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企业聚焦·吉林“中国碳谷”加速跑 做强“吉林系”碳纤维

6月前浏览564

本文摘要:(由ai生成)

吉林市依托吉林化纤集团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碳纤维全产业链,打造“中国碳谷”。吉林化纤集团攻克关键技术,实现碳纤维原丝产业化,市场占有率超90%。目前,吉林市已聚集25家碳纤维企业,形成多样化终端产品。未来,吉林化纤计划投资103亿元,建设24个碳纤维项目,预计年产能达6万吨,推动吉林省产业升级。吉林市将继续加大科技攻关和产品开发,拓展应用领域,加快碳纤维产业集群壮大。

发源于长白山的松花江蜿蜒而过,将位于吉林省中部的江城吉林市分为两岸:一边是主城区,一边是工业区。工业基因,根植于这座老工业基地城市的发展血脉,这里出产了新中国第一桶染料、第一袋化肥、第一炉电石……
近年来,吉林市创新发展理念,推动化工产业向高端、循环迈进,依托吉林化纤集团等龙头企业,着力聚合碳纤维全产业链条,擦亮碳纤维品牌。如今,“吉林系”碳纤维原料和产品已经成为我国碳纤维产业中富有竞争力的佼佼者。
紧密围绕党的二十大作出的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展实体经济、建设制造强国等重要部署,吉林正着力做大碳纤维新材料蛋糕,加速打造“中国碳谷”,一条以碳纤维产业为引领的高端化工产业带,正在吉林省中部徐徐隆起。

吉林化纤集团国兴碳纤维公司生产车间内。记者颜麟蕴摄

老国企领军 碳纤维行业“突围”

盛会闭幕后,党的二十大代表、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德武就马不停蹄地回到单位,第一时间向集团干部职工传达大会精神。
几天前的一场报告会上,现场座无虚席,宋德武讲得十分入神。“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吉林化纤集团将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按照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和吉林市‘四六 四五’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高碳纤维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继续拓展下游的应用领域,实现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将碳纤维产业做强做优做大,逐渐向世界一流的碳纤维生产企业的第一方阵迈进……”宋德武的这段分享,引发了干部职工的强烈共鸣。
车间生产一线,是宋德武每天必去的现场。每天清晨,他都会来到厂房里和职工交流,了解生产情况,解决发展难题。“不来看看,心里不踏实。”宋德武说,“党的二十大关于创新发展的重要论述,是企业发展的指引。”
过去十年,企业产值、员工收入翻了两番。在宋德武看来,这一切都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

工人在吉林化纤集团国兴碳纤维公司生产车间内检查原丝。记者颜麟蕴摄
和许多东北国企一样,始建于1959年的吉林化纤也曾面临低谷,员工人均月收入一度不足2000元……要站稳市场,就要有过硬的产品。化纤行业市场竞争激烈,普通化纤产品虽然用量大,但利润低、收益小,很容易陷入价格战。高端的化纤材料,利润高,但技术门槛也很高。
改革创新能使企业永续发展。吉林化纤把改革创新的角度瞄准到了碳纤维领域。“企业腈纶产能比较大,碳纤维则是在腈纶工艺基础上创新出来的一种新型纤维,我们具备向下游‘无中生有’的能力。”宋德武说。
凭借企业十几年腈纶生产的技术经验和公用工程优势,借助企业技术人员和高校专家组成的碳纤维创新团队,从2013年开始,吉林化纤在原有碳纤维原丝生产的基础上,加大科研力度,冲击“高精尖”的方向。
“原丝是生产高性能碳纤维的前提和关键,一些发达国家的碳纤维生产技术一直对我国采取技术封锁和产品禁运。吉林化纤的研发团队与高校联合攻关,逐渐摸索出技术工艺流程短、质量稳定、产量高的国内首家独创技术。”吉林化纤“黄大年式科研团队”研发人员陈海军说。
近年来,吉林化纤已累计投入数十亿元进行技术革新,研发团队先后攻克了多道难关,突破了一系列技术屏障,真正实现了碳纤维原丝市场化,国内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也让进口碳纤维原丝价格随之下跌40%。吉林化纤开创了我国碳纤维原丝规模化生产的先河,正式走上了碳纤维原丝产业化之路。


引领老工业基地变身新材料“领军者”

吉林化纤坚持产学研用和产业链一体化开发,用小丝线带动大产业链。近几年,企业相继成立国兴碳纤维公司、国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将产业链延伸至碳纤维复合材料领域。

在吉林化纤集团国兴碳纤维公司生产车间内,碳纤维原丝转化成为黑色碳纤维。记者颜麟蕴摄
在国兴碳纤维公司的碳化生产线上,一缕缕雪白的原丝,缠绕在滚筒型装置上“翩翩起舞”,再经过数小时、历经300多米生产线的奇妙旅程,变身为黑色的碳纤维。
“化工原料需要经过约100道工序才能变成原丝,我们生产的原丝可以细过头发丝。说起来简单,但是这个技术许多企业多年攻关都未成功。”国兴碳纤维技职人员鲁明说,“原丝经过碳化才能变成碳纤维。举个不恰当的例子,这个过程就像做烘焙,十分考验火候,小细节做得不好,就做不出好的产品。”
原丝技术不断突破的同时,吉林化纤也在向下游碳化生产延伸,从2016年产仅200吨的第一条碳化线“中国工程院碳化实验示范线”投产,到600吨、6000吨、1.2万吨、1.5万吨、6万吨碳纤维项目陆续投产,吉林化纤已成为全国排名靠前的碳纤维生产基地。
在碳丝产能充分释放的同时,经过不断的创新研发,吉林化纤在产品质量方面也在不断提升,1K、3K、6K、12K等小丝束产品做到专业化、高性能,25K、35K、50K等大丝束产品实现通用化、高品质、高效率,其中12S、25S等多个规格产品达到国内领先的T700级水平,35K大丝束碳纤维产品广泛应用在三一重能、上海电气、明阳电气等国内知名的风电叶片制造企业,有效带动了下游制造效率的提升。
“在大型风电叶片上,我们就应用了碳纤维产品,碳纤维强度大、质量轻的特点在装备制造方面能很好地得以体现。结合吉林省‘六新产业’发展规划,加快碳纤维产品在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应用。”吉林化纤集团国兴复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负责人牛经敏说。
“吉林化纤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人造丝、腈纶纤维、竹纤维在细分行业都走在世界前列。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集聚力量实施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积极与中航工业、长春一汽战略合作、紧密对接,拓展在汽车轻量化领域广泛应用碳纤维,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推进建设吉林碳纤维轻量化产业园,助推碳纤维产业成为吉林省新的经济增长引擎,为加快‘六新产业’和‘四新设施’建设注入强劲动能。”宋德武说。

