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微说·2018年全球碳纤维产业价值规模

4月前浏览1324

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

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理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7-23
最近编辑:4月前
碳纤维生产技术
助力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
获赞 27粉丝 35文章 3752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回收·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的处理

本文摘要:(由ai生成)碳纤维具有高导热、导电、耐高温等特性,是先进结构与功能材料。其废弃物回收价值高,可缓解环境污染与资源短缺。碳纤维废弃物处理以机械再循环和能量回收为主,避免掩埋和直接焚烧的低效污染方法。回收再利用碳纤维废弃物符合可持续发展和低碳循环经济理念。概 述: 碳纤维(Carbon Fiber,CF)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黑色特种无机高分子纤维,其分子结构界于石墨与金刚石之间,含碳量≥90%。它具有一般碳素材料导热、导电、耐高温、耐摩擦、耐腐蚀等特性,同时,还具有极好的纤度、良好的织物编织性、显著的各向异性、极高的轴向强度和模量等。其主要用途是增强树脂、金属、陶瓷、水泥等基体材料后制成先进结构材料、功能材料,被广泛用于各行各业。因此,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出现,是继木材、金属之后,世界材料史上的又一次革命,近来更被称为“21世纪的黑色革命者”。 碳纤维废弃物回收价值与意义 正如任何事物均有其两面性一样,碳纤维在具有上述其它增强材料不可比拟的自身优异特性同时,也具有其相应的局限性。其局限性主要体现在3方面:一是脆性大、耐冲击性较差、容易损伤,且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近似直线,进而导致设计时其轴向强度浪费较大。二是在强酸作用下易发生氧化,与金属复合时将发生金属碳化、渗碳及电化学腐蚀等。三是生产技术难度大、能耗高、污染严重,相关体现为生产过于集中、价格高(为E-玻纤的20~200倍)、易形成垄断。 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多用于强度、刚度均有较高要求的结构场合或特殊场合,其使用寿命有严格要求。据预测全球废弃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至2010年可达2万吨,其中含碳纤维1万吨以上,按平均价格700元/kg计算,约合人民币70亿元以上;自2007年起,随着全球每年约3万吨碳纤维投入使用,其后期废弃物商业价值将越来越高,对此欧美等国更通过颁布法令等措施予以促进其回收再利用。 碳纤维、玻璃纤维生产时的能源消耗、废气排放与环境影响数据见表1。由表1可知,碳纤维生产能耗约为玻璃纤维的12倍,环境影响60倍多,可见回收再利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此外,构成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的碳纤维、基体树脂等主体材料,其制造原材料皆为不可再生资源,鉴于我国人均资源少、日益匮乏等严峻局面,更应加以充分循环再利用,这既与我国可持续发展国策相适应,又与2009年哥本哈根全球会议“利用科技,倡导低碳循环经济,以减轻碳排放”的主旨一脉相承。 处理方案选择 至今为止,复合材料废弃物处理可行方法有:掩埋、重复使用、机械材料再循环(又称物理粉碎法)、焚烧、材料再循环与能量回收法(又称物理化学法)、化学水解、水泥制造等7类。 由于碳纤维价格昂贵、综合性能好,多用于军民高端或特殊领域,其制品报废程序严格,故不重复使用或可能性不大;因其含碳量高达90%以上,且制造成本远高于常规纤维,如采用露天直接焚烧法或水泥制造等间接焚烧法予以处理,不但污染严重,而且十分不经济,即社会与经济效益均较差;而化学水解法多用于夹芯结构类复合材料废弃物回收处理。此外,前期废弃物处理常用的低成本直接掩埋法,在多年或永远不烂同时析出有毒物质,进而长期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系统,后期将为环境等相关法规所逐渐禁止。综上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处理可行方法有:机械材料再循环法、材料再循环与能量回收法2种。但在后面对比分析时,仍将水泥制造等能量回收焚烧法列入讨论范围。参考文献[1] 沈曾民、迟伟东、张学军、田艳红,高模量碳纤维的现状及发展⑴。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10 年 6 月,Vol.35 No.3:5-13。[2] 田立娜。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回收与再利用。硅谷,2010 年 3 月。 [3] Anna Hedlund-Åström。Model for End of Life Treatment of Polymer Composite Materials(Doctoral thesis)。2005 年 10 月 21 日。 [4] 数据来源于 EPS 2000 系统资料库。 [5] 张建川、陆民宪,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废弃物几种处理方法概述。材料工程,2009 年增刊 2(10 月),P186~192。来源:高分子材料成型原理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 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