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发展ℱ我国环氧树脂工业化生产60年回顾

3月前浏览663


1、国外环氧树脂的工业化生产

国外双酚A环氧树脂第一次具有工业价值的制造是在1947年,由美国的Devoe-Raynolds公司完成的,它开辟了氯--双酚A树脂的技术历史,环氧树脂开始了工业化开发;同时,环氧树脂被认为是优于酚醛树脂和聚酯树脂的一种技术进步。

2、国内环氧树脂的工业化生产

我国研制环氧树脂开始于1956年,在上海和沈阳两地首先在实验室获得了成功。1958年上海树脂厂、无锡树脂厂先后开始了工业化生产。我国双酚A环氧树脂工业化生产至今已60年,但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发展较为缓慢。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当今我国已快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环氧树脂产能国、产量国和世界上最大的环氧树脂消耗国和市场。

3、国内环氧树脂配套材料的工业化生产

环氧树脂必须在固化剂及其功能性助剂的作用下,使环氧树脂分子交联成网状结构的大分子固体,才能显示环氧树脂优良的性能。但是,上世纪70~80年代我国的固化剂的生产,不论从质量、性能还是从品种上,都不能满足应用技术的需求。为此,我国的应用技术科研人员与有关合成生产企业合作,共同开发研制新材料,以滿足科技发展急需的新型环氧树脂、固化剂等配套材料。

(1)1980年6月11日至13日在浙江省嘉兴市,由浙江省石化厅主持召开了“E-39-D电工级环氧树脂”鉴定会通过鉴定。E-39-D电工级环氧树脂是嘉兴化工厂研制并投入工业化生产的。

(2)1982年11月1日至3日在浙江省温州市,“HK-021环氧树脂液态酸酐固化剂”鉴定会在浙江省石化厅主持下通过鉴定。HK-021液态酸酐固化剂是温州清明化工厂研制并工业化生产的。

(3)1981年10月,由浙江省科委主持召开的“电工级硅微粉”技术鉴定会在浙江省湖州市通过鉴定。电工级硅微粉是由“湖州硅微粉厂”研制并投入工业化生产的。

(4)1983年5月在江苏省昆山市,由江苏省科委主持召开的“T-31改性胺类固化剂”鉴定会通过鉴定;“T-31改性胺类固化剂”是江苏昆山助剂厂和华东化工学院联合开发的,由江苏昆山助剂厂投入工业化生产。T-31胺类固化剂是由、、甲醛,通过曼其尼反应而成的酚醛胺固化剂。彻底改变了单分子脂肪胺固化剂挥发性毒性较大、刺 激皮肤及呼吸系统,对人体有害,同时,操作时间短,固化物脆性,综合性能差等。

4、我国环氧树脂工业化生产发展的转折点

我国环氧树脂的工业化生产始于1958年,至今已有60年,但前30年环氧树脂工业化发展较为缓慢。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岳阳石化总厂环氧树脂厂1988年从日本东都化成公司引进年产3000吨环氧树脂装置,以及无锡市石油化工总厂1989年从德国巴克利特公司引进年产3000吨环氧树脂装置后,我国环氧树脂产业得以快速发展。

(1)1987年湖南省岳阳市岳阳石化总厂环氧树脂厂从日本东都化成株式会社引进年产3000吨高纯环氧树脂装置,1989建成投产。是我国引进的第一套先进的环氧树脂生产装置。

(2)1990年江苏省无锡市石油化工总厂从德国巴克利特公司引进年产3000吨电子级环氧树脂装置建成投产。

5、环氧树脂体系概念的建立

环氧树脂应用技术,是将专业用途的环氧树脂、固化剂、活性稀释刑、功能性助剂、填料等配套组成配方,称为“环氧树脂体系”的概念。

“环氧树脂体系”与“环氧树脂”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环氧树脂体系”强调的是环氧树脂应用技术材料的配套性、专业性、专用性和功能性;而“环氧树脂”只是单一性、通用性、普及性、一般性的理念。

因为,虽然环氧树脂浇注料、灌封料、防腐涂料、结构型胶粘剂、玻纤增强复合材料和建筑结构胶等作为环氧树脂体系的产品早已在市场上出现,但很少有人从“体系”的角度去理解,而只是从环氧树脂、固化剂及其它辅助材料的单一途径去研制新产品的开发,这样往往由于各自为政而延误了解决技术难题的时间。

