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库柏学习圈 | 如何通过工作三年,获得十年工作经验

11月前浏览3589
有的工程师,工作十年,水平只是量的积累,没有质的提高。        
有的工程师,工作三年,就相当于别人工作十年。        
这并不是因为后者是时间管理大师,可以把一份时间分成三份来用的缘故,也并不是因为TA在加班加点。        
而是因为TA们善于从工作中观察和反思得到经验,由经验升华成知识,再由知识指导工作,形成了一个良性的、不断迭代向上的循环。        
这个循环就是库伯学习圈。        
本文将以我的亲身案例来讲述,为什么工程师必须利用库伯学习圈来改进自己学习和工作的方法。        


       

       
 1           
       
什么是库伯学习圈        

       
1.1 库伯学习圈的概念        
库伯学习圈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大卫库伯,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在《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与发展的源泉》一书中总结归纳出的一套在欧美影响深远的体验式学习理论:经验学习圈理论。          
       

库伯认为,经验学习过程是由四个学习阶段构成的环形结构,包括具体体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和主动实践。

  • 具体体验是让学习者完全投入一种新的体验;

  • 反思性观察是学习者在停下的时候对已经历的体验加以思考;

  • 抽象概念化是学习者必须达到能理解所观察的内容的程度并且吸收它们使之成为合乎逻辑的概念;

  • 主动实践阶段是学习者要验证这些概念并将它们运用到制定策略、解决问题之中去。


1.2 库伯学习圈的四个阶段        

库伯学习圈的四个阶段,换成通俗的说法就是体验-->经验-->知识-->行动。

1)第一阶段,体验

工程师刚刚踏入职场时,没有任何产品开发经验,大多数工作内容都是全新的。例如设计一款台式电脑的前面板,包括塑胶件和钣金件等。

我们只能借助公司的培训(如有)或者通过看书看资料,获得一定的设计知识,然后硬着头皮去设计,全程参与开发该产品,从最初的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原型制造、小批量生产、大批量生产等。

只有亲自去尝试、亲自去体验了,才能知道,哦原来产品结构设计是这么回事。


2)第二阶段,反思观察得到经验

将上一步亲身体验的产品结构设计整个过程进行观察、总结、复盘和反思,总结出一系列的经验和教训,追问发生问题的根本原因。

哪些地方是做的好的?哪些地方是做的不好的?哪些教训是可以避免的?可以总结一些经验指导以后的产品结构设计吗?

如果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可以避免踏入相同的坑。

深入思考,是学习最重要的一步。

例如,我们通过上一步的亲身体验,总结出在设计螺丝固定结构,螺丝垂直向上的顶部需要预留足够的空间,以使得螺丝刀或者电批等能够垂直放入、不发生干涉,从而可以把螺丝拧紧。

否则,如果以一定的倾斜角度去拧螺丝,螺丝不容易拧上,或者反复几次才能拧上,影响装配效率;在严重的情况下,螺丝根本上就拧不上。

这就是经验。


3)第三阶段,经验提升得到规律和知识

将在反思中得到的经验进行提炼升华,得到规律和知识。

这就是把一件事的经验,推广到同一类事情上,应用到具有相同模式的事情上,或者上升一个维度,达到举一反三、层次拔高、横向扩展的效果

有了这样的规律和知识,下一次,我们就可以直接拿来指导行动。

知识与经验的区别是,知识可以迁移,而经验无法迁移,或者说经验即使能够迁移,其局限性也比较大。

上一小节说的螺丝结构设计就是经验。

如果以后我们碰到相似螺丝结构设计问题,这个经验自然就可以迁移,我们可以正确的设计。

然而,如果是其它紧固方式呢?例如铆钉、超声波焊接、热熔等呢?

