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微通道中冷凝传热理论(对现有理论模型的总结与更新)

10月前浏览5392

文主要介绍微通道中冷凝过程的理论模型,该模型考虑了重力和流向剪切应力对冷凝物表面的影响,以及由于表面张力引起的横向压力梯度,同时考虑了冷凝物表面曲率的变化。目前大量的数值工作已经对相关守恒方程,涵盖不同的通道形状、尺寸、蒸汽与表面温差以及蒸汽质量通量等工况进行了数值求解。

本文对理论进行回顾和更新,同时考虑倾斜通道的影响,并呈现了新的结果。当使用均匀蒸汽和表面温度的边界条件时,发现在通道的一定长度范围内,局部均值(环绕通道周长)传热系数基本独立于重力和蒸汽剪切应力。对于表面张力主导的情况,本文推导出关于Nusselt数的方程,作为一个单一的无量纲组的函数,类似于简单Nusselt理论中的情况,只是将重力项替换为表面张力项。该方程基于量纲分析与相似理论得出。该方程能够较好地拟合表示目前已有的全部数据。本文的工作是朝通过相对简单的无量纲代数方程来表达解析解目标迈出的重要一步,目前的解包括剪切应力和重力起重要作用的条件,适用于绝大多数的流体和通道几何形状,并在工程设计和优化中可以被便捷地使用。
引言          

制冷和空调占据了电力使用的显著比例,因此也占据了燃料消耗和相关二氧化碳排放的相当比例。改进制冷设备的设计和性能可以在减轻这些问题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利用微通道管的冷凝器,如图1所示,已经成功地应用于汽车空调系统约25年,并且被证明既紧凑又有效。Garimella对微通道冷凝进行了概述。

               

图1:Koyama等人的多孔挤压管,典型通道尺寸约为1毫米

微通道中冷凝的可用实验换热数据广泛分布,详见Su等。除了少数例外(如Koyama等,Cavallini等,Matkovic等),通常通过从整体测量中减去热阻和/或使用“Wilsonplot”方法推断蒸汽侧的换热系数。但是即使给定了直接测得的局部换热系数,用于评估局部蒸汽到表面温差的局部蒸汽温度是通过基于通道两端固定长度的压力和温度测量计算得到,这些数据仍旧存在很高的不确定性。目前已经提出了主要基于R134a数据的四个相关性,分别由Wang等,Koyama等,Cavallini等和Bandhauer等提出。当这些相关性应用于R134a时,它们在相互之间表现得相当一致,但当应用于氨时发现了广泛的差异(最高达四倍左右的因子,详见Su等)。

Wang和Rose的理论是基于Nusselt假设的,但其包括了在冷凝物膜表面的流向剪切应力。最重要的是,在存在冷凝物表面曲率的情况下,其考虑了由表面张力引起的横向压力梯度。局部冷凝物膜厚度的微分方程在与Nusselt理论一样有效,该理论主要用于在平面表面或水平管道上的冷凝。为了求解微通道流动问题,需要估计冷凝物表面的流向剪切应力。在迄今为止获得的解中,只有通过使用标准的近似方法(参见Cavallini等人)获得的解,而且该解考虑了表面渗透的效应。

本文对原理论进行了更新,并融入了新的结果。特别要注意的是,有一些因素,譬如重力、剪切应力和沿通道位置等对传热系数(在均匀蒸汽到表面温差条件下)影响较小。在这种情况下,问题更多地受横向流中表面张力和粘度之间的平衡的支配。

Zhao和Liao提出的一种类似的理论方法,用于三角形截面微通道的垂直向下流动,需要特别提及,并将在稍后进行详细讨论。

理论概述和更新                      

当更新冷凝膜厚度的微分方程以考虑通道倾斜情况时,可以用沿着角旋转的曲线笛卡尔坐标来表示:

               

其中,x是沿通道侧边从通道顶部中心测量的横向距离(参见图2和命名规范),z是沿流向从通道入口测量的距离。

               

图2:物理模型和坐标

注意到Wang和Rose中方程ζ的印刷错误。正确的定义是:

         
         

无论是最初的结果还是随后导出的结果,所有的解都是基于正确方程的。并且迄今为止的所有工况下,我们都认为ζλ/δ<<1,因此界面阻力项对结果几乎没有影响。

在用于处理通道角的极坐标中,方程(1)变为:

