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前景·助力“中国智造” 上海石化碳纤维应用前景广阔

3月前浏览1059


在今年11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以上海石化碳纤维材料制成的自行车、皮划艇、齿轮等产品亮相环球品牌馆,自行车用一两根手指就能提起来,参观者见证了碳纤维材料的神奇。

这种神奇的新材料由上海石化生产,采用的是自行开发的国内独有的NaSCN(硫氰酸钠)湿法工艺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目前,上海石化拥有3000吨聚合物、3000吨原丝、500吨碳纤维(1000吨在建)的工业化生产能力。

该碳纤维的每个丝束由1.2万根丝组成,即12K小丝束。经过聚合、纺丝、再进入氧化碳化,一身黑亮的碳纤维“破炉而出”,成为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新型纤维材料。其力学性能优异,比重不到钢的四分之一,强度却是钢的7至9倍,并且还具有耐腐蚀、高模量的特性,被称为“新材料之王”,也被称为“黑黄金”,在各行各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据上海石化副总工程师黄翔宇介绍,该公司碳纤维自问世以来,短短几年间,新材料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为部分领域传统生产带来了深刻变革,助力了“中国制造”。

在今年9月举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由上海石化、胜利油田、胜利油田新大管业三家共同申报的“以碳纤维及其连续抽油杆研制为核心的新型高效机采系统”获工博会首次设立的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大奖,成为一个以开发、应用碳纤维新材料提升传统采油产业的成功案例。

据了解,应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生产的连续抽油杆最长可达5000米,成功克服了过去抽油杆需要套杆连接、起下工作时间长,金属杆易腐蚀、使用寿命短、运行中耗电大等缺点。目前,已在国内五大油田94个区块545口井进行产业化应用,实现直接经济效益2.45亿元。在深抽增油、节能降耗、防腐延寿三个方向应用效果显著,是油田采油系统革命性的技术升级,将对我国采油 行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提升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今年2月,由上海石化研制开发的碳纤维耐磨片被应用到腈纶纺丝机械设备上,并通过了设备高速转动耐磨实验。这是该公司继碳纤维齿轮问世之后,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工业领域的又一成功应用,将打破耐磨制件长期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

据工程技术人员介绍,高速转动的工业机械设备对材料的耐磨性、耐热性及抗化学腐蚀性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该领域长期来采用进口材质制件,但磨损快、使用周期短的问题始终无法有效解决。

上海石化工业用耐磨片以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PEEK)树脂复合材料为基础,采用先进造粒技术和挤出成型工艺加工制成,具有耐磨耐热、抗腐蚀和自润滑等优异性能,使用寿命可增加3至4倍。耐磨片在该公司腈纶设备上应用之后,有效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丝束损伤,提高了生产连续性,保证了腈纶丝束质量。

去年底,上海石化碳纤维补强材料首次成功应用于南京机场改扩建项目。项目建设单位在对机场航站楼改造加固工程中,针对航站楼的结构特点和改造要求,使用“碳布”对其屋顶、梁、柱、楼板等次、主承力结构进行加固补强。“碳布”加固方法简便,十分易于航站楼内部混凝土曲面、受弯构件等复杂部位的施工作业,加快了工期,降低了工程造价。

据了解,近年来,上海石化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院校在碳纤维复合材料补强领域携手攻关,目前,碳纤维补强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公路、立交桥、高铁、隧道等存在病险的基础设施维修工程,以及石油石化管道修复等领域,形成了丰富的应用经验,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在此基础上,上海石化和哈工大共同制订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修复化工管道技术规范》今年3月通过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复核程序,标志着国内碳纤维行业在石油化工管道加固修复领域的首个技术规范正式建立。

上海石化碳纤维项目经过3年攻关,于2018年成功开发出48K大丝束碳纤维,由于每个丝束由4.8万根丝组成,单丝强度达到高性能。48K大丝束碳纤维的面世,使该公司碳纤维技术有了支撑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民用航空、风电等领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助力“中国智造”。

