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复材资讯·美私企推出硼/碳纤维混合预浸料 据称可最大限度地提高碳纤维结构的性能

5月前浏览1592


特种材料公司/Specialty Materials(美国马萨诸塞州洛厄尔市)是一家高品质硼和碳化硅纤维产品、先进复合材料和高纯度硼纳米粉的供应商。该公司是一家经过认证的女性所有的小企业,并获得了美国小企业管理局颁发的2020年度国家分包商奖。

Specialty Materials将增强其含有硼和碳纤维的Hy-Bor预浸料组合。Hy-Bor被用作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中的选择性增强材料,以减轻重量并提高航空航天、太空、体育用品和其他需要高性能材料的应用的压缩性能。
该公司在Hy-Bor产品组合中最新添加的单丝硼纤维与东丽(日本东京)东丽T800和T1100中模量(IM)碳纤维以及最先进的东丽增韧环氧树脂、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和聚酰亚胺树脂系统,用于陆地和天体应用。具体性能是高度可调的,包括硼纤维的面密度,用于有针对性地利用压缩强度大于475 ksi和模量大于32 msi的复合材料。
Hy-Bor提供了良好的阻尼性能和冲击强度,增加了刚度和高压缩强度,用于改善超轻复合材料(高尔夫球杆、曲棍球棒和球杆杆头)。例如,Hy Bor独特的特性最近使运动器材公司Bauer Hockey(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埃克塞特)推出了其轻型AG5NT曲棍球棒。
在航空航天领域,硼纤维据说可以显著提高翼梁、副翼、长翼梁等的开孔压缩强度、承载强度和冲击后压缩强度。
对于空间和裂变/聚变应用,复合材料中具有钨芯的单丝硼纤维提供了高刚度和热膨胀系数的可调谐性,同时提供了中子反射和吸附能力。应用实例包括望远镜、光学工作台运动学支架和结构屏蔽。
除硼纤维外,Specialty Materials还提供一系列碳化硅单丝纤维,用于美国制造的金属和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

来源:CompositesWorld、编译:赛奥碳纤维

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


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复合材料光学航空航天材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6-08
最近编辑:5月前
碳纤维生产技术
助力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
获赞 27粉丝 34文章 3750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热点关注· 新华财经调查 碳纤维市场火热 三大隐忧值得警惕

