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看点ℱ当碳纤维复合材料遇上雷电,更显非凡特质!

2月前浏览582

本文摘要:(由ai生成)

飞机在雷电季节能正常飞行得益于其使用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实验通过模拟雷击,利用高分辨率脉冲超声成像技术检测复合材料的损伤情况。结果显示,雷击在50kV电压和27kA电流下主要导致表面和近表面损伤,深度约0~0.5mm。超声成像技术有效揭示了内部损伤及其3D分布特征,证明了该技术在无损检测领域的应用潜力。飞机的复合材料结构确保了飞行安全,即使在恶劣天气条件下。


夏天不仅空气潮湿闷热,还动不动雷电交加。于是,需要经常出差,尤其是经常跨国飞行的朋友而言,乘坐飞机成为了一件头疼的事情。

可是即使是如此恶劣的夏季天气,也始终未能阻挡飞机的正常起飞。


或许,看到这里,你的脑海中会闪过无数飞机遭受雷电袭击时千钧一发的惊心动魄,比如这样:

但是让很多人大跌眼镜的是,即使在恶劣的气候环境中,飞机依旧可以平稳飞行,安全降落,丝毫不会受到天气的影响。

于是,很多人觉得好奇,能够逃过夏季重重密布的雷电,飞机的机身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呢?

为了验证这个问题,有人针对飞机的飞行环境,使用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做了一组实验。通过实验,还原了整个飞机穿过雷电云层的整个过程,让大家在感慨科技发达之余,惊叹于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魅力。


本文针对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压结构,设计制备了不同的复合材料层压结构试样,通过雷击模拟,对复合材料试样进行雷击冲击,然后,基于超声反射原理,利用高分辨率脉冲超声自动扫描成像检测方法,揭示复合材料受到雷击后在复合材料试样中引起的损伤及行为特征。


利用闪电冲击模拟雷击,将闪电设备的放电端子置于复合材料试样的中心位置上方,进行雷击放电模拟。闪电电压U 和电流I 通过闪电设备设置,其雷击模拟原理是,通过闪电设备中的高压单元对电容进行充电,形成放电高压,然后,控制高压电容快速放电,通过放电端子在试样上方产生一个瞬时高压放电脉冲,对试样进行闪电冲击,形成雷击作用,雷击电压约为50kV,放电电流约为27kA。

利用超声成像检测方法。超声成像检测是基于声波的传播行为,入射声波在复合材料内部传播,当在其传播路径上出现损伤或者缺陷时,则入射声波原来的传播行为会发生某些改变,这种变化与损伤区的声学特性和几何特征等有关,如在损伤周围,入射声波将会产生反射。


通过专门的超声检测设备,对被检测复合材料进行扫描,提取每个检测位置点的ur ,即可实现检测结果的超声成像。基于此原理,对经过雷击试验后的复合材料试样进行超声反射法检测试验分析,并通过控制系统实时将对应每个检测点位置信息传送到成像系统,将来自换能器的超声检测信息和位置信息进行重构,形成成像信号,从而将对应的检测结果在显示单元实时显示。


检测结果与分析


1 缺陷表征方法

为了分析闪电在复合材料试样中引起的雷击损伤面积和分布特征,采用图3 所示的缺陷表征方法:

通过图片能够直接看出,闪电在复合材料试样表面或者内部引起的雷击损伤在相反方向取向越明显,损害扩展就会明显减弱,而闪电在复合材料试样表面或者内部引起的雷击损伤沿同一取向越明显,损害扩展就越明显。


2 结果与分析

图4 是经过雷击后,在复合材料试样表面形成的目视损伤检测结果

从图4中可以清晰地看出:

(1)在试样中心位置,损伤最严重,且试样表面纤维出现了非常明显的“起毛”和烧伤情况,如图中白色箭头标示的损伤,这主要是由于在试样中心位置,是放电端子作用位置,也是雷击脉冲主瓣作用区域,因而放电电流最大,造成的损失最明显;


(2)雷击损失在试样45°方向有一个明显的取向分布特征,这可能与试样中铺层纤维的取向有关;


