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关注·国外开发出电容式淡化性能用碳纤维材料

1月前浏览384

近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开发出了一种多孔碳纤维材料,有望提高电容的能源效率,目前该学院已经针对材料的脱盐性能测试进行了设计。

该材料由长的纤维状碳纤维线组成,该碳纤维线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嵌段聚丙烯腈(PMMA-b-PAN)衍生而成,具有约10 nm的均匀中孔。相对于反渗透系统,其在电容式淡化中的应用可以减少过程能耗。

将多孔碳纤维浸入盐溶液后,可以通过对纤维施加电压以产生静电力,自然地将盐离子从水中吸引出来。产率的提高归因于均匀的中孔和相互连接的微孔所赋予的大的有效脱盐表面积。该结构确保了快速脱盐所必需的快速电子传输和快速离子扩散。

通过采用含500 mg盐/升的溶液进行的测试表明,该多孔碳纤维材料的脱盐能力为30.mg(氯化钠)/g,超过了常规的碳纤维、活性炭和其他最新碳材料。多孔碳纤维显示的38毫克/克/分钟的脱盐速率比大多数碳材料快约40倍。此外,该材料还吸收了盐水中常见的钾、镁和钙离子。

来源: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技术、Science Advances

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

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复合材料电力电子材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7-18
最近编辑:1月前
碳纤维生产技术
助力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
获赞 19粉丝 19文章 3432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通过 “千吨级NaSCN法50K大丝束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 项目技术成果鉴定

7月22日上午,兰州纤维以视频会议的形式通过了 “千吨级NaSCN法50K大丝束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 项目的技术成果鉴定。本次鉴定会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组织,负责鉴定的专家委员会共7人,分别由蒋士成院士担任主任、徐樑华教授担任副主任,教授级高工张定金、王玉萍、牟书香,教授敖玉辉、高工孙兴祥担任委员。目前,该项目立足自主创新,已建成50K大丝束碳纤维的千吨级生产线,其中单线原丝产能达到4000吨、碳纤维达到1500吨,产品性能符合国标GQ3522水平,可以满足碳纤维预浸料的制备要求,产品本征性能和应用工艺性也与进口同类产品不相上下,填补了国内50K碳纤维产品的市场空白。技术优势:蓝星公司引进英国碳纤维技术后,进行了优化和改造,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技术,采用国内独有的NaSCN一步法工艺生产的碳纤维原丝,更适合生产低成本的工业级大丝束碳纤维,具有流程短、能耗低、单线产能大等特点。 2018年,蓝星公司投资上亿元对兰州蓝星纤维原丝生产线进行了技术改造,产品由原来的24K升级为50K。2019年下半年,50K碳纤维生产线全线通过。 蓝星50K大丝束碳纤维,依托自产原丝成本优势以及北京碳纤维技术研究中心的研发优势,突破大丝束产业化生产瓶颈,填补我国大丝束碳纤维的空白。 来源:兰州蓝星纤维有限公司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