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一次内部技术讨论会

11月前浏览2222

昨天优也公司内部开了场讨论会,大家多次谈到“底层思维”。这些观点其实解释智能制造为什么能够成为热点。

林博士谈到了过去用汇编语言编程。那时,编写一个数学公式都很麻烦,哪会有什么架构师?如果用汇编语言开发一套数字化系统,成本可能比一个公司的市值还要高。谁还会开发这样的系统呢?张总则谈到了另外一个观点:假如一套系统的开发时间需要3年,而工厂运行50年,开发一套系统是值得的;但如果工厂运行3、4年以后,就发生了变化,系统就不合适了,谁还会去开发这样的系统?  

对两位朋友的观点,我都非常赞同。

这其实就是智能化、数字化成为全球化热点的根本原因:技术经济性发生了本质性变化。从经济性出发,才能真正看清数字化给企业带来的机会。而不会像某位院士大人那样得到非常扯淡的结论:智能制造是人工智能技术带动的。  

理解智能化,先要理解工业人遇到的困难。  

我认为,这种困难常常可以归结到一个字:变。有的企业搞了很多次APS却都没有用好。为什么呢?因为生产在变、产品在变、价值取向在变。刚刚开发出来的时候好用,过半年就不好用了。智能控制软件也是这样。我们从国外引进许多控制模型。刚开工时好用,但误差很快会变得越来越大、直至不能用了。为什么呢?因为设备参数、原料发生了改变。在离散制造业,产品品种变化就是件麻烦的事情。比如,从事小批量多品种的企业就很难实现自动化:如果为某个产品建立自动化产线,很可能交货期到了产线也没建设起来。高端企业追求高质量,最怕的就是变:原料特性在变、设备状态在变、操作在变,导致产品质量也在变。我在《知行》一书中就曾提到:工业人评价质量,往往重视“一致性”。也就是变化小啊!在现实中,这往往是最难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控制、智能化,都是解决变化的问  

我们经常说,不能为数字化而数字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数字化只是手段之一,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比如,对于小批量、多品种的产线,首先是要规范产品和生产方式。比如,采用系列化、模块化的做法,让产品的变化“有边界”、“受约束”。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建设成自动化产线,然后才能借助数字化手段提高产线的灵活性。不可能有“在工业4.0时代,一条产线同时生产彩电和冰箱”这种扯淡的做法。  

理解数字化的作用,还要理解一个“通”字。

我理解“打通”是广义的,指的是办成一件事的过程中没有断点。比如,推进智能化时,如果花钱太多、企业不能接受,就是断点;如果人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工作完成、机器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运算,也是断点。同样,如果信息不能足够准确地描述生产的过程,就不叫打通;管理不到位、执行者不具备权限也是没有打通、系统不可靠还是没有打通。总之,我们需要在更大的视野范围内认识“打通”,而不仅仅局限于信息技术层面。我在前面一篇文章中提到过,这里就不多讲了。  

把以上两种认识结合起来,就能理解智能化的困难了。  

在我看来,我们推进智能化是支持持续改进的,是在变化中保持打通。对优秀的工厂来说,创新和改进是日常工作、是一种常态。要在变化的常态下,保持打通。这一点与传统的信息系统不一样。MES、ERP系统开发完成后,绝大多数内容就不变化了,保持相对稳定。但智能系统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支持日常性的持续改进,也就是要支持把人的知识不断地集成到系统中来。这时,如果系统没有足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就不能保持系统的“打通”。  

我们建立平台、需要建立数字孪生等,就是为了便于用户做持续改进(而不是为了3D视图好看)。为此,我回忆起当年在宝钢阅读日本人程序的场景。那时,有个软件有3万行程序,里面的典型语句是:  

IF File15[35]&2=1 Then....  

为了读懂这样一个句子,需要去翻阅数据词典:15号文件的35个字节的第二位代表什么意思。各位可以试想一下:针对这样的软件,厂子里有几个人读得懂,又有几个人敢去改代码?  

数字化技术的进步,让系统的优化、完善变得方便、更迅捷,从而让数字化技术具备更好的经济性。认识到这些,才能认识到机会。

来源:蝈蝈创新随笔
数字孪生控制工厂人工智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12-02
最近编辑:11月前
蝈蝈创新随笔
只是把思考的日志搬运,不当之处...
获赞 92粉丝 12文章 1159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