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工程师不要把自己骗了

11月前浏览496

    改革开放之初,浙江有位老师准备为一个控制项目报奖。他设定了一条经验曲线,沿着曲线进行控制,效果很好。但如果如实陈述,就显不出理论水平、也就很难获奖。于是,他找到一位同事商量。同事建议说:就叫模糊控制吧,反之也说不清楚!当时,模糊控制比较流行,用了这个词显得比较“先进”了。这个项目最终获得了国家发明奖。  差不多同一个年代,山东有位老师也获得了国家的科技奖。他的技术号称使用了“智能控制”。知情人经常对人说:其实就是用了3个IF语句!  

我称这种现象为学术包装。  

在中国学术界混的时间长了,这样的事情早就见怪不怪了。最近30年,模糊控制、神经元方法、深度学习、人工智能、专家系统都是这样的包装纸。没几个高大上的名词,就发不了论文、获不了奖。久而久之,会觉得这些方法应用非常广泛,并且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实际上,这往往是一种幸存者偏差:看到的获奖项目、发表的论文,往往要经过包装。

过度包装,中国科技界的悲哀。

当然,这也不怨这些大家:在学院派专家拥有话语权的地方,如果不用这些概念包装一下,确实难以获奖。现在,随着人工智能越来越热,用“人工智能”来包装项目的现象多了起来。不过,这种“包装术”用了几十年,明白人也越来越多了。如果遇到实战派专家,炫耀这些名词的,只能让人觉得浅薄。大家都是老妖精了,也不必要互相骗了。大家都是做实事的,实话实说多好呢?

现实中,除了图像识别,用得上典型“人工智能”的场景其实很少。因为场景简单,根本不值得用这样复杂的算法。多数所谓的“机器学习”,可以用简单、理论基础清晰的多元回归或参数拟合等办法来做。工程师强调的是“复杂问题简单化”。凡是能用简单方法做成的事情,就不应该用复杂的方法。这是工程师的常识。对外包装一下或许难免,但千万不要吹牛吹得自己都信了,最后把自己也骗了。

来源:蝈蝈创新随笔
理论控制人工智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12-02
最近编辑:11月前
蝈蝈创新随笔
只是把思考的日志搬运,不当之处...
获赞 92粉丝 12文章 1159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