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风电聚焦·拉挤梁是“何物”?搭上风电快车,车速有点快

2月前浏览867

本文摘要:(由ai生成)

拉挤板在风电叶片行业作为主梁结构件,具有高容错率和增强结构的特点,广泛应用于陆上和海上风电叶片生产。下游碳板行业积极规划拉挤材料生产,如中材科技、金风科技等。目前,环氧树脂为主要树脂技术,而聚氨酯拉挤工艺正在研发中。玻纤拉挤厂家包括泰山玻纤、重庆国际等,碳纤维材料国内外均有主要生产厂商。随着风电行业的发展,拉挤板技术将持续优化,满足市场需求。

拉挤板在叶片行业的应用

叶片的主梁(也可叫梁帽或大梁)是风电叶片里主要的承力件或称为主要的结构件,类似于船的龙骨,如果主梁断了,整个叶片也会断。
最初,主梁使用真空灌注方法,即把玻纤一层层铺到上面,然后灌注树脂;后面出现了预浸料,无论玻纤还是碳纤,把预浸料一层层铺上,通过真空膜保压后,产品就成型了。
目前的工艺是先拉挤成一定长度的拉挤板,常用截面尺寸为120毫米×5毫米,在生产过程中,会把一根根的拉挤板拼在一起,中间铺一定规格要求的布层,再把它们捆在一起放进叶片里面,和叶片一起进行灌注,灌注后脱模,成为叶片里面的结构件。

海上、陆上风电采用拉挤工艺的原因

1)拉挤工艺保证了产品的高容错率。
之前不管采用灌注工艺还是预浸料进行生产,假如在生产过程中有地方出现缺陷,对主梁的影响是致命的。比如主梁长80米,宽60厘米,只要有地方出现缺陷,这根主梁就有安全隐患。

然而,采用拉挤板生产主梁,假如在生产过程中,某根拉挤板上出现问题或缺陷,可以把这根拉挤板报废并替换上新的拉挤板。这就导致即使叶片的主梁在拼装过程中出现问题,只要替换掉有问题的拉挤板就行,并不会影响到其他拉挤板。报废一根拉挤板与报废整根主梁相比,成本要小得多。
2)拉挤工艺使得主梁的结构更强。
因为拉挤工艺的纤维含量,使用多少纱线、树脂可以控制进行调节,纱线含量可以达到70%(体积含量),但是真空灌注的纱线含量最高只能做到60%。纤维含量越高,主梁的力学性能或承力状态越优。
现阶段,陆上风电使用的拉挤板长度大都在80米到97米之间,如上海电气有85米、89米、90米;东方电气90米、91米;金风、中科宇能主推叶型为93米;运达有92米、97米。
在80米到90多米的叶片里,除了由于合同签约需要使用真空灌注或预浸料进行生产、或由于一些经济效益原因,基本98%叶片都采用拉挤工艺。包括海上风电的99米叶片,金风的123米叶片也都采用拉挤工艺。叶片有碳板、有玻纤板材的,根据叶型不一样,也有一定差距。

下游碳板行业对拉挤材料的规划

中材科技、金风科技以及中复连众都控制一些拉挤板厂家或自主生产拉挤板。如中复连众子公司风电科技开始生产拉挤板以及风电叶片;绵阳和华美开展战略合作;三一重工和风渡新材开展战略合作等,都从侧面说明拉挤板对风电叶片的重要性。

拉挤大梁的技术情况

按树脂划分,现在绝大多数厂家使用的是环氧树脂技术。同时大家都在积极研发聚氨酯的拉挤工艺。聚氨酯树脂相比较于环氧树脂,价格更低,更适合未来风电行业装机价格不断下降趋势。但在短时间里,聚氨酯树脂对材料以及空气中的水分含量要求较高,未来3~4年之内,环氧树脂仍占主流。

