2021年5月31日,力信能源经审计后的资产总额为16.89亿元,负债总额为21.68亿元。这表明力信能源已经陷入资不抵债的状态。


直到一年后,力信能源才迎来转机。据公开报道,2022年7月,吉利科技集团注资4亿元正式入主力信能源,持股60%,成为力信能源第一大股东。


企查查显示,同一天,力信能源负责人由 “侯小贺” 变更为余卫(吉利科技集团副总裁、利信能源董事长)


同年10月28日,力信(江苏)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利信(江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并成立宁国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


利信或许能够重生,但力信却已注定消匿于江湖。


 

珠海银隆成立于2009年,前身为珠海银通新能源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涉及新能源相关领域技术的研究开发、锂离子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生产和销售、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汽车动力总成、电机等相关领域技术研发以及汽车(不含小轿车)销售等。


企业创始人为魏银仓,他从汽修厂修理工做起,在攒下了一定的人脉、资金后,开了一家汽车美容保养公司。2008年,在看到新能源产业的巨大前景后,魏银仓收购了一家新能源公司与一家电池厂,成立了珠海银隆。


2010年9月,珠海银隆与美国奥钛纳米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收购协议,并在次年7月战略控股该公司。在此之后,珠海银隆选择钛酸锂电池为技术路线,并在官方网站将钛酸锂电池视为核心优势。


珠海银隆在关于纳米钛酸锂电池的宣传中写道,这是一款具备6分钟充满电、拥有2.5万次至3万次的循环寿命、可使用寿命长达30年的优质特性的电池产品。

 

另据公 开信息披露,珠海银隆高安全大倍率钛酸锂储能系统产品已在美国、丹麦等全球9个国家和地区使用,为全球多个客户提供储能、调频系统,并在国内内蒙古、西 藏、珠海等多地实施了电力系统储能项目。


另据公开报道,2017年,珠海银隆的营收87.52亿元,净利润为2.68亿元。强势崛起的珠海银隆得到了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的青睐。


董明珠在2016年1月接受采访时曾表示:“珠海银隆很可能成为珠海第二个千亿企业。” 2016年8月,格力抛出了一份作价130亿元收购珠海银隆100%股权的重大资产收购方案,然而这一方案却在当年10月举办的临时股东大会上未获股东投票通过。


但这并没有阻止董明珠的决心,2016年年底,董明珠拉上王健林、刘强东等,对珠海银隆进行增资,董明珠本人也藉此成为珠海银隆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7.46%。


2019年初,银隆新能源还推出了自己的首款量产车——银隆艾菲,一款对标别克GL8的MPV就此诞生。售价高达43万元的艾菲,以不如五菱的外观和90年代初老旧的内饰,诠释了董明珠口中的粗制滥造,业内也有人称之为 “工业垃圾” 。最终,2019年上市的艾菲仅卖出2708辆,销量惨淡。


银隆新能源,惨淡的不只是销量,还有经营状况。


2018年初,珠海银隆就被爆出拖欠多家供应商货款超过10亿元,河北武安工厂大面积减产,南京产业园一度被法 院查封等等。


2018年11月份,大股东银隆集团以及银隆集团实际控股人魏银仓、前高管孙国华涉嫌侵占公司利益超10亿元。2019年4月,银隆官微发布声明,该公司董事、原公司总裁孙国华在内等六人已被刑拘,涉及侵占公司利益总计超过14亿。原董事长兼大股东魏银仓远遁美国。


千疮百孔的银隆,由董明珠再次接手。


格力电器于2021年8月31日再次披露公告称,格力电器通过参与司法拍卖公开竞拍方式竞得珠海银隆30.47%股权。与此同时,董明珠也将其持有的珠海银隆17.46%股权对应的表决权委托格力电器行使。上述交易完成后,格力电器持有珠海银隆30.47%的股权,并合计控制珠海银隆47.93%的表决权,使后者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可借助珠海银隆的纳米级钛酸锂技术及现有锂电池产能,推动储能产品在格力电器储能相关的电器产品、新能源等板块的应用,全面加速现有多元化业务发展。” 格力电器如是说。