螺丝结构设计的经验显然就无法迁移。

如果我们把这个经验升级为规律和知识,即DFA设计指南之“产品结构设计时,需要为辅助工具提供足够的装配空间”。

那么,这个知识就可以迁移,因为无论是铆钉、超声波焊接、热熔等在装配时需要都需要用到辅助工具,那么我就需要遵守该设计指南。

PS:这一步的的知识,相当于程序性认知。



4)第四阶段,行动

当我们升华出规律和知识之后,我们需要把规律和知识应用到实际行动中去,指导实际行动。

同时,可以用实际行动来验证我们升华得到的知识的正确性。

通过“体验-->经验-->知识-->行动”,这就形成了一个完整闭环。

一旦我们在行动中积极应用了具体经验中反思出的经验值,就会形成新的具体经验,就可以再次进行库伯学习圈的循环,不断升级我们的经验和认知,形成飞轮效应持续进步、不断迭代向上快速成长。


       
1.3 库伯学习圈的关键        

库伯学习圈,是“体验-->经验-->知识-->行动”的四步大循环,可以总结为:从体验归纳出经验,把经验升华为知识,再用规律指导行动。

第一,从体验归纳出经验

经验分为自己的直接经验和别人的间接经验。

直接经验,最有感触,体会最深。

但是,人生不可能每件事都获得直接经验。

我们需要学习别人的间接经验,特别是巨人的经验,即向巨人学习。

第二,从经验升华出知识

知识的获取,源于对经验的升华和理论化。

从经验升华和理论化到规律,有一道巨大的鸿沟。跨越这道鸿沟的方法,是“反思和验证”。

反思之外,就是验证。验证是用来进一步修正自己升华而来的知识。此外,还要懂得学习前人已经升华好、理论化好的“被验证的知识”。

第三,用知识指导行动

知识如果不用于实际行动,则毫无意义。



         

         
 2          
       
库伯学习圈的反面        

       

库伯学习圈,是“体验-->经验-->知识-->行动”的四步大循环,四个步骤缺一不可,缺一步就是假学习,学习效率和效果就大打折扣。

第一种是行动主义,全部是行动,缺乏经验和知识。

第二种是经验主义,缺乏知识,体验-->经验-->行动“;

第三种是理论主义,缺乏最后一步行动,即体验-->经验-->知识-->行动


1)行动主义

什么是行动主义?就是他们的学习模式,就是行动-->行动-->行动,缺少中间的经验和知识,陷入不断行动、不断犯错、永远不会成长的境地。

这种行动派,很容易活在自己的舒适区,在熟悉的知识点里面徘徊,不记录总结、不反思。

他们项目一个接着一个的做,加班加点、通宵达旦,很为自己的拼搏和努力精神自豪。然而,到最后什么也没有学到,一地鸡毛。

“用战术上的勤奋,掩饰战略上的懒惰”,就是用来形容行动派的。

我们一定也要警惕这种行动的做法,不要做行动上的巨人,思想上的矮子。

废掉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没有时间思考,行动派就是不思考,只行动的人!


2)经验主义

经验主义,就是缺少知识这一环,他们的学习步骤是:体验-->经验-->行动

因为经验无法迁移,因此他们对于熟悉的事情知道如何处理,但是不会举一反三,遇到陌生的问题就不知所措。

正如上一节所说,如果我们不把螺丝结构设计经验升华成知识,那么我们以后碰到拉钉、超声波焊接、热熔等紧固工艺时,就一筹莫展了。

工程师不但要善于总结经验,还需要把经验升华为知识。

毕竟产品结构设计的知识非常丰富,如果什么都需要自己去体验去总结,那么成为大师不知道猴年马月了。


3)理论主义

缺乏最后一步的积极实验验证?这可能是大家最容易忽视的部分了。大家会有一种思维定势:萃取的东西做出来了就大功告成了。罗老师对此特别要提醒,我们做经验萃取一定要用科学研究的思路去做,而科学研究最基本的一个环节就是“验证”,假如医药研发者研发出一款新药不做实验验证,怎么能保证疗效?怎么能知道没有副作用?



       

       
 3          
       
我的库伯学习圈案例        

       
在我工作之初我并没有听说过库伯学习圈,但现在回想起来,很幸运的是,我有意无意在使用或者部分使用库伯学习圈。        
3.1 我的案例        
这是我参与的第1个项目,感触很深。        
       
第一阶段,体验        
我参与设计了一个电脑面板。其中有一个按钮。因为设计是没有进行不对称的热熔柱设计,结果在小批量生产时按钮装反,不得不重新修模。        
       
按钮底部的热熔柱没有进行不对称设计,不防错        
       
按钮装反了        

       
第二阶段,经验        
我总结出按钮装错的根本原因是按钮底部的两个热熔柱设计不防错,不是非对称的设计。        
于是我总结出得到经验是:零部件设计必须是非对称的设计,确保如果零部件装反后装不进去。        
这个项目做完之后,我的库伯学习圈的经历已经完成了。        
当时我还没有能力去完成库柏学习圈的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        
当然,我也并没有意识到我需要去完成第三阶段第四阶段,特别是第三阶段,需要把经验升华为知识。        

