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剖析ℱ大丝束碳纤维为何是发展的制高点 附国内大丝束碳纤维生产企业

1月前浏览153

本文摘要:(由ai生成)

碳纤维复合材料因成本高和批量化生产难题未广泛应用。降低成本途径包括发展大丝束碳纤维、优化加工成型工艺、采用自动化设备和仿真软件等。大丝束碳纤维虽成本低但应用存技术问题,需改进展纱浸润设备和浸渍树脂体系。国内外正研发相关设备和技术以解决这些问题。

碳纤维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在多个领域均有使用,但因为成本和批量化生产效率的问题,迟迟没有大规模应用。如何高速、高效大批量生产高质量、低成本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并提高材料利用率,是业界人士的共同目标。

如何降低成本

碳纤维复合材料没有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归根到底还是整体成本的问题,如何有效降低整个过程中的材料成本、生产成本及维修成本是取得市场认可的王道,这是小目标,也是大目标。

如何降低整体成本应从以下几部分着手:

1原材料。主要是原丝,原材料占据整体成本的50% 左右,目前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发展大丝束碳纤维和新型碳纤维,今天小编会重点聊一聊这部分。

2 加工方法和成型工艺。目前好的解决途径是发展高效率的加工方法,如以超声震动辅助加工,采用高质量的刀具(点击蓝字,再次了解加工方法);高效率的成型工艺,如RTM、RFI、VARTM、低温固化、非热压罐工艺等,更多时候是多种工艺联合使用(点击蓝字,再次了解成型工艺)。

3 采用自动化设备。如自动铺丝机、铺带机、机器人加工等,主要是提高工效,将生产一体化,降低废品率。

4 采用仿真模拟软件等提高设计技术,减少装配实现整体化,如采用共固化和共胶接减少零件数和装配时间。

5 通过表面处理,提高制件表面的性能。如耐刮擦等,从而降低维修成本,提高制品出勤率(这一点暂时不做重点考虑)。

大丝束碳纤维

低成本大丝束碳纤维的应用是发展低成本复合材料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小丝束碳纤维市场上,日本企业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占到全球产能的49%;在大丝束碳纤维市场上,日本企业所拥有市场份额占到全球产能的52%,美国企业所拥有的市场份额占全球产能的24%,日美两国合计拥有全球76%的大丝束碳纤维生产能力,处于明显的主导地位。

一般48K以上的碳纤维才称为大丝束碳纤维,主要应用在工业领域,如汽车、轨道交通、风电叶片、能源建筑和体育用品等,预计未来几年需求增速每年将超过16%以上。到2020年,全球需求预计将达到15万吨以上,中国将达到7.7万吨以上。

★典型特点

相对于小丝束碳纤维,大丝束碳纤维有很多特点:

(1)碳纤维的原丝采用民用聚丙烯腈丝

制备碳纤维的关键是碳纤维原丝,原丝性能的好坏关系到制备的碳纤维性能的好坏。日本东丽、东邦公司以及美国的海克赛尔公司不但不转让制备小丝束碳纤维原丝的技术,也都不出售其产品。而制备大丝束碳纤维的原丝属于民用聚丙烯腈丝(即腈纶丝)范畴,可以在国外商品市场自由购买,不受任何限制。制备小丝束碳纤维的原丝价格是民用聚丙烯腈原丝价格的4倍。

(2)低价格、高性能

民用聚丙烯腈原丝是制备大丝束碳纤维的原丝,通常原丝价格约为制备碳纤维成本的 60%左右,因此,大丝束碳纤维的售价可以控制到小丝束碳纤维的50%-60%左右。市场上的一些大丝束碳纤维主要性能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部分小丝束碳纤维。以下是美国卓尔泰克公司(已被收购)的大丝束碳纤维PAN-EX35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参数上都超过日本东丽公司小丝束T300,而它的价格相对较低。

表1  PANEX35 大丝束与小丝束 T300 性能比较


★主要问题

大丝束碳纤维应用存在很多技术问题,主要是展纱的工艺和效果。相对于小丝束而言,大丝束纤维聚积,展纱效果不好,纱片难以均匀浸润,纱片厚度和质量很难达到产品结构设计的要求; 在展纱过程中经常出现纱毛,导致乱纱和断纱,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外观,材料性能得不到有效转换,产品性能不稳定。

★解决思路

可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改进展纱浸润设备,使大丝束碳纤维本身充分展开,利于浸润和成型;