自2021年11月9日起,珠海银隆更名为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格力钛” ),原公司所有业务由格力钛继续经营。


天眼查显示,2022年格力钛缴纳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的人数为556人,较2021年增长了7.54%。


格力电器财报显示,2022年,格力钛的营收为25.87亿元,净亏损19.05亿元;截止2022年末格力钛总资产与总负债规模分别为250.24亿元和247.86亿元,资产负债率达99.05%,其中流动负债235.72亿元,是流动资产的2.16倍。


格力钛能否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高地,我们拭目以待。


 

中兴高能原是中兴通讯旗下新能源板块全资子公司,于2016年4月8日注册于武汉东西湖临空港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资本4亿元,主要致力于研发、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列产品。

 

根据当时相关招商信息显示,中兴高能电池园区项目占地300亩,总投资76.6亿元,包括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燃料电池等动力电池项目,通过三期建设后,总产能将达8GWh,可满足超过25万辆新能源乘用车电池的配套需求。


据了解该项目于2018年正式投产。2020年8月中兴高能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43008KWh,位列新能源乘用车动力电池装机量第9名。


公 开信息显示,中兴高能曾为威马、吉利、奇瑞、郑州日产、汉腾、海马等整车厂供应动力电池产品,东风和长城等主机厂也曾前往中兴高能进行考察。


其中,威马是中兴高能的重要客户。据统计,2020年1-9月,中兴高能的动力电池为威马配套了2257辆汽车,装机量为118.2MWh,在威马的电池装机总量中占比接近15%。


但由于威马汽车多次发生自燃,其主要供应商中兴高能深陷质量危机,曾因此一度陷入 “立地解散” 传闻。


在2020年10月28日,威马汽车在发布的《关于威马汽车主动召回部分产品的说明书》中明确起火事故是由于电芯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混入了杂质导致动力电池产生异常析锂,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电芯短路,引发动力电池热失控并产生起火风险,存在安全隐患,并主动召回1282台威马EX5问题车辆,其召回车辆所用电池为ZNP3914895A-75A动力电池,生产商正是中兴高能。


当日晚间,中兴高能紧急发文,其发布的《关于 “威马汽车产品召回事件” 的说明》显示:在福建省邵武市发生的两起威马汽车起火事件中,涉事车辆搭载的是高能技术的电池,但2020年10月27日发生于北京市的威马汽车起火事件,涉事车辆搭载的并非高能技术的电池。


而同期,网传的一封中兴高能采购部发给合作伙伴的运营风险告知邮件截图显示,“中兴高能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现已暂时停止生产经营”。


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6月,中兴高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被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人民法 院列为被执行人,此时该公司被执行总金额已超1.6亿元。


2021年12月20日,中兴高能被法 院裁定破产重整。2022年8月中兴高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原股东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退出,其成为蜂巢能源,并更名为蜂巢能源(武汉)有限公司(简称武汉蜂巢)


据24潮了解,“基于重整资产的评估报告,武汉蜂巢重整投资总额为1.69亿元”。


 

北京国能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1月,注册资金3.5亿元。最初由蒋大龙控制的国能电力集团100%控股,在数次股权变更后,其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在深圳做消费类电池起家的郭伟、吴丛笑夫妇。


公开资料显示,国能电池总部坐落于北京市房山区工业园内,已经建成的基地有北京、郑州、襄阳、重庆、海宁、南昌、新余、龙岩几大基地。


国能电池在行业内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其曾是我国最大的软包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为安凯客车、东风襄旅、亚星、玖龙汽车、南京金龙、珠海银隆、中植客车、百路佳客车等国内80%以上的客车企业进行配套和批量供货。在专用车领域的客户主要有青岛一汽、东风汽车、湖北新楚风、北汽银翔等多家知名企业。


2017年国能电池在年度装机和销量表中排在前15名以内,2018年上半年,国能电池位列动力电池装机电量排位仍在第10名左右。


在2018年国能电池还计划逆势扩张,其于9月28日宣布与无锡市锡山区政府签约,将在锡山投资35亿元建设新能源产业园,内容为建设3Gwh PACK及5Gwh电芯智能化生产项目。


