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对待背锅,最关键是态度。本文告诉工程师7个避免背锅的技巧,以及3个背锅的正面意义,让背锅成为学习成长的一部分。
▲产品设计工程师必须掌握的技能
▲熟悉和遵守流程
3)善于抉择
对于属于自身职责范围内的抉择,要自己做,不能随便听信他人或其他部门的观点,否则会被带到沟里。很多时候,他人或其他部门的利益点与结构设计的利益点存在不一致。
而对于属于团队职责范围内的抉择,需要依靠团队的力量,千万不要贸然做主,除非想出风头。
4)勇于说不,不要做超出自身职责和能力范围的事情
即使是自身职责和能力范围以内的事情,也是做的越多,错的就越多。
而超过自身职责和能力范围的事情,那就更容易出错了。当老板要求你做这方面的事情,那么一定要事先明确告诉老板,这不是自己职责,也不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可能会出错,要勇于说不。
例如,我们做的是产品结构设计的工作,但是老板非要让我们去做外观的事情、去做生产的事情、去做质量的事情。那我们无论怎么去做,都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好。
5)提前指出风险点和做好备选方案
产品结构设计本身充满着不确定性,很多时候工程师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稍不留神,就会出错。
同时,一个最终选定的设计方案往往是不同功能部门之前互相妥协和平衡的结果,而并不是对产品结构设计最优的。
例如,在有些时候,为了满足功能的需求,会牺牲产品的可装配性。在后续的生产过程中,就可能会存在组装上的问题。
所以,对于选定设计方案,工程师应当明确知道其存在的风险,并把风险之处与团队分享,并同时做好备选方案。
这样即使以后出问题之后,工程师就可以轻松的甩锅了。
6)留有足够的余量
结构设计非常依靠经验,特别是当产品是大批量生产时,未知的东西太多。因此,我们很难百分百保证自己设计的产品不会出问题。
那么,为了避免后期的出错,少背锅,我们应该在对没有信心之处留有足够的余量。
例如零部件的尺寸公差,尽管在之前的文章我说了公差应该越宽松越好,但是对于一些确定性比较不高的地方,可以一开始把公差设定得精密一些,等产品批量生产发现没有问题之后,再放宽。
▲这个余量放得也太大了
7)做好相应工作记录
做好相应工作记录,包括三维图、二维图设计历史、各类文件记录、邮件记录及相关聊天记录。
当以后有人恶意甩锅时,就可以拿出记录证明清白。
▲金锅
3)背锅既是担责,又是机会
有的工程师背锅之后,就是想方设法的去解释、去证明自己的清白,撇清自己的责任,甚至因此破罐子破摔,全然不去关注问题的解决。
高明的工程师无奈背锅之后,默默的承受,然后努力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给老板交出一个完美的答卷,证明自己的能力。
其实,这可能是很多高明老板更为看重的:能承担责任,又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