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纺织ℱ合纤仿真丝绸技术发展经历了哪五个时代?

2月前浏览1433

真丝绸由氨基酸组成,它对人体有良好的保健功能,穿着十分舒适,而它特有的长丝的柔软性和晶莹的高贵光泽,深深吸引了国内外消费者,成为中国在世界上具有较高声望的产品。但它从种桑养蚕到缫丝织绸,再经印染,不但受农田的限制,而且工序较长,价格也昂贵,因而从18世纪就有科学家开始了仿制真丝的研究工作,终于在19世纪初发明了粘胶纤维(人造丝),从此开始,仿真丝绸的研究开发工作一直不断。锦纶、涤纶等合纤丝的开发成功,为仿真丝绸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19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上掀起了一股合纤仿真丝绸的热潮,经过四十多年的研发,已从第一代、第二代的外观仿真,第三代、第四代内在性能的仿真,目前到了超真的境地,为丰富人们的衣着做也了贡献。世界上合纤仿真丝绸技术的开发,大体上经历了以下五个时期:

 
 

第一时期1962~1968年

当时的的理论基础是认为桑蚕丝的近似三角形的外形结构,使织物获得了良好的悬垂性和蓬松性,因而制成了三角形断面的涤纶长丝;绉类织物是真丝绸的一个大类产品,因而从织物的结构上,采取丝线加捻和假捻技术制成了弹力丝,开发绉类织物,以获得真丝绸绉类织物的外形结构;而在印染技术上,利用涤纶碱水解的原理,采用碱减量的加工手段,使纤维的外层水解而剥皮,直径减小,经纬重新排列,织物结构松动,而具有真丝绸的滑爽感。这些合纤仿真丝绸的特点是免烫性和抗皱性较好、有光泽、挺括。东丽公司的“西尔库”、帝人公司的“西尔帕尔”也在这一进期先后问世。

 

第二时期1969~1973年

纤维的品种更为多样,特别开发了可染涤纶;在织造上,织缩大的织物结构,特殊加捻和混纤丝技术的开发成功,为开发千变万化的织物品种创造了条件;在染整加工技术方面,推行低张力加工和抗静电加工。这样区、获得的织物色泽鲜艳度和悬垂性、抗静电性和防污性都有了较大的改善。


 

 

第三时期1974~1979年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进行了合纤物理改性为中心的研发,具体要求是达到纤维手感柔软、外观蓬松。应用收缩率不同的混纤丝并研制成功细旦丝、异形截面丝。日本开发成功的、手感十分蓬松的混纤丝,使合纤丝的内在性能有了很大的改善。当时已能生产单丝密度达0.01~0.111dtex的细旦丝,异形丝方面,已开发了四叶、多角(五角、六角、八角)等截面的线线。而印染方面,染深色加工技术了开发成功,使织物的色彩更为丰富。

 

第四时期1980~1995

这一时期,在纤维方面主要是差别化率已成为体现一个国家合纤仿真丝绸技术的重要标志,日本、韩国的合纤差别化率已达到40%,各式各样性能良好的差别化合纤丝纷纷出现,而较有代表性的是超细纤维和吸湿性纤维的开发成功;在织造技术上,新型织机和倍捻机等的广泛使用,使织物的产品质量迅速提高,高速电子多臂机和高速电子提花机的成功应用,为开发多姿多彩的合纤仿真丝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印染新整理技术的采用,为开发性能优越的合纤仿真丝绸创造了条件。

 

第五时期从1995开始

这一时期主要的特征是功能性合成纤维的大量成功开发,功能性整理技术的采用,使合纤仿真丝绸产品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改善,一些产品的性能已经超过了真丝绸;织造技术和产品开发更使合纤仿真丝绸丰富多彩,千姿百态。

目前合纤仿真丝绸的开发更达到了内在性能的超真,即到时了新新合纤仿真的技术高度,许多产品的性能、外观都比真丝绸受人欢迎。但有一点还要引起人们的注意,尽管合纤仿真丝绸的性能很优越,但真丝是由氨基酸组成的,这是质的不同,不能超越。

来源:纺织干货


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

 

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电子理论纺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8-23
最近编辑:2月前
碳纤维生产技术
助力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
获赞 26粉丝 34文章 3750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关注ℱ光威复材入选“国家队”企业技术中心成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正式下发《关于发布2017-2018年(第24批)新认定及全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名单的通知》,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威复材(300699)”)成功入选,企业技术中心迈入“国家级”。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是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五部委联合授予的目前国内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技术创新平台之一,此次入选是对光威复材技术创新实力的认可,是公司多年技术创新成果的体现。从成立之初,光威复材就十分重视技术创新,设立了技术研发中心,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增加研发经费投入,过去的2017年,研发投入占当年总营收的比例高达13.86%,这一占比较我国自主创新的典范企业华为2017年14.9%的该项占比仅低了1.04个百分点。而在2015-2016年,光威复材每年的研发投入占当年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16.93%、17.36%。 而这一系列创新驱动、科技兴企的举措也推动了公司技术进步和各类项目顺利实施:1 研发多项核心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光威复材是国内最早实现国产碳纤维产业化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相继突破一系列碳纤维生产的关键技术和工艺、装备瓶颈,生产出GQ3522/GQ4522/QZ5526/QM4035系列化碳纤维产品,成功实现碳纤维的国产化目标,为我国航空、航天多个型号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材料保障。2 广泛产学研合作,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光威复材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发展思路,聘请国内碳纤维及复合材料领域的多位权威专家担任技术顾问,并与中科院化学所、北京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东华大学等1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公司还承担了包括科技部863计划项目、国家发改委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在内的80余项高科技研发项目。建成国家工程实验室,成为行业技术输出中心光威复材2009年建成了碳纤维制备及工程化国家工程实验室,成为行业唯一的专业从事碳纤维制备及工程化生产技术研究的国家级研发创新平台。近年来公司还建成了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碳纤维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碳纤维技术创新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平台。先后获国家专利授权142项,成为行业重要技术输出基地。作为国内碳纤维行业矢志不渝的创新者,光威复材将借此契机,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碳纤维制备及工程化国家工程实验室”为驱动,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保持行业优势,领跑未来!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 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