       
第三阶段,知识        
在后来的工作中,我又陆陆续续的做了很多项目,其中也涉及到防错问题。
       
我在应用第二阶段总结得到的防错经验时,慢慢意识到其局限性,它并不能适用于所有防错场合。        
非对称设计,确实可以防错,例如PS2接口。        
然而,PS2接口的用户体验非常好吗?是一个好的防错设计吗?        
如果我们这样的设计在生产组装时,操作人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分辨去对齐,会极大的影响装配效率。        

PS2接口的非对称防错设计          
       


这促使我思考,还有其它更多更好的防错设计指南吗?既能防错,又能提高装配效率和提高用户体验。        
在结合自身经验和资料搜索、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提出出九大防错设计指南。        
我把第二阶段总结得经验修正为“零件仅具有唯一正确的装配位置”。        
针对非对称小的防错设计,我提出了“夸大零件的不对称性”以及“设计对称零件,提高零件对称度”,来解决装配效率和用户体验为题。        

       
       
第四阶段,行动        
九大防错设计指南提出后,在我把它用在后续的实际产品开发过程中,甚至是现在的降本设计培训和咨询中,都取得了非常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3.2 我的进一步思考        
在过去的产品开发经历中,每当一个项目完成之后,我就觉得自己收获满满,水平又上升一个台阶了。        
然而,下个项目开始之后,试产或者量产时总是有新的问题产生。        
当时让我很迷茫,我很努力的去设计,又很努力的去总结和反思,为什么还是会有问题发生?        
       
我曾经的总结和反思--看上去当初水平不高        

       
从库柏学习圈的理论来看,此时的我是经验主义者,总结反思得到的经验,没有升华到规律和知识层面。        
而经验不具备迁移性,下一个项目换了新的场景,经验就完全没有用了。        
或者说,经验在下一个项目中碰到了新的变量,经验就失效了。        
后来,我慢慢把这些经验上升到知识层面,即产品设计需要考虑可制造性、可装配性等,从生产的角度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就少了很多。        

这就是经验和知识的区别。

1701506957478.png


       


       

       
 4        
       
库伯学习圈+向巨人学习才是王道        

       
库伯学习圈的理论来源于库柏的书籍《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与发展的源泉》。        
从书名以可以看出,库柏学习圈的核心是自我体验;事实也是如此。        
库伯学习圈适用于绝大多数的场合。        
然而,对于产品结构设计领域来说,仅仅通过自我体验还远远不够。        
产品结构设计领域的知识众多,我们根本上不可能把任何知识去亲自体验一遍。        
况且,产品结构设计是一个成熟的领域,绝大多数的经验和知识都已经成熟,并不需要我们自己去反思成经验、然后再把经验升华成知识等。        
很有可能我们辛辛苦苦反思得到的经验,别人早就已经得总结出来,并且以文章或者书籍的形式出现。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所谓的顿悟,不过是别人的基本功”。        
当然,我这里并不是否定库伯学习圈体验学习的重要性。        
如果我们把库伯学习圈和向巨人学习结合在一起,这种学习方法才是王道。所以,当我们在使用库伯学习圈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巨人学习。        

       


       
最后的话        

       
聪明的朋友,你在进行产品结构设计时,做到库伯学习圈的那一阶段了?        
根据我的观察,绝大多数的同学,仅仅是完成第一阶段就万事大吉了。        
项目做了一个又一个,水平却不见增长。工作十年,水平同工作一年的小白没有任何区别。        
这样的朋友,工作十年=工作一年        

       
少数朋友,会进行观察和反思得到经验,然后再利用经验指导下一步的产品开发。        
这样的朋友,工作十年=工作十年        

       
极少数朋友,会把经验升华到知识,再利用知识指导下一步的产品开发。        
这样的朋友,工作三年=工作十年        

       
极极少数朋友,把库柏学习圈和向巨人学习结合在一起        
这样的朋友,工作一年=工作十年        

       

----END---        

来源:降本设计

焊接理论钣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12-02
最近编辑:11月前
钟元
签名征集中
获赞 15粉丝 21文章 316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