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氢能聚焦· 英国NCC复合材料低温氢能项目里程碑:开发航空航天无衬里碳纤维储氢罐

8月前浏览1777

本文摘要:(由ai生成)

英国国家复合材料中心(NCC)宣布了一项基于英国的复合材料低温储罐测试计划,旨在验证和加速设计、制造和测试能力,以支持英国向低碳经济转型。该计划将专注于无衬里碳纤维储罐,并开发了一系列低温概念和设计工具,以克服氢开发中的工程挑战。测试计划将于2023年4月底开始,预计夏天将出结果。此计划将提高英国的复合低温储罐工程技术水平,并促进零排放目标的实现。

英国国家复合材料中心(NCC)正在测试日益复杂的复合低温储罐示范器,以支持英国向氢经济的过渡。

图片来源:英国国家复合材料中心

英国国家复合材料中心(NCC,英国布里斯托尔)宣布了一项基于英国的复合材料低温储罐测试计划,该计划将验证并加速设计、制造和测试能力,首先将从一个用于储存液氢(LH2)的无衬里碳纤维储罐开始着手。

低温储罐将是氢动力飞机的重要部件,该飞机将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投入使用。大多数储存LH2的设计都以金属罐为中心,金属罐相对较重。航天工业中开发的复合材料储罐往往只适用于一次性(低循环)应用。然而,商用氢燃料飞机需要油箱尽可能轻,多次加注和排空(高循环),并持续几十年。

为了支持英国向低碳经济转型,NCC正在开发复合材料低温储罐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开发越来越复杂的产品演示器进行测试。其专业工程师团队还创建并构建了一系列全面的低温概念和设计工具,以帮助英国组织克服对加速氢气开发至关重要的已知工程挑战。

由于航空航天低温储罐没有明确的现有行业标准,分析一系列设计的能力至关重要。这导致了一系列概念工具的开发,包括储罐设计空间探索、渗透性、微裂纹、热应力和机械应力。这些工具形成了一个基准工具集,可供工业界用于低温储罐项目,从而能够进行详细的设计和制造风险识别和分析。在这一基本层面上理解低温将使NCC能够支持广泛的行业和应用,每个行业和应用都面临着单独但重叠的挑战。

测试是低温储罐开发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需要使用专业的测试设施。例如,LH2需要隔热良好的低温储存容器,以将其保持在-253°C的温度,而处理需要专业知识和设备。

为了为其客户开发基于英国的测试能力,NCC与Filton Systems Engineering(FSE)合作,后者是一家位于布里斯托尔的专门从事流体系统工程的中小企业,拥有并运营一个能够进行气态和液态氢测试的氢测试设施。NCC与FSE合作开发了一个储罐测试程序,该程序使用LH2真空测试室和低温测试仪器。作为世界领先的复合材料研发中心,NCC设计并制造了五个无衬碳纤维示范罐,采用了自动纤维铺设(AFP)、纤维带缠绕和手工铺设复合材料工艺。这些储罐将用于2023年4月底开始的液氢测试计划,预计2023年夏天会有结果。

NCC高级研究工程师Daniel Galpin表示,“我们开发的跨部门能力将使英国工业能够加快和提高复合低温储罐的工程技术水平,并确保未来的商业竞争力。我们的综合计划将使我们能够支持客户设计、验证、制造和测试高循环复合低温储罐。”

NCC氢能团队正在与合作伙伴和供应链合作,以提高复合低温储存系统的工程专业知识,这将有助于英国实现其零排放目标。这建立在NCC对氢压力容器和氢智能管道能力开发的投资基础上:随着政府实施其英国氢战略,到2030年启动充满活力的氢经济,另外两个领域将有助于建立强大的氢供应链。通过关注低温技术开发的专业知识和知识在许多跨部门应用中具有巨大潜力,并将指导技术开发。

来源:CompositesWorld、赛奥碳纤维技术

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

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System复合材料航空航天裂纹材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6-08
最近编辑:8月前
碳纤维生产技术
助力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
获赞 36粉丝 49文章 3813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项目追踪·振翅再高飞 中复神鹰年产三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开工

本文摘要:(由ai生成)2024年4月8日,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在连云港举行年产三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开工仪式,获市政府高度重视。项目旨在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中国建材集团总经理李新华表示将支持其发展。中复神鹰董事长张国良强调项目将探索绿色低碳发展,强化市场地位。项目将采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优化产品结构和生产效率,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 神鹰振翅 连云腾飞 4月8日,中复神鹰年产三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开工活动在江苏连云港举行。 连云港市委书记马士光宣布开工。中国建材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新华,连云港市委常委、秘书长黄远征,常务副市长杨新忠,副市长张家炯,中国建材集团总经理助理、战略发展部总经理、科技管理部主任郅晓,中国建材股份副总裁、中国复材党委书记、董事长薛忠民,中建材联合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雨,连云港市政协副主席、市发改委主任韦怀余,连云区委书记华宏铭,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良、总经理刘芳等领导出席并为项目奠基培土。杨新忠在致辞中表示,中复神鹰年产三万吨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的开工建设,对推动全市新材料产业做大做强,延伸新材料产业链,加快打造国内一流的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基地具有重要意义。连云港市委市政府将全力服务好中国建材集团在连企业,加快推进碳纤维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早日投产,和中国建材集团共同打造碳纤维新材料产业集群,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李新华在致辞中表示,中复神鹰是中国建材集团新材料板块的重要一员,也是江苏连云港本土孕育的高科技企业。从攻克碳纤维“卡脖子”技术难题到建成投产西宁万吨基地,再到科创板上市和今天的三万吨项目开工,中复神鹰勇担国家责任,展现出强大的发展决心和信心,创造了骄人的业绩。中国建材集团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复神鹰的发展,为国家材料工业的自主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张国良在项目介绍时表示,中复神鹰以连云港基地为中心,布局了西宁万吨基地和上海航空应用研发基地,如今新的三万吨基地将成为公司探索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起点,为公司建设世界一流碳纤维企业提供新动能。基地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进一步强化公司T700级以上产品的市场领先优势,为连云港市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中复神鹰年产三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是继西宁万吨“超级工程”建成投产后,公司响应国内大循环战略再深化、再落实的又一重磅行动。新基地将充分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成果,实现产品结构、生产效率、技术水平、关键装备再优化、再提升,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再出发、再增速提供核心助力。在中国建材集团的领导下,中复神鹰明确高端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方向,不断提升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巩固强化碳纤维行业领军地位。未来,公司将秉承中国建材集团“材料创造美好世界”的使命,在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同时,以创新绿色发展助力制造强国建设。当地政府相关部门,股东方代表,上下游客户、券商、金融媒体、工程总包等合作单位参加活动。来源:中复神鹰碳纤维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