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企业资讯·韩国晓星CEO到访精功科技

20天前浏览331
2月16日,韩国晓星尖端材料总裁Song Joo Choi一行莅临精功科技参观考察,精功科技总经理吴海祥等领导陪同接待。作为精功科技最大的海外客户,韩国晓星总裁亲自带队前来考察,精功科技方面向远道而来的客人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晓星CEO一行先后参观了精功科技展厅和生产车间,对精功科技的发展历程、企业文化和产业布局等方面作了详细了解,对其产业与生产规模、碳纤维装备的先进性给予了高度评价。

座谈会上,双方就碳纤维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晓星江苏碳纤维项目开展情况、双方进一步的战略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度交流。精功科技吴海祥表示:公司将以更大的努力、更有效的工作方式推动各个项目更上新台阶,以“专业、专注、技术领先”的理念,深化与拓展双方战略合作,实现长期稳定友好的共赢发展。

韩国晓星集团创建于1966年,自成立以来,已发展成拥有8000名员工,年销售额843亿人民币、7个产业链、27个事业部的韩国代表性综合集团公司之一,位居韩国十大企业集团之列。在2000年代初期,晓星着手自主研发碳素纤维,2011年,晓星与全罗北道、全州市、韩国碳素融合技术院等研究机构合作,在韩国国内率先开发出了TANSOME碳纤维,成为继日本、美国和德国之后,世界上第四个开发出碳纤维、韩国第一家通过自主技术开发碳纤维材料的公司。2023年,晓星碳纤维开始布局中国市场,年产26400吨碳纤维项目在江苏落地。

精功科技作为国内首家千吨级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总设计商和制造商,截止目前已先后承接20多条碳纤维生产线,于2019年开始与韩国晓星进行氧化炉合作,并成功应用于晓星全州工厂2号碳化线和3号碳化线,目前4号碳化线正安装调试中。

基于长期以来的真诚合作,在晓星江苏碳纤维项目上,双方团队就合作进行了更为深入的交流。接下来,除氧化炉外,双方将在碳化炉等更多碳化线核心装备方面进行合作。

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

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复合材料材料工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6-07
最近编辑:20天前
碳纤维生产技术
助力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
获赞 6粉丝 8文章 1744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回收利用·富士通和帝人联合开展自行车车架回收试验 以促进再生碳纤维价值提升

新平台的实施将通过与德国自行车制造商进行的三个月试验,以促进回收材料的使用,实现排放追踪/管理。图片来源:帝人1月19日,富士通有限公司(Fujitsu Ltd. ,日本东京)和帝人株式会社(Teijin Ltd. 东京)宣布启动一个从2023年1月到3月的联合项目,以提高自行车车架生产中回收资源的环境价值。联合试验将包括德国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自行车架制造商和经销商V Frames GmbH(Schmiedefeld),以及自行车制造商E Bike Advanced Technologies GmbH(德国法兰克福)。作为试验的一部分,帝人和富士通将利用2022年7月推出的基于区块链的商业平台,促进回收的纤维增强塑料(FRP)材料的可持续使用,以及跟踪和管理自行车行业内的温室气体(GHG)排放。通过实施一种商业模式,使回收材料的环境价值最大化,帝人和富士通旨在为碳纤维回收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循环经济的实现做出贡献。在联合试验成功后,帝人和富士通将推动新平台的实施,目标是在2023财年实现商业化。双方还将进一步推动与支持这一倡议的伙伴公司和组织的讨论和实地试验,并将通过支持各行业回收市场的发展,努力为实现循环经济作出贡献。背景在欧洲,许多自行车制造商使用在亚洲制造的车架,并且这些车架中的许多最终也在亚洲的垃圾填埋场中处理。包括材料和使用过的框架在内的资源在整个供应链中的长距离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是资源经常不能以可持续的方式回收和处理的一个主要原因。为了减少业务运营中的GHG排放,V Frames利用德国当地资源,回收自行车生产中使用过的车架。在这个联合项目中,帝人和富士通将与V型车架和高级自行车一起进行试验,以展示V型车架在生产过程中减少GHG排放的努力成果,旨在培养环保自行车行业和碳纤维处理行业对回收材料的环境价值的共同认识。来源:CompositesWorld编译:赛奥碳纤维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