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企业动态·诺科碳材:国产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在抚顺实现量产

4天前浏览1138

本报讯 记者崔振波报道 直径仅为头发丝的1/7,强度却是钢的9倍;重量还不到钢的1/4;热导率达到铜的3倍以上。如今,这种被誉为“碳材料皇冠上的明珠”的高性能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在抚顺实现规模化生产。

9月5日,记者在辽宁诺科碳材料有限公司20吨/年高模量(高导热)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工业化生产线看到,随着驱动辊的转动,一缕缕乌黑油亮的碳纤维交错缠绕,成为一轴轴成品。“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是以重质芳烃为原料,通过精制、缩聚,形成中间相沥青,再经熔融纺丝、氧化、碳化、石墨化等一系列流程后形成的,卷绕是生产线的最后一道工序。”据公司总经理常旭升介绍,高性能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最突出的特点是高导热和高模量,是应用于航空航天、高端制造、新能源产业及通信等领域的关键材料。

鉴于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在航空航天及现代高端装备领域的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了大量研发,但鲜有企业实现规模化生产。沥青基碳纤维的基础原料来自炼化企业的副产物——催化油浆、裂解焦油、煤焦油沥青等,因规模问题,所获原料的品质很不稳定。

“我们的原材料是从抚顺石化获得的,利用抚顺石化在炼油过程中产生的乙烯裂解焦油,用我们自己开发的重芳烃精制技术,再进行重芳烃缩合制备中间相沥青,目前已经可以稳定生产。”常旭升说。

创建于2015年的诺科碳材公司,每年投入超千万元研发资金开展以石油产重质芳烃为原料制备中间相沥青及其碳纤维的研发工作。2019年年末,公司建成20吨/年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MPCF)工业生产线。经过前期的工艺改进、流程优化、试生产,今年,生产线已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产品各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第二期年产1200吨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项目正在实施中,标志着国产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产业发展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目前,诺科碳材公司的产品已经在高端装备领域得到应用,每公斤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可卖到2万元至3万元。“下一步,我们将实现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的低成本规模化生产,产量将扩大到千吨级、万吨级,让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应用到更多领域。”常旭升说。

来源:辽宁日报

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

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航空航天新能源通信材料科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6-24
最近编辑:4天前
碳纤维生产技术
助力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
获赞 6粉丝 8文章 1746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项目追踪·吉林碳谷拟定增17亿元用于年产15万吨碳纤维原丝等项目

9月9日,吉林碳谷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3000万股(含本数),按照截至本草案公告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测算,占比9.42%,总计募资不超过17亿元,用于年产15万吨碳纤维原丝项目、碳纤维原丝及相关制品研发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偿还银行贷款。图片来源:公告截图吉林碳谷是一家从事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北交所上市公司。根据公司8月15日发布的2022年半年度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88亿元,净利润3.3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4.03%和204.81%。公司业绩大增主要受益于下游工业用和民用产品市场迅速开拓,应用领域横向和纵向都得到拓宽,碳纤维原丝产品销售量快速放大、主要产品售价同比上涨。根据定增草案的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军工、航天航空、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对碳纤维的需求量快速增长,2021年国内碳纤维需求量达到62379吨,较2020年增长27.7%。根据广州赛奥的预测,2025年国内碳纤维需求达到159234吨,较2021年增长155.27%,按照1:2.1碳丝的原丝消耗量计算,到2025年国内碳纤维需求量转换为原丝的需求量为334391吨。目前,吉林碳谷在国内碳纤维原丝市场中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2021年国产碳纤维原丝消耗量为61425吨,2021年度发行人国内碳纤维原丝销量合计32609.94吨(扣除出口部分),在未考虑品种差异的情况下估算吉林碳谷产品占到了国内碳纤维原丝消耗约一半的份额。吉林碳谷称,公司本次定增主要目的为逐步推动产能扩张,加速产业发展,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在产品性能、大丝束产品系列化领域进一步突破;不断优化公司资本结构,提升公司抗风险能力、扩大公司战略空间。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