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我国碳酸锂市场发展现状和供需结构分析!

1年前浏览4096


新能源市场带动终端消费释放潜在动能

我国是碳酸锂生产大国,国内碳酸锂产量平稳增长,从2016年的年产7.8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35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28%,并且我国碳酸锂生产区域与企业分布相对集中,产业集中度较高。碳酸锂下游产品可分为传统行业产品和锂电池,碳酸锂在锂电产品中的应用更多集中在正极材料。近年来,随着新能源市场兴起,碳酸锂作为动力电池主要原材料的需求也大幅提升。本文主要对我国碳酸锂市场发展现状以及基本面情况进行深入分析。

一、锂资源储备和锂盐投产情况

锂资源的主要类型包括卤水型(盐湖卤水、地热卤水等)、硬岩型(锂辉石、锂云母、磷锂铝石等)和黏土型(锂黏土等)。其中,盐湖卤水、锂辉石与锂云母为锂资源的三大主要类型,已实现工业化开采冶炼,合计探明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九成以上。

从全球锂资源分布情况来看,锂资源储备的集中度较高。美国地质调查局2022年的数据显示,全球锂资源储量共13025万吨LCE。其中,锂资源储备最多的国家为智利,共计4650万吨,约占全球锂资源总储量的36%;澳大利亚有3100万吨探明储量,约占24%;阿根廷共有1350万吨,约占10%,中国共有1000万吨,约占8%,美国共有500万吨,约占4%,前五大资源储备地区合计占比达82%。

盐湖卤水是目前储量最丰富的锂资源类型,约占全球锂资源储量的60%,主要分布于智利、阿根廷、我国青海和西 藏。锂辉石的锂品位较高,通常在1%—4%,由于冶炼工艺成熟,是目前商业化提锂程度最高的资源类型,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在非洲、巴西、我国四川也有资源储备。锂云母是含有铷、铯等伴生金属的资源,锂品位相对低位成分结构复杂,提锂难度较高,目前已探明开发的资源全部位于我国江西地区,仍存在大量未完全勘探矿山储量。我国锂资源储量约750万吨LCE,以盐湖卤水型锂矿为主,占比接近八成,青海、西 藏和四川锂资源储量占国内锂资源储量的绝大部分,总体锂资源勘探开发程度较低。

在整个锂产业链中,上游锂资源获取后即进行锂盐的初级和二级生产加工,目前最主要的锂盐产品是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由于初级碳酸锂再加工的技术已十分成熟,锂矿冶炼企业基本上能完成由锂矿直接生产电池级碳酸锂的全过程。盐湖企业由于提纯技术、成本考量等原因,更多生产工业级碳酸锂,之后下游正极材料企业还会根据产品需要,委托加工企业进行提纯除杂。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碳酸锂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主要原材料,市场规模也快速增长。在下游需求驱动下,全球锂资源开发呈明显加速趋势。2017—2022年,全球锂盐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0.3%。2022年,全球锂盐产量合计约90.4万吨LCE,同比增长48.2%。

二、碳酸锂生产原料和产业格局

国内行业集中度较高

我国是碳酸锂生产大国,在新能源政策提振下,近年来国内碳酸锂产量平稳增长,从2016年的年产7.8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35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28%。从碳酸锂生产格局来看,我国碳酸锂生产区位与企业分布相对集中,行业集中度较高。

从碳酸锂产品原料来看,目前碳酸锂的生产来源主要有冶炼、提纯和回收三部分,目前国内回收市场体量很小,碳酸锂生产以冶炼为主要方式,常用冶炼原料包括锂辉石、锂云母与盐湖卤水三种类型。2022年,碳酸锂产品中有12.3万吨的锂辉石产品、9.6万吨的云母产品以及6.8万吨盐湖产品,占比分别为35.1%、27.5%和19.4%。

锂辉石的特点主要是锂含量高、杂质少,多用于生产电池级碳酸锂。锂云母品位相对低,含锂量比锂辉石少,且云母本身是铷铯伴生矿,杂质含量也更高,更常用于生产工业级碳酸锂。盐湖同样有锂含量和杂质含量的问题,尤其是我国的锂资源禀赋相对一般镁锂比高,多数盐湖产品为工业级碳酸锂,需要进一步提纯才能制备电池级碳酸锂。

