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氢能聚焦·除了制氢成本,“卡脖子"问题在中游储氢运氢上

4月前浏览232


本文摘要:(由ai生成)

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座谈会探讨氢能产业发展,强调加强顶层设计、技术创新和政策体系完善。氢能产业被视为绿色低碳转型关键,预计需求将持续增长。专家指出,制氢成本偏高且储氢、运氢环节存挑战,呼吁合理规划和避免盲目投资,发挥市场引导作用,确保氢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氢能产业的发展再次得到国家的重视。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推动氢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10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组织召开系列座谈会,邀请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应急管理部、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部门,以及市场机构和专家学者,围绕氢能制备、储存、运输、加注以及终端利用等全产业链。

座谈会上分析研判了产业发展形势,深入探讨了氢能产业合理布局、有序推进多元化示范应用、构建清洁低碳供给体系、制定完善行业基础标准等事宜。据《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 书2020》估算,2030年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从3342万吨增加至3715万吨,2060年则增加至1.3亿吨左右。2020年中国氢气年产量2050万吨,较2019年增加30万吨。

有关方面一致表示,氢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对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加快技术创新、完善政策体系,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表示:“除了制氢的成本问题外,‘制氢环节’基本不存在什么障碍了,‘卡脖子’问题出现在了中游环节的‘储氢、运氢’上。”

中关村发展集团高级专家、中国能源研究会政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董晓宇则对本报记者表示:“氢能源产业健康发展,还要做好产业化发展的路线图,避免‘炒概念’‘一哄而起’的盲目投资,发挥好市场的引导作用,不能走完全依靠国家补贴的路子。”

加强顶层设计


本次座谈会上提出的“加强顶层设计、加快技术创新、完善政策体系”成为关注重点。
对此,祁海珅对本报记者表示,发改委强调坚持顶层设计和完善政策体系,就是要确保高质量的执行国家的“1+N”的政策体系,在全国一盘棋的基础上统揽全局,突出低碳新能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一条主线。“N”个具体方案和实施路径,也是要根据这“1”主线提出具体的工作思路、发展方向和具体要求,“N”多个具体流程和目标分解,以便于地方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在执行层面的具体落实和机制考核。
在董晓宇看来,“加强顶层设计、加快技术创新、完善政策体系”还可看出国家推进氢能源发展也是保持审慎、稳步、有序的推进思路。
从前几日国家鼓励推广氢能汽车示范城市群,到现在发改委再次强调有序推进,足以看出国家对于氢能产业开发与利用的重视。在双碳目标下,新能源产业要在未来的能源系统中的充当主力军的作用,这必然会对整个能源产业链产生深远的影响,全球的新能源产业目前正处在新、旧能源替代革命的初潮期,以及“百年未有之能源供给与消费大变革”的风口启动期。
董晓宇表示,发改委组织氢能产业系列座谈会,表明从国家层面推动发展氢能源的战略部署开始逐步落地,进入有序实施的轨道,对新能源赛道是强有力的支持信号。新能源是国家实现能源结构转型、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柱,因此国家鼓励新能源发展的政策频出,就是要从政策上做好积极引导。
近些年,以光伏、风电和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体系得以快速发展,我国的能源消费转型时代已经来临,氢能源开发与利用也得到了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氢能源会是未来新能源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祁海珅看来,稳步有序推进就是要总结之前我国风电、光伏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补贴的政策规划路径,汲取经验,确保不走弯路、少些坎坷,使得氢能产业更加行稳致远发展。

成本“卡脖子”,避免“炒概念”


国家政策一直在为新能源的发展铺路扫障,目前氢能产业链相关环节逐步建立完善的过程中,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祁海珅表示:“目前氢能的开发和利用成本确实偏高,制氢、储氢等过程也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尚未达到主流能源消费的临界点。”
氢能可作为长周期、战略储备型能源,可以满足全球多样性的能源需求,作为汽车燃料电池、住宅供暖、钢铁冶炼等领域,氢能产业很有可能超越光伏、风电和锂电储能等产业规模,成为未来新能源领域的新冠。
“除了制氢的成本问题外,‘制氢环节’基本不存在什么障碍了,‘卡脖子’问题出现在了中游环节的‘储氢、运氢’上。”祁海珅表示,加氢站和下游的应用端体量小、数量少,匹配不均衡,造成氢能供需体系不健全、不完善。氢气主要以高压气态、低温液态等方式存储和运输,这种危化品的属性也制约着“制氢-加氢一体化”发展,这是目前客观存在的众多不足之处,这就需要更多的政策体系创新、试探性尝试以及相应的考核、约束机制等同步建立和完善。
除了成本问题,氢能源产业健康发展还要做好产业化发展的路线图。董晓宇还表示,氢能源产业健康发展,还要做好产业化发展的路线图,避免“炒概念”“一哄而起”的盲目投资,发挥好市场的引导作用,不能走完全依靠国家补贴的路子。

来源:氢能俱乐部

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


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燃料电池汽车新能源储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6-22
最近编辑:4月前
碳纤维生产技术
助力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
获赞 25粉丝 33文章 3749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企业资讯·东丽(韩国)拟收购SK化学蔚山、青岛两工厂 进军碳纤维预浸料市场

10月5日,东丽先进材料(韩国)公司宣布将斥资300亿韩元(约合1.64亿人民币)收购SK化学旗下位于韩国蔚山和中国青岛的预浸料工厂,获得1600万平米碳纤维预浸料产能。借此,公司的碳纤维业务实现了向产业链中游和海外市场的延伸,进一步扩大了公司的全球影响力。 东丽先进材料(韩国)表示,此举是为了响应风电、氢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城市空中交通等领域市场需求。自此,在满足韩国国内需求的前提下,公司自龟尾、蔚山两地生产的碳纤维及预浸料将逐步扩大出口,并以青岛为中心,积极开发中国碳纤维预浸料的市场。同时,依托公司先进复合材料技术中心的研发实力,东丽先进材料(韩国)还将致力于不断开发轻量化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未来,东丽先进材料(韩国)将继续拓展自身在碳纤维产业链上下游的业务领域,着力开发汽车、环境、能源、航空、运动等领域的终端应用。来源:中国国际复合材料展览会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