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聚焦ℱ解放军报:碳纤维-撑起大国重器的“小材料”

3月前浏览977

本文摘要:(由ai生成)

美国研发出3D打印耐高温碳纤维聚合物技术,有望应用于航空航天发动机。碳纤维被誉为“黑色黄金”,因其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等领域。碳纤维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是大国竞争的焦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将在航空制造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提升武器装备性能。

日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与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联合研制出3D打印耐高温聚合物的新技术,未来有望应用于航空航天发动机,该技术使用的材料正是碳纤维。

现代战争武器装备向着低能耗、大载荷、隐身化和高机动性快速发展,对制造武器的材料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被誉为“黑色黄金”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材料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等领域。借助碳纤维材料打造性能更优的武器装备,早已成为各军事强国比拼较量的新战场。

令人着迷的“黑色黄金”

还记得动画电影《超能陆战队》里的机器人“大白”吗?这个感动了无数人的医疗机器人的原型,体内骨骼正是由碳纤维材料打造,这才让外形软绵绵的他能经受住碾压摔打。

事实上,就连此前曾经为超重问题所困扰的F-35战斗机,最终也是靠着使用多达35%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才得以实现飞天梦想。被誉为“黑色黄金”的碳纤维,早已在国防军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是火箭、卫星、导弹、战斗机和舰船必不可少的基础材料。

碳纤维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1860年,英国人瑟夫·斯旺在制作电灯灯丝时发明了碳纤维并获得了专利。碳纤维真正迎来研究应用“井喷”阶段,还是20世纪50年代之后的事。1958年,美国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了高性能碳纤维,日本和英国研究人员紧随其后,对碳纤维的性能进行改进升级。到20世纪70年代,碳纤维材料开始在战斗机结构件上崭露头角,F-15、B-1、F-16以及F-18等战斗机上都能看到碳纤维材料的身影。除美国空军的F-22和F-35战斗机大量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外,X-47B、“全球鹰”等装备更是借助碳纤维材料,实现了有效载荷、续航能力和生存能力的大幅度提升。

用“坚如磐石、韧如发丝”来形容碳纤维材料毫不为过。别看碳纤维材料像纺织纤维一样柔软可加工,却是一种强度比钢大,且耐腐蚀、耐高温、导电导热性好的新一代高性能材料。人们平时接触最多的碳纤维材料自行车,就是借助了碳纤维材料没有塑性形变的特性,不但减轻了车身重量,更大大提升了自行车的使用寿命。

目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特性还存在着巨大的提升空间。在碳纤维材料重点研究的树脂领域,碳纤维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武器装备各部件的使用寿命,并将显著改善武器装备抗冲击韧性、耐疲劳损伤性、工艺性和耐湿热性。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实现的3D打印,更将进一步提升加工大尺寸、复杂零部件的可靠性。

 

大国竞争的“新材料之王”

现代战争武器装备向着低能耗、大载荷、隐身化和高机动性快速发展,对制造武器装备的新材料技术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回顾历史不难发现,碳纤维材料每次取得重大研究进展,都伴随着相关军事需求的有力牵引。20世纪50年代,为解决导弹喷管和弹头耐高温、耐腐蚀等关键技术难题,美国率先研制出了粘胶基碳纤维。此后,伴随着更高性能、更多品种碳纤维材料的出现,看似柔软的纤维也成了大国竞争的“新材料之王”。

碳纤维是含碳量在95%以上的新型高性能纤维,制造技术难度大,是衡量武器装备系统先进性能的重要标志。碳纤维材料的制造工艺十分复杂,涉及化工、纺织、材料、精密机械等领域,是一项集多学科、精细化、高尖端技术于一体的系统工程。由于整个生产过程事关湿度、浓度、粘度、流量等上千个参数的高精度控制,稍有不慎就会严重影响碳纤维材料的性能和质量稳定性。因此,目前只有极少数国家能稳定生产出高性能碳纤维材料。

事实上,碳纤维材料尤其是高强度碳纤维原丝,可用于高性能武器装备研制,因而在一些国家的出口清单上达到了与核武器技术相提并论的禁运等级。因此,研制新一代碳纤维材料以及更高性能的武器装备,就成了各军事强国比拼尖端实力的“重头戏”。目前各军事强国纷纷将目光锁定在“碳纤维材料”领域,竞相推出研发碳纤维材料相关计划,或将引发碳纤维材料研制的“群雄逐鹿”。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此前就曾投入巨资用于改善碳纤维材料强度项目研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也积极投入新型碳纤维热防护系统研究。

“上天下海”发展前景广阔

伴随着相关技术的日渐成熟和武器装备需求的不断加大,碳纤维材料的应用也日趋完善。具备轻质、高强度、耐化学腐蚀等诸多优点的碳纤维材料,势必全面进军武器装备领域,实现“上天下海”,发展前景广阔。