(3)在试样表面雷击损伤区还可以清晰地看出许多呈现随机分布的“鼓包”损伤,其大小不一,如图中白色箭头所标示的区域,这主要是由于雷击过程,不同能量放电脉冲“火花”与试样表面相互作用产生的雷击损伤;


不过,从图4 中的目视检测结果难以得到雷击在试样内部产生的损伤情况,这可以通过超声检测方法来揭示雷击在试样内部产生的损伤情况。

图5 是试样中雷击损伤的超声C- 扫描成像结果,从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1)雷击在试样内部产生的损伤面积和区域,如图中白色虚线所标示的区域;


(2)图5中显示的内部雷击损伤与图4中显示的表面目视雷击损伤所反映出的分布取向特征相一致;


(3)图5中显示的内部雷击损伤几乎连成片,而在图4 中则呈现了许多分散分布的小“鼓包”损伤,这是因为C- 扫描反映的是试样内部雷击损伤在厚度方向的投影叠加后的结果;


(4)内部雷击损伤与表面雷击损伤存在一定的拓展联系,比较图4 和图5 中显示的雷击损伤区域分布形状,不难看出二者存在相一致的面积扩展趋势联系,如图4 和图5中虚线所标示的损伤区域所示,这主要是由于雷击脉冲能量从试样表面沿厚度方向向其内部扩展所致;


(5)从图5 中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出在非雷击作用区,其成像灰度分布非常均匀,表明试样内部这些区域没有出现雷击损伤;


图6是对复合材料试样进行超声B- 扫描成像检测的结果,对应试样中心位置附近的其中一个断面位置,声波从试样雷击作用区的对侧入射,图中F 和B 分别对应试样的表面和底面(雷击作用区一侧)。


从图 6 中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

(1)试样断面轮廓,表明入射声波完全穿透了试样,并在试样底面和表面形成了清晰的声波反射,也表明入射声波能够有效传播到雷击损伤区;


(2)从图6 中灰度分布,可以清晰地看出试样内部铺层分布特征,即层压铺层拓展分布情况,如图6 中沿水平方向呈现“ 波浪”状分布的白色灰度条带所示,这主要得益于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技术,采用图2 所示的超声扫描成像试验系统,回波脉冲特性可以达到单个周期,此时,其检测分辨率和表面检测盲区可以稳定地达到单个复合材料铺层的厚度,约0.13mm;


(3)从图6 中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雷击损伤明显位于试样近表面,这表明闪电电压在50kV、电流在27kA 左右时,雷击在复合材料试样中产生的损伤主要位于复合材料层压结构表面和近表面,从图6 中不难得出雷击损伤在试样厚度方向主要分布在约0~0.5mm 的深度范围,即此时,雷击主要是造成试样近表面几个纤维铺层的破坏;


(4)从图6 中还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雷击损伤沿试样厚度方向分布特征,即雷击损伤区由若干个不同位置和深度的小损伤构成,如图白色箭头所标示的白色灰度区,这与图4中目视检测结果相一致;


(5)从图6中超声B- 扫描结果,还可以看出,雷击损伤由试样表面向内部的增进和拓展特征,这主要是因为,在进行超声B- 扫描成像检测时,所采用的超声系统能够有效提取到来自位于不同深度铺层的损伤的声波信息,因而,在图6 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损伤的构成特征和沿试样深度方向的拓展细节。

结 论

(1) 在雷击电压为50kV、电流为27kA 时,雷击在T700/BA9916 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压结构中会产生明显的目视表面损伤和内部损伤,损伤深度分布主要位于0~0.5mm 范围内。


(2) 采用高分辨率脉冲超声反射法,通过超声C- 扫描成像方法,可以非常有效和清晰地揭示雷击在复合材料层压结构中产生的损伤区域、面积、沿铺层方向的取向等损伤行为特征。在超声C- 扫描成像中损伤分布特征与试样表面目视观察到得的损伤存在一致的关联特征,不过,利用超声C- 扫描成像检测方法,能够更加有效地检出复合材料内部的雷击损伤及其确切的分布特征、大小等。