在储能领域,其也有深度布局。在2018 5月18日,国能电池控股子公司江西省科能伟达储能电池系统有限公司(简称 “江西科能” )位于分宜县工业园区的工厂一期项目正式投产。据介绍项目总投资27.2亿元,一期(10亿AH高性能储能电池)投资10.7亿元,产能4亿AH,一期达产后年产值25亿元,利税5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总生产值预估50亿元,解决就业岗位300个。


但有国能电池员工透露,从2019年初开始,国能电池北京公司就出现拖欠工资的情况,2019年5月,面对 “即将倒闭”、“拖欠巨额员工工资” 等质疑,国能电池发布澄清公告予以辟谣。


但几个月后,即2019年7月22日,国能电池再度发布公告称,受新能源行业影响,公司当前有12亿元应收账款尚未收回,导致部分已离职员工的补偿金,工资和报销款没有及时兑付。目前公司主要领导和销售人员都在筹款,预计7月31日解决部分经济补偿金;8月31日结清全部拖欠工资;报销款将按照公司内部职工统一进行支付。


2019年7月底,有北京国能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用户和员工反映,目前包括广州、深圳、成都、沈阳等多地均出现国能电池售后维修中断的情况。同时,北京公司已拖欠员工薪资达半年之久,拖欠金额数万元至数十万元不等。7月23日,国能电池因拖欠杨军燕、江兰云等266人工资669.08万元且拒不履行被北京市房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罚款2万元。


实际上,在2019年3月,北京银行就已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 院提出财产保全申请,要求冻结北京国能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国能电池有限公司、郭伟资产700余万元。


而在此之后涉及请求冻结国能电池资产的案件,法 院的回复均为,“通过全国网络查控系统及北京法 院执行办案系统查询被执行人名下财产,未发现可供执行财产;冻结被执行人名下多银行账户,余额不足且为轮候冻结;到被执行人住所地调查,暂未查到可供执行财产。”


关于国能的负面消息已非一日,早在2017年、2018年,就有多次国能电池拖欠供货商货款的消息流出,2018年,郭伟及其控制的宁波炜能资产管理中心相关股权被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 院、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 院冻结,国能电池的股权及其他投资权益被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 院、深圳市中级人民法 院冻结,金额经初步统计达13.33亿元。


在2022年2月31日,北京国能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法 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同年12月29日,工信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22年第37号》文件,将撤销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企业名单(第一批)予以公告,国能电池赫然在列。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27日,国能电池董事长郭伟,多次被法 院限制高消费。


 

珈伟隆能固态储能科技如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珈伟隆能” )成立于2016年10月,主要致力于储能锂离子电池及电池组模块、系统研发等,为珈伟新能(300317.SZ)全资控股公司,珈伟新能在2016年年报中表示:“未来储能技术的提升将成为锂电池需求增长的新助力,公司管理积极进取,审时度势,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新能源业务,又从战略的高度布局固态储能业务。”


当时珈伟新能当时的战略目标为:将珈伟隆能打造成 “全球领先的储能平台” 。


成立之初,珈伟隆能加快推进产业化进程。2017年,珈伟新能与江苏如皋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签署投资协议,拟投资不低于6.6亿元用于锂电池项目,产品主要运用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财报显示,项目一期1亿瓦时快充型软包电池项目在2017年就成功量产。


在客户拓展方面,珈伟隆能也拿到了多个公司订单。2018年-2019年,珈伟隆能与无锡中莹工贸、宁波如意分别签订大额订单。其中无锡中莹工贸将在一年内从珈伟隆能采购锂电池系统20万只,合同金额为4.32亿元;珈伟隆能将向宁波如意供应量20万套叉车锂电池系统。


但是此后随着二期20亿瓦时的年锂离子电池产能陷入难产境地,订单执行低于预期等因素影响,形势急转而下,珈伟隆能经营甚至陷入困境。据了解,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因上述项目对开发总公司产生借款本金及利息2.51亿元。


