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干货 | 公差分析很难吗?一个简单案例带你入门

1年前浏览2444

导读:

公差分析很重要,在每个产品开发中都会用到。但是,很多工程师一看到公差分析就感觉头大,觉得很难。


本文用一个简单的孔轴配合案例,告诉大家公差分析并不是那么难。

   



1

孔轴配合公差分析的目的

孔轴配合做公差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一个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轴太大、孔太小而出现组装不上的情况,也就是说,组装间隙必须大于等于0。另外一个目的是避免出现轴太小、孔太大而出现间隙过大而发生松动的情况。


在本文的案例中,为了使得讨论更简单,仅仅讨论第一个目的。

另外,本文中的公差分析仅仅针对大批量生产,并不针对一些特殊案例:例如当发现孔轴配合组装不上时,就把孔轴按照尺寸进行分批配合,这种情况成本太高,不适合大批量生产。

2


这样的设计能组装上吗?

如果孔的尺寸设计为10.20±0.20mm,轴的尺寸设计为10.00±0.10mm,轴能装进孔中吗?
(注:在孔轴都处在名义值的情况下,孔轴之间的组装间隙为0.20mm)。

第1步:找到组装间隙的尺寸链
尺寸链包括3个尺寸:孔的尺寸10.20±0.20mm,轴的尺寸设计10.00±0.10mm,以及组装间隙。


第2步:计算孔轴的组装间隙
公差分析的计算方法包括极值法、均方根法和6sigma法等,本文为了简化,仅仅以极值法来说明。

什么是极值法?极值法是仅仅考虑尺寸链中所有尺寸处于最大和最小的情况。在本例中,孔尺寸的最大最小值分别为10.40mm和10.00mm,轴尺寸的最大最小值分别为10.1mm9.9mm.

那么组装间隙的最大值就是孔的最大值-轴的最小值=10.40-9.90=0.50mm

组装间隙的最小值就是孔的最小值-轴的最大值=10.00-10.10=-0.10mm

如果用Excel表格计算,组装间隙为0.20±0.30mm


第3步:判断
判断组装间隙是否大于等于0;如果是,那么说明可以组装;如果不是,则说明轴比孔大,组装不上。

通过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当孔尺寸在最小值、轴尺寸在最大值时,轴比孔大,组装不上。

这就是公差分析的目的之一,判断产品在组装时会不会发生干涉。

3


发现组装不上之后该怎么办

按照现在的孔轴尺寸进行设计,会出现组装不上的情况,那怎么办?

为了简化,假设轴尺寸及公差的设计不变,仅仅讨论孔尺寸和公差的修改。(当然,在正常情况下,也可以修改孔尺寸及公差)。

第1种方法:增加孔的名义值,即增加孔轴之间的名义间隙

把孔的名义值10.20mm增加到10.30mm,公差保持不变;孔轴的名义间隙从0.20mm增加到0.30mm。

用极值法计算组装间隙的最小值为:(10.30-0.20)-(10.00+0.1mm)=0mm

这说明在孔最小时、轴最大时,依然能够组装,不会出现轴比孔大的情况。

如果用Excel表格计算,组装间隙为0.30±0.30mm


第2种方法:缩小孔的公差为10.20±0.10mm


把孔的公差从±0.20mm缩小为±0.10mm.


用极值法计算组装间隙的最小值为:(10.20-010)-(10.00+0.1mm)=0mm


这同样说明在孔最小时、轴最大时,依然能够组装,不会出现轴比孔大的情况。

如果用Excel表格计算,组装间隙为0.20±0.20mm



4


结论

公差分析是不是很简单?

复杂的公差分析不外乎就是:
  • 尺寸链数量多一些,几个或者十几个;

  • 计算方法复杂一些(均方根法或6sigma法等);

  • 计算工具多一些(EXCEL或专用软件);

  • 公差更复杂一些(一维二维或三维、尺寸公差或形位公差);

  • 对公差的理解需要深度一些(考虑制程能力、成本和管控等);

  • 优化的手段多一些(缩短尺寸链或者设计定位特征)。


我将在后续的文章中继续写作公差分析方面的文章,欢迎关注!

—END—

1. 免责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用,侵权删。

2.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抄袭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转载要求不能修改内容和保留文末作者及公 众号信息。
来源:降本设计
尺寸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10-30
最近编辑:1年前
钟元
签名征集中
获赞 15粉丝 21文章 316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