         
         

其中:

         
         

坐标系和几何参数如图2所示。

从方程(1)和(3)可以看出,对于横向x或φ方向,需要总共四个边界条件。对于具有垂直对称轴的通道横截面,奇数导数在通道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中间位置为零。          
对于正方形和矩形通道,                     在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中点处为零。          
对于顶部朝上的三角形通道,在通道顶部为零                     在下表面的中点为零。          
对于顶部朝下的三角形通道,在通道下表面的重点为零,在底部为零。          
图3.直立等边三角形通道(a)的平均传热系数为                    

正方形通道(b)的平均传热系数为,引自Wang和Rose。

         

图4:不同蒸汽质量通量下等边三角形通道(a和b)和正方形通道(c和d)的平均传热系数自Wang和Rose。 

因此,对于任何具有垂直对称轴的通道横截面,可以指定四个横向边界条件。流向边界条件由在冷凝开始时给出。

目前已有的研究已经获得了各种通道几何形状(边长分别为0.5、1、2、3毫米的正方形,边长为1毫米的等边三角形,以及尖端朝上和朝下的情况,长1.5mm、宽1mm的矩形,其中长边水平和垂直)的数值求解的计算方案,针对多相流、不同的蒸汽质量通量、蒸汽与表面温差和通道倾斜角度均适用。在所有工况下均被认为沿通道均匀分布。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沿通道的一定位置范围内,平均(围绕通道周长)传热系数基本独立于重力、蒸汽剪切应力以及沿通道或蒸汽质量含量的距离。由于蒸汽质量通量的增加而导致的对冷凝表面的剪切应力的增加并不会增加该区域的传热系数,而是会增加传热系数基本保持恒定的通道长度。图3–图8中展示了对于正方形和三角形截面通道传热系数随着沿通道的距离和局部蒸汽质量含量(局部流向蒸汽的质量流率除以总质量流率)的变化。数值计算的解决方案涵盖了不同的通道几何形状、ΔT值、通道倾角、流体种类和质量通量。传热系数(对于均匀的ΔT)不随质量通量变化,因此不随剪切应力变化。这意味着在通道的这一长度范围内,从侧面来的横向流大致与角落处的流向流相平衡。在相同温度差的情况下,传热系数不随质量通量(即剪切应力)的变化而变化。这意味着在通道长度上,来自两侧的横向流大致能够被角部的流向流所平衡。如图9所示,对于正方形截面通道,当(对当于均匀ΔT)基本上与z无关时,冷凝剖面仅在热传递可以忽略的角落处有明显差异。对于所有通道几何形状,都已确认具有相同的一般行为。

         
图5:三角形和方形通道在不同蒸汽与表面温差下的平均传热系数。          
         
三角形:                              
方形:                              

引自Wangand Rose的结果。

             

图6:不同尺寸方形通道的平均传热系数 引自Wang等

             

图7:不同通道倾斜的方形通道的平均传热系数—负角度表示向下流动。ar=6.1kW/(m2 K)引自Wang and Rose

           
图8:方形通道中不同流体的平均传热系数。               引自Wang等            
           
           

图9:方形通道中,两个不同质量通量的冷凝,冷凝液膜的分布情况

表面张力主导通道部分的量纲分析                    

关注表面张力和剪切应力明显起不重要作用的区域,并忽略惯性效应,有效的平均冷凝膜厚度受表面张力、粘度和单位表面积冷凝体积速率V的影响,因此有:

                 

其中,x是相关的线性尺度。然后进行量纲分析得到:

                 

我们现在假设该函数采用以下形式,以下形式在关联传热数据时经常采用:

                 

其中A和p是常数。

然后,就像Nusselt理论中一样,我们忽略了冷凝液膜中的对流,并写成:

                 

代入方程(9)中的V并重新排列得到:

其中:

                 

对于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通道,相关的线性尺度是通道的边长b,因此有:

                 
本文从迄今为止获得的所有非圆形通道的结果中,尽可能准确地确定了表面张力控制区域的传热系数值(总共7种流体,5种通道几何形状,2毫米以下的边长,5个DT值在2-10K范围内),这些数据已经列在表1中。Nu对                    的对数图在图10中显示。对于矩形通道,使用两边长度的几何平均值作为特征长度b。通过最小二乘拟合得到的直线给出了方程(14)中n值非常接近0.25。然后将n设置为0.25,重新确定了常数C。数据可以满意地用以下方程表示:                  
                                     