材料厂家

国内做玻纤的拉挤厂家主要是泰山玻纤、重庆国际、桐乡巨石,还有国外的OC公司,OC的纱线产品在国内使用量还非常高。
1)碳纤方面,国外公司主要包括卓尔泰克、东丽,国内主要包括吉林国兴,吉林宝旌,浙江精功,江苏恒神,威海光威等企业。其中,国兴、恒神以及光威既可生产纱线、也可生产拉挤板以及一些碳纤维产品,光威的鱼竿产品非常受欢迎。吉林国兴近几年在碳纤维、碳纤维碳化方面投入大量的精力以及资金。
2)环氧树脂方面,主要是台湾上纬、上海道生天合、上海惠柏、四川东树。目前主要是环氧体系的拉挤工艺。聚氨酯生产厂家较少,主要为上海科思创。前年,科思创、上海金风以及中复连众三家联合研发一款长度60多米的纯聚氨酯风电叶片,给未来聚氨酯风电叶片发展做了技术积累。

来源投研信息圈/复合材料社区

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

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复合材料材料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6-24
最近编辑:2月前
碳纤维生产技术
助力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
获赞 19粉丝 24文章 3560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风电聚焦·摆脱专利束缚 碳纤维能否在风电放量起飞?

本文摘要:(由ai生成)碳纤维板块近期强势上涨,源于市场对专利保护到期、碳纤维在风电叶片领域应用渗透率提升的预期。碳纤维因其优异性能在风电叶片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但成本问题是其规模化应用的挑战。专利到期有望开启碳纤维在风电叶片领域的增量市场,但性价比仍需考量。本报记者 宋琪 吴可仲 北京报道在资本市场,碳纤维相关板块余热未散。中信行业数据显示,近期,碳纤维行业指数达到2022年以来的历史高点。8月2日,该板块指数创近期新高,达到6316.11点,相比7月中旬,行业指数涨幅已近16%。碳纤维板块的逆势走强源于市场对其下游需求即将放量的预期,而促使投资者作出此判断的关键事件,是一则专利保护到期的信息。据了解,20多年前,全球风电巨头维斯塔斯通过核心专利技术解决了碳纤维板应用在风电叶片上的工艺问题,将拉挤碳板运用到了风电领域。同时,2002年7月19日,维斯塔斯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欧洲专利局、世界知识产权局等国际性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以碳纤维条带为主要材料的风力涡轮叶片的相关专利,专利保护期为20年。到2022年7月19日,该项专利保护正式到期。多家证券投资机构均认为,专利限制解除后,国内其他风电叶片厂商将可以不受限制地推出应用碳梁的风电叶片产品,碳纤维在风电叶片领域的应用渗透率将获得提升。某风电叶片企业内部人员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虽然碳纤维性能更优,但因为成本问题,相比碳纤维,玻璃纤维在叶片中的应用仍是主流。”根据业内测算,当碳纤维成本降到80元~100元/公斤水平时,碳纤维在叶片领域的大规模利用场景或将完全打开。开启增量市场?仅仅是一项专利限制的解除,何以引得碳纤维板块大动?答案似乎显而易见:投资者看中了即将开启的增量市场。中信建投研报显示,碳纤维是由聚丙烯腈、沥青基等有机纤维(原丝)在高温环境下裂解碳化形成的碳主链结构高性能纤维材料,具有质轻、高强度、高模量、导电、导热、耐腐蚀、耐疲劳、耐高温、膨胀系数小等优异性能,是目前已大量生产的高性能纤维中具有最高比强度和比模量的纤维。基于其优异的性能,碳纤维在航空航天、风电叶片、体育休闲、交通建设等多领域均获得广泛应用。值得注意的是,在下游的众多应用市场中,风电叶片市场 “独占鳌头”。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CWEA)数据,2015年~2021年,在全球风电领域内,碳纤维需求量逐年上升,从1.8万吨增长到了3.3万吨。2021年,风电领域碳纤维需求量在其全球总需求中占比达到30%。同时,百川盈孚数据显示,2022年,风电叶片为国内碳纤维下游应用中的最大市场,需求量占比达35%。在风电叶片碳纤维需求不断提升的背后,是不断增长的叶片长度和稳定发展的风电市场。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风电装机创新高,新增装机容量达到5592万千瓦,同比增长2.7%。