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复合材料公司董事总经理Lars Herbeck在CW 2018年碳纤维会议上发表演讲。
每年秋天,CompositesWorld杂志都会举办碳纤维会议,12月初,我(本文作者Jeff Sloan,下文均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参加了在加利福尼亚州拉由拉市( La Jolla, CA.)举行的2018年会议。 自2006年我成为CW的主编以来,这是我参加的第11届碳纤维会议,并且像往常一样,会议上充满了信息量高、参与度高的与会者以及投资碳纤维供应链的赞助商和参展商。
与此同时,还有以下一些亮点:
观点1
碳纤维制造商Hexcel(赫氏,美国康涅狄格州斯坦福德)全球纤维总裁Brett Schneider的演讲为会议拉开序幕:他表示目前全球碳纤维需求量为每年60,000-65,000吨,全球铭牌产能为16万吨。他承认,这似乎表明碳纤维过剩,他警告说碳纤维性能的变化 - 丝束数,机械性能,尺寸,纤维形态等 - 结合生产拆卸,实际上可能限制某些类型碳纤维的可用性。
Schneider还花了相当多的时间来解决商品化问题 - 即上述变异性造成了太多的复杂性,使碳纤维的采用变得困难。我并不能简明扼要地总结Schneider在商品化方面的所有评论,只能说他认为这是不可行的,并从他的演讲中引出这句话来给读者思考:“你希望我们商品化哪一种纤维?,或者两种?”Schneider的另一个评论也引起了一些笑声,并在整个会议期间被其他主持人鹦鹉学舌般引用:“如果你只给别人一锭碳纤维,它(碳纤维)本身是毫无用武之地的。”意思是,应用碳纤维需要一些诀窍。
观点2
与Schneider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复合材料行业咨询公司CarbConsult GmbH(德国Hofheim am Taunus)的董事总经理Dan Pichler。他估计碳纤维需求量在85,000-90,000吨的范围内,其中60-65%在小丝束(1k-24k)段,35-40%在大丝束段。他说,65%的碳纤维进入工业终端市场,20%进入航空航天市场,15%进入体育用品市场。他说,碳纤维同比增长率为9-14%。在产能方面,Pichler认为比Schneider估计的更紧缺。 Pichler估计全球碳纤维铭牌产能为14万吨,实际产能(拆卸后)为90,000-95,000吨。 Pichler表示,目前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碳纤维制造商正在扩张。他提到商品化,他称之为标准化,通过对使用碳纤维的许多OEM的独家供应进行挑战,并指出“采购者需要多个供应商。在现实世界中,标准化对我们的客户是有吸引力的。“然而,他指出,正如Schneider所做的那样,材料分层使得这很困难 - 但并非不可能:”在某些情况下,他们将获得标准化。在某些情况下,他们不会。"
观点3
Spirit AeroSystems(美国堪萨斯州威奇托)的研发总监Pierre Harter,展望了该航天巨头(Spirit公司)正在评估的下一代飞机应用的材料和技术。Harter强调需要“成本和性能的阶梯功能变化”,以满足航空航天OEM在制造效率和产量方面的期望,理由是他和他的团队正在使用多功能材料,先进的预成型件,高速纤维/ 胶带铺放技术,结构粘合,增材制造,纤维转向和检测。 简而言之,Harter说:“下一架飞机的制造成本必须比我们过去看到的低。”
观点4
福伊特复合材料公司(Voith Composites,德国加兴)董事总经理拉尔斯·赫贝克(Lars Herbeck)就汽车碳纤维问题进行了探讨,该公司开发了一种高度自动化的窄带铺放/预成型/树脂传递模塑成型(RTM)工艺,用于生产奥迪A8的碳纤维/环氧树脂后墙板。Herbeck还评估了汽车树脂固化技术的现状,发现了他感兴趣的东西,并指出,自1950年以来,环氧树脂固化时间急剧下降,从24小时下降到今天的1.5分钟。他说:“我们每天要生产将近1000个零件。”“热固性塑料与热塑性塑料速度一样快。”但他最终表示,汽车复合材料部件的成本必须降低到18欧元/公斤以下。为了实现这一点,他说,为了可持续发展,碳纤维的成本必须降低到10欧元/千克以下。
来源:赛奥碳纤维技术
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