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由ai生成)
常州高新区和溧阳高新区入选江苏首批创新型产业集群。常州高新区形成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全产业链,中简科技等企业领先,产品广用。常州积极构建“3+1+X”发展格局,常州高新区规划“六大功能区域”,设专项基金培育创新成果。常州高新区融入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体系,引进人才,构建人才培养平台。目标到2025年产业链企业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成国内领先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高地。
龙头引领
构建 “3+1+X”产业发展格局
“3”:龙头企业牵引(中简科技、新创碳谷、安泰复材)
“1”:重大创新平台支撑
“X”:众多潜力企业/要素集聚
常州高新区作为全市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发展的主阵地,承担着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使命。
据了解,以常州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园为主要载体,常州市、区两级将规划建设“六大功能区域”——
以中简科技、新创碳谷等行业领军企业为核心,形成具有影响力和示范效应的龙头企业集群;
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科创港一期目前已建成,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用于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研发、测试、孵化和中试;
承载碳纤维复合材料中间制品、零部件及下游应用等产业化项目,2023年启动标准厂房建设;
以中瑞(常州)国际产业创新园为载体,总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包含16栋单层厂房及五栋多层厂房,目前所有单层厂房已全面竣工;
依托滨江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重点布局上游产业协同项目;
依托长江常州港一类开放口岸优势为产业发展提供集物料、仓储、物流、保税、通关、展示于一体的综合供应链保障体系。
截至2021年底,全市碳纤维企业获得有效授权专利1643件,其中有效授权发明专利375件,主持或参与制定标准96个,获得江苏省江苏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常州国家高新区主动融入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体系——
❖ 与江苏省产研院共建江苏省集萃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研究院、江苏省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创新中心、JITRI—碳纤维复合材料联合创新中心;
❖ 与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共建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
❖ 积极建设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国家级检测评价认证标准联合实验室,开展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材料检测服务、评价测试、工艺装备操作的标准及认证体系等业务。
持续引进国内外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行业顶尖人才,建成了以院士、专家领衔的专家梯队,建有“申长雨院士工作站”、引进国家级人才计划人才3名、省级人才计划人才12名、设立外国专家工作室。
建有一批省级工程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技术创新载体平台。
与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共建研究生委培计划,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与常工院共建碳纤维新材料产业学院,构建了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急需的人才培养平台。
下一步,常州高新区将以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园为主要载体,加快培育一批“单打冠军”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和上市企业,力争到2025年,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链企业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集聚企业超过80家,培育1家超100亿企业,5家超10亿元企业,成为国内领先的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高地。(来源:常州日报、创新常州,由CFCT编辑整理)
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