在航空制造领域,碳纤维材料的应用早已不可或缺。F-35战斗机飞行头盔主体就全部使用了高性能碳纤维材料,可将空速、航向、高度、目标信息和雷达警告等直接投射到头盔的面罩上,为飞行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态势感知能力。2015年开启全球飞行之旅的“阳光动力2号”太阳能飞机,整体结构的80%都采用了碳纤维材料做“保暖外衣”,在飞行过程中还节约出了更多的动力。除满足机体减重和特殊性能需求外,能有效吸收雷达波的碳纤维材料还为战机披上了“隐身外衣”。美国B-2轰炸机的机身和F-117A战斗机也都采用了碳纤维吸波材料。

在无人机领域,碳纤维材料更成为无可替代的“最佳外壳”。为保证承载和续航能力,无人机外壳需要结构强度大、重量轻的特殊材料。相比于此前广泛应用的铝合金和工程塑料,碳纤维材料重量轻、强度高,还具有较好的电磁屏蔽和隐身特性,且一体化制作成型较为方便,未来势必成为无人机外壳的主要材料。尤其是由碳纤维制成、仅重106毫克的微型无人机,能进入遭受挤压的狭小空间搜寻信息,在军用民用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碳纤维材料不仅能上天,还能下海。美国“福特”号航空母 舰就大量使用碳纤维材料来“瘦身”,瑞典皇家海军“维斯比”级隐形护卫舰采用碳纤维材料,不但具有很高的强度和耐用性,还具有优良的抗冲击性能。印度海军在制造“吉尔坦号”和“卡瓦拉蒂号”护卫舰时,也曾专门从瑞典进口碳纤维材料。

此外,碳纤维材料也被大量应用于卫星、导弹和火箭发动机。尤其是卫星在太空飞行时面临“冰火两重天”,热膨胀系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碳纤维材料恰恰是卫星的“拯救者”。研究人员甚至推出了一款碳纤维枪管,可大幅改善枪械的射击精度、耐用性和枪管寿命。一场属于碳纤维军事应用的“大戏”,才刚刚拉开帷幕。


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

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疲劳复合材料化学隐身航空航天材料太阳能机器人控制无人机纺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8-03
最近编辑:3月前
碳纤维生产技术
助力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
获赞 27粉丝 34文章 3752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干货ℱ复合材料研发中的“四位一体”