(3) 超声C 扫描成像结果表明,雷击在复合材料内部引起的损伤要比在表面引起的损伤大的多。


(4) 借助高分辨率超声B- 扫描成像方法,可以十分有效地揭示出雷击损伤在复合材料试样断面中的分布、深度及其在厚度方向的拓展特征,与超声C- 扫描相结合,可以非常有效的得到雷击损伤在复合材料层压结构中的3D 分布特征,而且利用所采用的高分辨率超声B- 扫描成像技术,还可以得到复合材料层压结构厚度方向的铺层拓展特征。


因此,所研究的高分辨率超声反射法及其成像检测技术和检测系统为复合材料雷击损伤的无损检测与损伤行为的研究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检测手段。目前,该项检测技术及其超声检测系统已经得到了大量的实际检测应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检测效果。


原来雷电季节里,飞机还能正常出行,不仅离不开日益成熟的科技成果,更依赖于近乎无懈可击的复合材料。


来源:红眼兔

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

 

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复合材料声学材料控制试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8-23
最近编辑:2月前
碳纤维生产技术
助力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
获赞 25粉丝 33文章 3739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专题』国产航空复合材料用树脂研发概况

本文摘要:(由ai生成)权威媒体报道中国高端碳纤维依赖进口环氧树脂,忽略了国内军机使用的环氧树脂、双马树脂和聚酰亚胺树脂均为国产。文章强调,尽管民用飞机预浸料依赖进口,但国内已研发出与国外性能相当的航空用树脂,满足军机需求。国内航空复合材料用树脂的研发历程显示,面对国外封锁,中国航空人能自主研发所需材料。这两天,某权威媒体记者的一篇报道“是什么卡了中国碳纤维的脖子:环氧树脂韧性不足,缺股劲儿 | 亟待攻克的核心技术”风靡一时,占据了碳纤维界的头条,文中声称“目前国内生产的高端碳纤维,所使用的环氧树脂全部都是进口的。”可能这位记者只知道国产大飞机全部使用国外的预浸料,确实碳纤维必须有与之相配的高端树脂才能得到应用,没有高端树脂确实会卡中国碳纤维的脖子,所以得到这个结论。殊不知国内军机也使用高端碳纤维,也使用环氧树脂,不仅使用环氧树脂,同时还大量使用更高端的双马树脂和聚酰亚胺树脂,但没有一克树脂是从国外购买的。航空结构用树脂体系从来都是对中国的禁运物资,即使民用飞机也只卖给你预浸料,且严格监控产品应用对象。中国的高科技没有像有些人吹的那么好,但也不是像文中所说的那样一无是处。作为一名在航空领域耕耘数十年的一员,有必要让大家知道航空人的业绩。实际上对航空人而言航空复合材料用树脂从来就没有想过从国外进口。航空结构所用原材料迄今为止主要是预浸料,针对不同用途有不同种类的碳纤维与树脂的复合(即预浸料),例如波音公司早期使用最多的T300/5208,目前用的最多的是T800/3900-2,52098与3900-2都是东丽的专利,市场上不可能购买的树脂。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军机还是民机,航空复合材料用树脂从来就不可能从市场上购得,都是与碳纤维配套以预浸料形式供应,专供波音或空客的预浸料不可能供应别的公司,更何况树脂。我国航空复合材料在军机结构上的应用,要追溯到1970年代中期,首个用于军机的碳纤维复合材构件是由当时三机部(中航工业公司前身)的320厂(今洪都航空集团)、625所(中航复材的前身)和623所(今中航强度所)研制的歼12飞机的进气道壁板,使用的是吉化的高强一号碳纤维,使用的树脂是通常用于玻璃钢的648环氧树脂,该制件于1977年12月28日首飞成功(见图1)。图1 歼12进气道外侧壁从1980年开始三机部又组织研制了强5和歼8-II碳纤维复合材料垂尾的研制,一开始仍使用吉化的高强一号碳纤维和市场上可购得的648环氧树脂,此后由于可从非正常渠道可购得质优价廉的东丽T300,所以所用材料体系为T300/648(后命名为4211)。即使648只是一款性能极其一般的树脂,通过设计师的设计同样实现了显著的减重,且在役使用超过15年。从上世纪80年代初航空人即已开始研发航空用环氧树脂,确实航空复合材料用环氧树脂“从配方体系、分子结构去分析,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作,而且科技含量高,研究难度大。”