二是从浸渍树脂体系上进行研究,改善体系粘度和大丝束碳纤维相容性,使大丝束碳纤维得到更好的浸润。

国外情况:在大丝束碳纤维缠绕应用方面,美国卓尔泰克公司所属的Entec公司对现有缠绕机展纱浸润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用最低成本解决方案使现有缠绕机能够很好的使用低成本大丝束碳纤维,消除了顾客的顾虑。该团队从缠绕机的纤维纱架、浸前展纱、浸润胶槽和绕丝头等几个部分系统进行了研究和测试。

国内情况:国内外针对大丝束碳纤维产业化应用的预浸设备和缠绕设备进行了设计和改造,目前研究大丝束碳纤维展开的主要方法有机械法和声波法。

天津海天长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发明的大丝束碳纤维薄层化处理装置利用花轴带动大丝束作上下交替振动将移动的大丝束薄层化。

常州市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发明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大丝束碳纤维扩展装置,利用相切设置的加热辊筒拓展大丝束碳纤维。拓展后的碳纤维制成的制品厚度小、纤维利用率高,使碳纤维的优良性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上海晋飞日精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发明了低成本高性能大丝束碳纤维展开装置。利用超声波扩纤法对大丝束碳纤维在预展纱装置和主展纱装置上2次展纱,能有效将大丝束纤维展开。

蓝星( 北京) 化工机械有限公司发明超声波胶槽、大丝束碳纤维制造复合芯线的设备及方法。通过调整胶槽外的超声波的强度和作用时间使大丝束碳纤维物理开纤,达到理想的浸润效果。

★国内里程碑

2016年10月12日吉林化纤集团1.2万吨大丝束碳纤维项目开工,致力打造“中国碳谷”。吉林化纤集团公司立足发展“低成本、大丝束、工业级”碳纤维产业,与浙江精功集团有限公司、绍兴众富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公司并合作建设的项目,也是吉林省政府与中国建材集团公司成功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正式动工建设的第一个项目。项目规划用地12.5万平方米,总投资18亿元,拟建6条2000吨/年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最终形成年产1.2万吨大丝束碳纤维的生产规模。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均可实现销售收入13亿元,实现利润1.98亿元,上缴税金1.45亿元。此次开工建设的为一期2000吨/年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计划于2017年10月1日建成投产,后期我们还会持续关注。

目前我国大丝束碳纤维仍然是空白,全部依靠进口,大丝束碳纤维成为未来碳纤维发展的主流方向。吉林省政府与中国建材集团公司成功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力推动吉林省1500吨T800级小丝束碳丝示范线、4万吨工业级大丝束碳纤维原丝、2万吨碳丝等生产线建设,力争到2025年,吉林省碳纤维产业实现20万吨原丝、10万吨碳丝的生产能力,促进吉林省碳纤维产业发展。

吉林化纤集团公司拥有国内最大的碳纤维原丝生产线,可生产1K、3K、6K、12K、24K、48K等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碳丝及其相关制品,产品等级稳定在 T400 级水平以上,碳纤维原丝年产能达到8000吨,现正在扩建碳纤维原丝生产线,建成后碳纤维原丝产能将突破10000吨。

吉林精功建设1.2万吨/年大丝束碳纤维项目,依托吉林化纤集团公司碳纤维原丝的质量、成本优势及碳纤维产业联盟技术优势进行建设,有利于突破大丝束碳纤维产业化生产瓶颈,填补我国大丝束碳纤维的空白,降低碳纤维应用成本,拓宽其应用领域,推动我国纺织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

2018年3月8日,上海石化成功试制出国内真正意义上的48K大丝束碳纤维,并已贯通全流程。该技术标志着国产碳纤维大K数原丝生产制备技术实现了质的突破。

2018年8月5日,位于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疆碳谷新材料有限公司举行了大丝束碳纤维项目开工仪式。该项目主要由兴科控股,预计总投资10.75亿元。2019年安装完成一条千吨级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形成年产2000吨碳纤维的生产能力;2020年再建设安装完成三条千吨级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最终形成年产碳纤维8000吨生产量。

2018年8月,坐落于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的天久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率先建成国内首条500吨低成本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实现了48K大丝束碳纤维国产化,并开始批量化生产。

国内外大丝束碳纤维生产企业(部分)

国外

1 德国SGL公司

2 美国ZOLTEK公司(已被日本东丽收购)

3 美国AKZO-Fortafil公司(已被日本东邦收购)

4 美国Aldila公司(已被日本三菱丽阳收购)

5 英国Courtaulds 公司

6 日本三菱丽阳

7 美国氰特(Cytec)公司(已被比利时索尔维收购)

