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突破』上海石化48K大丝束碳纤维填补国内空白

1月前浏览91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 3月8日,上海石化成功试制出国内真正意义上的48K大丝束碳纤维,并已贯通全流程。该技术标志着国产碳纤维大K数原丝生产制备技术实现了质的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

在碳纤维行业内,通常将每束碳纤维根数大于48000根(简称48K)的称之为大丝束碳纤维。相比于目前国内现有的由1K—12K小丝束组合而成的大丝束碳纤维,上海石化试制出的产品已实现单束碳纤维根数大于48000根。其最大的优势是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大幅度提高碳纤维单线产能,实现生产低成本化,打破碳纤维高昂价格带来的应用局限。

据了解,上海石化自2016年5月起对碳纤维48K大丝束的原丝工业化进行了独立研究与试验。今年1月起,该公司联合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对制备的原丝进行氧化炭化试验,最终实现了从48K大丝束原丝到48K碳纤维大丝束的成功试制。同时,此次制备的3卷公斤级大丝束碳纤维,单丝强度明显高于T300级碳纤维水平。


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

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试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10-26
最近编辑:1月前
碳纤维生产技术
助力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
获赞 29粉丝 40文章 3779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关注』海源机械拟更名“海源复材”,打造碳纤维整车及汽车零部件生产线

“我们已研发出碳纤维整车及汽车零部件的生产线,伴随着年内订单量的增加,有望实现大批量的低成本碳纤维制品的制造。”日前,福建海源自动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黄益霞在受访中说道。海源公司于2008年入驻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家集研发、生产于一体的新型智能机械装备及复合材料轻量化制品企业。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均大增超过53%。王永刚告诉记者,根据国际上通用数据,汽车每降重10%,它的节能达到7%~8%,这跟日本的车重量轻、耗油少是一样的道理,并且未来对传统汽车节能是一个刚需。为此,该公司增资6亿元,用于投资研发碳纤维车身部件生产工艺及生产线装备项目。这个生产线按德国工业4.0标准配置,采用复合材料装备工艺全套技术,实现短周期、大批量生产,一个汽车部件生产过程约为5分钟,预计可年产碳纤维车身5万套。碳纤维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好的轻量化材料,它的比重只有铝的一半,但是它的比强度等性能指标是钢的八倍,所以它从性能、减重来说最优异,只不过碳纤维本身比较贵。但如今,海源公司通过技术突破,把加工成本降了下来。“目前大概一公斤制品在250元到300元之间。我们预计再过一年多还能有较大的降幅。从性价比来看,未来有望取代钢、铝。”黄益霞说。此外,据了解,海源机械(002529)上周五晚间公告,现有的公司名称已不能准确反映公司当前的业务结构。公司名称拟变更为“福建海源复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拟变更为“海源复材”,证券代码不变。来源:盖世汽车新材料、福州晚报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