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专业』浅谈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纺丝工艺

29天前浏览1185

本文摘要:(由ai生成)

高性能沥青基碳纤维的生产依赖于优质的中间相沥青和精细的纺丝技术。由于中间相沥青不溶于溶剂,只能通过熔融纺丝工艺制备纤维。纺丝工艺包括直接纺丝和二次熔融纺丝,涉及纺丝温度、压力、卷绕速度和牵伸比等多个参数,这些参数共同影响碳纤维的性能。纺丝过程中,沥青分子的有序排列对碳纤维的高导热和高模量性质至关重要。喷丝板设计对碳纤维断面结构有显著影响,异形喷丝板的开发有助于深入理解沥青流变性能,推动新品种的开发。


制备高性能沥青基碳纤维除需要高性能的中间相沥青以外,纺丝技术对碳纤维的影响也相当重要。由于聚丙烯腈(PAN)可以溶解在某些溶剂中,所以制造PAN基碳纤维可以采用湿法纺丝或干法纺丝,纺丝温度低,纺丝液参数可在较大范围内调控,纺丝过程控制相对比较容易。与PAN基碳纤维的制备不同,目前还没有一种溶剂可以完全溶解纺丝用中间相沥青,所以只能用熔融纺丝工艺。即把中间相沥青加热到熔融状态,在压力的驱动下,使沥青通过纺丝板,经过牵引拉伸,制备出沥青纤维。

1、直接纺丝与二次熔融纺丝

沥青熔融纺丝可分为直接纺丝和二次熔融纺丝。直接纺丝是指调制好的中间相沥青,不经过冷却直接进行纺丝步骤。二次熔融纺丝是指,把调制好的中间相沥青经过冷却固化后,重新再加热进行熔融纺丝。也就是直接纺丝是连续工艺,而二次熔融纺丝是间断性工艺。二次熔融纺丝相对直接纺丝而言,沥青冷却和再加热过程都需要氮气保护,同时再加热过程也有大量能量消耗,不太经济。沥青再加热过程中,也会有伴随少量沥青分解,产生气体,使断丝增多。直接纺丝方法虽然经济且成丝稳定,但是操作难度极大,对设备以及管理要求极高,而且生产线一旦出现故障,会引起全线停车。所以目前几大沥青基碳纤维公司都在使用二次熔融纺丝方法。此方法虽然能耗相对较高,但对高性能沥青本身的价值而言,就微乎其微了。

2、纺丝温度

纺丝温度是由原料沥青的性质决定的。与一般的高分子聚合物相比,沥青的粘度对温度的敏感性很高,沥青在纺丝温度区间内升高少量,粘度就会急剧下降(图1),这就对纺丝控制造成很大困难。如果温度过低,沥青的粘度又太大,不容易通过纺丝孔。改善原料沥青纺丝温度区间的流变性能,提高纺丝的稳定性,是中间相沥青调制的关键。

图1 某原料沥青的粘温曲线

在可操作的纺丝温度区间内,不同的纺丝温度对碳纤维产品的结构也有影响。有研究表明,纺丝温度太高,碳纤维截面容易形成洋葱皮结构。图2是不同纺丝温度下(其他工艺条件相同)制备的碳纤维截面的扫描电镜照片。随着纺丝温度升高,碳纤维截面结构从无规结构逐步向洋葱皮结构转变,而大部分人认为洋葱皮结构的碳纤维容易得到高强度性能。一系列的问题表明确定合适的纺丝温度,无论对生产的操作要求,还是对碳纤维性能都至关重要。

