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碳纤维生产企业巡展丨光威复材-中国碳纤维A股第一股 全面解析威海光威

2月前浏览907

摘要

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拥有全产业链布局,产品广泛应用于国防和民用领域。公司通过多项质量、环境及安全认证,并主持制定国家标准,拥有众多专利和高科技研发项目。光威复材致力于技术创新和规模扩张,力求成为全球领先的碳纤维和复合材料供应商,采取“两高一低”战略,已取得多项核心技术突破。

正文

光威复材官网首页截图

1 公司简介

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国家实验室(CNAS)认可、ISO/TS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相关产品还通过了德国和中国船级社认证,同时作为从事军品科研和生产的企业,光威复材还取得了包括二级保密资格认证等在内的四项军品业务相关资质。2017年9月1日,光威复材(股票代码300699)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

光威复材主持制定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和《碳纤维预浸料》两项国家标准;先后获得专利94项;拥有碳纤维制备及工程化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省碳纤维技术创新中心等多个国家和省级研发平台,承担了包括科技部863计划项目、国家发改委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在内的70余项高科技研发项目。2015年,在T800级高强中模碳纤维和M系列高强高模碳纤维工程化生产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以优异成绩获准立项,再次占据了我国高性能碳纤维研发和生产的制高点。

2 公司主营业务

公司拥有碳纤维行业的全产业链布局,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和生产体系,主要产品包括GQ3522/GQ4522/QZ5526/QM4035等系列化的碳纤维及织物、碳纤维预浸料、玻璃纤维预浸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等产品,并具备碳纤维及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设备制造及生产线建设能力。

产品主要应用领域分为国防军工和民用两大板块。其中国防军工板块包括航空航天、电子通讯、兵器装备等领域;民用板块包括风电叶片、核电装备、船舶制造、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轨道交通、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高端体育休闲用品等领域。

3 发展目标及发展战略

公司计划在未来10年左右时间内,力争发展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相关制品以及关键设备供应商。为实现公司未来的发展目标,公司制定了相应的业务发展战略:以高性能碳纤维为核心产品,坚持“高强”、“高模”、“低成本”的“两高一低”发展战略,重点为航空航天、能源、交通、海洋工程、体育休闲等领域提供先进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品;坚持军民品互动发展,逐步扩大军品核心技术在民用市场的应用;合理规划市场布局,进一步拓展和完善产品结构;尽快完成与资本市场的有效对接,实现公司上市和国际化经营,并以上市为契机,进一步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学习和运用国际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与手段,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体优化,建立起现代化的企业经营管理体系。

根据发展战略,公司的整体经营目标是:致力于建立符合公司未来发展目标和产业要求的经营体系和管理团队,添置必要的先进设备及检测仪器,加快产品研发速度,形成以高端装备设计制造技术为支撑的从原丝开始的碳纤维、织物、树脂、高性能预浸材料一直到复合材料零件、部件和成品的完整产业链。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提高管理效率,并积极开展资本运作和高附加值产品的规模扩张,快速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能力和创新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实现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持续增长。

碳纤维方面,通过现有高强型碳纤维品质的提高,保持在航空工业领域的市场占有率;通过开发高强中模型碳纤维来扩大该领域的市场;通过开发高强高模型碳纤维来进入航天工业领域市场。预浸料方面,通过研发新型个性化树脂体系扩大在能源、交通等领域市场。碳纤维制品方面,通过完善成型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扩大在汽车等工业领域市场。

4 核心技术

4.1 碳纤维

(1)2002~2005年,公司开始研制碳纤维,突破 T300 级碳纤维工程化关键技术

为打破国外封锁垄断,公司全资子公司拓展纤维 2002年成立,并同期建设单 纺位原丝试验线、25吨/年 3K中试线和10吨/年3K碳化生产线,经过三年努力,公司GQ3522碳纤维各项指标达到T300级水平,成为国内第一家实现碳纤维工程化企业,打破了国外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我国也成为世界上少数掌握小丝束高性能碳 纤维工程化关键技术的国家之一,2005年公司开始了碳纤维的航空应用验证。

此间公司还就T300级碳纤维中试稳定化和连续化生产和百吨生产线建设承担了两项科技部 863 计划项目,并顺利通过项目组验收。

(2)2006~2009年,公司突破T300级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始进行航空应用验证 