“环氧树脂体系”—是从整体的、系统的角度展望,特别强调了环氧树脂、固化剂、增韧剂、活性稀释剂等其它功能性辅助材料的协调和配合,因而,使我国环氧树脂配方组合材料的同步研制、开发得以实现,并结合应用技术,使材料或产品投入市场的速度加快。在过去的几年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能在与国外产品竞争之中获胜,关键是,近年我国环氧树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开始适应与国际接轨的形势需要,环氧树脂体系业界的科研、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协调、交流的结果。

近年来,我国采取多部门、跨系统的组合协调、共同努力,在磁悬浮列车长定子环氧树脂配套体系和成型工艺技术;核能发电环氧树脂配套材料及应用工艺技术;风力发电机风叶环氧树脂配套体系和成型工艺技术;高速铁路无渣板式结构道轨环氧树脂充填配套材料;以及无气隙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体系;纳米级环氧树脂封装料(胶)等环氧树脂配套体系均实现了国产化,这充分说明了“环氧树脂体系”的作用和发展。

重要的是,中国环氧树脂体系的发展是与环氧树脂应用技术的科技进步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的;同时,又是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因此,环氧树脂、固化剂、增韧剂、稀释剂、填料、促进剂和着色剂等配套材料的合成与环氧树脂应用技术这二大部分的组合,已形成为—环氧树脂体系。环氧树脂配方设计根据应用技术用途的多变性、成型工艺技术的多样性,在高分子合成材料范畴里是独特的。我国环氧树脂60年来的发展实践和事实,证明了这样一个真理:应用技术促进了合成工业的发展,而合成工业的发展又推动了应用技术的科技进步。

6、我国是世界上环氧树脂大国,还不是强国

我国自1958年环氧树脂工业化生产以来,应用技术的发展使环氧树脂得到广泛的应用,产量逐年递增;但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发展较为缓慢,品质也较差。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装置,我国环氧树脂的质量达到了国外同等水平,产能和产量大幅度增加。

1986年我国环氧树脂的年产量约为1.5万吨左右。

2013年我国环氧树脂总产能达到了203万吨,全世界总产能为406万吨,我国约占50%。

2015年我国环氧树脂产能达到1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6家,最大的达到32万吨。2015年我国环氧树脂行业平均开工率约为60%左右。

文章来源:天天化工网

 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

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复合材料通用核能建筑电子电机材料工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8-22
最近编辑:3月前
碳纤维生产技术
助力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
获赞 27粉丝 34文章 3752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新闻ℱ沈阳中恒于2018年5月7日宣告破产

2017年12月27日,本院裁定受理沈阳中恒新材料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一案。查明,辽宁光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作出辽光会专审[2018]133号审计报告显示:沈阳中恒新材料有限公司截至2018年1月31日资产总额为360,493,328.14元,负债总额为585,417,632.85元;所有者权益为(-)224,924,304.71元。本院认为,沈阳中恒新材料有限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符合法定破产条件,应依法宣告破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二条、第一百零七条之规定,本院于二0一八年五月七日裁定宣告沈阳中恒新材料有限公司破产。附:沈阳中恒简介沈阳中恒新材料有限公司由中国恒天集团、中国化纤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辽宁天维纺织研究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扬州惠通聚酯技术有限公司和吉林市吉研高科技纤维有限责任公司赵春田共同投资。 主要从事碳纤维原丝、碳丝及其制品、特种纤维及相关复合新材料的研究、开发、销售,化纤原辅料、金属材料、化纤化工设备的销售,工程技术开发及新材料产业项目投资业务。一期建成年产1500吨国产化高性能PAN基原丝、500吨碳丝生产线及360万平方米预浸料生产线,公司主要以碳纤维及其制品的生产和技术研发,以及有关后续材料产业的示范建设和经营为主,并以碳纤维为核心,建立其拥有完整产业链的企业集团,实现向碳纤维下游产业的延伸,将公司打造成国内规模最大、产品性能最好、产业链最完整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碳纤维生产龙头企业。公司经营目标为专注于碳纤维产业链的延伸,以跨地区碳纤维上下游领域资源整合为核心能力:追求“持续创造价值”的现代企业经营理念;通过生产和资本、资金经营,形成以PAN基原丝、碳纤维、预浸布、碳纤维制品为主体,依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及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以化纤领域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及高科技项目为产业格局的现代企业。来源:企查查,碳纤维生产技术搜集整理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