此外,截至合同到期,无锡中莹工贸仅下发电池订单1200只,实际交付仅完成300只。对于合作不顺利的原因,根据珈伟新能2020年的公告,一方面是无锡中莹工贸未能按时付款,另一方面主则是无锡中莹工贸对试用情况不满意,认为产品性能、品质等指标均达到预期目标。


宁波如意的合同也可以说是如出一辙,同样只供货了一部分,珈伟隆能后因产品毛利率、付款周转和公司战略等原因终止了与宁波如意的合作协议。


据珈伟新能财报披露:2021年末,珈伟隆能已经资不抵债,净资产为负的1.60亿元, 2021年实现营收243万元,净利润亏损2945万元。


最终,珈伟新能终止了锂电池业务。2022年4月,珈伟隆能宣布停产锂电池。对于停产原因,珈伟新能解释称,过去两年因公司资金无法及时筹措到位,导致公司经营未达到预定目标,近几年持续处于亏损状态。


2023年2月7日珈伟新能再次回应,不再将锂电池生产作为未来发展方向,公司相关的锂电池制造已经停产,已不具备研发、生产锂电池的相关条件。


 

2011年,钱江摩托(300913.SZ)确立锂电池项目为公司转型方向之一,经过三年研发和技术储备,于2014年11月创立了浙江钱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全面进军动力与储能电池领域。


彼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巨额补贴刺 激下,在2014-2018年进入野蛮生长的快速增长期。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式增长,对动力电池产生强劲需求,从而吸引大批企业跨界布局动力市场,导致电池企业数量激增,出货量和产能持续增长。


钱江摩托顺势而起。在此期间,钱江锂电也在积极建设产能,并获得了舒驰客车、吉利四川商用车等主机厂的动力电池订单。2017年,钱江锂电在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出货量排行榜(80强榜单)排名18,年出货量为205.03MWh。


同时在2017年钱江摩托就已投入运行两个大型集装箱储能示范项目,充分利用钱江储能项目的示范效应,快速进入分布式锂电储能行业,利用欣旺达及中恒在国内储能行业的品牌效应,携手打造储能行业的明星产品。


2018年4月27日,钱江摩托控股子公司浙江钱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钱江新能源” )与温岭市人民政府签订《钱江新能源年产40亿Wh锂离子动力与储能电池总成项目投资协议书》。钱江新能源拟在温岭市东部新区实施浙江钱江新能源40亿Wh锂离子动力与储能电池总成项目,项目总投资约31.8亿元。

 

不过,随着产业周期的变化,公司订单落实并不顺利,还与客户陷入法律诉讼中。2018年10月18日,钱江摩托发布重大诉讼公告称,控股子公司钱江锂电将舒驰客车、中植新能源汽车和陈汉康三者告上法庭,要求被告支付被拖欠的合同货款,涉案金额近2亿元。


不过,舒驰客车却对钱江锂电发起了反诉。舒驰客车在反诉中陈述,称钱江锂电逾期交货造成公司与客户之间订立的合同无法履行;钱江锂电供应的部分储能装置单体(电芯)并非自产而是外购,构成合同违约;钱江锂电提供的锂电池与备案技术参数不一致,不符合合同约定,由此给公司造成各项经济损失等。


根据钱江摩托年报披露,2018年锂电产业由于电动汽车产业政策的变更,导致主要客户订单减少,业务骤减,锂电经营出现困难,产业发展停滞。


影响远不止于此,2019年12月6日,钱江摩托公告称:“由于锂电行业变化等因素,导致新能源公司未能按《协议书》约定按期推进,项目处于停滞状态。为保护上市公司及投资者利益,公司管理层慎重考虑后,新能源公司与温岭市人民政府进行了充分的协商沟通,决定停止项目并签署《解除合同协议书》,解除《协议书》并退还相应补助款及利息等费用合计约6138万元。”


截止2020年12月31日,钱江摩托最核心的锂电控股公司浙江钱江锂电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钱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及台州钱江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的银行账户均被法 院判决财产保全。


到了2022年 ,“锂电” 已经在钱江摩托主营业务中消失了,其彻底退出了锂电江湖。


 

