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热点关注·碳碳复合材料的破与立

6月前浏览3441



本文摘要:(由ai生成)

碳碳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光伏等领域应用广泛,市场需求增长迅速。国内航空航天市场碳纤维复合材料占比大,光伏领域碳碳热场材料需求预计快速增长。金博股份作为领先的碳基复合材料供应商,已完成五大产业布局,预计C/C复合材料将替代石墨材料,市场前景广阔。然而,碳/碳复合材料领域企业研发能力仍需提升。

碳碳复合材料是以碳纤维及其织物为增强材料,以碳为基体,通过加工处理和碳化处理制成的全炭质复合材料。C/C复合材料由于其独特的性能,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医学、热场等领域。我国碳基材料产业也正朝着这一趋势迈进。我国碳基材料产业发展状态具有很大优越性,市场需求迫切和容量不断增大,碳/碳复合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在航空航天、光伏、半导体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成为碳纤维行业重大的应用风口。

碳碳复合材料应用场景广泛

碳陶复合材料是碳碳复合材料的一个新增量市场---碳陶刹车盘可有效缩短制动距离,降低车重,进而提升续航里程。随着产品降本,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国内航空航天市场碳纤维复合材料价值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未来仍有较大上升空间:2019年全国碳纤维复合材料总需求量达到5.8万吨,航空航天领域需求为2,154吨,约占总需求量的3.70%;2019年航空航天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销售收入150.77亿元,销售金额占比约为35.26%。相比发达国家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的结构,国内航空航天领域的市场规模未来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随着新型军机的批量列装,国内航空航天碳纤维复材市场有望快速发展。


光伏,碳碳热场作为光伏单晶炉生产中的核心耗材之一,享受光伏市场存量替换以及市场增量的红利,行业将迎来高速发展期。碳碳材料由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耐高温属性、易成型等多项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高温热场领域,逐步替代传统等静压石墨,迎来需求爆发。
2021年全球光伏碳碳热场总需求约3800吨,若按照2025年全球光伏装机500GW估算,全球碳碳热场的需求量达到1.41万吨,CAGR高达30%。
碳碳复合材料的众多应用领域中光伏领域的应用市场将更加广阔,面对着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能源发展目标,加速发展光伏等零碳能源,替代煤电等化石能源是碳中和的必由之路,光伏将在“十四五”期间迎来一个加速发展阶段。随着平价上网的全面开展,光伏行业摆脱了政策补贴依赖,周期性减弱,由政策驱动逐步转向经济性驱动。随着光伏行业的需求逐步释放,碳碳复合材料制品面临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大需求驱动碳碳热场市场快速成长

硅片环节积极扩产,碳碳材料热场新增需求有望快速增长:单晶硅片环节积极扩产,其中,隆基股份预计在 2022 年以后在曲靖、丽江和鄂尔多斯共扩建 86GW 拉棒产能,中环股份在宁夏扩建 50GW 单晶硅棒产能,上机数控、京运通、亿晶光电、通威股份、双良节能、高景太阳能等企业亦有较大的扩产计划。下游龙头企业积极扩产,大幅新增单晶炉装机量,碳碳复合材料热场的新增需求有望快速增长。
热场部件耗材属性,替换需求空间广阔:高温硅蒸汽腐蚀以及冷热交变对热场部件损耗较大,因此热场部件具有消耗品属性,需要定期更换。根据金博股份公司招股书,坩埚的使用寿命较短,约为 6-8 个月, 保温筒和导流筒的使用寿命较长,分别为1年半、2 年左右。随着热场存量产能的不断增加以及碳碳复合材料在存量热场中的渗透率不断提升,原部件的替换、更新需求量将不断释放,需求空间广阔。
硅料供需有望逐步宽松,硅片环节开工率回升有望推动替换需求:根据我们对各相关公司公告等公 开信息的统计,2022 年下半年通威股份、新特能源、亚洲硅业、东方希望、协鑫科技等行业第一梯队企业均有产能逐步释放,预计到 2022 年底国内硅料月产出有望达到 9 万吨,全球月产出有望达到 10 万吨,相比当前产量增长幅度有望超过 40%。从目前扩产进度靠前的各家企业实际情况来看,我们预计接下来更大规模的硅料投产高峰在2023H2 到来,预计 2023Q3-Q4 第一梯队企业有效产能对应年化装机需求分别约420GW、460GW,在目前的预期需求水平下供需比将超过 120%,如将青海丽豪、 晶诺新能源等新进入产能考虑在内,届时行业有效产能对应年化装机需求预计超过 500GW,供需比约130%。在硅料供给逐步宽松的情况下,硅片环节开工率有望回升,碳碳热场替换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