图2 不同纺丝温度下制备的碳纤维断面结构

3、纺丝压力

怎样把高软化沥青快速熔化,同时均匀稳定的通过纺丝板,也是纺丝工艺需要考虑的问题。工业中一般使用螺杆挤出机,其工作简图见图3。沥青经过进料口,在旋转螺杆的旋转下进入熔融区,其中熔融区具有一定的温度梯度,经过熔融区后,沥青达到熔融状态,并经过螺杆挤压进入到纺丝模头,最后经过过滤器、喷丝板被挤出,经冷却固化后成沥青纤维。挤出机的压力大小决定了沥青在纺丝机内部“流动”的剧烈程度。如果压力过大,沥青流速过快,产生“湍流”,这不利于沥青内部分子的稳定排列。相反如果压力过小,也不利于沥青纤维的牵伸缠绕。所以怎样平衡物料温度、喂料量、甚至螺杆的螺纹设计之间的关系,在生产过程中也尤为重要。此方法纺丝时,注意纺丝沥青热解气体要及时排放,否则容易断丝。采用排气螺杆等新型纺丝设备是获得稳定纺丝的有效装置。

图3  沥青熔融纺丝过程

4、卷绕速度和牵伸比

碳纤维越细,其抗拉强度越高。碳纤维的粗细与纺丝孔大小、纺丝温度、卷绕速度和牵伸比有关。在纺丝孔大小和纺丝温度确定的情况下,主要靠卷绕速度和牵伸比来调节沥青纤维的直径。沥青纤维非常脆弱,如果卷绕速度过快,容易扯断纤维,影响纺丝。相反如果卷绕速度过慢,受高分子挤出胀大的影响,会影响纤维的均匀性,使碳纤维缺陷增多。

对于任何纺丝而言,温度、压力以及纺丝速度都不可能是完全独立的,三者互相影响,只有平衡了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制备出高性能沥青基碳纤维。

5、喷丝板的设计

中间相沥青是有扁平状大分子构成的,纺丝沥青在熔融纺丝过程中受到剪切,分子会沿纤维长度方向排列(见图4简易图),这种有序排列会一直延续到最后的碳纤维成品。正是这种有序排列,才使沥青基碳纤维有着高导热高模量的性质。为了研究在纺丝过程中中间相沥青的有序排列过程,有人把纺丝中的喷丝头快速冷却,经过处理后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纺丝流道及纺丝孔切面形态(见图5)。实验发现在中间相沥青在挤出过程中,沥青分子在流道内确实发生了明显的有序化状态。所以选择较好的喷丝板结构,可以减少沥青分子死角堆积,使纺丝平稳进行。

图4    中间相沥青分子在喷丝孔中的取向


图5   中间相沥青纺丝过程中的偏光显微照片

喷丝头的直径(D)和长度(L)与碳纤维断面的结构有密切关系,研究发现当D恒定,L逐渐增大时,所得纤维的断面结构由无规逐步变为辐射型。L增大有利于得到辐射型结构,这是因为如果喷丝孔道较短,其流动得不到充分发展,难以形成具有稳定速度分布的定态速度场,分子间的有序排列就没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也就难形成对分子排列要求较高的辐射形结构,故而形成无规结构。

近年来人们也对异形纺丝板,做了大量研究。图6中所列举的几种喷丝板所对应的其制备的碳纤维断面。异形喷丝板(喷孔出口扩大、入口异常大或者小、超大长径比)的开发,对我们更加详尽的了解沥青中间相的流变性能,开发更多的新品种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图6    不同的喷丝嘴结构对应的碳纤维断

6、结语

沥青基碳纤维的生产,纺丝工艺是非常关键的环节。纺丝工艺主要取决于原料的性质,通过调整沥青的流变特性,选择合适的纺丝温度,优化纺丝板的结构,有目的的控制沥青分子的聚集态,是纺丝成功的关键。

来源:小王说炭材

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

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湍流其他工艺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10-27
最近编辑:29天前
碳纤维生产技术
助力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
获赞 28粉丝 36文章 3752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聚焦』详细解析光威复材2017年年报