浙江遨优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1月,为浙江之信控股集团子公司。当时其引进以陈光森博士为首的国际一流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团队。该团队在国内最早专注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研发和生产,电池制备技术行业领先,拥有电池相关专利20多项,2002年,陈博士团队研发出世界上第一枚MP3电池;2004年,研发并量产的高功率航模电池引领国内潮流;2016年,研发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能量密度高达240Wh/Kg,采用快充型电芯的电池可满足5-15C快速充电;其研发生产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在公交大巴上连续三年(2015~2017)行驶30万公里无故障业绩,得到了沂星客车、东风汽车、重庆力帆等客户的使用。

 

遨优动力一度曾是国内软包电池领域的明星企业,主要聚焦富锂锰动力电池的产业化,拥有湖州、南浔、肇庆三地三个生产基地。


2018年,遨优动力实现销售收入6.3亿元。2019年产能增至5吉瓦时,预算销售收入约10亿元。


据遨优集团官微发布信息:遨优动力是浙江省重大产业项目企业,是全国动力电池第一梯队企业,是中国高能锂电十大领军品牌之一,是中国动力锂电池十大品牌之一。


企查查显示,遨优动力入围eNet硅谷动力《2019最值得关注的锂电池企业》,位列18名。


在大股东浙江之信控股的资金支持下,遨优动力曾经豪情壮志对动力电池市场充满信心。不过,随着母公司 “暴雷” 以及市场竞争加剧,遨优动力的发展进程遭遇重创。


首先是2019年12月17日,浙江之信控股集团实际控制人章某江,杭州正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付某等人主动向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区分局投案。公安机关依法对浙江之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进行立案侦查,对章某江、付某在内的26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并对相关资产开展查控工作。


失去了母公司的资金支撑,遨优动力立刻陷入了连工资都无法 正常发放的困境。


2020年3月,遨优动力宣布因受之信控股集团涉嫌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影响,公司固定资产与账户均被刑事查封,造车公司食堂停餐、员工四个月薪资未发,原计划3月10日复工复产计划无望。


因此公司决定全面停产,停工放长假,具体复工时间另行通知。


湖州南太湖新区人民法 院发布信息称,于2020年4月13日受理债权人湖州金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对债务人浙江遨优动力系统有限公司申请的破产清算一案。法 院在通知中还表示,法 院受理的是破产清算申请,后期可能将视重整意向投资人的招募情况,根据相关权利人的申请适时转为重整。


企查查显示,遨游动力法人代表莫宁佳于2020年2月25日至2023年6月1日被人民法 院十四次发布限制消费令。2020年7月9日,遨游动力被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法 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涉案金额33.52万元。


截至2023年1月29日,浙江遨优持有的湖州遨优电动技术有限公司65%的股权、湖州遨优科技有限公司90%的股权以及浙江遨优动力系统有限公司名下的23项专利资产经历多次司法拍卖但仍在拍卖中。


 

福建冠城瑞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冠城瑞闽” )成立于2015年6月,主要进行锂电池系列产品的设计、生产与制造,为冠城大通(600067.SH)控股子公司,持股90%,福建省福投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福投新能源公司” )持股10%。

 

更早些时候,2015年5月5日冠城大通与福投新能源公司签署了《关于共同投资汽车动力电池项目之投资合作协议书》,双方共同投资设立冠城瑞闽,负责动力电池、电池组及充电技术等研发、生产、销售运营管理,该项目投资规模总额预计约人民币20亿元。


2017年12月,冠城瑞闽锂电池产线一期正式投产,项目规划总产能约5.6GWh,据悉,一期项目主要是0.9GWh全自动电芯生产线及动力成组PACK自动生产线,主要为车企及储能客户提供软包系列产品。


据2018年年报披露:冠城瑞闽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能量密度达到160wh/kg以上,比能量达260wh/kg的高比能电芯已批量生产。同时,陆续开发了长寿命的磷酸铁锂和三元储能应用电池。


在投产仪式上,冠城瑞闽新能源还与首批重点下游客户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其中包括与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签署协议,双方将联合组建新能源材料及器件研究实验室;与全球电池储能工业化应用领导者——加拿大温哥华PBES公司签署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开发海内外高端储能市场。


