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我们收集、整理别人的资料和干货,并不等于学习。只有在结合自身经验和理解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别人的知识,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最终写文字的形式输出,形成一个学习闭环,我们才算真正get到了。
从资料收集狂到学习狂,最主要的是要形成学习闭环。学习闭环,包括四步:
第1步:输入
资料的收集和阅读,是输入;
看到没有?资料收集,仅仅是学习闭环中的一小步。
第2步:加工整理:
一边阅读资料、一边思考和一边记笔记,是加工整理;
第3步:建立体系:
再结合自身过去的经验和认知,进行批判性思考,逐步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第4步:内化&输出
把自己掌握的知识,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出来,就是内化输出。内化输出的方式很多,包括写文章、写PPT、分享给其他工程师、或者最终应用在实际的产品开发中。
从资料收集狂到学习狂,我认为需要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一些新的知识如果不加以复习,那么很快就会遗忘。这一点对于大规模的资料的资料阅读更为重要。因为资料越多,更容易遗忘。
因此,从资料收集到学习的整个过程必须做好规划,整个过程必须连贯,最好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完成。
3.2 资料收集要有目的
没有目的的资料搜集,那就是单纯为了收集而收集,这是资料收集狂的典型症状。有清晰的目的,才有导向,才有动力;带着目的去收集资料,并把目的贯穿于从资料收集到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这是资料收集狂和学习狂的本质区别。
资料收集狂的资料收集是被动的,看到哪里有资料觉得好就去收集,全然不关心是否对自己真的有价值;即使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料,也会因为是随缘而得不会珍惜,通常会束之高阁。
我曾经无意中发现一份国外注塑培训视频,觉得有用,然后全网去搜索整套视频,没有找到,最后实在忍不住花钱购买了整套视频。但是,买了之后就再也没有仔细去看过,因为没有需要。
学习狂的资料收集是主动的,是为了掌握知识的目的去收集资料,这会更加重视资料的价值,才会有意愿去学习。
3.3 资料收集要分类
资料太多,如果不分类,直接堆在硬盘里,杂乱无章,这不利于后续的整理、查找和学习。
一般来说,在资料收集之初就应该形成初步的分类,把下载的资料放在对应的文件夹。随着对知识掌握程度的加深,分类可以做进一步的优化。为了便于排序查找,可以对分类文件夹进行标号。
当初步阅读资料时,要做去芜存菁的动作,把那些价值不大、错误或者重复的资料删除。最终保留在硬盘里面的资料要精。
当然,对于边阅读边下载的情况,可以直接进行精简的动作,仅仅下载那些有价值的精华资料。
3.5 一边学习一边记笔记
我认为,只有写出来的,才算是真正的输出。
学以致用,把知识应用到产品开发中,是一种输出。这种输出本身很有价值,但是如果我们不写出来、不记录下来,过一段时间之后,谁还会记得?