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对比·氢燃料电池 PK 锂电池

1月前浏览158

 技术派 


观点1:氢燃料电池代表的不只是新能源汽车,更是有效的长时间储能的问题,而且市场是需要技术来培养的。目前来说,无论是锂电还是燃电都不能完全取代燃油车的地位,但是能源形式的变化浪潮我们需要与时俱进,单纯的从市场或者技术本身判断其可行性都是片面的。


观点2:个人觉得,氢燃料完全无法取代储能电池技术。很多人在讨论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但是却忽略了这种技术是否为市场所接受。就像当年爱迪生坚持直流发电和传输,技术不会差,但是最后败给了特斯拉的交流电技术。


观点3:关键问题是还没有获得技术突破,催化剂成本没下来,和锂电池对比成本明显高。日本搞了很长时间,他们进行大规模商用了?特斯拉为什么搞几千个松下18650装车上,不用燃料电池?如获得突破有大规模商用推广可能性,这些器件或者配套设备都不是问题。


观点4:从技术角度来说,三元、固态,理论上能量密度和可持续性比较低,未来发展燃料电池的能量密度是可以跟传统燃油车相比的,但由于燃料电池发展投资高,产业链也很长,所以必须从国家顶层设计、能源角度、战略角度和安全角度考虑。


观点5:氢燃料电池主要的成分是氢,在使用寿命结束后,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锂离子电池因含有重金属镍、钴、砷等有毒污染物,所以必须要进行回收处理。此外,氢燃料电池在衰减、能效转化、易维修程度等多方面有着显著优势。



安全派


观点1:自从总理从日本回来,感觉风向就变了,想想未来马路上跑的都是无污染的清洁汽车,确实有点期待和兴奋。只是安全问题还是不容小觑啊!


观点2:燃料电池由于原料氢气易燃易爆,市场普遍担心其安全性问题。但业内专家表示,从氢气的特性、储运过程、燃料电池车辆的安全设计、事故和极端情况下的车辆安全、加氢设施的安全规范5个角度全面分析了氢气的使用安全问题,结论是:氢气安全性并不差,足以媲美传统燃料和锂电。而且现在车用储氢装置都采用碳纤维材料,在80km/h速度多角度碰撞测试中都可以做到毫发无损。


观点3:加氢站大规模储存的不是氢,是甲醇,安全性并没大问题。




支持派


观点1:从国家的扶持力度就可以看出未来的发展趋势,氢燃料电池从耐用性和环保方面必将取代锂电池,在未来的几年内必然是电动车市场蓬勃发展的时期。


观点2:氢燃料作为一种零排放、无污染的新能源,是国家实现节能减排和促进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议由国家层面统筹规划,将氢能从国家发展重点方向升级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做好顶层设计,促进氢能产业健康发展。


观点3:我国急需加强氢能源基础设施尤其是加氢站的建设发展,理顺整个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生态链,以此推动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分析派


观点1:燃料电池汽车的优势显而易见,但高压储氢是其推广的瓶颈,不宜盲从,需合理布局。燃料电池汽车只是氢能产业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其他事情可以做,需要做


观点2:氢能产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单纯靠市场和企业无法完成,要充分发挥体制优势,因此国家顶层设计尤为重要。可参考国际有效的氢能项目管理机制,从材料到运输、加氢到运行的全生命周期,进行清晰、规范、系统化的顶层设计。


观点3:燃料电池从根本上来说其实并不适合用于汽车,这里有各方面的原因,比如说氢气罐的存放、加速性能等。更适合储能,特别是国内弃风弃光以后的负电价。


观点4:氢能产业未来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一是产业化、商业化进度较慢,一些关键技术与国外还存在差距,产业链较为薄弱、工程化的能力还须提升;二是在基础设施方面,制氢、供氢、加氢的系统先进性有待提升,制氢成本亟待降低;三是要加强企业主体作用、提升技术标准和检测体系,同时加强国际合面。


观点5:氢燃料电池的未来也与基础设施建设息息相关,不能只看一端。国家政策倾斜是好事,说明有引导。但未来能否发展其重点依然是产业上的发展方向。没有配套建设,没有产业发展,一切都是空话。