这可以与用于重力控制冷凝的Nusselt方程进行比较,该方程用于等温垂直平面表面:                  

其中L是表面的高度。

                 
表1:通道表面张力主导区域的估计传热系数
                 
                 

图10 表面张力主导区域结果的相关性

表面张力主导区域的近似解析处理                          

对于仅由表面张力引起的压力梯度、表面曲率和粘性力驱动的冷凝膜层的层流流动,Nusselt的近似法给出了横向流的动量平衡方程:

                 

对于均匀粘度,通过对横向剪切应力在膜-蒸汽界面为零以及通道壁上速度为零的边界条件进行积分,得到:

                 

将在x方向质量流动的增加与元素表面上的质量凝结速率相等,采用与Nusselt相同的方法,可得到冷凝质量通量:

                 

忽略膜中的对流,我们有:

                 

因此,

                 

直到方程(21),除了Nusselt的假设和近似之外,没有使用其他假设或近似。现在我们按照Fujiiet al.和Rose在处理绕线管上的冷凝时采用的方法进一步处理控制方程。当膜非常薄(在图11中见到的距离s),尽管其表面曲率的变化产生了驱动横向流的压力梯度,但在积分方程(21)中,取为常数,其中x>s/2,并且在x>s/2时取圆弧的形式,半径为r*(见图11)。对于具有在x=0处的对称性的dP/dx=0的积分方程(21),得到

                 
                 
                 

对方程(22)在x=s/2处的斜率不连续的积分,加上在x=s/2处的假定的压力梯度的delta-function行为,可得到:

                 

以及

                 

沿着s的热流由

                 

给出,通道侧的平均热流由

                 

给出,忽略角落处的厚膜传热,因此通道侧的Nusselt数为

                 

忽略除角落外的膜厚度(见图12)给出s的定义如下:

                 

以及

                 

其中:(28)式是针对正方形截面通道的,(29)式是针对等边三角形截面通道,因此有:

                 
方程(30)和(31)提供了正方形通道和等边三角形通道表面张力主导区域的努塞尔数(Nu)的表达式。
通过测量膜剖面,可以估算距离's'。对于方形和三角形导管在通道中热传递系数基本恒定的位置(参见图13)进行剖析,指出所得到的's'值使得方程(30)和(31)中的主导常数在1和2之间。所得到的数值取决于对薄膜区域(s的值)的判断,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蒸汽质量通量和用于测量的通道边的选择。显然,所获得的范围值与从无量纲传热图(图10)中找到的1.41是一致的。                  
                 

图11:用于积分方程(22)的近似膜剖面

                 

