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关注·光威复材净利四年增近2倍 研发费用占营收超10%

1月前浏览67

本文摘要:(由ai生成)

光威复材2019年营业总收入达17.15亿元,净利润5.19亿元,四年内增长两倍。公司主要从事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研发、生产与销售,其军品碳纤维业务持续增长,风电碳梁业务也增长迅速,成为业绩重要推动力。公司重视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占营收超10%。光威复材还通过募资扩大碳纤维生产能力,以满足市场需求。

在保持军品碳纤维业务持续增长的同时,光威复材风电碳梁业务也增长迅速,近年来成为其业绩重要推动力。

2月24日,光威复材发布业绩快报,2019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7.1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9亿元,而相比2015年,营收和净利润均增长了2倍左右。
光威复材主要从事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研发、生产与销售,碳纤维生产过程中会有最高达近3000度的不同温区的高温工艺及设备,光威复材通过自主研发,打破了国外封锁与垄断、成功实现碳纤维的国产化和军用碳纤维的自主保障。
业绩四年增2倍
业绩快报显示,2019年光威复材实现营业总收入17.15亿元,同比增长25.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9亿元,同比增长37.88%。
业绩增长主要原因系碳纤维(含织物)业务和风电碳梁业务保持稳定增长;公司应收账款通过无追索权保理等业务变现,经营性现金流持续改善,信用减值损失减少。
事实上,光威复材业绩已持续四年高速增长。2015-2018年,光威复材营收分别为5.43亿元、6.33亿元、9.49亿元、13.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94%、16.64%、49.87%、43.63%;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76亿元、1.99亿元、2.37亿元、3.77亿元,分别增长245.73%、13.01%、18.99%、58.76%。
2019年光威复材业绩再次实现高速增长,营收和净利润相比公司2017年上市时均将近翻倍,而相比2015年,四年时间公司营收增长2.16倍,净利润增长1.95倍。
研发费用占营收超10%
光威复材是从事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主要产品有碳纤维、碳纤维织物、碳纤维预浸料、玻璃纤维预浸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风电碳梁等。
近年来光威复材拓展纤维与北京化工大学等单位联合研制的QM4050(M55J级)碳纤维通过了科技部863项目课题验收,湿纺国产T800H碳纤维在某型号实现首飞;干喷湿纺制备的TZ700S(T700S级)碳纤维原丝纺速度实现500米/分钟,达到国际领先,生产的TZ700S碳纤维通过了航天某型号地面试验,国产碳纤维在航天领域的国产化替代取得重要进展。
这与光威复材重视研发投入不无关系,财务数据显示,其研发费用占营收的占比一直在10%以上,2014-2016年连续三年占比均为17%左右,近三年由于营收增速较快,研发费用占比有所下降,但金额持续增长,2019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1.37亿元,占营收10.50%。
此前光威复材军品碳纤维业务占比较大,近年来公司投入资源加大对民品碳纤维的技术开发和市场培育,同时开拓对以碳梁为代表的、成熟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工业产品,近两年公司军品业务占比逐渐降低,以碳梁和预浸料为主要产品的民品业务成为公司业务的重要支撑。
去年上半年报告期内,光威复材碳纤维实现销售收入4.23亿元,同比增长31%,风电碳梁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99亿元,同比增长38%,占总营收的35.77%。
并且2017年光威复材上市时募资9.46亿元用于军民融合高强度碳纤维高效制备技术产业化项目、高强高模型碳纤维产业化项目、先进复合材料研发中心项目以及补充营运资金,上述募投项目将形成2000吨/年左右碳纤维(12K碳纤维T700S、T800S)生产能力以及20吨/年高强高模型碳纤维QM4035/QM4050(M40J级/M55J级)生产能力。截至去年上半年上述项目投资进度分别为21.38%、60.93%、14.71%。
根据东莞证券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碳纤维产量仅7400吨,产能利用率只有28%,2017年我国碳纤维需求量为2.35万吨,其中碳纤维及制品进口量1.61万吨,占比68.5%。如果光威复材上市时募投项目中2000吨/年左右碳纤维(12K碳纤维T700S、T800S)以及20吨/年高强高模型碳纤维QM4035/QM4050(M40J级/M55J级)生产能力形成,将有望填补这一需求,同时支撑公司业绩继续上升。

来源:长江商报  记者:李顺

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

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复合材料航天材料试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7-18
最近编辑:1月前
碳纤维生产技术
助力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
获赞 19粉丝 19文章 3432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干货·新型高强高模碳纤维在可展开空间结构中的潜在应用