本文摘要:(由ai生成)光威复材(300699)在2017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成为碳纤维概念的第一股。公司实施了"521"业务发展战略,通过五大板块的核心业务、两个技术平台以及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全产业链,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供应商。4月3日消息,光威复材(300699)2017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一、概述(一)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报告期内,公司在董事会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员工的积极努力下,以良好的质地形象和经营业绩,成功叩开了资本市场的大门,实现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成为纯正碳纤维概念第一股。上市成功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资本实力,改善了公司资本结构,扩大了公司的融资渠道,提升了品牌和社会影响力,打开了公司的发展空间,公司也将以上市作为新起点、新征程,以产业经营为基础、以资本运营为手段,努力使公司进入健康、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二)"521"业务发展战略初步成型报告期内,公司系统研究分析了行业现状、业务特点和发展前景,梳理并制定了"521"业务发展战略,以五大板块为核心业务、以争创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已公示)两个技术平台作为引擎,以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全产业链为主线,致力于将公司打造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供应商,并通过孵化培育碳纤维相关项目和产品,使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在碳纤维产业园落地,促进碳纤维的应用和行业技术的发展,形成具有区域优势的碳纤维产业集群。(三)销售收入快速增长报告期内,公司深入贯彻中央军民融合国家发展战略,军品、民品业务来源趋于多样化,客户结构趋于多元化,公司销售收入快速增长,军、民品实现互动发展。报告期内,军品收入继续稳定增长,全年实现5.26亿元,同比增长11%,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从上年的75%下降至报告期内的56%,下降19%个百分点,业务结构更趋健康;民品收入快速增长,同比增长161%,其中,碳纤维预浸料同比实现49%的增长,由公司为维斯塔斯开发并生产的风电碳梁快速上量,全年实现2.6亿元销售,同比增长698%,成为碳纤维大规模工业应用的成功案例。(四)募投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报告期内,公司按照募投项目的总体规划,募投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军民融合高性能碳纤维高效制备技术产业化项目:目前正在开展厂房改造设计、生产线设备布置设计、生产线相关设备的设计工作、基础设施的方案设计工作,部分外购设备启动技术交流和调研评估工作;高强高模型碳纤维产业化项目:完成碳化生产线安装、调试工作和试生产,原丝线和配套设施正在进行建设中;先进复合材料研发中心:报告期内完成了项目总体方案设计、施工图审查,并对长周期采购设备启动调研和技术交流。(五)科技创新成果显著干喷湿纺工艺技术:通过试验线试生产,验证了募投项目以干喷湿纺工艺生产T700S/T800S低成本碳纤维的工艺技术能力,产品各项性能指标与国际同级产品水平相当,生产效率明显提高。T800H一条龙项目已经完成主导工艺评审,并完成了数字化车间评审,具备批量生产能力,正在进行工程化应用验证。M40J一条龙项目完成了主导工艺评审、任务书评审、复合材料验证,并开展了批次稳定性取样评价,经第三方评价,碳纤维性能全面达标。M55J项目相继突破关键技术和工程化生产,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通过"863"中期检查,同时作为参研单位获批承担国家项目,正在配合应用单位进行复材性能评价。低成本预浸料高端应用项目:完成批次预浸料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摸底测试,达到项目性能指标要求。24K大丝束项目:实现小批量生产,产品性能与国外同级别产品水平相当,并通过验证成为风电碳梁项目的合格供应商。T1000级碳纤维:突破关键技术,产品性能经第三方检测,与国外同级别产品水平相当。(六)重视科研基础能力建设报告期内,公司重视科研基础能力建设,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申报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已公示);获批了山东省海工装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碳纤维技术创新中心;威海市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先进复合材料研发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多个科研平台,累计申报专利80项,发表科研论文26篇。(七)继续完善各类管理体系建设报告期内,通过审核、复审、年审等,公司共取得资质并有效运行的体系共有6个管理体系,正在建设"两化融合"体系;拓展公司取得资质并有效运行的体系有11个管理体系,包括军品资质;精机公司运行1个质量管理体系。