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4144万千瓦;海上风电新增装机1448万千瓦,同比增长276.59%。与此同时,风机大型化趋势愈发明显。2021年,中国新增装机的风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为3514千瓦,同比增长31.7%,其中,陆上风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同比增长20.7%,海上风电机组同比增长13.9%。伴随着风机单机容量的提升,叶片的长度也不断创新高。中信建投研报显示,2014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中88%的机型叶轮直径小于110米,而到了2019年,叶轮直径为110米以上的风机占比已达到86.5%。2020年,主流机型的叶轮直径已达到131米~150米。某风电整机企业人士告诉记者,“在风机大型化,尤其是海上风机越做越大的背景下,叶片的大型化和轻量化是必然趋势。由于碳纤维具备高比强度及高比模量的特殊性能,其在叶片中的应用可以在保证叶片强度的同时降低重量,实现更大扫风面积和更小的机组负荷,提升机组的发电效率。因此,相比玻璃纤维,碳纤维是更为理想的叶片材料。”目前,碳纤维复合材料主要应用在叶片的主梁部分。光大证券研报显示,碳纤维在风电叶片大梁上的应用主要有三种方式,分别是预浸料铺贴、多轴织物灌注以及拉挤碳板工艺,其中拉挤成型工艺制备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长度不受限制、截面形状稳定和成本相对低廉等优点。利用拉挤成型工艺制作碳梁,再进一步制作叶片,适合大批量、大型的风电叶片的生产。然而,此前由于维斯塔斯碳梁风电叶片的专利保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拉挤板在风电叶片上的大规模应用。因此,该项专利到期后,资本市场普遍预期碳纤维在风电叶片领域的渗透率将进一步增长。性价比的考量实际上,早在碳梁风电叶片的技术尚在保护期内之时,业内就已经对专利到期后,碳纤维的需求放量翘首盼望。彼时,市场分析曾预判,碳纤维主梁叶片专利的到期或将成为叶片设计优化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若再叠加碳纤维材料的价格下降,碳纤维在叶片中技术迭代与大规模应用或将触手可及。然而,目前,成本问题仍是横亘在碳纤维叶片规模化道路上的最大“拦路虎”。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风电用大丝束碳纤维成本为12万元/吨,制成织物的成本将进一步升至18万元/吨,是玻纤织物价格的12倍。在成本高企的情况下,企业想要实现成本与收益平衡难度加大。根据测算,若将碳纤维用于叶片主梁,替换原先主梁中的单轴向玻纤布,替换后可有效减重20%,但成本将上升82%。海上风电龙头企业明阳智能(601615.SH)风能研究院副院长李军向曾在“风电叶片大型化技术论坛”上表示,“叶片终究是妥协的产物,妥协其实就是平衡。虽然目前大型化、轻量化的方向已经明朗,但叶片的制造仍需要在低成本、优设计、高效率、低 制造难度等方面不断权衡。”这意味着,尽管碳纤维在叶片中的应用摆脱了专利保护的束缚,但若想要在短时间内实现大规模应用,仍然任重道远。更重要的是,在风电行业国补已退,但海上风电距平价尚有距离的背景下,大规模、高成本的使用碳纤维几乎不可想象。据了解,叶片为风电机组核心部件,其成本约占风机价格总成本的20%左右,而在叶片的成本构成中,叶片材料占比超80%。自2020年底开始,风电整机领域出现“降价潮”。目前,陆上风机的价格已降至2500元/千瓦左后,海上风机价格跌破4000元/千瓦,其价格相比抢装时的历史高点均已“腰斩”。在这样背景下,产业降本压力势必沿着产业链传导至上游叶片环节。“因为成本问题,相比碳纤维,玻璃纤维在叶片中的应用仍是主流。”某风电叶片企业内部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公司生产的叶片大比例还是采用玻璃纤维,而且通过技术迭代,玻璃纤维也可以满足大型化的要求。”根据业内测算,当碳纤维成本降到80元~100元/公斤水平时,碳纤维在叶片领域的大规模利用场景或将完全打开。同时,李军指出,“叶片是一个非常系统性的工程,从前期的设计到中间的生产制造,以及后期叶片运维,涉及方方面面。一定要做到精细化设计,只有这样才可能在低成本的情况下,把叶片做到轻量化。”来源:中国经营网 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