冠城大通对寄予厚望,在2017年年报中,冠城大通标识符 “冠城瑞闽以先进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为核心,配合高精度、高安全性的智能电池管理系统,通过成熟稳定的系统集成技术,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一流解决方案。除新能源汽车市场外,冠城瑞闽已研发用于储能领域的长寿命三元软包电池,为储能系统客户提供优质配套电源,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工业企业、商业楼宇、储能充电站等场所。”


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二期项目渺无音讯等因素影响,冠城大通锂电池业务一直未形成规模,2022年其 “锂电池” 销售收入仅为586万元。


今年5月,冠城大通表示将重点发展电解液业务,同时加快动力锂电池业务清算或重组处置工作。冠城瑞闽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2549万元,净资产负债超5亿元,已进入资不抵债的状态。


 

威能电源成立于2006年,立足于锂离子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领域。

 

其巅峰时期,拥有 “山东威能环保电源院士工作站”,并成功入围国家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 “新能源汽车产业动力电池技术创新工程” 项目全国扶持的八家动力电池企业之一,被纳入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财政奖励资金支持范围。


威能电源还具备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武器装备质量体系认证、装备承制单位资格证书、武器装备科研单位保密资质等国家级军品资质。据2015年财报披露,公司生产的磷酸铁锂电池实现-40度充放电,并应用于某军品。


此外,当时其开发的电池单体产品覆盖10Ah到100Ah各种容量,威能电源当时还与众泰、南京金龙、上海申沃、中通客车等众多知名汽车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并出口产品到欧洲、美洲等国外区域。


巅峰时2015年威能电源年营业收入为3亿元,同比增长107.31%。要知道锂电巨头之一的孚能科技在2016年全年营收也不过4.69亿元。


2017年8月,威能电源又和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06所共同筹建山东航天威能新能源动力系统有限公司,开创了军民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次年,3月23日,威能电源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河南省民权县人民政府签署了《投资协议》,将在河南省民权高新区投资兴建年产30亿安时新能源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国际综合应用产业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20亿元。


威能电源表示,若此协议后续顺利实施,将进一步完善公司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的产能布局,极大提高公司的资产规模及抗风险能力,提升公司锂电池产品制造的技术水平、自动化水平、成本控制等核心竞争力,扩大公司市场份额,对公司的业绩具有积极影响。


几个月后,即2018年5月25日,加拿大多伦多SKY Clean Energy Ltd.电力储能公司董事长刘平,中加绿投CCGI合伙人周为等一行3人来访威能电源,就加拿大电力储能领域的合作,与威能电源董事长张风太进行深入洽谈,最终达成合作共识。


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


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政策环境的变化,2018年-2020年威能电源连续三年亏损,三年合计亏损4.58亿元,2020年末甚至一度陷入资不抵债境地,当时其总资产与总负债规模分别为2.84亿元和4.97亿元。


事实上,早在2019年威能电源就曾因拖欠农民工工资被列入寿光市人社局严重拖欠农民工工资领域黑名单。


2020年5月29日,寿光市人民法 院作出(2020)鲁 0783破5号之一民事裁定书,裁定对威能电源与青岛威能环保电源有限公司、青岛威能电动车辆电控有限公司进行实质合并重整,并指定国浩(济南)事务所相任述三公司合并重整管理人。


直到2022年威能电源才完成资产重整,但其当年(2022年)营业收入仅为0.72亿元,仅为巅峰期的24.02%。而截至2023年6月末,威能电源账面货币资金仅为821万元。


这样的资本实力,重回巅峰难度不小。


 

昆山聚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昆山聚创” )成立于2019年1月7日,注册资本为7.5亿元,由宝能集团旗下公司和昆山市国资企业共同投资成立,双方分别持股75%和25%。主要从事新能源科技领域内的技术研发、咨询以及锂电池、燃料电池、动力电池组的生产与销售,规划产能规模达8.5GWh。