其中拓展公司2017年新取得的资质认证有:GB/T23331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GB/T24001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GB/T28001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AS民用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换版为AS9100D;商飞PCD验证:经历了"现场审核整改验证—文件标化及整改验证—预审批—跟产审核"四个阶段,获得预批准,实现小批量供货。(八)强化内控,规范治理报告期内,公司以上市为契机,认真落实各级监管部门关于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完善法人治理,强化内部控制,优化经营管理体制,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捋顺内部管理流程,认真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努力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同时加强资本市场相关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公司各级管理人员的规范意识、风险意识和对中小投资者的责任意识,保证公司各项经营管理工作规范运行。二、核心竞争力分析(一)技术优势1、深厚的技术积淀公司十余年来一直致力于高性能碳纤维的研发和生产,形成并积淀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制造技术和经验等,并成功应用于产业化生产成为公司碳纤维研制和实现产业化的必备技术重要支撑。2、核心装备研发制造能力公司拥有系统的机械加工和制造能力,有大型数控加工中心等精密加工设备,取得压力容器设计制造资质,具备碳纤维、预浸料关键设备以及复合材料成型设备等自主设计与制造能力,为公司开展业务和全产业链战略布局提供装备保障。3、工艺技术成熟稳定公司通过自主开发与合作研发掌握了先进的工艺技术,此外还掌握了碳纤维产业链生产线全套装备的制造技术,并将两者有机结合,通过持续不断的改进,形成了工艺与装备的互补,保证了工艺的成熟稳定及持续优化,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产品质量稳定性的持续提升。(二)市场优势国产碳纤维发展以军用为牵引,追求质量稳定性,并需耗费巨资进行全面、复杂而漫长的验证过程。公司作为碳纤维国产化的实践者,在一系列应用方和客户的牵引鼓励下,经历十余年的研发、验证和生产历程,打破国外垄断、有力的保障了国防装备发展所需,并形成了军品的稳定供货局面确立了市场先入优势。(三)人才优势公司拥有一支从事碳纤维、碳纤维织物、碳纤维预浸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及碳纤维核心生产设备研发超过十年的技术团队。公司自成立以来,在自有团队的努力下,相继突破了碳纤维及织物系列化生产、碳纤维预浸料系列化生产、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系列化生产、碳纤维核心生产设备等关键技术,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体系。(四)行业地位与研发平台优势公司作为国内碳纤维行业龙头企业,主持制定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国家标准(2011年发布)以及《碳纤维预浸料》国家标准(2013年发布)两项国家标准。公司拥有"碳纤维制备及工程化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省碳纤维技术创新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多个国家和省级研发平台;公司自成立以来承担了包括科技部863计划项目、国家发改委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在内的众多高科技研发项目。公司已获得多项专利,亦曾荣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2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品开发贡献奖(2015年)、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7年)、二等奖(2014年)、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2010年)及国家高技术产业化十年成就奖(2010年)等多个奖项。(五)产业布局优势公司是一家覆盖碳纤维全产业链的生产企业。全产业链布局有利于公司快速开展系统研究并及时获取评价及反馈信息,在核心技术的消化吸收、新产品的应用开发、工艺的成熟稳定以及产品质量的跟踪反馈等方面有着其他单位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三、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一)下一年度经营计划2018年是实施521业务发展战略的开局之年,也是公司上市后完整运行的第一年,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在认真审视公司经营的优势和劣势,强项与弱项的基础上,对当前公司内外发展趋势作出基本研判,将今年的经营方针确定为:扎实稳定打基础,量力务实定政策,全力以赴拓市场,苦练内功搞研发,宣传推广立品牌,军民融合促发展,团队建设树正气,认真执行抓落实。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深研军民融合战略,打好军民融合攻坚战公司将继续深入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认真研读中央和国防军工单位对实体经济和国防建设提出的各类相关政策,从中精准找到公司的参与点,确保公司战略与国家战略相呼应;坚持高端装备碳纤维技术稳定升级,增强国家高端装备型号应用保障;进一步将军品技术嫁接到民品技术开拓应用领域;根据需求牵引、市场运作、军民深度融合的运行体系,盘活存量资产,实现军、民产业升级共赢的目标。