工人利用碳纤维制作产品。记者颜麟蕴摄

做强“吉林系”碳纤维 叫响“中国碳谷”品牌

记者从吉林市了解到,在吉林化纤、吉林碳谷等龙头企业带动下,目前吉林市已聚集25户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生产企业,其中规上企业12户,已实现规模化生产碳纤维下游制品4个系列、10余种终端产品。在资本市场上,已经有投资者用“吉林系”来称呼吉林碳纤维相关企业。
然而吉林的目标和决心不止于此。吉林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将沿着碳纤维产业链上下游顺藤摸瓜、招商引资,接续谋划建设一批重大项目,持续拓展碳纤维材料在汽车轻量化、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新能源、体育休闲等领域应用,真正把吉林市打造成“中国碳谷”。
“十四五”期间,仅吉林化纤就规划了24个碳纤维产业项目。“如果这些项目都能够如期达产释放,碳纤维这一新材料将有力助推吉林省产业升级,意义重大。”宋德武说。

这是吉林化纤集团的产业园区一景。记者颜麟蕴摄


今年7月,国家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吉林化纤6万吨碳纤维项目正式启动。基地沿着碳纤维全产业链方向布局了碳丝产业园、汽车轻量化制品产业园等六大产业园区和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公共服务平台。其中吉林化纤6万吨碳纤维项目总投资103亿元,将建设18条自主研发的智能化碳丝生产线,形成年产6万吨碳纤维生产能力。
吉林市政协主席、吉林市碳纤维产业链“链长”王德胜表示,围绕推进国家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吉林市将加大科技攻关和产品开发,拓展应用领域,谋划重点项目,开展定制化招商,更好延链、补链、强链,加快壮大碳纤维产业集群。
生产线隆隆作响、新项目紧锣密鼓、新产业蓬勃发展……吉林打造“中国碳谷”的决心更加坚定。(完)
来源:新华社

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 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广告免责声明:本公 众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


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复合材料通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汽车材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6-07
最近编辑:6月前
碳纤维生产技术
助力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
获赞 29粉丝 40文章 3779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企业资讯·中国最大碳纤维基地投产以来供应碳纤维7976吨

本文摘要:(由ai生成)中复神鹰碳纤维西宁有限公司自2021年投产以来,已向多个领域供应7976吨高性能碳纤维。碳纤维以其卓越性能被誉为"新材料之王",但制造技术门槛高。中国碳纤维市场供不应求,中复神鹰在青海西宁的年产2.5万吨项目实现技术自主可控,一期已投产,二期将于年底投产。青海作为清洁能源大省,西宁基地将持续缓解供应紧张,推动中国碳纤维产业链发展。图为员工检查丝束展宽有无加捻。 何永赟 摄中新 网 西宁11月7日电(祁增蓓)记者7日获悉,中国最大的碳纤维生产基地——中复神鹰碳纤维西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复神鹰”)自2021年9月投产以来,已累计向航空航天、氢能、光伏、风电叶片、体育休闲等市场领域供应7976吨高性能碳纤维。图为退丝架员工进行岗位巡查。 何永赟 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高科技材料,其比重不足钢的四分之一,强度却是钢的7至10倍,具有耐疲劳及耐腐蚀等优点,被广泛用于航天航空、新能源、交通及国防等领域,被称为“新材料之王”,也被称为“黑色黄金”。图为退丝架员工操作机械臂更换原丝。 何永赟 摄据记者了解,与超强性能相对应的是碳纤维制造的高门槛,此前只有日本、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拥有并掌握。碳纤维要经过上百道工序,三百多项关键技术、三千多个工艺参数,经过十多个系统的集成才能制作完成。目前,中国碳纤维年需求量超6万吨,然而国产碳纤维供应量仅3万吨左右,市场严重供不应求。图为岗位员工巡查有无异常情况。 何永赟 摄2019年5月,中复神鹰年产2.5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作为青海省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落地青海省省会西宁市,首次实现了中国单线年产3000吨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设计和高端成套技术自主可控。“2021年9月,一期1.1万吨碳纤维项目实现建成即投产、投产即达标,今年年底,二期1.4万吨项目也将陆续投产。”中复神鹰碳纤维西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连峰说。图为质管部检测中心员工检测入厂生产原料。 何永赟 摄连峰表示,青海作为清洁能源大省,在“绿电”、能源、土地等多个方面的要素成本具有一定比较优势。西宁万吨碳纤维基地将持续有效缓解供应紧张,加快打造中国碳纤维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来源:中国新闻 网 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 网 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