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盘点·2020年航空航天技术亮点

12天前浏览774

本文摘要:(由ai生成)

2020年航空航天产业取得显著进展,包括超声速飞行探索、自主飞行技术、AI在空战模拟中的应用、无人机快递服务、增材制造部件认证、超高效客机概念、高空通信技术、氢动力飞机研发、混合动力飞机测试及尾流冲浪节能飞行技术。这些进展预示了航空航天产业在多个技术领域的未来发展动向。

在剧烈动荡的2020年,全球的航空航天产业依旧在多个技术领域中硕果斐然。通过2020年的10个代表性技术亮点,以探寻航空航天的未来发展动向。    



高  速

High Speed

超声速和高超声速是近年来的热点,军用和民用领域都在重点推进,众多项目在2020年都取得了瞩目的进展。2020年8月,美国空军的AFWerx创新部门向3家公司授予了小额合同,以探索未来的高速总统座机概念,分别是Boom(Ma 2.2)、Exosonic(Ma 1.8的低声爆设计)、Hermeus(Ma 5的涡轮冲压组合推进方案)。



自主性

Automony

无人时代正在加速到来,正在研制的无人机和有人机的无人化改装型号在2020年陆续飞上蓝天。美国Reliable Robotics和Xwing两家公司分别改装的无人化赛斯纳“大篷车”飞机成功进行首飞。两家公司都计划将“大篷车”无人驾驶飞机投入支线货运业务。此前,Reliable Robotics公司改装了一架赛斯纳172飞机以演示无人操作,而Xwing公司开发的基于视觉的探测与避撞系统已在贝尔APT-70货运无人机上在美国国家空域系统(NAS)中进行了试飞。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在美国国防预研局(DARPA)于2020年8月举行的“阿尔法狗斗”(Alpha dogfight)空战模拟对抗中,苍鹭系统公司(Heron Systems)开发的“法尔科”(Falco)人工智能算法以5:0击败了一名经验丰富的战斗机飞行员。11月18日,美国Red6公司与EpiSci公司在一次试验中共同完成了世界上首次真正的飞机与人工智能(AI)驱动的虚拟战斗机之间的空战,这是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空战领域发展的关键一步,该试验是美国空军“增强现实训练”的一部分。  

 
 
 

无人机快递

Drone Delivery

新冠疫情的到来加速了全球无人机快递的发展。美国联邦航空局(FAA)的无人机系统集成试点项目于2020年10月结束,该项目促成了第一批FAR 135部无人机货运公司的成立,并推动无人机在医疗物品运送、医院之间样本运送和向社区提供COVID-19测试包等任务中大显身手。这批FAR135无人机货运公司包括UPS的子公司Flight Forward和谷歌的姊妹企业Wing,而FAA后续的Beyond计划已经启动,以进一步推进商业无人机的运营。  

 
 

 

增材制造

Additive Manufacturing

霍尼韦尔在2020年8月宣布达到一项行业里程碑——制造出第一个增材制造的飞行关键部件,且经认证后将在发动机中使用。该轴承座最开始是铸件,是已停产的ATF3-6发动机的主要结构部件,ATF3-6发动机为少数仍在飞行的达索“猎鹰”20G飞机提供动力,由于零件的需求量不大,生产成本很高。  

 
 

 

超高效概念

Ultra-Efficient

2020年,两架超高效概念客机完成了缩比飞行。它们分别是空客的Maveric混合机翼-机身构型(图左),有望比传统的单通道客机节省20%的燃料;以及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Flying-V无尾飞翼布局(图右),预计比空客A350宽体飞机节省20%的燃料,因其表面积更小,所以阻力更小。  

 
 
 

高高空

High Altitude

德国电信在2020年使用一架H3Grob G 520NG研究飞机,在13.7km的高空提供4G LTE连接。德国电信计划与合作伙伴“平流层平台”(Stratosphere Platform)公司一起,推进氢燃料电池动力无人机的研发,以为偏远地区提供高带宽通信空中平台。2020年10月,HAPSMobile公司在其太阳能无人机Sunglider的平流层试验中,测试了LTE载荷,可为偏远地区提供互联网连接服务。  


 

 

氢动力

Hydrogen Propulsion

2020年9月25日,ZeroAvia公司的一架改装为氢燃料电池动力的6座派珀“马利布”(Malibu)飞机,从英国克兰菲尔德机场起飞,完成了英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符合商业飞行标准的电动飞行,使氢燃料推进技术又向前迈进了一步。空客也发布了自己氢动力飞机概念,并在10月与德国汽车燃料电池供应商ElringKlinger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开发零排放氢燃料飞机技术。  

 
 
 

混合动力

Hybrid-Electric

混合动力推进技术在2020年继续向前推进。美国安飞(Ampaire)公司生产出第二架能搭载3名乘客的电动EEL飞机原型机(图左),在夏威夷地区的支线航空公司莫库勒(Mokulele Airlines)的航线上试飞。法国公司VoltAero使用“卡西欧”-2(Cassio)系列中最大的10座飞机(图右),测试其800hp动力系统。这两型无人机系统都把内燃机增程器与电池和电动机结合起来,以达成减少油耗、排放和噪声的效果。  

 
 
 

尾流冲浪

Wake Surfing

2020年,空客利用两架A350进行编队飞行试验,演示后机在前机的翼尖涡上冲浪并从尾流中获取能量,从而减少5-10%的燃油消耗。该试验的合作方包括航空公司和空管服务提供商,计划于2021年在海洋上空进行下一步试验。  



(本文部分资料来自AVIATION WEEK,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国际航空

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

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ACTAdditiveSystem燃料电池航空航天汽车增材通信Electric试验人工智能无人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6-14
最近编辑:12天前
碳纤维生产技术
助力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
获赞 6粉丝 8文章 1744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聚焦·吉林化纤十四五拟建成20万吨原丝、6万吨碳丝、1万吨复材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为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统一思想、凝聚共识,1月10日上午,2021年度集团公司党委工作会议在培训中心四楼会议室召开。未来五年,集团公司将继续围绕人造丝、竹纤维、腈纶纤维、碳纤维四大板块,坚持存量调整升级、增量优化发展,巩固核心竞争优势。人造丝巩固8万吨产能全球最强竞争力优势;腈纶纤维实现38万吨全球最大产能规模的充分释放;竹纤维争取由每年6万吨销量突破到10万吨;碳纤维争取由4万吨原丝产能、8000吨碳化能力发展到20万吨原丝、6万吨碳丝、1万吨复材。拟建设20万吨碳纤维全产业链项目,计划投资106.68亿元,新增产值128.81亿元。集团公司总产值将突破200亿元。同时,将加大对富博纤维研究院的建设和完善,促进聚乳酸纤维开发、腈纶长丝、机器代人项目、碳纤维缠绕拉挤项目的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来源:吉林化纤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