本文摘要:(由ai生成)大应变材料在空间结构中有广泛应用,但现有材料难以同时满足高模量、低密度、大应变和高强度等要求。新型高强高模碳纤维如东丽TORAYCA®MX和赫氏HexTow HM50,具有高拉伸强度和模量,以及较高伸长率,可能成为未来可展开空间结构的关键材料。宁波材料所已研发出两代新型碳纤维产品。大应变材料在空间结构中已经获得广泛应用,通过采用大应变材料可以构建可靠且高度紧凑的结构,例如可存储的管状可伸缩桅杆(STEM,图1)、连续长桁架结构(图2)、包裹肋式反射器(图3)。图1 哈勃空间望远镜太阳电池阵列上可储存管状伸缩桅杆 图2 连续桁架结构 图3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包肋反射器虽然上述结构成功实现应用,但其潜在的结构性能和大小受到一定限制,如STEM是管状、连续桁架是实心杆的桁架,而包肋则采用开放截面的梁单元,其主要因素与材料特性有关。图4是使用复杂结构设计加工的可展开式网格反射器,造成这种状态的一个原因是传统工程材料中模量和应变的组合不足,以及对如何在挠性铰链应用中最佳地利用现有材料的工程学认识不足。图4 诺斯罗普·格鲁曼管桁架抛物面网格反射器大型应变可展开结构的合适材料必须满足两个相互矛盾的要求。首先,材料必须能够承受较大的应变,以实现紧凑的包装和设计的自由度,图1的体系结构通常设计为承受1.0-1.5%的应变,但是,应变为4%到5%可以实现更大的设计灵活性;其次,材料在展开配置中必须高刚度,空间结构通常使用细长的元件和壳体,这些壳体和壳体在压缩载荷作用下不会屈曲,而控制该载荷的主要材料属性就是模量,类似地,当承受张力时,最重要的材料属性是模量,因为它确定了挠度和振动的结构模式。在考虑用于可展开结构的材料时,重要的是在包装配置中它们不需要是高模量的,如果在包装过程中材料模量降低,从而存储较少的应变能,这是可以接受的。最终决定展开结构的结构质量效率的是展开后的材料模量。国外部分公司开发了具有可热软化基质材料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系统。加热后,这些材料可以反复折叠成非常大的应变,而不会降低其抗屈曲的展开能力。但这些材料的主要局限性在于将面临太空高温和低温系统的极端挑战。表1给出了空间展开结构常用材料的性能,相关数据是经过标准化测试后的指标。在拉伸模量(代表展开状态)上使用压缩模量,在拉伸或压缩应变到破坏(代表堆积状态)上使用弯曲应变破坏力。在没有弯曲应变破坏数据的情况下,使用压缩应变破坏。对于空间展开结构,最好的材料是同时具有高模量、低密度、大应变和高强度。但是,当同时考虑多个特性时,最好的材料选择并不那么明显,因为在已有材料体系下,很难有一种材料同时具备这些性能。以高性能碳纤维为例,T800碳纤维具有高强度、相对高的应变,但是模量偏低,M60J碳纤维具有高模量,但是形变低。为了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评估可部署结构的材料特性,通常需要结合结构件特点进行考虑,比如在展开结构的配置中,材料的刚度和密度很重要,图5为常用材料的拉伸模量与体密度之间关系,在图中朝向图左上角的材料(较高的模量和较低的密度)更好。图5 可展开结构材料的模量与体密度之间关系而对于在必须变形才能进行包装的部分结构中,应变很重要,图6中显示了刚度与应变的关系。图中朝向右上方的材料(较高的模量和较大的应变)更好。图6 可展开结构材料的模量与应变之间关系从图5、图6中可以看出,无论选择何种标准,所有曲线都具有相同的含义:高模量碳纤维复合材料是展开结构的最佳选择。但是高模量碳纤维复合材料材料的低应变却很难避免。由于应变数据的不合适,导致材料选择更加复杂。比如在可变形结构中通常选择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其特点是成本较低,但是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的结构效率要比M60J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约低四倍。现有解决方案:材料性能不足,靠设计来弥补。目前正在研究的实现被动(无需加热)大应变材料的一种方法以具有大应变(100-300%)弹性体作为基体材料,在碳纤维复合材料中利用微屈曲概念,即:在拉伸或较低的压缩载荷下且在微屈曲发生之前,碳纤维处于伸直状态,从而产生可观的轴向刚度,并为展开的结构提供有效的材料;在较大的压缩载荷下,纤维将发生微屈曲,而弹性体基体将产生较大的有效压缩应变。未来发展趋势,基础材料仍是破题关键!同时兼具高强、高模、低密度、高延伸的新型碳纤维是应用趋势。新型高强高模碳纤维,是指同时具有高拉伸强度、高拉伸模量、高断裂伸长特性的新一代碳纤维,其典型特征在于高强度和高模量兼具,可弥补以往传统高模碳纤维低形变的弱点。国外该型纤维代表为:日本东丽TORAYCA®MX碳纤维拉伸强度5700MPa、拉伸模量377GPa、伸长率1.5%;美国赫氏公司HexTow HM50型碳纤维拉伸强度5860MPa、拉伸模量359GPa、伸长率1.6%。虽然东丽M40X、赫氏HM 50断裂伸长率为1.6%左右,仍然低于东丽T800纤维1.9%,但是比传统高模碳纤维伸长率(最高值为M40J的1.2%)要高出不少。针对新型高强高模碳纤维,宁波材料所已经相继研发出两代产品:第一代新型碳纤维,于2018年研发,纤维强度5.0-5.2GPa,模量330-400GPa,并利用该型纤维加工了高压储气瓶;第二代新型碳纤维:纤维强度>5.5GPa,模量320-420GPa、伸长率1.5-1.8%,2019年6月实现中试稳定生产,与第一代新型纤维相比,在保证模量范围可控无变化的情况下,大幅提升了纤维强度。新型高强高模碳纤维会否成为可展开空间结构的关键材料?未来我们将拭目以待。来源: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特种纤维事业部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