碳碳复合材料的龙头企业

金博股份成立于 2005年6月,于2020 年5月18日在科创板上市。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先进碳基复合材料及产品供应商主要应用于光伏行业的晶硅制造热场系统与刹车系统。近年来,公司基于碳基复合材料底层通用技术,不断拓展碳基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目前已完成在光伏、半导体、氢能、交通和锂电五大领域的产业布局。
金博股份现阶段产品主要为光伏热场系统产品,主要用于单晶拉制炉热场系统、多晶铸锭炉热场系统以及真空热处理领域,同时当前,碳碳复合材料主要在光伏热场产品中对石墨形成替代,截至 2020 年,除加热器以外,碳碳材料在主要光伏热场产品中的渗透率已超过 50%。随着我国逐渐加强在半导体行业的自主研发与投入,高端制造业国产替代趋势方兴未艾,未来碳碳复合材料有望在半导体行业实现对石墨材料的进口替代。


总结

目前碳碳复合材料主要应用领域为光伏热场材料、军工、刹车盘、半导体、四大块,军工领域比较封闭,刹车盘市场比较小,所以主要还是光伏和半导体两大行业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未来随着光伏和半导体行业的产业升级、降成本进程不断推进,预计C/C等先进碳基复合材料将替代石墨材料,成为光伏产业、半导体产业晶硅制造热场系统部件的主要材料,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但是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提高碳/碳复合材料领域企业的研发能力?这些都是有待解决的。

来源:新材料情报


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




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复合材料半导体通用航空航天汽车新能源材料数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6-04
最近编辑:6月前
碳纤维生产技术
助力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
获赞 29粉丝 40文章 3783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复材技术·阻碍连续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应用的主要技术因素

本文摘要:(由ai生成)碳纤维材料因其特性受重视,但成本高且传统树脂基体有局限。智上新材料科技通过五年研发,改进热塑性树脂与碳纤维的浸润技术,成功生产高质量单向预浸带,用于高端设备。该技术解决了热塑性树脂的成型和浸润问题,提高了复合材料的韧性和耐冲击性能。随着技术进步,智上新材料科技有望拓展碳纤维的应用领域。碳纤维材料的密度为1.7 g/cm3,仅仅是钢材料的四分之一,但是其强度却远高于钢材料。尽管碳纤维材料应用成本较高,但因其轻量化、高强度的优势,在多个领域都得到了重视。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和高比模量、蠕变小、耐腐蚀性能好、易于成型等优点,广泛应用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医疗器械、智能机械等不同领域的装备中。过去,碳纤维复合材料所采用的树脂基体主要以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热固性树脂为主,这类树脂的缺点也比较明显,多存在脆性大、耐冲击性差等问题。连续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则是一种新型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传统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主要差异在于基体材料,是将连续碳纤维放入热塑性树脂基体中并经过一定的成型方法得到的一种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除了一般的力学性能外,采用热塑性树脂制备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可显著提高韧性、耐冲击性能,在耐高温和耐磨性方面都远胜于环氧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因此该材料更适用于对性能要求更高的应用环境,可以说是目前常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进阶版”。然而,之所以在过去连续碳纤维与中高端热塑性树脂的结合应用非常少,是因为这类树脂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成型困难,且加热熔融后熔体黏度较高导致难以充分浸润连续碳纤维增强体,对最终的复合材料性能有制约性影响。从实际应用方面看,连续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多种问题,例如当碳纤维体积比例较大时,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反而会下降。当碳纤维体积分数达到45-50%时,复合材料中出现的缺陷孔洞就会不断增多,其孔隙率甚至可以达到4%以上。复合材料孔隙率增大所导致的大量缺陷和孔洞直接降低了复合材料中碳纤维性能的发挥效率。在此情况下,即便碳纤维含量增多了,但是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却不能随之得到提升。碳纤维表面杂质的阻聚作用等虽然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当碳纤维体积分数增大后,浸润不充分是造成复合材料空隙率迅速增大的主要原因。如何解决连续碳纤维与热塑性树脂之间的浸润与熔融问题,是目前推进连续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应用的主要任务。国内碳纤维零部件制造商智上新材料科技前后耗费五年时间,通过对自主研发的设备进行阶段式改造,不断调整工艺方法,有效提升了热塑性树脂与连续碳纤维之间的浸润率。连续碳纤维增强PPS/PA6/PEEK/PI等单向预浸带产品质量稳定、性能卓越,是制作高端设备理想的零部件原材料。随着工艺水平的提升,智上新材料有信心将连续碳纤维与中高端热塑性树脂的结合技术延伸到更多产品,为碳纤维应用开拓更多领域。来源:碳纤维趋势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