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关注ℱ中国碳纤维技术再获突破 助力建造陆海空天先进武器

1月前浏览71

近日,国内碳纤维生产又传来好消息,精功集团研发的有效幅宽1米碳纤维微波石墨化生产线取得重大突破,常规T300/T400碳丝经过该生产线微波石墨化处理后,模量和强度均可提升10%-15%,最终产品品质等级达T700/T800以上,可为用户提供差异化定制的碳纤维产品(如:中强高模、高强中模、高强高模等不同等级的特殊规格系列),产品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建筑/风电、压力容器、汽车、燃料电池等对高性能碳纤维需求领域。本文根据国内外公开资料分析此生产线的重大意义。碳纤维质量比铝轻,强度却高于钢铁,耐腐蚀、耐高温、耐疲劳,耐冲击性能好,热膨胀系数小,拥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及电磁屏蔽性,对保障国防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碳纤维作为国家战略性新材料,在航天航空、导弹火箭武器、坦克装甲材料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高性能碳纤维更是国产新一代固体洲际弹道导弹和中远程弹道导弹的核心壳体材料。但是,不是所有的碳纤维都能用于军用,一般来说,只有小丝束碳纤维才能用于国防领域。所谓丝束,是指碳纤维生产线跟纺线一样,每束织成的碳纤维丝是将数千至数万根这样的碳原子丝以绞线或麻绳的方式排列而成,碳纤维以K表示每束有多少根碳原丝:1K即1个丝束含1000根碳原子丝,3K为3000根,12K为12000根,依此类推。一般讲,24K以下的为小丝束,24K以上的为大丝束。

 

碳纤维丝束一般不能直接使用,而是树脂液体浸润后制成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再用缠绕机将单根丝束缠绕到模具上,再经过固化,脱模才能最终形成产品使用。由于树脂很难对大丝束碳纤维内部浸润透彻,造成单丝间容易产生孔隙等缺陷 ,从而使复合材料强度、刚度受影响,性能降低,材料一致性较差 ,不能满足飞机,导弹,卫星等材料苛刻的要求。据国内公开资料披露,早期欧洲国家认为大丝束碳纤维甚至无法用到航空航天工业上来, 因其“不能满足最低的性能要求”,在2004年前世界各国军用飞机结构用碳纤维,基本上只用3K的小丝束产品。随着技术的进步,24K以下的小丝束产品才在民用航空市场得到一定的初步应用。而小丝束碳纤维一直是日本东丽、东邦和三菱三家占据国际市场绝大部分份额,并对我国以极高的价格销售。

更高档的高模M系列小丝束碳纤维主要用于敏感的航天领域,美日等国一直严格禁止向我方出口产品和技术。大丝束由于生产成本较低,价格比小丝束低得多,强度则稍低于同级小丝束碳纤维,但刚度(材料受外力产生弹性变形的值,但撤去外力恢复原状)明显小于同级别小丝束碳纤维量(低15%至20%),只能用于基础设施、运动器材、能源(风机叶片),以及汽车等领域。国外基本不会对我国封锁。目前国内碳纤维已是一片突破的新闻报导,但是实际上基本处于试生产状态,日本等国为了剿灭国内竞争对手,将低等级的碳纤维报价大幅降低,对我方影响很大。

精功集团虽已研发成功今年即将发射的快舟二十一号火箭所用的,直径4.2米的碳纤维发射筒体,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如何与国外企业竞争也是他们努力的方向。据公开资料披露,为了满足国防军工超高性能和低成本化的紧迫需求,他们在与中国吉化合作开展了年产8000吨大丝束碳纤维项目,其第一期2000吨大丝束碳纤维项目已投入试生产。但是目前基本为T300/T400级,由于刚度(模量)性能不够,只能用于风电、汽车轻量化、压力容器、海洋工程。要想提高档次用于航空航天部门还要投入巨资和时间。而使用微波的高温石墨化技术,能迅速在低档次碳纤维基础上生产出大丝束中高模量的碳纤维,可用于航空部门,并且其流程能耗可减少70%,价格比同品级碳纤维低30%,且产品优良率高达90%。


如果技术成熟后用在2000吨大丝束碳纤维项目上,将有可能部分替代价格昂贵的航空用小丝束产品。

据公开资料报道,石墨化大丝束碳纤维具有优异的刚度(模量),48K产品的拉伸模量为295Gpa,已达到T800到T100碳纤维的模量水平。而普通的小丝束产品经微波石墨化后,能大批量的生产宇航级别的M40系列高模碳纤维产品,也就是说,以后我国军用航空碳纤维的价格很可能降低到民用航空碳纤维的水平,而宇航级碳纤维的价格很可能降低到军用航空碳纤维的水平。