图12:r*近似估计示意图

讨论                          
本文所描述的模型本质上就是一个Nusselt处理,即忽略惯性和对流项的层流冷凝流动。在当前工作中,由于冷凝膜表面曲率变化引起的横向表面张力驱动流动被包括在内。所呈现的结果是对均匀蒸汽和壁温的处理,就像Nusselt的情况一样。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指出存在一些情况,其中热流量(因此是均匀温差ΔT时的传热系数)与重力和蒸汽剪切应力无关。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表面张力和黏性力控制了沿通道部分位置的冷凝膜厚度。
Zhao和Liao进行了类似的处理,研究了三角形截面微通道中垂直下流的情况,并得到了蒸汽的结果。与此处使用的方法不同之处在于,他们使用了一种近似来确定冷凝膜的剖面:剖面被认为是角落中的圆弧。这个假设和几何形状中,由于蒸汽剪切应力和重力是对齐的,所以极大地简化了分析。沿流向的蒸汽剪切应力仅在角落中的厚冷凝膜中被考虑,所以忽略了冷凝对剪切应力的影响。这些近似可能是合理的。界面温度降被纳入其中,“配分系数”(在本背景中更常被称为冷凝系数)在计算蒸汽的数值解时被取为0.03。冷凝系数的值在一个世纪多以来一直存在争议,但现在普遍认为接近于1(见Rose的工作)。在我们的工作中,界面项被包括在内(使用冷凝系数的值为1),发现对所研究的流体的结果几乎没有影响。
正如在目前的工作中,蒸汽和表面温度被认为是均匀的。结果显示,在通道的一部分中,传热系数保持恒定,就像在目前的结果中表现出来的一样。
与实验的详细比较需要推迟到更新模型以包括湍流薄膜冷凝之后。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模型数值计算得到的传热系数与实验测量结果基本是一致的。对于R134a,在通道入口附近大约为                    的计算值,其中蒸汽质量比约为0.9,并且在蒸汽质量比大约0.2小的区域约为                    。这可以与Koyama等人和Matkovic等人报告的数值进行比较。计算得到的平均传热系数随着蒸汽质量通量的增加而增加,与实验结果一致。理论结果表明,这部分是由于通道入口附近局部传热系数的增加,那里的蒸汽质量比较高,并且由于在较高的蒸汽质量通量下,系数在开始减小之前在较长的距离内对蒸汽质量通量不敏感的通道部分存在更久。实验不能直接测量微通道中的局部蒸汽温度,该温度可以用于计算局部实验传热系数。在实验工作中获取局部蒸汽温度的方法(参见Matkovic等人)基于使用入口和出口处的测量进行的计算。因此,局部实验蒸汽温度以及因此得出的局部实验传热系数受到难以量化的不确定性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冷却剂温度分布(Matkovic等人[8])在通道的中央部分呈基本均匀的梯度。这表明在这段长度内局部热通量是均匀的(在我们的判断中,仅在实验误差范围内)。热传递系数的报告下降主要是由于计算的温度差的增加。基本上均匀的热通量(在本例中是从热通量计获得的)沿着通道的中央部分也被Koyama等人发现。                  

目前计算得到的数值与在垂直平面表面上的冷凝,根据成熟的Nusselt理论获得的数值具有相同的有效性。在处理微通道中的冷凝时,考虑横向表面张力引起的流动并未引入额外的假设或近似。我们认为,在已知层流、环状冷凝流占优势的情况下,当前的解决方案将提供准确的结果,并且可以结合测得的壁温分布用于估算蒸汽中的温度分布。

结论                          
数值计算得到的数值在基本趋势和数量级上与实测结果一致。值得注意的是,沿着微通道的蒸汽的局部温度不能被直接测量。相反,这些温度是通过计算从入口和出口处测得的温度和压力获得的,并且存在难以量化的不确定性。这在本文观察到的局部传热系数的不确定性中得到了反映。实验表明,当蒸汽温度沿通道均匀时,沿着通道中央部分存在基本均匀的热流,与模型预测一致。

本文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通过数值计算表明,在部分通道长度上,对于常数蒸汽与表面温差的热通量保持不变。这一结论适用于所有流体、通道几何形状和蒸汽质量流量。这意味着,在这段通道长度内(在不同情况下可能不同),该过程仅由表面张力和黏性控制。这一结论有充分的验证,因为该区域的所有数据都通过与Nusselt相同形式的单一方程进行了相关,只是涉及重力的无量纲组被一个涉及表面张力的相应组所取代。此外,这个相关性还得到了近似理论的确认,在这种理论中,只有表面张力和黏性控制冷凝液膜的厚度。这被认为是迈向制定相对简单的设计程序的最终目标的一步。鉴于在表面张力主导区域上游,传热系数较高,在下游较低,当前的结果或许能够为通道整体提供一个有用的传热系数数量级的估计。本文得到的这一结论适用于任何流体、几何形状和温差。


