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忆往昔|张华】《北航学报》的三个发展历史阶段概述

12月前浏览3840

风流知音(FLOWS:Physics & beyond)【忆往昔|张华】《北航学报》的三个发展历史阶段概述 CFDST (2023年10月26日)1067


《北航学报》的三个发展历史阶段概述 

张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注:该文发表于2023年9月12日作者的个人“美篇”)


摘要:本文介绍了《北航学报》创刊初期的特点,分析了“学报”创刊4年后停刊的主要原因;介绍了“学报”20 年停刊期 中改为《北航科研报告》发行的情况;最后介绍了随着改革开放“学报”复刊后的特点和取得的主要成绩。
       大学的学报从一个侧面反映学校的发展和学科水平,是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查询、调研北航档案馆、北航图书馆、北航校史与文博馆、《北航学报》编辑部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概述《北航学报》所经历的三个发展历史阶段。
一、《北航学报》创刊初期(1956.10-1960.10)
       众所周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前身北京航空学院建立于1952年10月,简称北航。前苏联对新中国成立后至1950年代我国经济、国防及科教建设有许多援助,北航等50年代初新建大学的建设也得到苏联援华专家不少帮助。
     从1952年8月起,来自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莫斯科航空工艺学院等高校的专家陆续到北航支持学校建设,参与了校址踏勘、校园规划设计、教学计划制定和教学科研工作。截至1960年8月,共有8批60位苏联专家来校工作,为学校初期的发展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1956年5月,学校制定了《北京航空学院12年发展远景规划》,提出“顽强地展开科学研究”,并将原子能、无人机、导弹、火箭设计和工艺等作为主要研究目标。1956年5月底,学校召开第一次科学讨论会,钱学森受邀出席并作了“航空技术展望”的报告,学校掀起了首次科学研究的高 潮。以上摘自北航校史馆展板。
       为了适应和促进学校科学研究的发展,由北航科学研究部主办的《北京航空学院学报》(简称《北航学报》)于1956年10月创刊,时任北京航空学院首任院长武光老院长专门撰写了发刊词,指出“学报”的任务是发表学术著作、展开学术讨论、提高教学质量与科学技术水平。《北航学报》创刊号封面及发刊词参见下图。
《北京航空学院学报》创刊号(1956年第1期,总第1期)封面(刊名采用了仿毛泽东主席的手写体)及武光院长的发刊词
  《北京航空学院学报》从1956年10月创刊到1960年第3期(1960年10月出版)后停刊,4年期间共出版了14期。创刊初期的《北航学报》体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点是老先生们引领前沿,青年学者敢于冒尖。“学报”文章标出了作者的职称或身份,从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到研究生等,例如王俊奎、林士谔、宁幌、王德荣、李寿同、崔济亚等建校元老、大教授,他们的文章既反映当时学校科研的最高水平又起到引领作用。例如王德荣教授指导助教龚尧南并共同发表高水平论文,助教陆志芳在陆士嘉先生指导下独立发表创新性论文等。当时作为研究生的诸德超,作为助教的陆志芳、李心灿、龚尧南,作为讲师的高为炳、连祺祥、黄俊钦、马铁犹等,此后均成为北航教学、科研的中流砥柱和著名教授。1958年第1期(总第5期)之后,《北航学报》取消了在文章中标出作者职称或身份的做法。然而正是当年的这一做法让我们今天得以一窥建校初期老先生们引领前沿、青年学者敢于冒尖,并在后来担当大任、成就事业的历史轨迹。下图是《北京航空学院学报》创刊号(1956年第1期,总第1期,1956年10月出版)目录。

《北京航空学院学报》创刊号(1956年第1期,总第1期)目录
  这里我要提到上述目录中当年的助教、后来我大学班(77级气动专业)的班主任、空气动力学授课老师陆志芳教授,他当年作为陆士嘉先生的研究生刚毕业留校当助教不久,在陆先生指导下与大教授们一起在“学报”首刊发表研究论文,不愧是当年青年教师中的佼佼者,陆志芳老师在文末向导师陆士嘉先生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后来陆志芳教授成为继陆士嘉、吴礼义、徐华舫等建校元老之后的北航第二代空气动力学教育大家。下图是当年的助教陆志芳老师在“学报”首刊的文章片段。

