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热点关注·吉林化纤碳纤维涨价 最高上涨4000元/吨

20天前浏览756
11月20日,吉林化纤发布调价函称,吉林化纤旗下各品种碳纤维产品销售价格从即日起上调。
GX400系列AA级及对应等级品:
12k产品价格上调4000元/吨
25k产品价格上调2000元/吨
35k产品价格上调2000元/吨
50k产品价格上调1000元/吨
复材社分析,此次吉林化纤碳纤维产品价格上调主要受原材料丙烯腈涨价因素影响。据悉,丙烯腈价格从今年8月的8000元/吨,上涨到了目前的10000元/吨,涨幅高达25%。另外,前期碳纤维价格已触底,价格或将逐步进入下一变化周期。再有就是,最近,国际碳纤维价格,特别是航空用碳纤维价格涨幅明显,约为50%。受国际碳纤维价格影响,国内碳纤维产品价格或将做出相应调整。

来源:复材社、中国国际复合材料展览会

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

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复合材料航空材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6-09
最近编辑:20天前
碳纤维生产技术
助力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
获赞 6粉丝 8文章 1746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热点关注·先进复合材料用量提升至50%以上!国产大飞机C929,要来了!

本文摘要:(由ai生成)在第二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上,中国商飞C919总设计师吴光辉分享了C919和C929的绿色航空设计理念,强调减排降碳的重要性。中国已发布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并提出四大任务。C919已采用减排技术降低碳排放,而C929设计目标为减排60%。推广可持续航空燃料是减排途径之一,吴光辉建议重视多种可再生燃料,并设想未来核聚变技术或应用于航空飞行。 10月22日,第二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在安徽合肥开幕,在同期举行的国际绿色航空发展论坛上,中国商飞C919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光辉分享了我国首架国产大飞机C919在绿色航空领域的实践成果,以及正在进行初步设计的C929飞机的绿色设计理念。“C919相比老款的同类机型能够降低碳排放12%-15%,C929则提出更高的设计目标,要降低碳排放60%”。 航空业一直是减排降碳的“困难户”。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2022年航空业碳排放约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2%。总量虽然不大,但增长迅速。按照目前全球航空运输量约4%-5%的年均增长率,联合国相关报告预计,到2050年航空业碳排放将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25%,减排降碳形势严峻。 目前,欧洲、美国等均发布了各自的绿色航空计划。我国也于不久前发布了《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提出四大任务,即构建协同高效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构建开放融合的绿色航空产业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示范应用体系、构建安全有效的服务保障体系。中国商飞在目前开发的ARJ21、C919等机型中,已应用多项减排技术。减重是飞机节省油耗、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手段。“在ARJ21-700机型上,我们持续减重600多公斤,现在最轻的座椅只有7公斤重,国际上的平均水平为12-14公斤。”吴光辉介绍,ARJ21-700的整体碳排放已降低5.9%。而在C919设计初期,吴光辉和团队便提出减重、减阻、减排的设计理念,采用先进气动设计提升气动效率,广泛应用先进复合材料降低机身重量,采购新一代航空发动机等。“可以说C919是全球第一架将减排理念纳入顶层设计的大飞机。”吴光辉说道。目前,C929飞机已进入初步设计阶段。吴光辉介绍,C929采用低油耗、低噪声、低排放的绿色设计理念,将采取一系列手段降低碳排放。例如,采用综合模块化航电技术减轻机载设备重量;采用新一代超临界机翼、变弯度机翼等先进气动技术,提升气动效率;将先进复合材料用量提升至50%以上,减小飞机结构重量;采用高涵道比低噪音的涡扇发动机以及广泛应用生物燃料,来实现更低巡航段的油耗等。 推广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是当前航空业实现减排降碳见效最快的技术途径。吴光辉提到,中国商飞已与波音展开合作,针对可再生航空燃料开展研究,探索出的基于“地沟油”等废弃油脂的生物燃料已在多次试验中取得良好效果。 但同时他也表示,SAF的探索范围还需进一步扩大,不应仅局限于生物燃料。“即使所有人都不吃油了,节省下来的生物油料也只能满足航空业50%的需求。”他建议,应重视如甲醇、氨-氢等在内的多种可再生燃料,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为航空业减排降碳开拓更多可能性。 此外,吴光辉还大胆设想,除了混合动力推进、电动推进、氢能源推进等技术外,随着可控核聚变技术的逐步成熟,小型核聚变反应堆未来或许也有望应用于航空飞行。来源:科技日报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