技术人员将左边黑亮的碳纤维与右边白色的原丝放在一起对比展示。

碳纤维收卷

来源:经济日报

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

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复合材料化学航空轨道交通汽车新能源材料曲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7-17
最近编辑:3月前
碳纤维生产技术
助力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
获赞 25粉丝 33文章 3749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技术·复合材料拉挤产品的外观缺陷及工艺控制

拉挤工艺中的缺陷 (1)鸟巢:增强纤维在模具入口处相互缠绕,导致产品在模具内破坏。原因分析:①纤维断了;②纤维悬垂的影响;③树脂粘度高;④纤维粘附着的树脂太多;⑤牵引速度过高;⑥模具入口的设计不合理。(2)固化不稳定性能:在模具内粘附力突然增加,可引起产品在模具内破坏。原因分析:①牵引速度过高;②由预固化引起的热树脂突然回流。(3)粘模:部分产品与模具粘附,使产品拉伸破坏。原因分析;①纤维体积份数小,填料加入量少;②内脱模剂效果不好或用量太少。(4)起鳞:表面光洁度差。原因分析:①脱离点应力太高,产生爬行蠕动;②脱离点太超前于固化点(5)未完全固化:苯乙烯单体的蒸气压力太高或冷凝物太多,苯乙烯闪蒸时使产品产生裂纹。原因分析:①速度太快;②温度太低;③模具太短。(6)局部固化:由于型材的内部固化远滞后于型材表面固化,而引起产品出现内部裂纹。原因分析:产品太厚。(7)白粉:产品出模后,制品表面附着白粉状物。原因分析:①模具内表面光洁度差;②脱模时,产品粘模,导致制品表面损伤。(8)产品表面有液滴 产品出模后表层有一层粘稠液体。原因分析:①制品固化不完全,温度低或拉速过高;②纤维含量少,收缩大,未固化树脂喷出;③温度过高,使产品表层的树脂降解。(9)沟痕、不平:产品的平面部分不平整,局部有沟状痕迹。原因分析:①纤维含量低,局部的纤维纱过少;②模具粘制品、划伤制品。(10)白斑:含有表面毡,连续毡的产品的表层常常出现局部发白或露有白纱现象。原因分析:①纱毡浸渍树脂不完全,毡层过厚,或毡的本身性能不好;②有杂质混入,在毡层间形成气泡;③产品表面留树脂层过薄。(11)裂纹:制品表面有微小裂纹。原因分析:①裂纹只在表层,树脂层过厚产生表层裂纹;②树脂固化不均引起热应力集中,形成应力开裂,此裂纹较深。(12)表面起毛:纤维露出制品表面。原因分析:①纤维过多;②树脂与纤维不能充分粘结,偶联剂效果不好。(13)表面起皮、破碎 原因分析:①留树脂层过厚;②成型内压力不够;③纤维含量太少。(14)制品弯曲、扭曲变形 原因分析:①制品固化不均,非同步,产生固化应力;②制品出模后压力降低,在应力作用下变形;③制品里的材料不均匀,导致固化收缩程度不同;④出模时产品未完全固化,在外来牵引力作用下产生变形。(15)制品缺边角 原因分析:①纤维含量不足;②上、下模之间的配合精度差或已划伤,造成在合模线上有固化物料结、积聚、致使制品缺角、少边。拉挤工艺参数的重要性 成型温度、拉挤速度、牵引力是拉挤工艺最重要的三个工艺参数。控制成型温度的难度较大。 解决拉挤成型FRP制品缺陷的方法,是具体分析缺陷的原因,逐步调节各工艺参数,如:增加粗纱的数量、成型温度、拉挤速度等。在拉挤过程中边调节边观察,首先在事先选定的工艺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微调、摸索,最后获得并采用最佳工艺参数。 制品产生缺陷前往往有预兆,如:牵引力的升高。以后从这些预兆可以判断、分析出将要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当缺陷产生时,应立即关机停产。把工艺暂停排除故障后再重新启动生产线。 目前,拉挤工艺的操作都依赖操作者去选择各工艺参数,处理异常情况的监控产品质量,这里特别强调,操作者去创造最优操作条件,采用专门的系统使工艺自动化。这样可以优化操作设置点,及时处理紧急情况,并且利用定性、定量的信息去完善地控制产品质量。 来源:玻璃钢商情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