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风电聚焦·碳纤维规模应用于风电的瓶颈亟待解决

4月前浏览494

本文摘要:(由ai生成)

2021年中国碳纤维需求大幅增长,风电叶片为主要应用领域。大丝束碳纤维价格高限制其广泛应用,但价格若降50%将平衡成本并推动陆上风电应用。碳纤维是风电技术发展的关键材料,需解决规模化生产问题。中国碳纤维产能大但产量低,需突破技术瓶颈提升产量,同时降低成本。碳纤维在风电中的应用潜力巨大,对降低风机重量和提升可靠性至关重要。


2021年中国碳纤维的总需求为6.24万吨,同比增长了27.7%,其中,进口量为3.31万吨(占总需求的53.1%,比2020增长了 9.2%),国产纤维供应量为2.93万吨(占总需求的46.9%,比2020年增长了58.1%)。风电叶片是中国碳纤维需求的主要领域。2021年国内风电叶片所需碳纤维为2.25万吨,占比36.1%,稳居第一的位置。



大丝束碳纤维价格门槛高:风电领域规模应用压力山大



据叶片行业专家介绍,以100M长的叶片为例(海上),如果叶片主梁全部采用碳纤维,单支叶片可以降低重量7-8吨(玻纤价格按照15元/kg),碳纤维用量约5吨左右,按照当前的大丝束碳纤维的含税价格(较低的价格)150元/kg,三支叶片需要用15吨碳纤维,采用碳纤维需要增加成本约150-180万元,按照12MW的机型(海上)容量测算,采用碳纤维单位千瓦的成本增加120元左右,按照当前3500元/kw的风机价格,占比约3个百分点。按照轮毂总的总量(三支叶片)可降低总量30吨,根据风机运行载荷同比重量设计,以此来倒推主轴,机舱底架,塔筒,基础的成本降低,碳纤维这部分增加的成本和其他系统的成本降低,在整个风机装备造价如果能持平,碳纤维在风机上的应用将不可限 量。更加重要的是,碳纤维主梁的叶片应用,风机系统总量得到大幅降低,也会较大程度增加风机的可靠性。


根据上述推测,如果现有碳纤维的价格降低50%,碳纤维增加的这部分成本就基本可以和其他系统降低的成本持平,并且可以用于陆上风机的叶片,按此测算风电叶片的碳纤维(35K以上)需求量,我们按照每年50GW的稳定需求,20GW海上风电,30GW陆上风电,海上按照15吨/10MW设计,海上风电的碳纤维需求超过3万吨,陆上按照9吨/8MW设计,陆上风电的需求量在3.375万吨,也就是说年需求量6.375万吨(目前SGL和ZOLTK的总产量才5.7万吨),而实际上2021年中国的总的碳纤维用量为6.27万吨,按照70元/kg,这个市场的碳纤维直接市场规模为45亿元左右。而大丝束碳纤维如果价格达到这个水平后,对于在土木工程及其他民用领域的应用,市场将是成倍成倍的增长。


大丝束碳纤维对风电未来技术的影响:最核心的关键材料之一,必须解决规模化生产


其实,未来风机的技术发展目前看来,水平轴风电机组的技术路线短期内不会有突破性的进步,如果从降低风机重量,提升可靠性,从当前使用的材料种类分析,金属材料目前在风机载荷一定的情况下,材料的用量已经开始逼近极限,而通过采用新型材料降低风机重量,从我个人来看,碳纤维是唯一选择,而碳纤维的规模与价格存在明显的线性反比关系。从装备技术而言,国内的碳纤维装备技术已经基本比肩国际同行,至少可以用了,不卡脖子了。而原丝的技术已经基本得到解决,唯一就是应用问题。同行也有研究,我国的碳纤维产能号称全球最大,但产量却很低,原因很多,一个部分高端的生产线工程化的技术还没有突破,一个是中低端的生产线相对市场产值低得多,企业积极性不大。利润高端T1000价格动辄几千元每公斤,其利润率高的吓人,大丝束的碳纤维明显就显得低廉,产值很难凸显。


但从风电行业的未来看,碳纤维已经成为未来风电机组迭代的关键,平价风电要更低的造价,而大型化的风机的可靠性提升需要碳纤维减重来实现。为此,中国的风电用碳纤维必须要从成本和规模角度解决,一方面规模产能要提升,一方面价格要下降,从风机的价格历史来看,碳纤维的价格降低就如光伏组件的价格一样,规模一旦突破,价格回归到市场需求目标是必然的。