2、优化产业布局,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围绕碳纤维产业特点,形成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全产业链条,布局高端碳纤维、低成本碳纤维、通用材料、能源新材料、复合材料制品、装备制造等行业领域,形成纵向贯穿、横向延伸的碳纤维产业网格立体行业格局。碳纤维产业继续坚持两高一低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碳纤维下游产业贯穿延伸,建立完成航空航天、工业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发生产体系,能够提出碳纤维制品成型的解决方案,力争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供应商。3、加强业务管理,建立适应公司业务发展的营销模式根据复合材料产业和产品特点,优化市场营销模式,在国内各大区设置办事处,设立产品区域营销队伍,紧密对接客户需求和市场方向,层层推进品牌营销、技术营销、服务营销、质量营销,形成销售、市场、售后为一体的销售管理模式,树立公司品牌形象,让一流产品服务更多优质客户。4、加强科技创新,优化科研管理体制将科技创新摆在企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动技术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两大平台由技术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型,发挥引擎作用,全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努力使企业尽快跻身世界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创新型企业前列;在重视科技创新的同时,开展科研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工作实行项目制,立项前要充分论证、能力评估、规模前景分析,立项以后要全力以赴,全面考核,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管理,促进科技创新效率提升和技术升级,实现科技兴企。5、全面推进精益管理逐步建立并推广精益管理,生产过程等环节减少浪费,新项目研发周期缩短,提高新项目转化率,降低生产过程库存量,物资积压合理周转有效;生产作业现场区域划分清晰合理,物品物资摆放整洁有序,人员素养得到提高,将努力打造行业领先、管理一流的科技型企业。6、培养形成学习型、创新型团队组建学习型、创新型生产研发团队,在原有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引进碳纤维及其制品相关专业高端人才,进一步壮大专业技术团队。通过专业、管理方面的深化学习,解决日常生产、研发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形成学习型、创新型团队。(二)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除了前文重大风险提示以外,公司还可能面临以下风险因素1、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下游应用领域的特点决定了客户集中度较高,2017年末,公司向前五名主要客户的销售额占营业收入比例在82.63%,可能给公司经营带来一定风险。如果公司主要客户的采购订单规模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将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2、民品市场开发未达预期的风险报告期内,公司碳纤维及织物等军品业务占公司业务比例为55.58%,对军品业务仍有较强的依赖性,目前公司正在推进碳纤维的相关核心技术在民用领域中的应用,尽管民用碳纤维产品市场前景广阔,且公司前期进行了充分论证,但民品市场有着完全不同的特点,公司民用产品的竞争能力也还需要得到市场检验,公司也需积累更多民品业务市场经验,因此,存在未来民品市场开发达不到预期效果的风险。3、市场竞争风险碳纤维作为战略新兴材料,在减重及结构件制造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尤其是航空航天、风电、核能、轨道交通汽车等行业的应用将会引导全世界碳纤维企业的发展方向。由于碳纤维用途及客户的敏感性,国外对中国进行了严格的技术封锁,碳纤维高端生产设备的进口也受到严格限制,此外国际巨头利用技术工艺成熟优势对我国民用碳纤维市场进行低价倾销和恶意竞销,以对国内碳纤维企业的发展进行压制。随着公司成为公众公司,发达国家在技术交流、产品交流、信息交流、装备引进等环节对于公司的技术封锁可能加剧,公司将面临相关竞争对手或设备供应商采取更严厉应对措施的风险,从而影响公司市场竞争能力。4、应收账款金额较大且持续增长的风险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净额为73,815.85万元。公司应收账款金额较大且增长较快,主要与军品销售形成的应收账款规模较大有关。军品销售一般约定产品发出并经验收后一定期限内以电汇或票据进行货款结算,实际结算受军方客户自身资金状况、最终用户航空整机制造厂结算周期等多因素影响,回收周期具有不确定性。期末军品销售形成的应收账款占当期相应军品收入的比重为114.45%,未来不排除存在军方客户货款回收进一步延迟的风险。虽然历史上公司军品销售未发生过坏账情况,但未来随着销售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公司军品销售占比和应收账款规模可能呈现增加趋势,有可能会对公司盈利和资金状况造成不利影响,包括:(1)如果未来客户资信情况或与公司合作关系发生恶化,将可能因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回收形成坏账;(2)若应收账款规模进一步扩大、账龄进一步上升,坏账准备金额会相应增加,甚至可能因为客户无法偿还欠款而单独计提坏账准备,对公司经营成果造成不利影响;(3)如果应收账款规模扩大,也会减少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对公司资金状况造成不利影响,并可能导致银行贷款和财务费用的增加从而影响公司盈利能力。