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实例干货||白车身扭转刚度优化

6月前浏览10759

白车身扭转刚度优化实例

本文摘要(由AI生成):

本文介绍了白车身扭转刚度优化的实例,包括分析目的、使用软件说明、有限元模型建立、白车身扭转刚度分析边界条件以及仿真分析结果。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出白车身扭转刚度为14084N/mm,不满足目标要求。建议进行局部零件调整,添加加强筋或更换材料以提高扭转刚度数值结果。


1.分析目的

白车身是整车的关键总成,在设计阶段为满足整车实际工况性能,车身应有足够的刚度,若刚度不足,会导致车身局部区域出现大的变形,从而影响了车的正常使用。车身刚度就是汽车车身抵抗可恢复变形的能力,刚度对整车的碰撞、NVH、操纵稳定有明显的影响。比如,刚度高的车身在碰撞中有明显提升;低刚度车身伴随有低的固有频率,在整车实际工况中易发生结构共振和异响。

本案例以某白车身为分析对象,利用有限元法,对其进行了扭转刚度分析。

2.使用软件说明

本次分析采用Hypermesh作前处理,Nastran作为求解器。

3. 有限元模型建立

对白车身CAD模型严格遵循网格划分标准进行有限单元网格划分,有限元模型如图3.1所示,网格划分标准如图3.2所示(详细标准参照整车网格前处理规范)。白车身所有零部件均采用壳单元进行划分,并尽量减少三角形数量,网格描述见表3.1。


图3.1 白车身有限元模型

 

单元类型

四边形

三角形

单元数目

456830

27534

焊点数目

5420

焊点模拟

采用ACM焊点单元(rb3+solid)

粘胶模拟

采用adhesives粘胶单元(rb3+solid)

表3.1 网格描述

 


 

  图3.2 白车身网格划分标准

 4. 白车身扭转刚度分析边界条件

4.1 白车身扭转刚度测试实况

实验台主要功能是在车身上进行加载,通过测点数值计算车身刚度,如图4.1。


图4.1 静态刚度试验台


4.2 有限元中扭转刚度边界条件

约束:前前减震器固定点自由度1,后减震器固定点自由度123。

载荷:前减震器固定点加载绕X轴旋转的扭2000N•m

          前减震器处施加垂向向下的力1776N如图4.2。

图4.2 白车身扭转刚度分析边界条件

5.仿真分析结果

5.1 位移云图

通过分析得到扭转工况下左右前纵梁测量点Z向位移,左右后纵梁测量点Z向位移,来计算白车身在工况下的扭转刚度。

扭转工况下,白车身 Z 向变形如图5.1。

图5.1 白车身 Z 向变形图

5.2 分析结果

根据分析得到的位移数据,可以求出工况的扭转刚度。

扭转刚度计算公式:扭转刚度=2000/{[arctan(│F1│+│F2│)/L1] -[arctan(│R1│+│R2│)/L2] }。

白车身工况下门槛处的 Z 向最大位移如表5.1。

 

左前纵梁处(ID=440535)的 Z 向最大位移(mm)

左:-1.18

右前纵梁处(ID=400790)的 Z 向最大位移(mm)

右:1.143

左后纵梁处(ID=48877)的 Z 向最大位移(mm)

左:-0.024

右后纵梁处(ID=54243)的 Z 向最大位移(mm)

右: 0.019

表5.1 最大位移

F1为左前纵梁的测量点Z向位移,F2为右前纵梁的测量点Z向位移,R1为左后纵梁的测量点Z向位移,R2为右后纵梁的测量点Z向位移,L1为F1监测点与F2监测点之间的距离,L2为R1监测点和R2监测点之间的距离。

白车身扭转刚度=

2000/{[arctan(1.18+1.143)/923]-[arctan(0.024+0.019)/1096] }=14084N/mm。不满足目标值,如表5.2。

分析项

目标值(N/mm)

分析值(N/mm)

判定结果

白车身扭转刚度

15000

14084

不合格

表5.2 刚度分析结果

5.3 监测点分析

本次分析在车身纵梁下部和门槛下部分布了一系列监测点,通过监测点的X坐标值和该点在车身扭转时产生的垂直变形量描绘扭转变形曲线。监测点如图5.2所示。

图5.2 白车身监测点位置

 

    左前纵梁和右前纵梁监测点数值如表5.3。


X值

左前纵梁

         右前纵梁

487.005

-1.375

1.311

546.373

-1.36

1.299

638.591

-1.335

1.275

706.922

-1.298

1.254

781.232

-1.275

1.233

865.873

-1.255

1.218

987.662

-1.209

1.165

1130.527

-1.104

1.072

表5.3 左右前纵梁监测点垂向变形量

 