本文摘要:(由ai生成)国内碳纤维市场增长迅速,但面临产能过剩、逆全球化及技术研发等挑战。预计国内企业扩产近30万吨,但供需脱节和逆全球化可能影响市场。企业正加快布局,拓展产业链和加大研发,以应对市场变局。碳纤维市场远景看好,但短期内价格可能下探,企业需降本增效以保竞争力。新华财经南京6月21日电(记者朱程)近日,新华财经记者走访多家国内碳纤维龙头企业发现,受下游需求扩张等因素影响,国内碳纤维市场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但面临产能过剩、逆全球化趋势加剧、技术研发障碍三大挑战,令不少企业家担忧未来2到3年内,市场会快速进入红海博弈。碳纤维市场火热碳纤维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主要应用在航空航天、风电叶片、体育休闲、压力容器、交通建设等领域。根据赛奥碳纤维《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碳纤维市场需求量为13.5万吨,同比增长14.4%;市场规模43.86亿美元,同比增长29%。不久前,中复神鹰西宁年产2.5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全面投产,公司产能达到2.85万吨。而在中复神鹰总部所在的连云港市,5万吨碳纤维项目中的一期3.1万吨产线预计将在2025年投产,公司子公司3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也预计将在2026年投产。这是国内碳纤维市场火热的一个缩影。2019年以来,受疫情、国际形势等因素影响,本土碳纤维企业迎来国产替代机遇期。统计显示,2022年中国市场碳纤维需求总量为74429吨,其中国产碳纤维供应量为45000吨,占比达60%。“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国内碳纤维市场被美日等外国企业垄断。随着国内碳纤维企业的技术进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凭借性价比优势占据市场,而以风光氢为代表的清洁能源需求快速释放,带动国内碳纤维市场迅速扩张。”中复神鹰企管部负责人说。据悉,风电叶片是国内碳纤维应用中的大头,占到总用量的三成以上。2022年度中国风机订单量再创新高,达到93.8GW;2023年1-4月,国内风电新增装机14.2GW,同比增长35%。华创证券预计2025年我国风电叶片领域碳纤维总需求达7.32万吨,2021到2025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达34.3%,市场规模将达83.4亿元。“今年是风机大年,我们公司超7成营收源自风机行业,目前公司手头订单充足。”新创碳谷控股有限公司宣传部部长王欢说。中复神鹰也得益于风机订单增长处于满产状态。市场的火热从企业盈利能力上也可见一斑。在已公布的2023年一季报中,国内碳纤维龙头吉林化纤净利润1207.77万元,同比大增124.65%;中复神鹰归母净利润1.31亿元,同比上升11.28%;中简科技净利润1.48亿元,同比增63.67%。三大隐忧值得关注尽管当下碳纤维市场行情火热,但受访人士普遍表现出担忧情绪,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供需脱节或加剧市场波动。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国内碳纤维产能迅速扩张,吉林化纤已建成本部碳纤维复材产能1.2万吨、全资子公司凯美克小丝束碳纤维600吨,以及参股(49%)公司吉林宝旌大丝束碳纤维8000吨,合计达2万余吨。新创碳谷规划年产3.6万吨大丝束碳纤维及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构建项目正加紧建设,再加上中复神鹰上述产能扩建,这三家企业的产能规划就已超10万吨,而根据国海证券预测,未来几年国内碳纤维企业扩产产能预计接近30万吨。“当前除了风电领域具有较强可预见性外,交通工具轻量化与新能源两大板块的市场需求虽有预期但还不明显,随着国内碳纤维产业产能的快速扩张,行业将快速进入存量竞争时代。”王欢说。多位受访者担忧,供需脱节或加剧市场波动。二是逆全球化趋势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国内碳纤维产业起步较晚,与欧美发达国家在技术上存在差距,在高端产品领域尤其明显。“高端碳纤维大多应用在航空航天等‘大国重器’上,国外早已对中国市场封锁技术。”中简科技负责人说。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受逆全球化因素影响,以风机叶片为代表的出口订单下滑,抑制碳纤维产业发展。某企业负责人就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公司出口订单下滑超过30%,且未见任何好转迹象。三是技术研发面临诸多制约。多位受访者表示,国内碳纤维人才一直处于紧缺态势,研发人员难招成为企业普遍面临的困境。“目前学校教学与产业实际存在脱节,产学研转化效率有待提升。”某碳纤维上市公司董秘说。同时,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出台多项政策支持碳纤维发展,但不少企业反映,要获取政府科研项目经费依旧面临诸多难题。多位受访者表示,目前一些项目申报都需要靠第三方中介进行先期评估,而这些第三方收取的费用极高,有的占到了整个项目经费的20%以上。另有受访者表示,由于部分碳纤维市场存在隐形门槛,民营企业想要进入非常困难,即便花大价钱研发出高性能产品,都有可能因无法中标变成沉没成本。延链与科研成共识记者在调研发现,面对即将到来的市场变局,国内碳纤维企业已纷纷加快布局予以应对,其中延长产业链与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成为普遍选择。“公司在碳纤维设备制造领域具有优势,我们正在加快向上游拓展,布局原丝生产。”王欢说。无独有偶,中复神鹰、中简科技新项目同样包含原丝生产。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原丝质量事关碳纤维最终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企业向上布局既可以掌握原料供应,更能够结合原丝加大高性能碳纤维的研发力度。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企业普遍表示技术研发面临较多困难,但也纷纷将加大研发投入作为破题关键。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可预见的未来,中低端碳纤维市场将率先进入红海竞争,而高端产品凭借不可替代性依旧可以保证较强的盈利能力。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不单要加大高附加值产品研发投入,丰富产品线亦是关键。“我们已掌握了T700级、T800级、T1000级和SYM40级等产品生产,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干喷湿纺碳纤维的关键技术突破,可满足不同市场需要。”上述中复神鹰负责人说。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虽然看好国内碳纤维市场发展远景,但今年以来国际经济缓慢复苏,国内经济承压前行,整体需求依旧不旺,短期看,随着产能的逐步释放,碳纤维价格或存在下探空间,降本增效将是企业比拼的关键。来源:新华社财经客户端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