5、税收优惠政策风险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税收优惠包括:(1)公司按照每年实际安置残疾人数量享受限额即征即退增值税;(2)公司作为军品生产企业,执行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3)公司与子公司拓展纤维均于2011年10月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证书,并均于2017年12月通过复审,报告期内公司及拓展纤维均享受了15%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4)研发费用和残疾职工工资加计扣除形成的税收优惠。2017年度,公司享受的税收优惠金额合计为3,392.48万元,占当期公司利润总额的比例为12.90%。未来若上述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化或者公司无法继续享受相关的优惠政策,则将对企业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6、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比重较高的风险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为3,344.14万元,占当期净利润的比重为14.10%,未来随着军品研制项目的持续发生或者承担新的项目,研发费用可能进一步增加,而相关补贴款则将于项目验收一次性或者按照资产受益年限摊销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者由于增值税返还的核准及退税呈现偶发性和特殊性,则可能被计入非经常性损益,导致非经常损益占净利润的比重进一步加大。7、政府补贴依赖风险报告期内,政府补助合计为4,525.47万元,包括增值税退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等,占净利润的比例为19.08%,政府补助对净利润的影响较大。虽然公司获得的政府补助均有合法依据,不存在被追缴清偿的风险,部分政府补助未来具有持续性,但仍提醒投资者关注公司对政府补助的依赖风险。8、生产效率风险为获取军品市场订单,公司需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生产线建设并耗费较长时间进行相关产品的认证工作,为保证认证产品的及时供货,认证的产品一般情况需要专线生产,占用了公司现有生产线的资源,公司产能尚存较大释放空间。此外,由于碳纤维的生产流程较长,生产技术及生产工艺极为复杂,在国外技术封锁的情况下,生产成本的降低及生产效率的提高是国内整个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逐步解决。因此,公司存在生产效率不足的风险;若公司固定资产未来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则还将存在固定资产减值风险。9、重大研制项目失败的风险报告期内,公司参与了多个军、民品研制项目,根据项目稳定性测试要求,相关的技术开发具有试生产连续、验证周期长及研发投入大的特点,因此,产品研究、试生产及检测发生的相关材料、人工及费用金额较大。2017年,公司研发费用为13,162.29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比重分别为50.06%,对公司利润影响较大。若未来上述研制项目失败、或者项目投入进一步加大却无法取得包括相关订单在内的未来经济利益流入,将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10、技术更新换代或不能保持先进性风险碳纤维及碳纤维复合材料为涉及材料科学、化工、纺织、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力学、结构设计、成型技术等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性工程技术领域,其研究发展不仅受各相关学科发展水平的制约,而且受到相关领域技术成果集成能力的制约。尽管公司一直致力于科技创新,力争保持在碳纤维及碳纤维复合材料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但不排除国内竞争对手或潜在竞争对手率先在上述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而推出更先进、更具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或出现其他替代产品和技术,从而使公司的产品和技术失去领先优势。11、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作为战略性新兴行业,对技术的高度依赖和高素质技术人才的短缺是目前国内碳纤维领域存在的客观现实。公司拥有一支从事碳纤维、碳纤维织物、碳纤维预浸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及碳纤维核心生产设备研发超过十年的技术团队,公司的核心技术和核心技术人员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行业投资规模的扩大和行业参与者的增加,各大碳纤维生产企业对技术、管理人才的争夺必将日趋激烈,公司有可能面临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12、技术泄露风险目前公司已取得多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及国防专利,若公司的研发成果或敏感信息泄露,将给公司生产经营带来重大不利影响。