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基于LS⁃DYNA动力电池包底部球击失效分析

11月前浏览3338

基于LS⁃DYNA显动力学分析软件,将GISSMO理论引入到动力电池包底部球击分析中,预测材料失效行为。


电池包结构与材料失效分析方法

1.1 电池包箱体结构介绍

目前乘用车常用的电池包多为铝合金型材件进行拼焊而成,如图1所示,模组直接通过螺栓安装于箱体上,与上底板之间垫有可起缓冲作用的泡棉。当电池包底部受到侵入破坏时,上底板的突起变形会直接侵入模组底部,带来安全风险。故底板采用双层底板的设计方案,底板分上底板和下底板2层,可起到双层保护。

图 1 某款动力电池包铝合金箱体结构

该款电池包箱体底板材料参数如下:材料型号为AL6005T6,弹性模量为67GPa,泊松比为0.33,屈服强度为240MPa,抗拉强度为278MPa,材料断裂延伸率为0.09,密度为7.9*10-6kg·mm^-3。

1.2 GISSMO 损伤失效模型

准确预测下底板的破坏,对整包安全性能的评估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较为常用的仿真失效本构模型包括 Jonson-Cook断裂准则、成形极限图、rachFEM模型以及GISSMO模型。本文采用可考虑材料在不同受力状态下不同失效应变值、非线性应变路径成形及非线性损伤积累方式的GISSMO模型,作为失效本构模型。

GISSMO连续介质材料失效本构模型基于J-C模型发展而来,综合考虑材料在不同应力三轴度下累积损伤。应力三轴度定义为静水压力与Mises等效应力的比值,表征材料塑性变形能力的约束程度,同时也是影响材料失效时微孔洞演变规律的重要指标。应力三轴度计算公式如下:


2 标准样件力学性能实验

力学性能试验通过实验机获得板材力学性能参数,样件为AL6005T5铝合金板材,板料厚度为1.5mm,如图2所示。室温环境下,通过准静态拉伸试验获得材料拉伸力-位移关系曲线,处理得到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如图3所示。

图 2 铝合金板材样件

仿真拉伸力与位移关系变化趋势与实验结果数据吻合度较高,如图4所示,最大误差值低于0.6mm,通过进行误差分析,均方差值为0.079,如图5所示,该计算模型满足失效分析计算精度要求。

图 3 等效应力-塑性应变关系曲线

图 4 单轴拉伸实验与模拟仿真结果变形情况

图 5 单向拉伸实验仿真与实验的误差分析


3 CAE 仿真分析

3.1 无失效本构模型分析结果

分析模型暂未设置材料失效本构,观察箱体底板塑性应变与等效应力分布情况。箱体底部塑性应变云图如图6所示,最大塑性应变主要位于刚性球与箱体底部接触区域,已超过材料断裂极限。箱体应力三轴度云图如图7 所示,接触区域应力三轴度数值超过0.5,最大达到0.667。观察图8,位移达到9mm时,破裂点塑性应变值超过材料断裂延伸率0.09,材料模型的累积损伤开始计算。观察图8发现,达到12.4mm 时,完全产生裂纹(仿真即网格单元的删除)。

图 6 箱体塑性应变云图及局部放大图

图 7 箱体应力三轴度云图

图 8 破裂点塑性应变值与位移关系曲线图

3.2 考虑失效本构模型分析结果

通过LS⁃DYNA软件仿真对标(图9),获得不同应力三轴度所对应的失效应变值。并绘制在二维图上,用光滑曲线拟合得到失效曲线,如图10所示。

基于AL005T6铝合金板材对标分析所得GISSMO失效本构模型,对底板材料设置失效参数,失效模拟仿真过程即裂纹的演化过程,如图11所示,起始时下层底板底部与刚性球接触区域出现短小的一字型裂口,随着裂纹不断的向两端拓展,裂纹的长度不断增加,最后形成一段长长的裂缝。上层底板无明显裂缝,略有微微凸起。

图 9 失效样件的仿真对标

图 10 应力三轴度与失效塑性应变关系曲线


4 试验验证与对比分析

4.1 试验验证

如图12所示,将电池包安装于工装上,标记球击球击位置点,安排底部球击实验。挤压刚性球直径150mm,挤压速度为1mm·s-1,待挤压力达到 18kN时,停止测试,记录停止时的挤压力和位移。电池包箱体底面变形与内部变形情况如图13所示,球击位置处,下层底板有破裂,上层底板黏结的保温棉未有明显变形痕迹。

图 11 底板失效仿真过程

4.2 对比分析

如图14所示,通过底板失效位置对比发现,材料失效裂缝均呈一字型形式,仿真预测与实验的结果一致。从图15实验曲线观察可知,位移为15.1mm左右,力位移曲线出现较大幅度陡降,此时底板开始撕裂,裂缝开始形成,这与图8仿真结果中材料破裂起始点结果较为接近。模组电芯无明显挤压迹象。模拟仿真曲线表明,同样出现一字型裂缝,位移为12.4mm 左右,力位移曲线亦出现陡降,各项数据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整体误差较低,准确度满足设计要求。

图 12 底部球击实验工装安装

图 13 底部球击实验

图 14 底板失效位置对比

图 15 挤压力与位移关系曲线

表 1 实验与模拟仿真数据对比


5 结论

通过本文所述试验和仿真模拟结果分析可得到如下结论:

1)通过采用LS⁃DYNA软件里GISSMO材料失效本构模型,针对6005T6铝合金进行失效分析。单项拉伸实验的断裂形式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模拟,满足模型计算结果的一致性及准确性。 

2)观察到力位移曲线,关于材料开始撕裂的时间点的预测,仿真模拟结果(12.4mm)与实验结果(15.1mm)的误差低于17.9%,已经满足工程应用的需求。故采用GISSMO失效本构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材料破裂时间点。 

3)通过底部球击实验结果及仿真模拟分析,材料失效裂缝均呈一字型形式,吻合度较高,裂缝长度的预测,误差为9.1%,表明采用GISSMO 失效本构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模拟实际裂纹的细节特征。

来源:机电君
断裂非线性裂纹理论材料试验螺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12-02
最近编辑:11月前
ErNan.Chen🍃
硕士 | CAE工程师 即物而穷其理
获赞 30粉丝 40文章 61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