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热点关注·东丽9月份可能解除对中国碳纤维封锁?

8天前浏览35
日本东丽从去年底开始对出口中国的碳纤维断供,但一些海外厂商却能拿到货,这让中国企业感到压力山大。但本周行业间有传言,日本东丽9月份可能解除对华碳纤封锁。
香橙会研究院点评:
2020年12月,因东丽子公司出口碳纤维流入了未获日本《外汇及外国贸易法》许可的中国企业,日本经产省对该公司实施了行政指导警告,要求东丽子公司防止再次发生此类事件,并彻底做好出口管理。
在碳纤维领域,日本东丽占据着世界最大市场份额,在产品种类、性能指标、生产成本、开发技术方面全面领先。日本很早就形成了碳纤维产业联盟,能够全面了解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在涉及到多学科交叉应用的碳纤维生产制造环节集上下游之力来攻关。日本目前掌握着碳纤维生产制造的核心技术,并对外封锁,且很有可能成为在当前国际形势下,美日持续制约中国的重要工具之一。
在中国,虽然2018年便完成“聚丙烯腈基大丝束”项目突破,在量产化、产品质量稳定性等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此次9月解封的传言尚不清楚是一步到位还是逐步复供。信源对香橙会研究院表示,目前依靠伊藤忠商社采购的碳纤维需耗时三个月流程,9月份起将不再需要通过中间商,意味着解封。
国内需要碳纤维的领域很多,从航空航天,到建筑、汽车、其他消费品等等。氢燃料电池汽车供氢系统所需的T800型碳纤维,自从去年断供以来,就成为可能影响2021年全国氢燃料电池汽车装车的关键点。曾有市场人士预测,碳纤维问题不解决,2021年最终氢能车辆销售数据将很难超过3000台。国产碳纤维供应预计到2021年年中才能上量,中复神鹰、光威复材等都在紧锣密鼓建设产线。
来源:香橙会
本文来源于网络,各位看官自行辨别真伪!
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燃料电池航空航天汽车建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6-18
最近编辑:8天前
碳纤维生产技术
助力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
获赞 6粉丝 8文章 1744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企业动态·吉林碳谷单线产能、单锭重量两项指标全球领先

日前,吉林碳谷碳纤维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50K大丝束原丝项目一期9、10号线一次开车成功。这将成为目前国内首条自主设计的产能最大的碳纤维原丝生产线,同时也是全球单线产能最大、全球首条单锭成筒达到500公斤的原丝生产线。在位于吉林市的吉林碳谷碳纤维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50K大丝束原丝项目一期9、10号线已经一次开车成功,正式投入生产。纺丝工人朗学刚:9、10号线是纯国产设备,经过三个多月的设备安装,现已完全能够满足下游客户对50k大丝束的质量要求。2011年以来,公司通过对碳纤维原丝的探索与研发,立足大丝束通用化、高品质,小丝束专业化、高性能的研发定位,所生产的碳纤维已经广泛应用到下游风电叶片、体育用品、压力容器等11个领域。吉林碳谷碳纤维有限公司经理张海鸥:此次投产的纺丝线,产能能达到1万吨,是国内目前产能最大的碳纤维原丝生产线。而且丝筒卷绕成型这块达到了500公斤,目前也是全球最大。张海鸥介绍,吉林碳谷碳纤维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50K大丝束原丝项目一期9、10号线一次开车成功,是继吉林化纤国兴碳纤维公司7月15日年产15000吨碳纤维项目首条碳化线开车成功后,吉林省重点打造的国家碳纤维产业园的又一投产项目。张海鸥:年底之前还会有两条线投产,随着这两条线的投产,这个5万吨的大丝束项目就完成了一半。整个项目完成之后达产达效,将会极大地缓解国内碳纤维原丝以及碳纤维供应紧缺的问题,也可以对国外的碳纤维进行很好的替代,为将来风力发电叶片的应用或者工业、民用上的应用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目前,吉林碳谷15万吨原丝项目也正在建设中,一期四条生产线预计明年建成投产。到“十四五”末期,吉林碳谷原丝产能将有望达到21万吨,为吉林市乃至全省打造500亿产值的碳纤维产业集群奠定坚实基础。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