长期以来,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保密工作制度、保密责任制度和信息披露审查制度,并与核心涉密人员签署了《保密协议》,积极采取措施防止核心技术及信息数据对外泄露,但若个别员工在有意或无意识状态下泄漏了公司重要技术机密,将给公司带来各种无法预料的负面影响。13、产品稳定性的风险碳纤维生产技术及生产工艺极为复杂,生产控制精度要求高,若生产企业不具备保持生产线长周期稳定运行的技术水平及管理能力,极易造成产品质量的不稳定,进而影响终端产品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的质量和性能。目前公司已经掌握了保持生产线长周期稳定运行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并通过全产业链布局的协同效应不断对相关技术、工艺、设备进行优化,实现了长周期稳定生产,但在未来仍有可能因为偶然的技术及管理因素以及基于产能扩张、技术改造、技术更新等原因,导致产品稳定性受到影响从而降低产品质量,进而影响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风险。14、资质风险公司收入和利润有较大比例来自军品业务,从事军品科研和生产需要取得必要资质,并定期进行重新认证或许可。公司已取得了从事军品业务的相关资质,上述资质证书均在有效期内或者正常情况下能够经重新认证或许可后继续有效。如果未来公司因故不能持续取得这些资格,则将面临重大风险。15、募集资金使用风险(1)募投项目实施后固定资产折旧将大幅增加,导致毛利率暂时下降的风险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完工后,预计公司固定资产和固定资产折旧大幅增加,若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成后不能尽快达产或者不能通过产能消化增加营业收入等方式提高募投项目的盈利能力,则公司存在由于固定资产折旧大幅增加而导致相关业务整体毛利率下降、净利润下降的风险。(2)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的风险本次发行后公司的净资产将大幅度增加,而募集资金拟投资项目难以在短时期内产生效益,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短期内存在较大下降的风险。(3)新增产能消化的风险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军民融合高强度碳纤维高效制备技术产业化项目"及"高强高模型碳纤维产业化项目"建成达产后,如果公司未来不能有效地拓展碳纤维市场,尤其是民品市场,则可能无法消化募集资金项目新增产能,将对公司的业务发展和经营成果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4)募投项目不能顺利实施的风险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是综合考虑了市场状况、技术水平及发展趋势、产品及工艺、原材料供应、生产场地及设备等因素,并会同有关专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充分论证,但如果由于国际安全局势、行业环境、市场环境等情况发生突变,或由于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或者产生在目前条件下无法预料的技术障碍等而影响了项目进程,将会给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预期效益带来不利影响。16、国家秘密泄露风险根据《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管理办法》,拟承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均须经过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公司和公司全资子公司拓展纤维已取得相关资质,公司及子公司在生产经营中一直将安全保密工作放在首位,采取各项有效措施保守国家秘密,但不排除一些意外情况发生导致有关国家秘密泄漏,进而可能对公司产生无法预计的重大不利影响。17、控股股东控制的风险报告期内,公司控股股东持有公司股份比例仍相对较高,虽然公司已经按照上市公司的规范要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相应的规章制度,对控股股东权利的行使作出了严格规定,但不排除控股股东及其关联人,通过行使股东大会投票权或者对公司的董事会和经营层施加影响,改变既定的经营方针、投资方向、股利分配政策等,从而可能损害其他股东的利益。18、规模快速扩张引致的管理风险随着公司上市成功和资产及经营规模的迅速扩大,对公司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将提出更高要求。尽管目前公司管理人员已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但由于资产规模短期内扩张较快,如果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无法与其管理资产规模相适应,将对公司的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19、质量管理风险公司及子公司均建立了较为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在军品生产过程中接受第三方监督、行业主管部门监督和用户的监督,自设立以来未出现重大质量纠 纷。但随着业务与生产规模的扩张,如果公司无法有效保持和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不排除发生重大质量事故从而给公司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的可能。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