来源:球哥看风

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

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电机材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6-23
最近编辑:4月前
碳纤维生产技术
助力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
获赞 22粉丝 30文章 3729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研究进展·国产高强中模碳纤维增强高韧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本文摘要:(由ai生成)国产高强中模碳纤维及其增强高韧性树脂基复合材料技术取得进展,已形成系列化产品,部分性能达到国际水平。国内多家企业已突破T800H级碳纤维规模化生产技术,力学性能与东丽T800H相当,并逐步解决复合材料制备工艺问题。新一代高韧性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AC531/CCF800H性能优异,耐湿热性能和目视可检性优于国外材料。目前,碳纤维按照原丝类型主要分为3类。即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沥青基碳纤维和粘胶基碳纤维。粘胶基碳纤维基本停产,有可能完全退出碳纤维市场;沥青基碳纤维保持约1000吨年产量,日、美企业平分秋色;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一枝独秀,其技术被日、美控制,产业被日本控制(约占70%),市场被日、美、欧盟控制(达80%)。依仗其牢固的技术和市场垄断地位,多年来日、美、欧等西方国家对中国进口碳纤维实施严格控制,对我国先进复合材料的科研生产造成严重困难和重大冲击。在碳纤维的发展过程中,各国已经开发出若干类用于结构材料的聚丙烯腈(PAN)碳纤维,以东丽碳纤维为例,其产品主要分为4个系列:高强系列碳纤维(T300,T400,T700等)、高强中模系列碳纤维(T800,T1000,T1100等)、高模系列碳纤维(M40,M46,M50,M55,M60等)和高强高模系列碳纤维(M40J,M46J,M50J,M55J,M60J,M70J等)。从碳纤维的应用看,老的机型(如F-16,F-18,B737,B747,B757,B767,A320,A330,A340等)基本以使用高强型碳纤维为主,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的新机型(如F-22,F-35,B-2,CH-53K,B777,B787,A380,A400M,A350等)主要应用高强中模碳纤维,但在一些次承力结构中仍然使用高强型碳纤维。因此,在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高强中模碳纤维仍将在航空结构复合材料中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01.国产高强中模碳纤维进展在技术积累、需求牵引和资本市场的共同推动下,2015年前后国内已有多家碳纤维企业的高强中模T800H级碳纤维的力学性能达到了东丽T800H碳纤维的水平,并在碳纤维需求单位的牵引下进一步解决了影响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碳纤维毛丝问题、影响复合材料综合力学性能的界面问题等,逐步把国产高强中模碳纤维复合材料向工程应用推进。国产高强中模T800H级碳纤维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的突破,实现了国产高强中模碳纤维强度和模量在高强型碳纤维基础上的显著提高,为高强中模碳纤维的系列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之后,有企业报道突破T1000S的制备关键技术,并继续向下一代高强中模T1100级碳纤维性能迈进。表1是某公司国产T800S级、T1000G级和T1100G级碳纤维的力学性能。表1 东丽与国产典型T800S级、T1000G级和T1100G级碳纤维的力学性能比较虽然国产高强中模碳纤维在T800H的基础上,性能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高强中模碳纤维系列。但是,增强纤维仅仅是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关键原材料之一,要实现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的全面提升,还需要从复合材料界面、树脂基体、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等多方面开展系统研究。02.国产高强中模碳纤维增强高韧性树脂基复合材料技术现状国内复合材料树脂基体的发展跟国外一样,经历了从基本型树脂(非增韧)、第一代韧性树脂基体、第二代中等韧性树脂基体,再到第三代高韧性树脂基体的发展历程(图1)。与国外树脂基复合材料发展不同的是,由于我国碳纤维技术滞后美国、日本大约25-30年,因此国内基本型、第一代韧性和第二代韧性复合材料的增强碳纤维基本为高强型碳纤维(即T300级和T700级碳纤维),而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从第一代韧性复合材料开始即选用高强中模碳纤维(T800级)。图1 国内碳纤维增强高韧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现状近年来,结合国内T800级碳纤维的成功研制,研制的新一代高韧性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AC531/CCF800H的冲击后压缩强度达到了335 MPa以上(表2),达到了第三代韧性复合材料的水平。从复合材料韧性和综合力学性能水平来看,国内与国外的差距较小。通过国内新一代高韧性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AC531/CCF800H与国外新一代高韧性复合材料的130 ℃耐湿热性能对比(图2),以及它们的冲击损伤目视可检性(Barely Visible Impact Damage,BVID)比较,AC531/CCF800H不仅抗冲击韧性与国外先进的高韧性复合材料相当(图3),而且其耐湿热性能和目视可检性优于国外高性能复合材料。 