2008年8月15日,由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的T300级碳纤维产业化示范工程项 目建成投产,并于2009年2月28日通过验收,工艺技术及设备制造技术均达国内先 进水平,带动中国碳纤维产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期间公司还承担国家发改委“碳纤维千吨级生产线关键设备国产化”和“高性能碳纤维及机织物生产线建设”项目;

同时公司启动航空级碳纤维的国产化应用研究工作,经过三年数万个样次大量试验验 证,至 2008 年初步实现航空用碳纤维国产化目标。

(3)2010~2013年,公司完善产业链,突破 T700 级碳纤维工程化关键技术

在研发生产实践中,公司逐步形成“原丝-碳化-织物-预浸料-碳纤维制品”的碳纤维产业链条,以及为产业链提供保障的装备制造、检测、试验平台,公司承担建设碳纤维制备及工程化国家工程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山东省碳纤维及复合材料院士工作站、山东省碳纤维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碳纤维制备及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并主持起草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国家标准,确立了行业领军地位。 2007 年公司与北京化工大学共同承担了科技部 863 计划项目“T700 级碳纤维工程化技术开发项目”,并顺利通过验收,该项目所生产的GQ4522碳纤维各项性能指标达到 T700级水平。 

(4)2014 年至今,公司开始进行更高性能碳纤维的研制2012年公司开始研制T800级碳纤维,2014年底参与了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全国 范围内T800H级碳纤维生产单位的评选活动,参研的7家单位中公司纤维性能和综 合实力名列前茅,生产的QZ5526碳纤维各项指标达到 T800H 水平。

2013年公司安装并调试成功国内最大石墨化炉,开始M40J级及以上高模碳纤维 的研究,生产的QM4035级碳纤维经过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各项指标达到 M40J水平,公司已掌握了M40J级碳纤维工程化生产的关键设备与技术。

 2014年公司与北京化工大学等科研单位共同承担了《十吨级 M55J碳纤维及其原丝的工程化技术研究》(科技部 863 计划项目)。

 2015年初,公司制定“两高一低”战略,将高模型 QM4050(M55J 级)碳纤维、 高强型QZ6026(T1000 级碳纤维、低成本生产干湿法纺丝技术等世界领先的碳纤维产品和技术列入下一步的科研攻关目标。

2016 年末,干喷湿纺工艺T700S 级碳纤维已小批量试生产,形成试运行产能。

4.2 预浸料

(1)1998 ~ 2001 年,公司初步完成技术积累,开始占领市场,确立国内行业领先地位。公司自主开发出能够适宜生产碳纤维预浸料的配方树脂,公司所生产的树脂具有与碳纤维良好的浸润性、(常温下)粘性适中、易于操作、贮存时间长等特性,能够满足客户的使用要求。

(2)2002 ~ 2005 年,公司拓宽产品应用领域,达到产品的系列化、规模化生产,步入持续快速发展阶段。为增加产品种类型号以应对不同行业的需求,经过持续研发,公司开发出多种适合于不同行业、不同应用领域的各类型树脂及预浸料。

(3)2006 年至今,公司产品多元化,持续拓宽市场应用领域,开发高端市场应用领域。通过近十年的技术积淀,公司在预浸料的生产、技术、质量、工艺等环节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根据所掌握的技术知识,经过不断的工艺探索,开发出新型阶段性预浸料生产工艺,填补了国内空白。在树脂研发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最初通用的中温潜伏性固化环氧树脂体系到阻燃、绝缘、高韧性、耐高温、低介电等多种树脂体系,为后续预浸料进入高端领域奠定了坚实的材料基础。在此期间,随着公司在预浸料行业领军地位的确定,公司主持起草了《碳纤维预浸料》国家标准,改变了国内无标准可依的局面。

5 光威复材宣传片

来源:光威复材官网、公开招股书

相关文章

碳纤维生产企业巡展丨中安信-打造国际一流的碳纤维企业 全面解析中安信

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复合材料通用航空航天船舶兵器材料试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4-14
最近编辑:2月前
碳纤维生产技术
助力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
获赞 6粉丝 8文章 1744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