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热点关注·关于打造国家级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几点建议的答复

6月前浏览605

本文摘要:(由ai生成)

市科技局支持碳纤维产业科研,奖励技术突破项目。吉林化工学院与中油吉化公司合作研发T700、T800碳纤维技术,并引入下游加工厂完善产业链。吉林化纤集团与化工学院合作建设研究院和检测中心,推动研发成果转化。市委市政府出台政策引进和培养碳纤维产业人才,吉林化工学院设立现代产业学院,与高校联合培养专业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立足产业升级、优化工艺,着重研发更高级别碳纤维”。

市科技局设立了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科技创新专项,重点支持碳纤维企业组织开展科研攻关,改进生产工艺,不断提高产品性能和品质。对实现技术攻关突破的项目,经认定后按照科目研发费用的5%-10%给予奖励,奖励额度不超过300万元。吉林化工学院把高品质、大丝束、低成本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关键技术、碳纤维用助剂开发作为重点方向,与碳纤维企业合作开展T700、T800及以上碳纤维原丝和碳化技术攻关,改进碳纤维原丝干喷湿法纺丝等生产工艺,全面提升碳纤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中油吉化公司已开发了T700、T800技术工艺包,正着手规划千吨级高性能碳纤维吨级试验线项目。

二、关于“引入碳纤维下游加工厂,完善产业链”。

谋划项目突出下游制品。一是当前已深度谋划、精准谋划、务实谋划了一批针对性、可行性、落地性强的项目,谋划重点放在了复材、下游制品及应用项目21个;二是积极引进下游制品项目,加快预浸料、编织布、预制体、拉挤板生产。由国兴复材与上海甄贝尤合资建立的泰杰峰公司已经建立1条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形成年产200平方米生产能力,年底前还将有1条线投产;由国兴复材与扬州利宏合资建立的国利新材料公司已初步形成年产500吨坩埚预制体生产能力,并向3000吨扩产。北京宝冠助剂有限公司总投资5.2亿元的年产3万吨碳纤维原丝油剂、6000吨上浆剂、3万吨环氧树脂生产线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吉林经开区。吉林圣赢碳纤维制品科技有限公司已生产滑雪单板、双板、雪杖等滑雪装备,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三、关于“增强碳纤维产业发展科技支撑”。

吉林化纤集团与化工学院合作建设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研究院、碳纤维实验室检测分析中心。碳纤维实验室检测分析中心内设原丝、碳丝、制品、辅助材料实验室。2022年2月,吉林化工学院与吉林国兴碳纤维有限公司共同出资200万元,成立了吉林国化高科碳纤维研究院有限公司,以研发课题形式为主线牵引,组建研发团队,从事碳纤维方面若干个细分行业领域研发,并积极推动课题研发成果转化。目前设有碳纤维助剂应用研究、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研究、高性能合成树脂应用研究等方向,开展大丝束碳纤维缠绕呼吸器瓶专用树脂的浸润、固化工艺及应用技术研发和大丝束碳纤维预浸带干法缠绕气瓶的应用技术研发。

四、关于“为碳纤维产业发展储备人才”。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各类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出台了《中共吉林市委关于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助推实施“四六 四五”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吉市发【2021】19号)。《意见》同时配套出台六个实施办法,简称“一个意见六个办法”,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1、完善人才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市科技局在年度《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指南》中,持续设立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专项, 设立引进行业科技领军专家创业专项、柔性引进科技领军专家创新研究专项、杰出人才培养专项。