2020年10月昆山聚创研发基地已投入使用,生产基地一期工程0.5GWh电池产能已经投产。


仅一年后,即2021年3月,昆山聚创又与四川眉山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眉山市投资建设锂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约360亿元,规划年产56GWh,一期建设16GWh量产工厂及其配套设施,构建包含动力电池电芯、模组、PACK、储能应用、电池回收等领域的新能源产业链,并在产业前沿领域全面开展合作。

 

但由于宝能汽车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并未有规模销量,作为配套项目的电池企业,昆山聚创发展情况可想而知。


2022年,宝能集团董事长姚振华曾表示,该集团在汽车业务上已经累计投入530亿元,但这些投入并未转化成切实的产品、技术和销量成果。


宝能集团官网在2022年9月披露的一则消息称,宝能汽车已在全国布局七大整车制造基地,拥有93万辆标准产能,远期具备年产300万辆的制造能力。2022年全年宝能汽车集团将全力冲刺产销6万辆。预计2023年产销30万辆,并冲刺2026年实现产销百万辆以上的目标。宝能汽车将成为民族汽车军团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而根据公开数据,2021年宝能旗下的观致汽车销量仅约为5200辆,而2022年为720辆。


在今年8月底,宝能汽车重要生产基地西安基地已进入挂牌出售阶段。同一时期,8月29日,昆山聚创的三宗土地及无证建筑、机器设备以约6.11亿元人民币的成交价拍出,竞拍人为昆山市工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自此,昆山聚创的全部资产几乎被全部出售。


9月22日,昆山聚创被昆山易思维广告传媒有限公司,昆山乐天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大族激光和浙江汉信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破产重整,由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人民法 院经办,案件正在审理中。


 

河南环宇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宇电源”)成立于1996年7月,公司创建了以镍镉、镍氢、锂离子、铅酸等四大电池系列百余个品种为主导的高科技工业园区,是中国最大、品种最全的二次电池生产基地,拥有日产各种型号二次电池200多万只的生产能力。


最巅峰时,环宇电源职员总数达10000多人,其中研发人员400人。环宇电源在官网上称,公司与世界知名电动工具生产商如,香港TTI、美国BDCI、德国BOSCH博士和METABO建立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产品远销欧洲、亚洲、美洲等市场,其销售和服务网络遍及全球;环宇电源在二次镍基电池行业排名第二,创建了以镍镉、镍氢、锂离子、铅酸等四大电池系列百余个品种为主导的高科技工业园区,是中国最大、品种最全的二次电池生产基地,拥有日产各种型号二次电池200多万只的生产能力。


但2018年11月1日,一则 “环宇电源被申请破产清算,并已获法 院受理” 新闻预示着这个二次电源行业曾经的巨头就此倒下。


根据河南新乡市中级人民法 院民事裁定书,南皮县东升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东升电气” )以环宇电源无法清偿其到期货款107.20万元,且公司已经停产,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法 院申请对环宇电源进行破产清算。法 院依法通知了环宇电源,环宇电源认可东升电气主张的欠款数额,对其破产申请没有异议。


新乡中院表示,环宇电源作为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其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符合破产受理条件,故受理东升电气对环宇电源的破产清算申请。


根据新乡中院查明,环宇电源于2017年5月早已停产,因陷入债务危机,涉及多起 诉讼案件,厂房、设备、股权被查封。根据环宇电源出具的财产情况说明及相关财务资料,截至2017年7月31日,该公司的总资产为11.3亿元人民币,总负债为13.27亿元人民币,净资产为-1.97亿元人民币,资产负债率117%。环宇电源股资金链断裂,已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目前已全面停产。


天眼查显示,环宇电源已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在2023年7月2日被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


客观来看,环宇电源资金链断裂,无法偿还债款而破产只是当时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当时一批锂电企业都倒在了 “补贴退坡和市场竞争加剧” 的洗牌周期下,它并不是第一家倒下的电池企业,也不会是最后一家。


来源:锂电那些事
断裂非线性化学燃料电池电源航天汽车建筑电力新能源电机材料物流META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1-18
最近编辑:10月前
锂电那些事
锂电设备、工艺和材料技术研发应
获赞 200粉丝 175文章 2091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