观点6:目前氢燃料在车用产品上,市场尚未形成规模,主要依赖国家补贴的推动。对我国而言,氢能的主要来源应是可再生能源,同时可再生能源也需要氢能进行储能,二者相互需要,只有这样,氢能才真正具有战略意义。最终的集中储能应是氢能,氢气也可直接进入输送管道,这是集中式、大规模、长时间可再生能源储存的最佳方式。


 


总结      


我国在氢燃料电池的发展上有一定的优势:(1)我们有丰富廉价的氢能资源,非常适合于引领全球。(2)国家政策倾斜,补贴力度很大。


但也有一定的不足

(1)产业链不完整、不配套。中国的氢能是从小公司开始的,几乎全是创业企业,从技术部门发动的。现在大企业进来时间还很短,不同于日韩的大公司起步,所以我们产业链不完整、不配套,成本降不下来,一个进口的空压机几乎相当于先进技术国整个动力系统的成本。

(2)关键零部件和产品的差距大,动力系统的膜电极、空压机、氢泵以及储氢瓶、加氢枪和软管等加氢站的关键部件都是进口,对高压氢用材料也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安全性隐患巨大。


氢燃料电池要想成为真正的颠覆性技术,还需要降低成本、提升性能,亟待发展的不仅仅是氢燃料电池本身,还需要整个动力系统包括相关零部件的协同合作,这是一条漫漫长路,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去攻坚。


来源:化工新材料

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

 

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碰撞燃料电池汽车新能源理论材料储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7-23
最近编辑:1月前
碳纤维生产技术
助力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
获赞 19粉丝 23文章 3560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揭秘·碳纤维:助力汽车轻量化 高成本成最大阻碍

