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企业追踪·中复神鹰碳纤维产品牌号及性能指标

8月前浏览163


1、企业简介

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复神鹰”)成立于2006年,注册资本8亿元,目前累计投资超过20亿元,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中复神鹰已成长为国内碳纤维行业的领导企业,系统掌握了T700级、T800级碳纤维千吨规模生产技术以及T1000级的中试技术,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干喷湿纺的关键技术突破和核心装备自主化,率先建成了千吨级干喷湿纺碳纤维产业化生产线。2018年1月,《干喷湿纺千吨级高强/百吨级中模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这也是我国碳纤维行业所获得的最高奖项。

2、碳纤维产品牌号及性能指标

中复神鹰率先打破了国外高性能碳纤维垄断的市场格局,目前累计向市场供应碳纤维超万吨,碳纤维市场的国产占有率连年保持在50%以上。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碳芯电缆、体育休闲、压力容器、风电叶片等领域,极大地促进了国内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的发展。
发展至今,公司始终坚持“创新、融合、奋进、责任”的发展理念,勇于承担国家责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碳纤维企业。
来源:中复神鹰官网、碳纤维生产技术整理

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

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复合材料航空材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6-17
最近编辑:8月前
碳纤维生产技术
助力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
获赞 36粉丝 49文章 3813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武器装备·碳纤维复合材料在火箭导弹中的应用

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先进复合材料的代表,它的发展不仅推动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导弹和火箭的应用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水平与规模甚至已经关系到导弹与火箭新型号的研发和整体性能的提升。碳纤维复合材料主要在导弹弹头、弹体、发动机壳体以及卫星的主承力件上应用,如美国三叉戟-2导弹、战斧式巡航导弹、大力神-4火箭、法国的阿里安-2火箭改型、日本的M-5火箭等发动机壳体,其中使用量最大的是美国赫克里斯公司生产的抗拉强度为5.3GPa的IM-7碳纤维,性能最高的是东丽T-800纤维,抗拉强度5.65Gpa、杨氏模量300GPa。并且碳/碳和碳/酚醛复合材料还是弹头端头和发动机喷管喉衬及耐烧蚀部件的重要防热材料。俄罗斯多功能洲际弹道导弹SS-27型“白杨-M",射程在10000公里以上,采用空间小动量火箭技术,攻击力极强。而且俄罗斯海上导弹系统中的佼佼者是“圆锤”(布拉比)型潜艇发射导弹,该导弹发射机动性好,同时拥有海基和陆基两种打击版本,可以突破敌方导弹防御系统,有效摧毁全球任何地方的敌方日标。其与“白杨-M”型导弹一起,共同构成俄罗斯2040年前核防备力量核心,它们的发动机喷管及大面积防热层均使用粘胶基碳纤维增强的酚醛复合材料。我国各类战略和战术导弹上也大量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发动机喷管、整流罩防热材料。碳纤维与芳纶相比,刚度和强度可以提高80%和30%,壳体重量再一次下降30%,另外碳纤维壳体热膨胀系数小,发动机工作期间尺寸稳定,可以提高发动机工作可靠性,碳纤维还具备一定雷达吸波能力,可以提高导弹隐身性能,有助于增强导弹突防能力。来源:搜狐网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