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电池和动力电池是当今能源存储和电动交通领域的重要技术,从本质上来讲,两种电池均属于储能电池,在技术路线上并无太大差异。
那到底这两种电池区别点在哪里?是否能够混用?本篇文章给大家进行介绍分析,让大家更好的了解两种电池的具体差异。
储能电池,顾名思义,是用于储存电能的电池系统。它们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将电荷存储在电池中,然后在需要时释放出来。储能电池通常设计用于长时间的能量储存和充放电,例如在电网调度、峰值负荷削减和电能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储能电池的关键特点是高容量、长循环寿命和稳定的性能。 动力电池则专门用于提供电动车辆所需的动力。它们需要具备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输出,以满足电动车辆对加速性能和行驶里程的要求。动力电池的设计重点是提高电池的充电速度、放电速度和循环寿命。同时,安全性也是动力电池关注的重要方面,以确保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可靠地工作。 进一步探讨储能电池和动力电池之间的主要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储能电池被广泛应用于电网储能、家庭储能、工商业储能、通信基站等领域,储能电池的设计要求主要针对能量密度和长期储存进行优化,以满足对大容量和持久储能的需求。由于储能电池绝大多数储能装置无需移动,因此储能锂电池对于能量密度并没有直接的要求;不同的储能场景对功率密度有不同的要求;电池材料方面,注意膨胀率、能量密度、电极材料性能均匀性等,以追求整个储能设备的长寿命和低成本。 图片来源:海辰储能
动力电池则应用于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特种车,工程机械设备,船舶等。动力电池更注重功率密度和短期高功率输出,以满足电动车辆对快速加速和长里程的需求。动力电池相比较储能电池,对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要求更高。再者,由于动力电池受到汽车体积、重量的限制以及启动时的加速,动力电池要比普通储能电池有更高的性能要求。
图片来源:亿纬锂能
动力电池PACK基本上由以下5个系统组成:电池模组、电池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电气系统及结构系统。动力电池系统成本由电芯、结构件、BMS、箱体、辅料、制造费用等综合成本组成,电芯占据80%左右的成本,Pack(包含结构件、BMS、箱体、辅料、制造费用等)成本占据整个电池包成本约20%。 储能电池系统主要由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储能变流器(PCS)以及其他电气设备构成。储能系统的成本构成中,电池是储能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成本占比60%;其次是储能逆变器,占比20%,EMS(能量管理系统)成本占比10%,BMS(电池管理系统)成本占比5%,其他为5%。
BMS(电池管理系统)作为电池系统的核心部件,决定了电池包的各个部件、功能能否协调一致,并直接关系到电池包能否安全、可靠的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输出。
储能电池管理系统,与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类似,但动力电池系统处于高速运动的电动汽车上,对电池的功率响应速度和功率特性、SOC 估算精度、状态参数计算数量,有更高的要求,相关调节功能也需要通过BMS 实现。
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对使用寿命的要求不同,储能电池通常需要具备更长的循环寿命,能够承受数千次的充放电循环而不会显著降低性能。 以电动车为例,三元磷酸铁锂电池组理论寿命为1200次,按三天完全充放电一次的使用频率来说,三元锂电池寿命达到十年。 储能电池相较于动力电池充放电更频繁,在相同的10年寿命的前提下,对循环寿命有着更高的要求,若储能电站和家用储能每天一次充放电,储能锂电池的循环次数寿命要求能够大于3500次,若提高充放电频率,循环寿命要求通常要求能够达到5000次以上。
成本也是两者之间的区别之一,储能电池的成本相对较低,因为它采用更加成熟的电池技术,而且应用工况相对简单,在大规模应用中可以实现经济效益。 相比之下,动力电池的成本较高,主要是由于对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输出的要求,兼容电池的长寿命和高安全性的需求。
储能电池不能使用在电动汽车上,两者之间存在不同倍率,不同内阻,不同容量,不同电压。储能电池一般具有更高能量密度,但是功率密度较低,例如:280超过0.5C放电就会温度过高,因而储能电池不能作为动力锂电池使用。 而动力锂电池可以作为储能电池使用,需要了解设计配置对锂电池放电大小的控制系统,但是动力电池和电源控制系统均有较高的成本因素,会导致不太理想的经济效益。 据了解储能锂电池也有动力型的,比如支持5C左右的稳定电流放电能力在调频中广泛使用。一些公司会将退役下来的动力电池作为储能电池二次利用,应用于户储和移动储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