助教陆志芳发表在“学报”首刊的文章片段以及在文末对导师陆士嘉先生的致谢
  第二点是及时反映学校当时的重大科研进展。例如,从1959年-1960年《北航学报》陆续刊登有关北航师生1958年自行设计制造的我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北京一号”在飞机设计、飞机构造、飞机静力实验、飞机钣金工艺等方面的研究论文,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科研历史资料(注:除《北航学报》创刊初期发表过“北京一号”的有关科研论文之外,1960年“国防工业出版社”还出版过北航编著的我国第一本全面介绍关于飞机生产工作的书籍《轻型旅客机“北京一号”工艺问题》(北航图书馆藏))。
  第三点是苏联专家对创刊初期的《北航学报》有较大的影响力。《北航学报》创刊初期主要刊登校内老师和苏联专家(不一定都是援华专家)的文章,苏联专家的文章都列为卷首开篇文章。从1958年第1期(总第5期)起每一篇中、苏作者的文章都增加了俄文摘要,从1959年第1期(总第8期)起又增加了俄文目录,反映苏联专家在创刊初期《北航学报》的突出地位和较大影响力,同时也体现出对苏联专家的足够尊重。创刊初期《北航学报》中、俄文目录及摘要参见下图。

苏联专家的文章都作为“学报”卷首开篇文章,从1958年第1期起每篇文章增加俄文摘要,从1959年第1期起增加俄文目录
  第四点是中苏关系恶化是“学报”停刊的重要原因之一。实际上中苏两党和政府在意识形态、政治路线、外交方针与国家利益等方面的裂痕自1958年逐步扩大。针对苏联对中国党意识形态的指责与攻击,1960年4月《红旗》杂志和《人民日报》等相继发表《列宁主义万岁》等三篇文章,北航与全国一样举行列宁诞辰90周年纪念大会,并在全校开展学习上述三篇文章(此后北航专门停课6天学习,见参考文献2),实际上就是当时中苏意识形态尖锐对立的反映。1960年下半年中苏对立从意识形态层面扩展到国家关系层面、中苏关系急剧恶化,苏联单方面(1960年7月16日照会中方)撕毁数百个援华合同,撤走全部援华专家,停止援华的在建项目,对我国经济、国防、科教等领域造成巨大困难和损失。1960年8月9日援助北航的苏联专家全部撤走(参考文献2),这对《北航学报》的办刊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尽管还在刊登此前已投稿的苏联专家的文章,包括苏联专家与中国学生或中国教师合作的文章,但从1960年第2期(1960年4月)开始《北航学报》取消了俄文目录和文章俄文摘要,而到了1960年第3期(总第14期、1960年10月出版、停刊前最后一期),不仅取消了俄文目录和文章俄文摘要,还在封面印有“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字样,这是唯一被标为“内部资料”的一期《北航学报》。此后,自1956年10月创刊后仅出版了14期的《北航学报》停刊。注意到1960年第1期和第2期都是在1960年4月出版的,说明此时“学报”的出版规律已受到影响。停刊之前被标为“内部资料”的最后一期《北航学报》1960年第3期参见下图。

《北航学报》1960年第3期(总第14期,1960年10月出版)是停刊前的最后一期,也是唯一被标为“内部资料”的一期
  此外,由于1950年代末的“大跃进”、“反右倾整风”等政治运动造成1960年“科学研究指标过高、进度过快的更大跃进”,“战线过长、进度过急、指标过高,严重地脱离现实可能”(参考文献3-4),使得1960年科研计划的许多项目或者被终止或者未能完成。再加上自1960年下半年我国开始进入三年困难时期,学校工作重点转变,“面临国家经济困难,北航从1960年底起科学研究工作也开始收缩”(参考文献3-4)。以上三点就是《北航学报》1960年10月之后停刊的主要原因。
二、《北航学报》长达20年的停刊期(1960.10-1980.11)
       从1960年10月至1980年11月,《北航学报》经历了长达20年的停刊,期间经历了整个1960-197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1966-1976年“文革十年动乱”,直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迎来改革开放。
       基于北航教师展示和交流科研成果的需要,在《北航学报》停刊近3年后的1963年8月,作为庆祝建校十周年礼物之一北航科研处(前身是北航科学研究部)主办出版了《北京航空学院科研报告》(报告号:BH- B流水号),简称《北航科研报告》并以单行本不定期发行。《北航科研报告》从1963年-1997年共运行了34年,是此期间北航教师针对本校科研项目、按照有关规定和格式撰写的科研报告,反映了这一时期北航的科研进展和水平。《北航科研报告》不是正式的对外出版物,而是内部的科研总结报告,其对外的影响力有限,尽管如此,《北航科研报告》与其他相关单位互有资料交换,是北航教师展示和交流科研成果的重要媒介和窗口。下图是跨越上世纪60、70、80和90年代的四篇《北航科研报告》。发行初期的1963年和1964年《北航科研报告》封面盖有“庆祝建校十周年”印章。