从国内碳酸锂生产区域分布来看,主要的生产区域沿着资源分布,与上游冶炼企业区位重叠。碳酸锂主要生产省份为江西、四川、青海三省,三省合计生产占比为77%,三省均是锂矿资源集中分布地区。其中,江西是我国最大的锂云母资源分布省份,有南氏锂业、赣锋锂业等龙头,多为云母原料和进口锂辉石原料生产碳酸锂;四川是我国最大的辉石资源分布省份,省内有天气锂业等大型锂盐生产商;青海是我国最大的盐湖卤水分布省份,蓝科锂业、五矿盐湖等是国内盐湖原料碳酸锂的主要生产商。

从我国碳酸锂生产企业分布结构来看,上游生产商总量共有50—60家,行业集中度较高。2022年,全国产量居前十位的企业碳酸锂产量合计为20万吨,约占总产量的57%,生产格局较为集中。其中,产量最大的企业南氏锂电2022年产量为3.3万吨,占比9%,行业尚无绝对垄断龙头出现。

从碳酸锂产品类型分布来看,电碳和工碳的产量分布较为均匀。其中,电池级产品产量稍多,2022年的生产总量约为18万吨,约占总产量的51%;工业级年产量17万吨,约占49%。

生产周期具备季节性

碳酸锂的生产周期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征,主要受到盐湖季节性结冰、企业装置定期检修等情况影响。不过,碳酸锂整体产能仍相对平稳,不会出现季节性断产、断供的极端情况,淡旺季的产量波动对阶段性供需情况难有较大影响。

从过往经验来看,每年1—2月,由于青海盐湖结冰、企业例行装备检修、春节放假等因素,国内盐湖产量普遍下降30%—40%。3月后,随着气温升高,碳酸锂产量则迅速回升,直到6月开工率达到顶峰。7月后,由于夏季高温限电限产,碳酸锂产量小幅下降,但是仍保持较高产量直到12月。

上游产能周期相对长

锂资源上游开采流程链条较长,新矿山和盐湖的开发通常需要从勘探、可研、获取采矿权审批才能到生产工厂建设以及后续的产能爬坡。不同资源类型、不同国家的审批流程区别较大,时间较为不确定。比如,我国青藏盐湖多处于生态脆弱的区域,由于环保要求较高,新矿区采矿权申请难度较大。国内对现有矿区扩产,或其他矿山改生产锂矿石虽仍需重新申请采矿权,但是审批条件相对宽松。2022年年初以来,为保障国内锂资源供应,相关部门对锂资源开采的审批呈加速趋势。在工厂建设和产能爬坡环节,一般而言,新建锂辉石、锂云母冶炼工厂需要2—3年,产能爬坡至满产又需要1—2年;新建盐湖提锂工厂整个过程则需要5—7年。相比之下,碳酸锂下游正极材料企业扩产最短仅需6—10个月,上下游的产能周期不匹配也可能带来阶段性的供需矛盾。

三、碳酸锂需求概况和下游产品

市场状况

随着新能源市场兴起,碳酸锂作为动力电池主要原材料的需求也在近年来大幅提升。2022年,我国碳酸锂消费量为50.5万吨,相比2016年增长405%。我国具有全球最完善的锂电池产业链,是碳酸锂的主要产销区,超过90%的磷酸铁锂正极、锰酸锂正极、钴酸锂正极、电解液以及超过50%的三元正极,目前我国碳酸锂消费量约占全球81%。

碳酸锂的下游,一方面,直接关系到新能源终端市场,而新能源终端市场仍处在上行期,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6年约50万辆增长到2022年约690万辆,涨幅超过10倍,也带动动力电池装机量从2016年的28.2GWh增长到2022年的294.1GWh。另一方面,储能电池在未来的增速也很可期,储能电池随着新能源发电加储能模式的推广,有成为碳酸锂未来新消费支柱的可能性。根据相关部门2021年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我国将加快电化学储能的建设,推进新能源发电加储能模式,目标是在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市场从商业化转变到规模化发展。

区域分布

从碳酸锂的消费区域结构来看,下游需求结构较上游更为分散,与上游生产区域的重叠度也比较低,与正极材料市场区域分布重合度高。我国碳酸锂主要的消费省份为江苏、湖南、福建、广东和湖北,2022年5省份合计消费量20.8万吨,约占碳酸锂总消费量的41%,排名第一的江苏占比10%。

碳酸锂的消费企业结构相应的也比较分散,其消费区域主要为电池正极材料企业分布密集的省份。江苏代表企业有当升科技、常州锂源、瑞翔新材料等众多三元正极材料和磷酸铁锂材料企业;湖南则有裕能新能源、融通高科、湖南升华、长远锂科、湖南杉杉、瑞祥新材等众多磷酸铁锂与三元正极材料企业;福建、广东与湖北聚集了厦门钨业、德方纳米、常州锂源(贝特瑞)、邦普循环、湖北万润等磷酸铁锂与三元正极企业。下游企业消费集中度较低。其中,磷酸铁锂材料企业总数20—30家,中低镍三元材料企业30—40家,CR12占比47%,具有较强的长尾效应。前三大消费企业裕能新能源、德方纳米、厦门钨业消费占比分别为8%、7%、6%。