                 
参考文献                  
[1] S. Garimella, Condensation in minichannelsand microchannels, in: S.G. kandlikar, S. Garimella, D. Li, S. Colin, M.R. King(Eds.), Heat Transfer and Fluid Flow in Minichannels and Microchannels,Elsevier, 2005.
[2] Q. Su, G.X. Yu, H.S. Wang, J.W. Rose,Microchannel condensation: theory and correlations, Int. J. Refrig. 32 (2009)1149–1152.
[3] S. Koyama, K. Kuwahara, K. Nakashita,Condensation of refrigerant in a multiport channel, in: Proc. First Int. Conf.on Microchannels and Minichannels, Rochester, 2003, pp. 193–05.
[4] S. Koyama, K. Kuwahara, K. Nakashita, K.Yamamoto,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condensation of refrigerant R134a in amulti-port extruded tube, Int. J. Refrig. 24 (2003) 425–432.
[5] A. Cavallini, G. Censi, D. Del Col, L.Doretti, G.A. Longo, L. Rossetto, C. Zilio,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condensation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inside multi-port minichannels, in:Proc. First Int. Conf. on Microchannels and Minichannels, Rochester, 2003, pp.691–696.
[6] A. Cavallini, D. Del Col, L. Doretti, M.Matkovic, L. Rossetto, C. Zilio, Condensation heat transfer inside multi-portminichannels, in: Proc. Second Int. Conf. on Microchannels and Minichannels,Rochester, 2004, pp. 625–632.
[7] A. Cavallini, D. Del Col, M. Matkovic, L.Rossetto, Measurement of loca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s during condensationof R134a inside a single circular minichannels, in: Proc. Int. Conf. on HeatTransfer, Sydney, Australia, August 13–18, 2006.
[8] M. Matkovic, S. Bortolin, A. Cavallini, D.Del Col, Experimental study of condensation inside a horizontal single squareminichannel, in: Proc. Second ASME Micro/Nanoscale Heat and Mass Transfer Int.Conf., Shanghai, December 18–21, 2009.
[9] W.W. Wang, T.D. Radcliff, R.N. Christensen,A condensation heat transfer correlation for millimetre-scale tubing with flowregime transition, Exp. Therm Fluid Sci. 26 (2002) 473–485.
[10] A. Cavallini, L. Doretti, M. Matkovic, L.Rossetto, Update on condensation heat transfer and pressure drop inminichannels, Heat Transfer Eng. 27 (2006) 74– 87.
[11] T.M. Bandhauer, A. Agarwal, S. Garimella,Measurement and modelling of condensation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s incircular microchannels, ASME J. Heat Transfer 128 (2006) 1050–1059.
[12] H.S. Wang, J.W. Rose, A theory of filmcondensation in horizontal noncircular section microchannels, ASME J. HeatTransfer 127 (2005) 1096–1105.
[13] W. Nusselt, DieOberflachenkondensation des Wasserdampfes, Z. Ver. Dt. Ing. 60 (1916) 541–546. 569-575.
[14] A. Cavallini, D. Del Col, D. Doretti, G.A.Longo, L. Rossetto, A new computational procedure for heat transfer and pressuredrop during refrigerant condensation inside enhanced tubes, J. Enhanced HeatTransfer 6 (1999) 441–446.
[15] T.S. Zhao, Q. Liao, Theoretical analysisof film condensation inside mini triangular channels, Int. J. Heat MassTransfer 45 (2002) 2829–2842.
[16] T. Fujii, W.C. Wang, S. Koyama, Y.Shimuzu,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for gravity controlled condensation on ahorizontal tube by coiling wires, in: BuXuan Wang (Ed.), Proc. Second Int.Symp. on Heat Transfer, Tsinghua Univ., Beijing, October 15–18, 1985 and inHeat Transf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misphere 1987, 1985, pp. 773–780.
[17] J.W. Rose, An analysis of filmcondensation on a horizontal wire-wrapped tube, Trans. IChemE 80 (Part A)(2002) 290–294.
[18] J.W. Rose, Interphase matter transfer, thecondensation coefficient and dropwise condensation, in: Proc. 11th Int. HeatTransfer Conf., Kyongju, Korea, August 1998, vol. 1, 1998, pp. 89–104.
[19] H.S. Wang, J.W. Rose, Film condensation inmicrochannels: effect of tube inclination, in: Proc. Fourth ASME Int. Conf. onNanochannels, Microchannels and Minichannels, June 19–21, Limerick, Ireland,Paper ICNMM2006-96049 2006.

[20] H.S. Wang, J. Ding, J.W. Rose, Heattransfer during annular film condensation in microchannels: calculations forR152a, R134a, R22, R410, propane, ammonia and carbon dioxide, in: Proc. SixthInt. Conf. on Enhanced, Compact and Ultra Compact Heat Exchanger: ECI. Potsdam,12–16 September, 2007.

来源:多相流在线

ACT多相流湍流汽车电力UG理论控制InVEST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1-13
最近编辑:10月前
积鼎科技
联系我们13162025768
获赞 108粉丝 110文章 300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