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


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疲劳复合材料燃料电池航空航天汽车建筑海洋材料模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8-03
最近编辑:1月前
碳纤维生产技术
助力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
获赞 19粉丝 19文章 3548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关注ℱ关于帕克太阳探测器(Parker Solar Probe)

北京时间 8 月 12 日下午 3 点 31 分,具有历史意义的帕克太阳探测器(Parker Solar Probe)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 SLC-37B 发射位由德尔塔4 重型火箭发射升空。在经过了 43 分钟的飞行之后,虽然期间经历了第三级疑似失联的惊险时刻,还好是最终有惊无险,帕克探测器成功与火箭分离,独自踏上了奔赴太阳的漫漫长路,也就此揭开了人类探索太阳的新征程!图丨现场发射图丨疑似出现问题时,现场工作人员面情凝重其实,帕克探测器的此次发射可谓是过程坎坷,最早预定在 7 月 31 日进行发射,之后又经历了 4 次推迟,选定在 8 月 11 的下午 3 点 33 分。可无奈祸不单行,在分别经过了因技术问题而推迟 20 分钟后和两轮倒计时暂停之后,火箭还是触发了氦气红色压力警报,火箭燃料管温度降低,最终推至今日下午 3 点 31 分发射。图丨帕克老爷子也在深夜到现场“支持”图丨烈焰炎炎的宣传海报(为了保障本次远距离的飞行任务,德尔塔 4 火箭首次加装了 Star 48BV 上面级,摇身一变成为了“三级箭”) Parker 是为了纪念研究太阳和太阳风的尤金·帕克 (Eugene Parker) 博士,他在 1958 年发表了一篇名为《行星际气体和磁场的动力学》的论文,第一次提出了太阳风的概念。而与此次 Parker 一起升空的还有 1137202 个名字!这些名字被存入在了一张 TF 卡上,随一张铭牌被贴在探测器高增益天线的下方。图丨帕克到现场与火箭合影我们首先来看看 Parker 将会实现的几大壮举:距离最近:Parker 将会成为距离太阳最近的人造天体,设定的最近距离约为 610 万公里,不仅首次进入太阳的日冕层,而且还打破了太阳神 2 号探测器在 1976 年 4 月 17 日创下的 4343.2 万公里的此前最近距离记录。温度最高:由于距离太阳近,且又运行在日冕层,所以 Parker 将会承受奇高无比的温度,探测器面向太阳的一面需要承受高达 1377 摄氏度的高温,但又必须要保证工作仪器始终处在几十度的室温条件下,可想难度之高。速度最快:为了能够挣脱地球引力的束缚,成为太阳系内的星体,Parker 也将创造人造物体有史以来最快速度的记录。据估计,其将以 70 万公里的时速绕太阳运行,远超当年太阳神 2 号的 25 万公里/时,打一个比方,这就相当于 2022 年冬奥会的两个举办地——北京和张家口之间一秒就走完全程。 当然,为了要实现以上的几大目标,Parker 必须要经过长时间复杂的变轨操作,最后才可以抵达太阳。根据 NASA 的介绍,Parker 要在 7 年的时间里 7 次飞掠金星,以借助其引力来实现轨道调整,从而使探测器更接近太阳,而这期间,它将环绕太阳一共飞行 24 圈。 图丨帕克探测器逐渐接近太阳示意图(图片来源:NASA)在进入太阳的日冕层之后,Parker 携带的四个仪器套件,将会分别用在研究磁场、等离子体、高能粒子和太阳风。毫无疑问,能够实现如此近距离的观测,大量新的发现必将彻底改变我们对日冕的理解,并扩展我们对太阳风起源和演化的认识。 其实,Parker 也仅仅是作为 NASA“与星共存”(Living With a Star) 项目的一部分,整个计划目的就是要探索地日系统的方方面面以及其对生命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但正如我们上文所提到的,当年的太阳神 2 号探测器已经可以到达距离太阳比较近的地方了,那为什么经过了几十年之后 Parker 才将这一记录向前有所推进呢?归根结底,就在于前沿材料技术的进步使得探测器可以在不明显增重的前提下能够耐受上千度的超高温。来源:DeepTech深科技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