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热管理的必要性取决于车辆选用的不同的电池类似,以及不通电池的发热率、能量效率和性能对温度的敏感性。热管理包括升温和降温,同样重要。电池预加热技术,是电池热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让电池在温度较低时,可以快速将电池温度上升到最佳工作温度的技术。通常来说,包括这样几种主流的电池加热方式:电池自然发热加热利用电池自身工作,放电或充电时,产生的热量,来提高电池的温度。这种方式加热,效果慢,有时候往往车都用完了,电池温度还没上来。除了在一些早期车型和一些低成本的车辆上,基本上已经被主流的主机厂弃用。鼓风加热说实话,风冷的电池包市面上真的不多见,据说比亚迪开发过风冷的电池包。用过外部的空调吹热风或者冷风,对电池包内部进行温度控制。但是这种技术,需要对电池包内的风道进行严格的设计,电池温升的效果也是比较慢,而且如果设计不好,很容易出现局部温度过高的现象。电池包内加热设备加热加热系统主要由加热元件和电路组成,其中加热元件是最重要的部分。常见的加热元件有可变电阻加热元件和恒定电阻加热元件,前者通常称为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后者则是通常由金属加热丝组成的加热膜,譬如硅胶加热膜、挠性电加热膜等。PTC或者加热膜的方式,通常情况下,加热效果好,速度快。但是也会存在电池温升不均匀现象,与加热源靠的近的电芯温升会明显高于远离加热源的电芯。尤其是加热膜,是紧贴在电池模组表面进行加热。所以,对电池包内的散热结构也有一定的要求。PTC由于使用安全、热转换效率高、升温迅速、无明火、自动恒温等特点而被广泛使用。其成本较低,对于目前价格较高的动力电池来说,是一个有利的因素。但是PTC的加热件体积较大,会占据电池系统内部较大的空间。绝缘挠性电加热膜是另一种加热器,它可以根据工件的任意形状弯曲,确保与工件紧密接触,保证最大的热能传递。硅胶加热膜是具有柔软性的薄形面发热体,但其需与被加热物体完全密切接触,其安全性要比PTC差些。液体循环加热液冷的电池包在当前的设计中,因为其加热效果好,散热分布均匀,安全可靠等特点,占据了主流的位置。在电池包内结构上,通常是会设计利于散热的水道,将热量均匀的散发到电池包内部,达到电池温度的均匀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