航空人硬是不怕邪,面对国外的禁运和封锁,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在中航复材已形成了以孙占红为代表的一支老中青结合的航空树脂研发团队,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所也有一批高端树脂的研究队伍。特别是中航复材已研发出了几乎所有军机所需适合各种用途和应用对象的航空树脂,目前国产军机复合材料结构用的高端树脂全部由国内供应,没有一克来自国外。的确飞机用环氧树脂要求其与碳纤维复合后具有相当高的CAI(冲击后压缩强度),同时还需具有足够高的湿热条件下的开孔压缩强度,这是一对矛盾,但是航空人已经很好地解决了这对矛盾,目前军机用高温环氧树脂(180℃固化体系)的CAI可以达到大约300MPA,与空客A350和波音787所用环氧树脂性能基本相当。不仅如此,高温使用的双马树脂和聚酰亚胺通常认为是军用物资,绝对是国外的禁运对象,即使是预浸料也不允许出口中国,但航空人同样研发出了性能与国外相当的树脂,完全能够满足军机研发的需求。航空人就是这样,不怕你封锁和禁运,当大量使用国外T300碳纤维时,通过自主研发研制出与T300复合后性能与国外树脂相当的树脂,本世纪初T300有价无市(相当于禁运)时,我们同样开发出了与国外性能相当的国产碳纤维CCF300和HF10A碳纤维,航空人和恒神人同时研发出了与国产碳纤维复合良好的相应的航空用树脂,复合后的性能基本上与国外所用相当。当然使用中与国外树脂在工艺性能方面有差距,但经过长期使用后一定可以与其相当。至于民用飞机用的预浸料,由于涉及到适航确实全部从国外采购,但只是暂时的现象,面对中美贸易战,复合材料预浸料必将会全部实现国产化,国内军机应用已为此提供了基础。在谈及航空用树脂的同时,有一位航空人值得大家铭记,那就是原中航625所的赵渠森(1936~2003)(图2)。赵渠森是一位抗美援朝时参军后来转业的公安干警,中专毕业后进入航空体系,长期从事航空材料的应用,上世纪70年代曾编译出版了国内第一本名为“复合材料”的专著,为国内复合材料界的入门必读之书。上世纪80年代他了解到国外正在开发航空用双马树脂,他本可以对此不闻不问,没有任何人向他布置研发任务,在国防重点科研项目规划中也没有对此立项,但他敏感地意识到国内军机研发一定会需要这种材料,主动把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的使命,开始研发航空用双马树脂。他从来没有研发过树脂,更何况航空用双马树脂,但他就是不信邪,利用各种机会向国内外专家请教,收集一切能找到的中文和外文资料,从零开始,经过千辛万苦,带领几位年轻的技术人员,在上世纪80年代中研发出了国内第一个航空用双马树脂(西工大专业从事树脂研发的老师几乎同时也研发出了另一个双马树脂)。不过他有幸的是得到了所在单位有远见领导的大力支持,也有幸得到了军机型号研发相关总师的支持,将他开发的双马树脂用于正在研发的军机型号,当然应用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几乎无解,其中的艰辛恐怕常人很难知道,但他坚定不移地破解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使其性能与国外同类树脂相当,并成功地用于新机复合材料结构。以此为基础,他带领他的团队开发出了一系列用于不同场合和需求的双马树脂体系,现在由他开创的双马树脂体系几乎覆盖了所有高速军用飞机复合材料结构。但他不幸在2003年因病去世,在他弥留之际时,仍念念不忘他的双马不足之处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图2 2001年在ICCM-13会场(图中右为赵渠森)国产航空复合材料用树脂的研究和应用史告诉我们,这是一场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面对国外的封锁,像赵渠森这样的航空人就会站出来,研发出我们自己与国外性能相当的航空复合材料用树脂。此外历史还告诉我们,即使性能略差的树脂,通过设计师的设计,照样可以在军机结构上应用,实现减重的目标。这个经验可以同样用于国产碳纤维,即使性能略差,通过设计师的设计,同样可以开发出高性能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但前提是用户是否肯用。航空复合材料用树脂的应用是被逼无奈,即使性能略差,用户仍能坚定不移地支持其改进和提高,使之不断完善。国产碳纤维是否有这样的机遇呢?本文作者:沈真/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 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