表2 国内典型航空高强中模碳纤维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 图2 AC531/CCF800高韧性复合材料与国外复合材料的湿热性能对比 图3 国产T800级高韧性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与国外复合材料CAI比较虽然国内高强中模碳纤维增强高韧性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已经达到了国外当前材料的水平,但国外高韧性复合材料技术已经得到大量的工程应用,技术成熟度很高,而国内高韧性复合材料的应用刚刚开始,综合技术成熟度还比较低,在工程上的考核验证还不足。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开始了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逐步形成了以5405和QY8911为代表的第一代韧性双马来酰亚胺T300级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以5429,5428和QY9511,QY9611为代表的第二代韧性双马来酰亚胺高强型碳纤维(T300级和T700级)复合材料体系,也成功开发了第三代韧性水平的AC631高韧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高强中模碳纤维复合材料,AC631/CCF800H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冲击后压缩强度显著提升(图4),与美国最先进战斗机应用最广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比较,其综合力学性能优于国外相关高强中模碳纤维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5250-4/IM7。图4 AC631/CCF800H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冲击后压缩强度比较目前,国内应用的航空航天复合材料主要以高强型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为主,而航空航天发达的西方国家已经普及了采用高强中模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因此,高强中模碳纤维复合材料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的骨干结构复合材料体系。03.国产高强中模碳纤维增强液体成型复合材料技术液体成型树脂基复合材料作为热压罐成型复合材料之外的最重要的低成本复合材料,也是高强中模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完成了与高强中模碳纤维匹配的液体成型环氧树脂基体、定型剂和预定型织物研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研究,具备了高强中模碳纤维增强液体成型复合材料稳定批量生产能力,形成了液体成型高强中模T800级复合材料技术体系。04.国产高强中模碳纤维增强高韧性树脂基复合材料自动化工艺适应性随着复合材料工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针对手工铺层工艺难以实现外形复杂和大尺寸制件制造、手工铺层工艺效率低下、质量一致性难以保障等问题,自动铺放工艺在航空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不论是自动铺带还是自动铺丝工艺对预浸料都提出了不同于传统手工铺贴工艺的要求。手工铺贴、自动铺带和自动铺丝3种复合材料铺贴工艺对材料的铺放工艺特性和容度要求各有不同。相对而言,人工对预浸料的工艺性能容度更宽,而自动化铺放尤其是自动铺丝工艺对预浸料的工艺容度更窄、要求更高,因此,为了满足自动化设备的工艺要求,波音公司材料规范(BMS8-276N)对3种铺贴工艺的预浸料提出了差异化的要求。但是为了简化未来工程应用过程管理,在技术上尽量实现人工铺贴、自动铺带和自动铺丝预浸料“三合一”,也就是要求这3种工艺的预浸料是完全相同的技术状态(图5)。 图5 3种铺贴工艺预浸料之间的关系图6是自动丝束铺放工艺常见问题。因此,这3种工艺对预浸料的要求从高到低的顺序是:自动铺丝>自动铺带>手工铺贴。为了满足3种预浸料按照统一的技术要求,基于国内尚未有成熟的自动铺丝预浸料的相关技术经验,航空工业复合材料技术中心优化高强中模高韧性树脂基复合材料预浸料制备工艺,解决了AC531/CCF800H和AC631/CCF800H预浸料黏性控制、分切工艺、预浸丝束接头连接方法等关键技术,形成了自动铺放预浸带和预浸丝束的生产规范、评价方法和相关技术标准,实现了一种预浸料同时满足3种铺贴工艺的严格技术要求,在工程应用中获得了应用验证。图6 自动丝束铺放工艺过程中常见的4种工艺故障(a)丝束间间隙过大;(b)输送过程堵丝;(c)丝束粘连;(d)丝束接头拉脱05.高强中模碳纤维增强高韧性结构复合材料发展趋势高强中模碳纤维增强高韧性结构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型、高模型和高强高模型复合材料都不具备的优异的综合性能,是目前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国外主要发展和应用的骨干航空结构复合材料,也是我国具有跨代特征的新一代骨干复合材料体系,将广泛应用于在研和下一代军民航空航天装备。但是,不论国内还是国外,高强中模碳纤维复合材料尚有不小的性能潜力和应用潜力有待挖掘,或者说目前的高强中模碳纤维复合材料尚有不足,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进一步提高其综合性能。(1)提高高强中模碳纤维复合材料压缩力学性能,克服复合材料性能短板。(2)进一步提高高强中模碳纤维模量,提高其复合材料刚度。(3)以BVID为特征的高设计许用应变高韧性高强中模碳纤维复合材料是航空主结构复合材料高效应用的基础。(4)提高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扩大其应用范围。原文出自《材料工程》:包建文等.国产高强中模碳纤维及其增强高韧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J].材料工程,2020,48(8):33-48.来源: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