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企业动态·吉林化纤传动腈纶工艺与碳纤维原丝工艺的集成创新工程 年产15万吨差别化腈纶项目正式启动

5天前浏览809
9月8日上午,吉林化纤集团年产15万吨差别化腈纶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是传统腈纶工艺与碳纤维原丝工艺的集成创新工程,产品回弹性更好、仿毛性更逼真,是吉林化纤集团现有38万吨腈纶从系统上进行差别化升级调整的项目,是30万吨腈纶扩能改造项目的一期工程,也是吉化120万吨乙烯配套的补链、延链、强链项目,项目共投资24亿元,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产值27亿元。

市委书记贺志亮,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吉,市人大主任李天林,市政协主席王德胜,吉林化纤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德武,以及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出席启动仪式。仪式上,宋德武董事长对15万吨差别化腈纶项目进行了介绍;市一建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云彤就如何确保项目启动后早竣工、早投产做出承诺;王吉作了讲话并指出,市委市政府将接续谋划一批重大项目,推动化纤产业做大做优做强,使其不断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高端迈进;希望吉林化纤集团继续发挥百亿级龙头企业作用,加速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最后,贺志亮宣布,吉林化纤集团15万吨差别化腈纶项目开工。  
 
近年来,按照吉林市“四六 四五”发展规划,根据促进经济止跌、企稳、回升要求,大抓项目建设,尽快形成实物量,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吉林化纤集团坚持存量优化升级、增量调整结构,坚持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通过人造丝优质化、腈纶差别化、竹纤维产业链一体化升级,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产品市场占有率实现了行业的全球第一。  
 
近年来吉林化纤集团共计开工建设碳纤维产业链项目12个,其中原丝项目3个、碳丝项目8个、复材项目1个,总投资171.4亿元,走出了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创新发展之路!特别是今年吉林化纤集团坚持抓安全、稳生产、防疫情、促经营,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前8个月实现产值111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41.2亿元,同比都分别增长35%以上。  

接下来,吉林化纤集团将笃行不怠、踔力奋发,加快推进15万吨差别化腈纶项目、40万吨碳纤维全产业链项目建设速度,坚持“两人工作一人干、抽出一人搞基建”的吉纤作风,力争到11月10日该腈纶项目实现一期厂房暖封闭,明年5月份陆续开车投产;并到年末实现碳纤维原丝产能16万吨、碳丝产能4.9万吨、复材产能1.5万吨,为全市经济增长做出新贡献。

来源:吉林化纤集团

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

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传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6-24
最近编辑:5天前
碳纤维生产技术
助力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
获赞 6粉丝 8文章 1746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市场应用·红旗某车型成功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后背门

用于汽车后背门的材料主要是高强度钢、铝合金、PP改性塑料等,相比于这些材料,碳纤维具有轻量化、安全性、刚度、强度、可靠性等方面较大的优势。日前,为满足红旗车型轻量化及性能要求,红旗研发总院车身团队致力于创新突破,已在红旗某车型成功完成碳纤维后背门系统的量产应用。在产品开发阶段,现有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技术应用与后背门系统,主要有以下两个困难点:1、生产效率低,加工工艺难以满足当下汽车工业高生产节奏的严苛要求。2、后背门的外型结构较为复杂,体积很大,使用碳纤维材料加工成型更加困难。为攻克以上技术难关,车身攻关团队应用了碳纤维新型加工工艺——热塑模压+二次注模,即使用与热塑材料混编的碳毡,通过模压生产出结构件,也可以与注塑工艺结合用于一些内饰件的成型;配合模内加热系统,可实现非常好的外观质量,且与背后注塑出的卡扣结合牢靠,满足了零件强度刚度的需求。通过以上创新方案,车身团队成功实现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后背门的量产应用,相比较传统的钢材料后背门,实现降重40%、固定点刚度提升10%,为后续碳纤维产品应用积累了宝贵经验,全力支撑集团全面创新驱动战略。来源:红旗研发新视界扩展阅读:汽车轻量化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而碳纤维作为汽车轻量化关键原料,其在汽车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碳纤维的特性决定其具有很好的前景,但目前的价格也决定碳纤维要用在“刀刃”,也即要体现碳纤维在汽车上应用的不可替代性,同时逐步提升技术,降低成本。而要实现这种不可替代性,就要实现创新性设计。一种方式是体现功能、结构上的特殊性,另外就是工艺上的先进性。这样就可能实现碳纤维在汽车上功能性的不可替代性,或者综合成本上的不可替代性。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