8 德国Dralon GmbH公司

9 印度Kemrock公司

中国

1 台湾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2 蓝星纤维有限公司

3 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 吉林精功碳纤维有限公司

5 上海石化

6 天久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7 新疆碳谷新材料有限公司(在建)

来源:DT新材料、碳纤维生产技术

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

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振动复合材料轨道交通汽车建筑材料机器人控制纺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8-03
最近编辑:1月前
碳纤维生产技术
助力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
获赞 19粉丝 19文章 3548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关注ℱ关于帕克太阳探测器(Parker Solar Probe)

北京时间 8 月 12 日下午 3 点 31 分,具有历史意义的帕克太阳探测器(Parker Solar Probe)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 SLC-37B 发射位由德尔塔4 重型火箭发射升空。在经过了 43 分钟的飞行之后,虽然期间经历了第三级疑似失联的惊险时刻,还好是最终有惊无险,帕克探测器成功与火箭分离,独自踏上了奔赴太阳的漫漫长路,也就此揭开了人类探索太阳的新征程!图丨现场发射图丨疑似出现问题时,现场工作人员面情凝重其实,帕克探测器的此次发射可谓是过程坎坷,最早预定在 7 月 31 日进行发射,之后又经历了 4 次推迟,选定在 8 月 11 的下午 3 点 33 分。可无奈祸不单行,在分别经过了因技术问题而推迟 20 分钟后和两轮倒计时暂停之后,火箭还是触发了氦气红色压力警报,火箭燃料管温度降低,最终推至今日下午 3 点 31 分发射。图丨帕克老爷子也在深夜到现场“支持”图丨烈焰炎炎的宣传海报(为了保障本次远距离的飞行任务,德尔塔 4 火箭首次加装了 Star 48BV 上面级,摇身一变成为了“三级箭”) Parker 是为了纪念研究太阳和太阳风的尤金·帕克 (Eugene Parker) 博士,他在 1958 年发表了一篇名为《行星际气体和磁场的动力学》的论文,第一次提出了太阳风的概念。而与此次 Parker 一起升空的还有 1137202 个名字!这些名字被存入在了一张 TF 卡上,随一张铭牌被贴在探测器高增益天线的下方。图丨帕克到现场与火箭合影我们首先来看看 Parker 将会实现的几大壮举:距离最近:Parker 将会成为距离太阳最近的人造天体,设定的最近距离约为 610 万公里,不仅首次进入太阳的日冕层,而且还打破了太阳神 2 号探测器在 1976 年 4 月 17 日创下的 4343.2 万公里的此前最近距离记录。温度最高:由于距离太阳近,且又运行在日冕层,所以 Parker 将会承受奇高无比的温度,探测器面向太阳的一面需要承受高达 1377 摄氏度的高温,但又必须要保证工作仪器始终处在几十度的室温条件下,可想难度之高。速度最快:为了能够挣脱地球引力的束缚,成为太阳系内的星体,Parker 也将创造人造物体有史以来最快速度的记录。据估计,其将以 70 万公里的时速绕太阳运行,远超当年太阳神 2 号的 25 万公里/时,打一个比方,这就相当于 2022 年冬奥会的两个举办地——北京和张家口之间一秒就走完全程。 当然,为了要实现以上的几大目标,Parker 必须要经过长时间复杂的变轨操作,最后才可以抵达太阳。根据 NASA 的介绍,Parker 要在 7 年的时间里 7 次飞掠金星,以借助其引力来实现轨道调整,从而使探测器更接近太阳,而这期间,它将环绕太阳一共飞行 24 圈。 图丨帕克探测器逐渐接近太阳示意图(图片来源:NASA)在进入太阳的日冕层之后,Parker 携带的四个仪器套件,将会分别用在研究磁场、等离子体、高能粒子和太阳风。毫无疑问,能够实现如此近距离的观测,大量新的发现必将彻底改变我们对日冕的理解,并扩展我们对太阳风起源和演化的认识。 其实,Parker 也仅仅是作为 NASA“与星共存”(Living With a Star) 项目的一部分,整个计划目的就是要探索地日系统的方方面面以及其对生命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但正如我们上文所提到的,当年的太阳神 2 号探测器已经可以到达距离太阳比较近的地方了,那为什么经过了几十年之后 Parker 才将这一记录向前有所推进呢?归根结底,就在于前沿材料技术的进步使得探测器可以在不明显增重的前提下能够耐受上千度的超高温。来源:DeepTech深科技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