    左门槛梁和右门槛梁监测点数值如表5.4。

X值

左门槛梁

右门槛梁

1400.486

-1.655

1.623

1470.53

-1.614

1.583

1554.329

-1.564

1.535

1640.987

-1.515

1.488

1730.029

-1.447

1.422

1867.502

-1.364

1.342

1961.004

-1.306

1.285

2081.643

-1.232

1.213

2220.769

-1.147

1.13

2347.715

-1.068

1.053

2463.622

-0.9939

0.9811

2564.875

-0.9258

0.9134

2624.191

-0.8901

0.879

2729.396

-0.807

0.7972

2824.54

-0.7217

0.7133

2969.058

-0.5908

0.5873

3053.847

-0.5063

0.5052

3145.294

-0.4363

0.4362

表5.4 左右门槛梁监测点垂向变形量

 

    左后纵梁和右后纵梁监测点数值如表5.5。

X值

左后纵梁

右后纵梁

3205.279

-0.2558

0.2525

3310.721

-0.1302

0.1302

3461.623

-0.04912

0.04794

3567.056

-0.02229

0.01997

3716.442

-0.01745

0.02966

3875.321

-0.04484

0.05197

3995.771

-0.08711

0.1019

4122.592

-0.1538

0.1767

4188.96

-0.187

0.2172

表5.5 左右后纵梁考核点垂向变形量

 

5.4刚度曲线绘制

 

    左侧扭转刚度曲线和右侧扭转刚度曲线如图5.3和图5.4。

图5.3 左侧扭转刚度曲线

 


图5.4 右侧扭转刚度曲线

 

    白车身扭转刚度曲线和右侧扭转刚度曲线如图5.5。

图5.5 扭转刚度曲线


6.结论

    通过上述计算结果可知:

  1.白车身扭转刚度为 14084N/mm ,不满足目标要求。

  2.从扭转变形曲线看,曲线无明显突变,扭转变形良好。

  3.建议做局部零件调整,添加加强筋或更换材料。

7.刚度优化

7.1 优化分析

  为提高扭转刚度数值结果,可简单等效为减少车身前纵梁Z向变形,结合变形云图很难直观的提出优化方案,考虑到结构受到载荷作用时,其结构会产生变形,载荷做的功会以应变能形式储存,应变能高的地方即代表对整体刚度有最大贡献量,在优化过程中着重提高应变能高的位置的零部件刚度,有助于提高车身整体刚度。

  通过计算输出应变能如图7.1。


    图7.1 应变能


根据应变能云图得出对扭转刚度贡献最大的5处位置,分别如图7.2-7.6。



图7.2 应变能第一位置


图7.3 应变能第二位置

   

 

图7.4 应变能第三位置

    图7.5 应变能第四位置

   

    图7.5 应变能第五位置

7.2 优化方案

    根据应变能云图,结合整车开发过程中实际情况,确定优化方案。

    方案一(根据应变能第一和第二位置确定):将原2层焊替换为3层焊如图7.5-7.6。

 

图7.6 原方案

 

图7.7 优化方案一


    方案一白车身 Z 向变形如图7.8。

  

图7.8 优化方案一Z向位移图


    方案二: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左右两边分别增加三个焊点。如图7.9。

图7.9 优化方案二


    方案二:白车身 Z 向变形如图7.10。


 

图7.10 优化方案二Z向位移图


方案二白车身 应变能如图7.11。


 

  图7.11 方案二应变能云图


方案三:在方案二的基础上,根据方案二的应变能云图,将左右前塔座从2mm变为2.5mm。如图7.12。

 

图7.12 方案三


方案三白车身 Z 向变形如图7.13。


 

 

图7.13 优化方案三Z向位移图


7.3 优化结论

根据优化方案确定测量点Z向变形,计算各方案的扭转刚度数值如表7.1。


表7.1 优化结论

方案

目标值(N/mm)

分析值(N/mm)

判定结果

原始方案

15000

14084

不合格

优化方案一

15000

14199

不合格

优化方案二

15000

14230

不合格

优化方案三

15000

15190

合格


采用优化方案三可满足扭转刚度目标值。


注:本案例实际优化过程有20多次,考虑到篇幅并未完全体现,本案例定位为做刚强度项目的朋友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实际优化中需要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增重优化方案在没有其他方案的情况下选择实施。另排版问题请多关照。



HyperMeshNastran结构基础汽车参数优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0-08-12
最近编辑:6月前
CAE学习之家
本科 | CAE仿真 专业团队、精致服务!
获赞 80粉丝 9259文章 38课程 4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