本文摘要:(由ai生成)先进复合材料(ACM)具备轻质高强、耐腐蚀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及多行业。其研发涉及设计、材料、工艺、试验四大环节,设计需综合考量多因素,材料研发需满足市场需求,工艺控制成本且强调可靠性,试验确保质量。ACM应用将促进产品轻量化、延长寿命、减少维护成本,实现更环保节能。先进复合材料(Advanced Composites Material,简称ACM)专指可用于加工主承力结构和次承力结构、其刚度和强度性能相当于或超过铝合金的复合材料。ACM具有质量轻、较高的比强度、比模量、耐腐蚀、可设计、耐腐蚀、结构尺寸稳定性好以及适用于大面积整体成型等特点。随着工业领域对于轻质高强材料需求的增加,先进复合材料已经不仅仅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等尖端领域,已经而且将更加广泛地应用于风电、轨道交通、汽车、新能源、医学、体育器材、机械、建筑等行业。复合,是材料达到新性能和新功能的重要途径,有别于普通复合材料,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都是采用连续高性能纤维与高性能树脂基体进行复合来实现1+1›2的效果,在制造工艺方面也在强调控制成本(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基础上注重工艺的可靠性、产业化性,采用更多的设备来实现设计、制造、检验方面有别于普通复合材料的高要求。复合材料的应用会使产品更轻量化、会增加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从而达到更轻便、更节能、更环保、从而降低全寿命成本的目的。在复合材料业界,常会听到这样的经典句式:设计是先导、材料是基础、工艺是关键、试验是保障。这四句话,说明了在复合材料的研发中四个必要环节的作用及相互关联性,四个环节,相互依存,缺一不可。设计是先导设计的先导作用体现在集成上,设计师在综合考虑使用环境、载荷、寿命、可修复性、功能性等因素的基础上还要兼顾制造的可行性、成熟度、可检验性,另外就是要考虑成本,民用产品更是要考虑成本的可接受性。树脂基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不同,没有那么多设计数据可选,它首先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积累的大量设计数据(包括材料的许用值、A级值、B级值等)多为内部使用,即便公开材料数据的材料体系,材料价格民品也很难接受,民用部门需要按照自己的选材积累数据,数据的离散系数还会比较大,这是一个很耗费时间与金钱的过程;设计师还要对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成型过程有所了解,它不是象金属那样可以铸、锻、焊或机加生产出来的,而是在成型过程中才把纤维与树脂复合形成了复合材料,特别是热固性树脂,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做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所以要制定制品合格的判据,什么样的制品需要接受什么样的检查检验,多大的缺陷在多大的范围不能超过多少,什么样的允许修理,什么样的就得报废,允许的制件外观、贴模度、厚度公差、零件被加工的精度等等都需要设计师对每一个零件一一作出规定;树脂基复合材料与金属不同还在于它的各项异性,这个特点既是优点也是不足,好的方面是设计师可以发挥想象将材料的特点尽情用到极致,比如纤维的拉伸方向,材料性能就会很好,设计师还需要克服材料的弱项,这往往就是木盆的短板,需要特别加以注意;复合材料的结构还可以很丰富,比如纯层合结构,蜂窝(泡沫)夹层结构,可以是一层蜂窝两层面板的A夹层、也可以是两层蜂窝三层面板的C夹层,面板的材质可选(纤维与树脂的不同组合),蜂窝的材质、壁厚、高度、密度、孔格尺寸及形状等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与优化,这些给了设计师极大的选择余地,但也由此增加了复合材料的设计难度;还有,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耐温性与金属不可同日而语,需要耐受高温的部件需要选择能承受高温的树脂体系,否则只能放弃选择复合材料制品。复合材料制品的设计师之前多年多是军工系统培养的,现在民品需求多了,懂复合材料设计的人才就显得十分缺乏,需要在岗的各行各业的设计师们改变观念,从头学起,积累经验,这会是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不断学习、实践,结合问题找差距,螺旋式提升,军工企业的设计师也是这么一步步摸索着发展过来的。材料是基础材料是基础其实很好理解,材料工作者就是要根据市场需要研发出符合用户需求的材料体系(纤维及树脂),摆上货架,供客户选择。材料的制造商应该提供材料的标准,这其中材料的基本性能,出厂检验的项目、标准及合格判据,标准状态下的使用方法,供应的状态及包装,产品的运输、储存方式等等都应有所交代。复合材料中树脂基体不同,纤维(或织物)不同,材料的性能就不同。在复合材料生产过程中,一些材料是构成制件的,还有一些只起辅助作用,只在成型过程使用,并不用在制品本身上,如:真空袋、密封胶条、透气毡等等,我们称之为辅助材料,这些辅助材料的成本往往也不价廉,需要在制造成本中一并考虑。材料的配套性也很重要,涂层、密封、粘接剂等,它们与主材的相容性需要验证,耐温等级、固化温度要相近,附着力等需要提出指标。热塑性复合材料由于成型时间短、可多次成型、修复性好,正在成为比热固性复合材料增长速度快的一大类新材料,配套的工艺及设备也在不断的出现。材料的供应商一定要经得起质量考验,能长期提供保质保量、性能稳定、性价比高的材料及售后服务才能称之为好的供应商。工艺是关键只有通过成型工艺才能将纤维与树脂复合起来构成复合材料,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给制品赋形、使树脂基体完成固化,达到预期的强度。复合材料成型颠覆了金属成型的传统工艺,一种是层合而成,比如预浸料铺叠后的真空袋、模压、热压罐成型等,再有就是液体成型,将树脂注入铺有纤维的闭合模具中浸透纤维后固化获得制品。复合材料可以通过整体化设计成型出复杂型面的制品,减少连接件和由此带来的重量、人工成本的增加,从而达到减重和降低成本的目的。在复合材料总成本中制造成本约占60%~70%,降低 制造成本就成为复合材料扩大应用领域的重头戏。降低成本必须要有批量的概念,否则没有意义。模具、工装、制造过程中必要的场地、人工、能源及检测都是成本构成的因素,后期的机加、装配、涂装也必须到位,修理也应在考虑的范畴内,这些环节缺一不可,只有控制好每一个环节,才能把好的制品质量进行传递,最终获得符合技术要求的制件。越来越多的制造设备及控制装置为复合材料的批量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复合材料制造的过程就是满足设计要求的过程,而使用要求的达到是通过设计满足的。试验是保障检测的环节很多,材料性能评价需要,工艺参数摸索需要,产品的最终检验也必不可少。一个复合材料产品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光目视检查还很不够,有的还需要测试“随炉件”的力学性能和进行内部结构的无损检测,需要进行尺寸(含厚度方向)、贴模度等检测,为了考核设计、材料、工艺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有的还需用制品(或装配件)进行各类功能考核,如静力试验、疲劳试验、雷击试验、鸟撞试验、电性能检验等等。如果是军用材料,还须进行材料的各类环境试验,如:盐雾、湿热、高低温交变、耐有机溶剂、耐霉菌、老化等等,通过这些考验的材料才能用在相关的型号产品上。正是有了这么多、这么复杂的检测环节,才保障了复合材料制件的质量,证明之前的各个过程的正确性。复合材料行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行业,需要一段时间的发展、磨合,它需要的配套技术与行业很多,大家必须要目标一致,协同发展。复合材料是我们国家产品更新换代的一类重要材料,我们有幸成为国内的先行者,要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复合材料、学会设计、使用复合材料,还需要更多的人为复合材料的科普做贡献,只有更多的人熟悉复合材料,才会有更多的人把这个行业做大,在做大的基础上,才能将这个行业逐渐推向成熟,从而做强。我们期待复合材料行业的跨越发展,期待复合材料行业为我们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做出更大贡献!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