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识:断层黏滑(fault stickslip)是指活动断层两盘闭锁、应力应变积累到突然释放,产生相对位移错动的过程。
20世纪60~70年代,大量的岩石力学摩擦滑动实验研究结果指出,岩石摩擦滑动有两类基本形式:稳定滑动(蠕滑)和黏滑。黏滑是一种不稳定滑动,它是对外加负荷产生的振荡位移响应。
粘滑实验的应力-位移曲线表现为较缓慢的轴向位移伴随着剪应力持续增长,当剪应力达到破裂点时,断面突然加速滑动并伴有剪应力瞬时降低。许多学者认为断层的黏滑错动是导致强烈地震沿活动断层重复发生的主要原因,也是活动断层滑动的重要形式;对黏滑现象的深入了解有可能揭示出地震的机制。这个原本来自实验岩石力学的概念被引入活动断层的研究中,以艾伦(C.Allen)为代表的美国地质学家和地震学家提出,根据沿加利福尼亚州圣安德烈斯断层的大量观测事实,可以将圣安德烈斯断层划分为若干黏滑段和蠕滑段;指出黏滑断层段伴有频繁而强烈的地震活动,蠕滑断层段没有强震,小地震也很少。艾伦认为这种区分与各段断层的断层泥成分和性质不同有关。这样,在大量地震文献中就出现了“断层黏滑”一词 ,它相当于“伴有地震的断层滑动”。不过,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研究结果却表明,纯粹的蠕滑断层段是非常罕见的,一般情况下,在同一条活动断层中,无震的蠕滑和伴有地震的断层黏滑现象都存在。中国20世纪70年代的多次7级以上地震后都观测到断层蠕滑,这种震后的滑动随时间衰减,可持续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