跨越上世纪60、70、80和90年代的四篇《北航科研报告》(北航图书馆存,其中B38是目前能找到最早的一篇,B4877是最后的一篇)
  在《北航学报》复刊之前《北航科研报告》运行了17年,1980年11月《北航学报》复刊之后《北航科研报告》仍又继续运行了17年直到1997年10月后停止发行,在此期间北航教师的科研成果往往先发表为《北航科研报告》,然后再发表在其他正式刊物上。即使没有发表在其他正式刊物上,发表为《北航科研报告》的文章在当年青年教师晋升职称时也可计入个人成果。
      根据北航图书馆的资料,《北航科研报告》在发行的34年间共发表论文4877篇,其中在 “改革开放”前的17年期间共发表605篇(B01,1963.8-B605, 1980.11),“改革开放”后的17年期间共发表4272篇(B605,1980.11(不含) -B4877, 1997.10)。而在“文革”前的3年间发表247篇(B01,1963.8-B247, 1966.4),“文革”十年期间发表34篇(B247, 1966.4(不含)-B281,1976.9),“文革”后至“改革开放”前发表324篇(B281,1976.9(不含) - B605,1980. 11)。以上数据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北航在此34年期间科研的兴衰起伏状况,参见以下柱状图所示。

《北航科研报告》运行34年(1963-1997)发表论文4877篇,各年代论文数分布反映此期间北航科研的兴衰
  “文革”十年期间科教事业受到严重破坏,北航又是“动乱”的重灾区,是著名的造反派领袖人物韩爱晶和著名的文革组织“北航红旗”的所在地,但仍然有少量北航教师在这期间坚持进行科研活动并发表为数不多的科研论文。“文革”期间共发表34篇《北航科研报告》,具体情况如下:1968年2篇,1969年1篇,1971年2篇,1973年1篇,1974年3篇,1975年9篇(其中B260缺失),1976年16篇(以上图书馆共收藏33篇)。可见直到“文革”末期的1975、1976年北航的科研活动才开始逐步复苏。下图是“文革动乱”对科教干扰最严重时期之一的1968年的一篇《北航科研报告》。

“文革动乱”对科教干扰最严重时期之一的1968年的一篇《北航科研报告》,也是“文革”中的第一篇科研报告
  除上述《北航科研报告》之外,北航还出版发行了单行本的《北航科研参考资料》(BH-C流水号,1963年8月起)、《北航技术报告》(或《北航科研技术总结》,BH-F流水号,1973年10月起)等。
三、改革开放后《北航学报》复刊(1980年11月至今)
       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11月,《北京航空学院学报》在经历了长达二十年停刊的“空白期”之后,在北航建校二十八周年之际正式复刊,时任北京航空学院院长沈元院士为“学报”复刊号撰写了复刊词。沈元先生在复刊词中回顾了“学报”从创刊并出版了14期后停刊、后来改为单篇的《北航科研报告》发行、又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复刊的过程。指出“学报”要围绕教育和科研两个中心多出人才、多出成果,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选登航空科技领域有水平和有创建的优秀文章,开展学术讨论,活跃学术空气。并确定了“学报”向校内外征稿的方针。
       复刊后的《北京航空学院学报》采用中、英文目录,附文章英文摘要(含英文题目、作者及单位英文名称),反映出《北航学报》已经从创刊初期的对外交流面狭窄、单一地面向和依靠苏联,转变为更加规范化、多元化和国际化。此时《北京航空学院学报》的英文刊名为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其中的英文校名简称BIAA,这是北航第二个英文校名,第一个是自70年代初使用的 Peking Aeronautical Institute,参考文献1),可见尽管此时北京航空学院校名中仅有“航空”,但英文校名中已经既有“航空”也有“航天”了。《北航学报》复刊号(1980年第1期,总第15期,1980年11月出版)封面、沈元院士的复刊词和中、英文刊名和目录参见下图所示。