2、实施重点产业高端人才引进行动。吉林化工学院聘请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徐樑华教授为学校碳纤维材料研究院名誉院长,同时聘请清华大学骞伟忠教授和吉林市科技局王德林局长为科技指导员,柔性引进长春工业大学张会轩教授团队,充分发挥该领域中国内知名专家教授在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学校目前已有15名博士从事相关研究工作,2022年拟引入以上浆剂和原丝碳化为研究方向的博士人才2~4名。2023年拟引入以改性和原丝碳化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博士2~4名。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再引进10-15名高端人才,建成一支科技研发能力国内领先的高水平团队,培育创新成果并产业化,实现创新驱动,为提高吉林碳纤维产业竞争力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3、加大校企对接,培养定向人才。2021年,吉林化工学院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方向之一由“高分子复合材料”调整为“碳纤维复合材料”,计划每年招生60人。同年8月与吉林化纤集团合作设立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现代产业学院,定向培养相关专业学生。并计划2022年在轻化工程专业原有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基础上,进一步凝练专业方向,聚焦培养“碳纤维+相关产业”创新链和产业链相关人才,每年招生人40人;2023年,拟与山东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联合向教育部申报特设专业碳纤维科学与工程专业,为碳纤维产业发展储备人才。

来源:吉林市人民政府


特别声明:公众 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广告免责声明: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众 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


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复合材料材料工厂试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6-07
最近编辑:6月前
碳纤维生产技术
助力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
获赞 29粉丝 40文章 3779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热点关注·华为新专利公开:将导电层引入智能手表碳纤维外壳,改善天线性能

本文摘要:(由ai生成)华为新专利提出了一种改善碳纤维材料穿戴式电子设备天线性能的方法。通过在碳纤维外壳内侧设置导电层,将分散的碳纤维材料电连接形成整体导体,并与电路板组件电连接,从而提升天线性能。这一创新解决方案既保留了碳纤维的轻质、高强度和独特纹理,又解决了其导电性导致的问题,有利于工业大规模生产。专利号为CN202110565282.X。现有的手表、手环等穿戴式电子设备的外壳通常采用塑胶材料和金属材料。塑胶材料缺乏质感,而金属材料密度较大导致重量较大。因此,期望寻求一种质感良好且密度较小的材料替代上述塑胶材料和金属材料。经过研究发现,碳纤维材料密度较小(1.8克/立方厘米左右)且强度高,外观有独特的纹理使得质感良好,因而碳纤维材料作为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采用的替代材料,逐渐被越来越多地用作制成外壳的主材料。以智能手表为代表的一些穿戴式电子设备典型地具有天线,这些穿戴式电子设备都通过外壳形成天线,天线根据波段不同可以划分为蓝牙天线,全球定位系统(NavigationSatellite Timing And Ranging Global Position System,简称GPS)用天线,WIFI(Wireless Fidelity)天线,4G/5G通讯天线等。当上述穿戴式电子设备采用塑胶材料制成外壳时,通过在外壳的表面进行金属化处理后构成天线。当上述穿戴式电子设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外壳时,通过外壳与电路板组件电连接来构成天线。但是,当上述穿戴式电子设备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的外壳时,外壳除了包含碳纤维材料之外,还可能包含预浸塑胶,也可能包含一定比例的玻璃纤维。由于碳纤维材料本身是导体,而预浸塑胶和玻璃纤维是非导体。这样制成的外壳就是一种不连续的导体结构,本身不能良好导通做天线的一部分,反而形成了一个屏蔽外壳,影响天线的辐射性能。11月25日华为新公开的一件专利提出了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其能够将包含碳纤维材料的外壳本身作为天线的一部分,从而改善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外壳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天线性能。专利号:CN202110565282.X专利名称:穿戴式电子设备数据来源:大为innojoy全球专利数据库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其包括外壳和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且相对于所述外壳固定,所述外壳包含碳纤维材料,所述外壳具有内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设置在所述内表面上的导电层,所述导电层使分散在所述外壳内的所述碳纤维材料电连接,所述外壳经由所述导电层与所述电路板组件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外壳的内表面设置的导电层使得外壳内分散的碳纤维材料电连接在一起,由此外壳整体形成为一个导体,进一步外壳经由导电层与电路板组件电连接在一起。因而,将包含碳纤维材料的外壳本身作为天线的一部分,从而改善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外壳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天线性能。上述方案易于实现,有利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来源:小喵看专利特别声明:公众 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众 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广告免责声明: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