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资讯·吉林化纤一季度原丝销量3126吨 大丝束碳丝销量997吨

1月前浏览69

吉林化纤集团努力克服疫情影响,以“战疫情、防风险、降成本、保运营”为工作主线,在困境中抓机遇,外拓销量内降成本,一季度实现工业总产值28.37亿元,同比增长0.6%,累计完成年目标的26.7%,创历史最好水平;完成产品产量13.6万吨,同比增长10%;纤维直接出口2.4万吨,同比增长77%,出口创汇6358万美元,同比增长28%,逆势实现首季“开门红”。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给纺织行业带来严峻挑战,吉林化纤集团通过国内外市场联动发力,抓紧抓早拓销量,四大纤维销量均达到预期水平。初期国内物流受阻,企业根据下游客户所在地区路况及复工情况,采取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等多措并举相结合的方式,打通物流流,春节期间就恢复产品发货,日发货量达1200吨。同时,生产线根据销售订单情况快速调整,合理分配内外销产品生产布局,确保国外订单按时完成,尽早发货。通过打通物流、销售等一个个难点、堵点,推动全产业链联动复工复产。

人造丝持续开展“落实三全管理、推动四提工程,降成本、增效益”攻关,一季度实现出口同比增长16.6%。短纤系统通过“短流程、全循环、提效率、降成本”攻关,实现纺丝纺速提高38%,平均日产达227吨。同时,抓住疫情防控期间对无纺布需求上升的机遇,积极调整生产线,及时转产无纺布用纤维,为企业创造了更好的经济效益。

企业积极调整腈纶产品结构,持续加大差别化腈纶产品升级及市场推广力度,抗起球纤维市场占有率达80%;细旦、华绒纤维等新产品性能持续改善;高强腈纶国外市场销量达8500吨。一季度,腈纶直接出口11266吨,同比增长17%,创历史新高,充分体现了产品的市场价值。

专利产品竹纤维充分发挥抗菌、抑菌的产品特性,加大二次差别化产品的开发推广力度,在衬衫、床品、色纺、巾被、无纺布和卫材等领域的应用得到有效拓展。一季度,实现竹纤维销量近万吨,同比增长9%。同时,企业积极携手下游开发竹纤维口罩,为全国战疫情贡献了一份吉纤力量。

碳纤维一方面强化提速增产,另一方面强化应用拓展。通过原液提产扩能改造、优化纺丝工艺参数等系列攻关,一季度,原丝产能同比增长63%,实现销量3126吨,同比增长29%;小丝束碳丝成功应用到表面装饰布领域,大丝束碳丝实现销量997吨,同比增长233%,碳纤维板块已经成为吉林化纤又一新的效益增长点。

同时,吉林化纤集团内部强化人、机、料、法、环全要素优化,挑战极限式降成本,深入开展ECRS、“人人节约1%,费用降低10%”等活动。一季度,四大主导纤维单位制造成本同比明显下降,各项费用总额同比减少3%,企业实现首季“开门红”。

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

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物流纺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7-18
最近编辑:1月前
碳纤维生产技术
助力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
获赞 19粉丝 19文章 3432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聚焦·碳纤维复材2020:新工艺、新材料、新应用

新工艺:iComposite4.0项目目前,碳纤维复合材料零部件制造商经常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作为切割的原材料,这种方法导致了材料的平均利用率仅为50%,这意味着有将近一半的昂贵碳纤维复合材料遭到了浪费。在舒勒等人开发的中,碳纤维材料能够实现完全利用,不会出现过多废弃材料。在产量增加的同时,使原零部件的生产成本降低了一半以上,产出时间缩短了30%到40%。该工艺的第一道工序是使用机器人喷附短玻纤基础结构;第二道工序是通过开发出的算法计算出各部分的抗拉强度。基于此数据,另一台机器人利用西门子与Broetje的工艺技术进行碳纤维丝束预浸料的覆盖,并通过Apodius的3D测量系统进行光学控制;第三道工序是将树脂注入到复合纤维板中。树脂在液压机下进行高压硬化,完成零部件成型。在该工艺流程中,还采用了Frimo的模具技术,针对所需的壁厚,压力机可以直接影响模具的挠度。这样便可以从一开始就生产出合格的零部件,将废品率降到零。典型案例为一款位于英国某运动汽车品牌发动机舱与乘客舱下方的底板。其结构设计要求是必须能够承受正面碰撞,且具有高抗扭刚度与一定的座椅载荷。如果采用传统的生产工艺制造,单个零部件的成本在400欧元左右,但通过iComposite4.0,单个零部件的成本降至150欧元,产出时间也从73分钟降至46分钟。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件新材料:连续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通过选用不同的碳纤维增强形式、树脂基体、机械设备、成型工艺以及个性化的精加工方法,形成了多样化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雏形,这些具备高强度、耐疲劳和轻量化等优良属性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以用来制造各种各样的零部件,几乎涵盖了航空航天、高端医疗、轨道交通、智能化工业等不同领域,这些高度工程化的零部件和结构可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热固性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短碳纤维/粉末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之后,连续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出现更能满足绿色环保、高量产化、高性能化的现代工业需求。无锡智上新材料通过自主研发的机械设备构建出包括连续碳纤维增强热塑性预浸料在内的热塑性碳纤维零部件生产线,突破了热塑性连续碳纤维原材料必须依赖进口的瓶颈,成功实现了该项应用技术的国产化。该项技术的核心是连续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料的批量化生产,由于热塑性树脂尤其是PEEK、PEKK、PI、PPS这类高性能树脂在高温熔融过程中,自身的粘稠性很强,在使用连续性碳纤维增强时,很难实现两者间均匀、彻底的浸润,造成预浸料的性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无锡智上新材对传统的生产设备进行了改进,对现有的工艺方法进行了调整,解决了这个最关键的问题,使连续性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成为现实。连续碳纤维增强热塑性预浸料新发展:碳纤维磁悬浮列车在第二届浙江国际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上,“青岛造”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首次以“真车”形式展出。这款高速磁浮列车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加持”下,拥有“快起快停”、维护量小、具备全寿命周期成本等优势,能同时满足长、中、短途运输,有利于在大型枢纽城市之间或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形成高速“走廊”,打造3-5小时经济圈。在行程1000-1500公里的城市之间,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以北京-上海为例,加上旅途准备时间,乘飞机大概需要约4.5小时,高铁需要约5.5小时,而高速磁浮仅需3.5小时左右。2019年底,深圳市发改委发布的《<广深高速磁悬浮城际铁路规划研究>需求公示》中提出,广深“第二高铁”或将应用速度达600km/h的高速磁悬浮列车。与此同时,多个城市群也纷纷将高速磁浮写入规划。新的出行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时空观,重构着城市空间格局,这对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产业来说,这也意味着新的发展机遇。来源:新材发现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