“北航学报”复刊号(1980年第1期,总第15期)封面、沈元院士的复刊词和中、英文刊名和目录
  关于复刊后的“学报”封面刊名,除上述1980年第1期复刊号采用了隶书书写的《北京航空学院学报》刊名(参见上图,有可能是隶书书法大家沈元院长题写,待考证),此后从1981年第1期(总第16期,1981年3月出版)至1988年第4期(总第48期,1988年10月出版)的《北京航空学院学报》封面刊名都采用了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北京航空学院”校名,与这一时期北航的校门牌以及校徽字体一致(参考文献1)。1981年-1988年《北京航空学院学报》封面参见下图所示。

1981年-1988年《北京航空学院学报》封面刊名全部采用前人大副委员长、书法家郭沫若先生题写的老校名
  1988年4月后北京航空学院更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学院学报》则从1989年第1期(总第49期,1989年1月出版)起更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以下所述“学报”均指“自然科学版”),封面刊名采用了全国政协副主席、书法家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校名,并一直使用至今。同时英文刊名中对应的英文校名更新为学校第三个英文校名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BUAA)。下图是更名后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总第49期,1989年1月出版)封面、复刊后第二届编委及中、英文目录。

更名后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封面、复刊后第二届编委及中、英文目录
  2002年9月经学校校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北航英文校名更改为 Beihang University,这是北航有史以来第四个英文校名(参考文献1),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自1989年至今使用的英文刊名一直都保持为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北航学报》从1989年第1期到2019年第1期之前,北航老师发表文章的北航英文校名落款均为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从2019年第1期起北航老师发表文章的北航英文校名落款则改为 Beihang University。
  《北航学报》自1980年11月复刊以来迄今又已走过了43年的历程,并取得了长足进步和突出成绩,真正体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助力,成为展示、交流创新成果、推动学校全方位发展的重要平台。目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月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北航学报》被国际著名检索刊物——Ei Compendex、Scopus、CA、INSPEC等收录;国内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TP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所统计核心期刊的来源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等CNKI系列库、万方、维普、超星、源文鉴学术中国等多家数据库收录。
《北航学报》近年获得的主要荣誉有:

1. 在2022全球89本航空航天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排名中位列第22名,进入Q1区(参考文献5);

2. 在42种中国航空、航天科学技术类期刊中综合评价总分学科排名第2,在89种中国工程技术大学学报中综合评价总分学科排名第8(参考文献6);

3. 入选2022年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百佳科技期刊(参考文献7);

4. 入选2023年第六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5. 入选2023年中国科协《航空航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

      以上荣誉和业绩表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在业内已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四、结束语
       本文在查询、调研北航档案馆、北航图书馆、北航校史与文博馆、《北航学报》编辑部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概述《北航学报》所经历的三个发展历史阶段。限于本人的眼界、学识和水平,文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致谢
       感谢北航图书馆史京玲老师和官璐老师、北航档案馆毕娟老师、北航校史与文博馆馆长支媛媛老师、北航科学技术研究院李晶老师、《北航学报》编辑部张嵘老师等在我调研期间给予的大力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华,《“北京航空学院”老校名、老校徽题字者考(一)、(二)》,北航校报2023年3月21日1121期、4月11日1123期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60年记事(1952年5月~2012年5月)

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志(1952~1992)

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史(1952年~1978年)

5. 《航空航天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2022年

6.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最新自然科学卷,2022年版

7.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杰出/百佳/优秀科技期刊案例》,2022年

简介

张华,1958年8月出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师,中国力学学会全国优秀力学教师,“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北航国家级精品课《空气动力学》优秀主讲教师,北航“立德树人”优秀奖,北航“我爱我师-十佳教师”,北京力学学会科普委员会副主任,《力学与实践》杂志9、10届编委。主要研究方向:旋涡与分离流动,流动控制,激波/边界层干扰,风工程,风洞水洞设计。




来源:风流知音
航空航天CST科普控制无人机钣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11-18
最近编辑:12月前
风流知音
博士 专注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固体...
获赞 123粉丝 84文章 255课程 2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