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摆脱资料收集的狂热,静下心来认真学习

1年前浏览294

导读:

我们收集、整理别人的资料和干货,并不等于学习。只有在结合自身经验和理解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别人的知识,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最终写文字的形式输出,形成一个学习闭环,我们才算真正get到了。

   



01
资料收集是一种瘾

在微 信群里,如果说能有什么事情能让潜水的工程师冒泡,那很有可能是谁分享了一份资料。

在朋友圈里,几十G、几百G的资料集更容易激起工程师的获取欲望,恨不得马上拿到这些资料,似乎拿到之后自己马上就会从小白变成大神。

资料收集非常容易让人上瘾。在知识爆炸的年代,资料收集变成了点击下鼠标就能轻易完成的事,一般人硬盘里几个G、几十G的资料,都是很寻常的事。

我也是一个资料收集狂,之前每到一家新公司我就疯狂的收集公司资料;每碰到一个新的问题和难题,我也疯狂的去搜索和收集资料;看到网络上有人发的试看资料或视频,看了之后觉得很精彩,最后会忍不住把剩余的也买回来,即使代价不菲。

到现在,我的硬盘里躺着几百G的产品设计相关资料。(有眼红的没有?

资料收集本身一种好的现象,说明工程师好学,只有好学的工程师才会去主动收集资料。

但是,仅仅做一个资料收集狂没有用,资料占有并不能帮助我们提高,只有在资料收集之后、再整理并加以学习,转化成自己的知识,资料才能发挥应有的价值。

我经常检讨自己,很多资料仅仅是收集,然后堆在硬盘里生根发芽。等到下次产品开发遇到问题后去寻找解决答案时,才发现原来答案就在这堆资料里,可惜自己并没有早点去阅读、消化和学习。


02
学习闭环

从资料收集狂到学习狂,最主要的是要形成学习闭环。学习闭环,包括四步:


第1步:输入

资料的收集和阅读,是输入;

看到没有?资料收集,仅仅是学习闭环中的一小步。


第2步:加工整理:

一边阅读资料、一边思考和一边记笔记,是加工整理;


第3步:建立体系:

再结合自身过去的经验和认知,进行批判性思考,逐步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第4步:内化&输出

把自己掌握的知识,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出来,就是内化输出。内化输出的方式很多,包括写文章、写PPT、分享给其他工程师、或者最终应用在实际的产品开发中。



03
重要提示

从资料收集狂到学习狂,我认为需要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3.1 资料收集到学习要有规划
不知道有多少次,我把资料收集完毕,然后把每一份资料仔细阅读完毕,感觉受益很多。

然后因为其它事情耽误,而中断了后续的学习、输出过程,结果过了几天之后,再来阅读资料,发现很多重要内容和思路已经忘掉,不得不再重新阅读。

又或者,曾经记得某篇文章里面讲到一个有价值的知识点;过几天之后想再去看看这个知识点,但是,不知道是哪篇文章了?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一些新的知识如果不加以复习,那么很快就会遗忘。这一点对于大规模的资料的资料阅读更为重要。因为资料越多,更容易遗忘。


因此,从资料收集到学习的整个过程必须做好规划,整个过程必须连贯,最好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完成。


3.2 资料收集要有目的

没有目的的资料搜集,那就是单纯为了收集而收集,这是资料收集狂的典型症状。有清晰的目的,才有导向,才有动力;带着目的去收集资料,并把目的贯穿于从资料收集到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这是资料收集狂和学习狂的本质区别。



资料收集狂的资料收集是被动的,看到哪里有资料觉得好就去收集,全然不关心是否对自己真的有价值;即使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料,也会因为是随缘而得不会珍惜,通常会束之高阁。


我曾经无意中发现一份国外注塑培训视频,觉得有用,然后全网去搜索整套视频,没有找到,最后实在忍不住花钱购买了整套视频。但是,买了之后就再也没有仔细去看过,因为没有需要。


学习狂的资料收集是主动的,是为了掌握知识的目的去收集资料,这会更加重视资料的价值,才会有意愿去学习。


3.3 资料收集要分类

资料太多,如果不分类,直接堆在硬盘里,杂乱无章,这不利于后续的整理、查找和学习。


一般来说,在资料收集之初就应该形成初步的分类,把下载的资料放在对应的文件夹。随着对知识掌握程度的加深,分类可以做进一步的优化。为了便于排序查找,可以对分类文件夹进行标号。


3.4 整理后的资料要精

当初步阅读资料时,要做去芜存菁的动作,把那些价值不大、错误或者重的资料删除。最终保留在硬盘里面的资料要精。


当然,对于边阅读下载的情况,可以直接进行精简的动作,仅仅下载那些有价值的精华资料。


3.5 一边学习一边笔记

记笔记有几个目的:
  • 记笔记是为了防止遗忘。从瀚航的资料堆中找出有价值的知识点不是容易的事情;一份资料,几十页,可能有价值的知识点就那么几个;如果不及时记录下来,很快就会遗忘,否则下次还得从头阅读。
  • 记笔记是对资料精华和价值处的提炼和总结,是一种初级输出。当这样的输出内容越来越丰富和系统时,将会逐步构建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3.6 重视内化&输出
没有输出,那么就算不上真正学到知识。


我认为,只有写出来的,才算是真正的输出。


学以致用,把知识应用到产品开发中,是一种输出。这种输出本身很有价值,但是如果我们不写出来、不记录下来,过一段时间之后,谁还会记得?


我为什么要写《面向制造和装配的产品设计指南》?
为什么要写《面向成本的产品设计:降本设计之道》?
为什么要写微 信公 众号?

写书、写公 众号,很辛苦,从财务上也并不能给我太多帮助。前几天公 众号发了个广告,还掉粉

因为写书、写公 众号,是一种输出。多年以后,不管我记不记得其中的知识点,它永远都在那里存在,我可以随时拿出来应用在实际产品开发中、用于培训和咨询中,给企业解决难题和挑战。

为什么我要写这篇文章?这也是一种输出,可以用来提醒我如何去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学习资料,避免犯过去收集狂的错误。


 

END—
来源:降本设计
爆炸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11-13
最近编辑:1年前
钟元
签名征集中
获赞 16粉丝 24文章 316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