本文摘要:(由ai生成)蔚来ES6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车身结构,与康得复材合作实现减重30%以上。碳纤维作为“轻量化材料之王”,在汽车节能减排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其高成本仍是应用的主要障碍。国内外车企正加速布局碳纤维材料领域,康得复材已与多家车企展开合作。“这个合作还是体现在了ES6上。”12月20日下午6点,康得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何鹏在带领两拨客户参观完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基地后,在电话里跟经济观察网记者说。12月15日,蔚来汽车在上海东方体育中心迎来了其今年的重要盛会,会上发布的第二款量产车型ES6引发广泛关注。值得一提的是,ES6在铝制车身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块2平米左右的碳纤维板,使其成为同级中唯一使用铝合金+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车身结构的车型。车辆后端多数的关键负载由碳纤维后地板承受,蔚来ES6的碳纤维后地板总成、碳纤维座椅板总成、碳纤维后地板横梁总成三大部件由康得新欧洲汽车轻量化设计中心和蔚来联合设计,由康得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康得复材”)批量供货。东方证券一位分析师称,汽车减重10%,其燃油效率可提高6%-8%,汽车减重100千克,百公里油耗可下降0.3升-0.6升。作为汽车节能减排的主要途径之一,轻量化被纳入节能汽车标准体系。具有“黑色黄金”之称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因具有质轻、设计自由度高、集成性强等特点,正在成为轻量化材料的新宠。减重30%以上康得复材是康得集团、康得新集团携手打造的“碳纤维轻量化产业平台”的核心企业,为客户提供从碳纤维复合材料部件从设计、研发、样件试制、检测、小批量生产到大规模供货和服务的碳纤维轻量化整体解决方案。“事实上,在蔚来打算推出ES8的时候康得复材就有合作的想法。但后来经过一系列的评估、论证,我们发觉当时时机还不是很成熟,于是这个合作就体现在了ES6上。2016年7、8月份的时候,我们便开始着手一起进行ES6的设计研发工作。”何鹏说。蔚来官方资料显示,ES6理论上年产量为10万-15万辆。对此,何鹏解释称:“汽车要批量化生产,部件生产效率是非常重要的核定标准,目前由康得复材提供的碳纤维部件的生产效率为1分20几秒一个部件,这与生产金属汽车结构件的效率类似。”据介绍,ES6车型中碳纤维后地板的使用让车身整体的扭转刚度更高,被动安全性能提高,整体耐久性也得到很大提升。此外,碳纤维后地板嵌入到全铝车身中,比铝合金减重30%以上,与相同体积的高强度钢相比,重量仅是它的1/5。公开资料显示,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纤维材料。其强度高于超高强度钢2倍以上,比铝轻30%、比钢轻50%,强度是钢的7-9倍,被称为“轻量化材料之王”。“减重是未来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原中国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专家张定金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碳纤维在模量和密度方面的优势明显,代替钢材可减重40%以上。在减重的同时,汽车需要考虑部件的受力情况和抗冲击性以保证安全性。“在碰撞过程中,碳纤维复合材料吸收能量的能力是钢的4-5倍,可以做到在减重的同时汽车的碰撞安全性能得到提升。”长期从事碳纤维研究的中国复合材料学会荣誉理事沈真在回答经济观察报记者提问时说。应用提速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汽车领域的应用率先从赛车开始,近年来在民用汽车中也迅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一类重要的汽车轻质材料,其应用范围正在由内饰向外装件、车身及结构扩展。德国宝马公司是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大规模汽车生产领域应用的先驱。2011年,宝马在法兰克福车展首次发布i3电动概念车和i8混动概念跑车。2014年,i3成功商业化,碳纤维产品在通用汽车领域的商业化普及应用向前迈了一步。张定金介绍说,目前,全球主要碳纤维生产商和主要汽车生产商已纷纷结成联盟,谋求共同发展。“比如奥迪汽车于德国福伊特公司,奔驰、丰田与日本东丽公司,通用汽车与日本帝人东邦等。”多位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与国外巨头相比,国内车企在碳纤维领域的应用尚处在初期发展、小规模应用的阶段。“目前已有为数不少的国内汽企和碳纤维复合材料企业正加速在车用碳纤维材料领域的布局。”沈真介绍说。2018年6月30日,前途汽车首款车型——前途K50在前途汽车苏州生产基地正式量产下线。值得关注的是,该车车身材质全部采用碳纤维材料,整车应用29个碳纤维复合材料外覆件,总重量比传统钢板材料重量降低40%以上。来自康得复材的信息显示,康得集团与康得新集团联合打造的碳纤维轻量化产业平台已经与近60家主机厂展开交流与合作。已完成了多个车型的车身覆盖件、车身结构件的汽车碳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项目。合作车企包括:北汽集团、蔚来、上汽集团、长安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威马汽车等。待解难题沈真表示,汽车碳纤维轻量化是未来汽车轻量化发展的大趋势,但目前车用低成本碳纤维及其中间体材料产业链的缺乏,碳纤维汽车维修的问题等都是待解难题。“高成本问题是最大的阻碍。”“企业评估成本是从综合方面评估,尽管碳纤维材料成本高于钢材、铝合金等材料,但使用能量消耗和维护成本下降,因此全寿命成本降低。”据何鹏透露,单从材料成本来看,ES6的材料成本控制在300元/公斤以内,而同等情况下使用铝合金材料的成本大概为60元-100元。“虽然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汽车企业都制定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发展计划,并与碳纤维企业建立联盟,但仍存在一些发展瓶颈,如:缺乏复合材料整车及零部件设计准则、评价标准与数据库,缺乏复合材料零部件自动化量产技术与装备等等。”东华大学教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余木火此前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说。采访中,经济观察网记者了解到,不止一位业内专家持相同的观点。长期研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聊城大学材料学院教师赵伟说:“在工业领域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没有成熟的制造工艺及设备,就直接导致成本降不下来,理论上的量产实际上只是一个概念。”在张定金看来,国内汽车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挑战,首先要解决的是理念问题。“复合材料不应作为金属材料的简单替代材料,重点要建立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上应用的系统解决方案,形成降低全寿命成本的应用理念。”“其次,碳纤维制造商、碳纤维复合材料供应商与汽车制造商之间应建立三位一体的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开发碳纤维汽车部件,建立和完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汽车零件的设计数据、试验方法,发展低成本碳纤维材料等。”来源:经济观察网 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 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