产品应用

碳酸锂下游产品可分为传统行业产品和锂电池,碳酸锂在锂电产品中的应用更多集中在正极材料。在2022年碳酸锂下游消费中,传统行业产品占比仅为7%,锂电池占比为93%。其中,81%为正极材料,7%为电解液。锂电池的下游主要指向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储能等,碳酸锂传统应用领域包括玻璃陶瓷、医药、润滑脂等行业。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明显,碳酸锂作为动力电池的主要原材料,已成为碳酸锂下游消费最大的领域,并成为价格最重要的主导因素。新能源汽车在碳酸锂下游消费占比由2016年27%上升至2022年的60%,在2016—2022年碳酸锂新增消费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达的69%。另外,储能行业发展较快,未来潜力较大,但短期内对碳酸锂需求的影响力仍不及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域。

主流电池正极材料可分为磷酸铁锂、三元材料(可进一步分为中低镍三元和高镍三元)、钴酸锂、锰酸锂四大类。磷酸铁锂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三元材料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钴酸锂主要用于消费电子电池;锰酸锂主要用于两轮电动车电池。2022年,我国四大正极材料需求合计40.9万吨。其中,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作为目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最主要的技术路线,2022年需求量分别为24.6万吨和11.5万吨,占比分别为49%和23%。

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路线集中于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和三元材料动力电池。在2022年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中,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车量为183.8GWh,三元材料为110.4GWh,磷酸铁锂占比62%,三元材料占比38%。历史上,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和三元材料占比随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的发展交替上升。近年来,由于刀片电池、CTP麒麟电池等技术创新,磷酸铁锂占比进一步扩大。

在锂电储能领域,磷酸铁锂电池相比三元锂电池,安全稳定性更高、循环寿命以及全周期成本更优。储能电池产业处于发展初期,增速较快。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储能电池装机量超过100GWh,同比增长超过130%。未来随着政策目标逐步实现以及磷酸铁锂逐渐成为储能电池主流技术方向,储能行业有望成为碳酸锂新的需求支柱。

消费电子电池方面,钴酸锂是第一代商品化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主要应用在手机、电脑等小型消费电子产品上,也是碳酸锂下游消费的重要组成。近年来,电脑、手机等传统消费电子产品市场规模相对稳定,随着新型消费电子领域产品不断涌现,此类市场更加关注电池性价比,磷酸铁锂电池、锰酸锂电池因单位成本更低,在消费电子市场的应用比例正逐步提高。

电动两轮车方面,2019年,新国标落地开启了两轮车锂电化的热潮。2022年,我国电动两轮车销量超过5000万辆,同比增长15%。随着消费者对电动两轮车动力性能、续航能力的需求进一步提高,电动两轮车蓄电池由铅酸电池逐步转为能量密度更高的锂电池。2022年,锂电池电动两轮车渗透率约为25%,同比上升1.6个百分点。虽然随着共享出行、即时配送、零售配送等新业态的普及,电动两轮车市场规模保持较快增长,但是电动两轮车在锂电池需求中占比有限。此外,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与磷酸铁锂和锰酸锂相似,由于综合成本较低,在电动两轮车市场具有一定优势。

碳酸锂在传统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陶瓷、玻璃、润滑脂、医药、合金、聚合物等。其中,玻璃、陶瓷合计占比约为43%,润滑脂占比约为26%。2022年,碳酸锂用于传统的消费量约3.3万吨,占碳酸锂消费总量的7%左右。

碳酸锂在玻璃和陶瓷中作为添加剂,能提高玻璃的抗腐蚀能力,增强陶瓷的硬度。由于目前玻璃及陶瓷作为日用品的需求已趋于饱和,增长点主要在于一些特殊陶瓷材料。

锂基润滑脂作为增稠剂能提升产品性能,在工业领域应用广泛,但是需求量增长趋于平缓。锂在其他传统工业领域的应用还包括空调制造、原铝生产等。



来源:锂电那些事
化学汽车电子新能源消费电子材料储能工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10-22
最近编辑:1年前
锂电那些事
锂电设备、工艺和材料技术研发应
获赞 200粉丝 172文章 2068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